第七百九十三章 還真問對了人

如果摩托羅拉公司真的把銥星計劃的大半衛星製造訂單交給休斯空間公司的話,那對洛克希德公司的打擊可就太大了,要知道摩托羅拉所研發的銥星計劃可是九十年代最龐大的近地空間通信衛星計劃。

爲此摩托羅拉在未來數年內準備向近地軌道發射66顆通訊衛星和6顆備用衛星,總投資達到創紀錄的66億美元,其中34億用於衛星的研發和製造。

雖說三十多億美元相較於動輒上百億甚至數百億的美軍衛星計劃而言只是個灑灑水的小蛋糕,可問題是美軍除了錢包土豪外,也是玩兒平衡的高手,百億級別的投資要儘可能的分給美國國內數傢俱備衛星製造能力的空間公司不說,有時候爲了展示美國的大度還要分出一部分給英國或歐洲的公司一同參與。

大蛋糕分成了無數個小蛋糕,洛克希德拼死拼活也吃不到幾份,充其量能拿到個二十多億美元的單子就謝天謝地了。

刨去一些公關費用,美軍那種神經質的指派供應商的高額成本以及日常的勞軍費用,利潤率連40%都不到,就在去年洛克希德空間設備製造公司承擔了一項與銥星計劃時分類似的美軍全球移動通信衛星系統的生產工作。

該項目總投資160億美元,衛星生產和研製大約是89億美元,洛克系統分到其中20%的份額,大約是18億美元,要爲美軍提供4個質量爲1.25噸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

等所有研製和生產任務結束,衛星由美空軍發射升空入軌交付,洛克希德的審計部門過來一覈算,將成本和費用一一刨去後整個項目的利潤率只有區區的32.6%。

也就是說18億美元的美軍投資砸下來,洛克希德最後只賺了5.86億美元。

如此利潤率和金額在其他行業或許算得上賺翻了,可在航天,尤其是近地軌道空間裝備方面,利潤率最起碼也要50%起,不然如何體現外太空的高大上?所以通常的情況下,衛星只能用價值連城來形容,不是實力雄厚的大國根本就玩兒不起。

結果就是這麼一個利潤率50%算是及格,60%勉強立足的行業,洛克希德居然只搞了個32.6%,說出去都丟人。

但也沒辦法,誰讓客戶是豪橫的美軍,敢炸毛,信不信下次給你減到20%的利潤!

既然不敢炸毛怎麼辦?好辦,把買方市場變成賣方市場不就完了,通過收購,兼併,整合,形成高度統一的壟斷市場,看你美軍還敢咋呼。

於是一股兼併重組風潮漸漸在美國國內風浪漸起,洛克希德和波音兩大巨頭便是這股風潮的始作俑者,可想要充當弄潮兒,就必須要有弄潮的本事,換句話說就必須要有充足的資金,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美國也不例外。

可怎麼賺錢呢?

當然是把每一筆訂單的利潤最大化,這個時候摩托羅拉公司拿着銥星計劃找上門,洛克希德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要知道摩托羅拉可不是美軍,沒有那麼多貓膩和門道,34億美元的衛星研發和製造費用洛克希德最起碼能拿到60%的利潤。

按理說如此狂賺的利潤率已經足夠豐厚了,但想要成爲美國,乃至整個世界最大軍工巨頭的洛克希德卻依舊不滿足,畢竟大額的兼併和收購需要國會同意,而那些腦滿腸肥且腦袋時常抽抽的國會老爺們胃口是一個比一個大。

想要把他們給餵飽,就得把利潤率在提高一些才行,美軍的單子是甭想了,無論是主承包商還是分承包商個頂個都是美軍的關係戶,零配件的價格一個比一個高,你還沒法講價,因爲扯來扯去說不定就扯出個前美軍海軍上將;或是在國防部某要害部門供職的高級顧問。

而這些人同時也是洛克希德的高級顧問或掛名董事。

於是大水衝了龍王廟,兩家人搞成了一家人的事兒可謂比比皆是,都是變着法的賺美軍的錢,自家人打生打死的有個毛的意思?

所以洛克希德每次所謂的成本控制口號喊得響,卻次次雷聲大雨點兒小,虎頭蛇尾的不要不要的。

自主性受到了極大限制。

銥星計劃的72顆衛星就不同了,摩托羅拉公司能量再大,也大不過美軍,自然就不存在所謂的指定供應商,全都需要洛克希德自己把衛星研發和製造的產業鏈整合起來,自主權被無限放大。

洛克希德一看,這要是不血賺一筆,簡直天打五雷轟,於是便把利潤率提高到70%的同時,以34億美元的整體報價擊敗休斯空間公司的42億美元的底價,成功獲得摩托羅拉公司銥星計劃全部的通信衛星製造合同。

低報價,高利潤同時衛星的性能還要符合摩托羅拉的要求,洛克希德爲了賺錢也是拼了。

常規的美國供應商自然不能滿足洛克希德的要求,因爲他們的產品太貴了,真要用,洛克希德百分百造顆衛星賠一顆衛星,所以必須另闢蹊徑,從其他渠道拿些價格低,質量好,性能過得去的產品,這樣才能保證洛克希德在銥星計劃中預計的利潤目標。

正因爲這些種種緣由,纔有了洛克希德空間設備公司副總裁亞伯拉罕·韋伯給默林茨這個二道販子打電話的一幕。

聽了詳情的默林茨雖然明面上沒啥變化,可心裡卻是一萬頭羊駝瘋狂的來回飛奔,要比歐美的衛星配件供應商低25%到45%,簡直比難爲人還要難爲人。

這個價格別說歐美了,就連被蘇聯解體折騰的欲仙欲死的俄羅斯也不可能低到這種程度,畢竟能裝上衛星的東西那個不是高精尖,無論是材料、加工還是工藝個頂個都是人類最近精密的技術集成,這樣的東西自身的成本就擺在那兒呢,想降都降不下來。

更何況就算降下來,難道他默林茨自己就不賺了?

少說也要抽5到10個點做自己的報酬吧,這樣一算,洛克希德要的衛星配件就要比歐美主流廠商第30%到55%。

默林茨數遍他這些年合作過的廠商,沒有一家能夠達到這個要求的,就在默林茨一籌莫展之際,準備再不行就回絕韋伯的“好意”,便在這時他想起了前段時間騰飛集團的新機發佈會,除了兩款教練機外,當時莊建業還介紹了騰飛集團航天方面的宏大計劃。

既然騰飛集團都開始造火箭了,那他們能不能生產衛星的零部件?

一個看似荒謬的想法在默林茨的腦袋裡冒出來,旋即抱着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給騰飛集團駐泰國代辦處去了電話,沒想到這一問,還真問對了人!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騰·洛馬第十四章 骨幹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用卡車拉的重燃,不是好燃機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二代半核心機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兩百六十九章 智商稅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長海固體火箭研究所第八百一十九章 技術爆發第四百九十六章 麥道的DC—10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巨頭的三板斧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不信那個邪,就自己幹!第一百三十章 逼真的F—14第五十章 點名開會第兩百二十五章 這就尷尬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解第兩百四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發展之道第五百五十四章 騰飛集團還能堅持多久第八百四十六章 夜襲第七十五章 週末工程師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領先世界的首創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兩百八十三章 收穫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這個技術一般,也就是世界領先第四百六十三章 D—50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第五十三章:領導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他叫Z—13第四十一章 檔案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發動機高空重啓試驗第五百九十章 小型渦扇第兩百一十二章 《騰飛航空》第一千六百一十七八章 羅·羅設廠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磅黑科技第一千四十章 直升機頭盔瞄準具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演習(二)第一千六十五章 不一樣的騰飛集團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陸軍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第兩百六十三章 無葉風扇第三百八十九章 給條活路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最大的應用:農業普查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給對方上一課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一千八十章 稀裡糊塗闖進來第一千二十一章 TZB—2000預警無人機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一百四十二章 照片也賣錢第九百三十五章 Low爆了第三百一十章 慣用手段第一千零九章 2億美元,這波韭菜我收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Ztm-NB太空探索公司第八百二十七章 撿到寶了第六百零四章 一起造新運十第五百五十章 越看越激動第兩百零八章 TY—2……普拉斯?第兩百二十九章 是餓狼還是瘋狗?第七十九章 分錢第四百九十八章 情況很嚴重第六百五十六章 覺得整個世界都不真實了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磅黑科技第一千三十二章 撈了65億美元第九百四十六章 亞洲最大的軟件公司第七百六十四章 制定標準第七十五章 週末工程師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打架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漫遊終結者”計劃第四百八十七章 來自瓊島的怪物第兩百七十八章 見證奇蹟第三百五十四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五十三章 WD—52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小日本的設備全TM是坑貨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CNMD和CTMD第四十章 借調試製辦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推重比10.5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經費預算的大頭兒第七百八十章 王儲殿下的兩大愛好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中遠程航空運輸的主力第九十四章 準備好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超越歐美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兩大飛機制造基地第四百九十章 扮豬吃老虎第七百八十六章 爸爸給你買的飛機第三百五十四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垂直起降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五百一十章 採購20架先進輕型運輸平臺第八百四十七章 空氣突然安靜第八百九十七章 他們是怎麼飛上去?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第二代隱身複合材料第一千一十一章 巨頭們的無奈第三百九十五章 增壓艙技術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航空發動機高空試驗檯第一千七十五章 打破技術壟斷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FBC—1B戰鬥轟炸機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新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