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練機

泰國首都曼谷。

阿隆多跪在辦公室內的佛像前,做完了今日的祈禱站起身,然後用熱水衝好一杯茶,來到落地窗前,看着清晨靚麗的曼谷街景,心情格外的舒暢,就如同剛纔他在佛像前祈禱的那樣,他掌控的泰國皇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必將跟如今蒸蒸日上的泰國經濟一樣,成爲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的航空工業一方霸主。

不出10年,泰國便會以泰國皇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泰國清邁半導體、泰國城市建設投資集團爲核心,實現全面的產業升級,繼而成爲類似日本的高端製造國家。

原本這一切三年前阿隆多是想都不敢想的,畢竟當時的泰國航空製造業雖然在泰國境內,可技術、設備、機型乃至股份幾乎都來自中國的騰飛集團。

說句不客氣的話,當時的泰國航空製造業就是騰飛集團的海外延伸廠,造什麼,不造什麼,怎麼造自己根本說了不算。

本來這樣的狀態還要持續五到十年,畢竟航空製造業想要徹底玩兒轉,沒有一定時間的積累是不行的。

泰國這邊也做好了跟騰飛集團長期合作的準備。

然而任誰都沒想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場國際地緣政治的動盪,波及了中國,更影響了騰飛集團。

以至於騰飛集團推出的與泰國“聯合研製”的TM—9型公務機因爲各種原因被歐美卡住了適航證,遲遲進不了主流的國際市場。

這導致當初泰國買飛機抵扣稅款的優惠政策立刻就變成了雞肋,非但沒起作用反倒是接到大量退貨,蒙受不小的損失。

儘管泰國跟騰飛集團是合作關係,可正所謂親兄弟還要明算賬,代理生產你們家的產品虧了本兒,自然要找出產方要個說法。

於是當時的阿隆多就這個事情跟莊建業足足掰扯了兩年多,最後阿隆多以退出雙方教練機合作爲要挾,硬逼着莊建業選擇妥協。

然而當時的騰飛集團處在內外的困局之中,手中的資金有限,無法對退回的TM—9做回購處理,最後只能以持有的股份作爲抵扣,將六十多架TM—9型飛機做收回來。

當然了,騰飛集團對這些飛機也沒浪費,空降兵部隊的空中通訊指揮機、空中炮艇、短程運輸;空軍航空部隊的通訊中繼、空中指揮;海軍的小型空中預警機,空中巡邏機,小型反潛機都是從這退回的六十架TM—9型飛機中改裝而來的。

林林總總共消化了三十多架。

剩下的出了一部分轉給林業、地址、水利、勘探等部門作爲專用技術平臺外,其餘二十多架全部交給騰飛集團旗下的通用航空公司作爲短程客貨運輸平臺。

等到寧曉東把大半的家底兒拿出來,成立航空公司後,莊建業二話不說就把集團旗下運營的TM—9型飛機分出一多半兒,以租賃的方式交給寧曉東新成立的茗東航空公司運營。

總而言之,儘管是賠了一大筆,可還算是將這批退回的TM—9型飛機物盡其用了。

不過相較於莊建業龜縮國內,積蓄力量不同,成功逼退騰飛集團的阿隆多及其背後的泰國政府自然不滿足騰飛集團的這點退讓,他們要做到完全控制,並生產出屬於泰國人真正的飛機,哪怕暫時不能,也要保證自身的獨立性,通過項目引進或專利許可證獨立生產。

而是不如剛建廠時,頭上還得有個叫做騰飛集團的太上皇。

於是在泰國政府的默許下,阿隆多開始對公司進行改組,由原來的泰國皇家宇航工業公司更名爲泰國皇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與其同時進行大規模融資,先後引進泰國皇室基金、泰國城市建設投資公司、馬來西亞政府基金、新加坡淡馬錫、文萊能源基金等東南亞投資巨頭的資金注入。

如此原有的股份被大範圍稀釋,以至於騰飛集團被幾輪融資過後,股份只剩下可憐11.8%。

然而阿隆多並沒有止步,隨後繼續定向蒸發,進而在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三地同時上市,騰飛集團的股份被進一步稀釋到6.7%。

以至於連前十大股東都沒排上,成爲無足輕重的普通持股的投資者。

而阿隆多經過一番嫺熟的資本操作不但牢牢把控住泰國皇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的控制權,跟成爲未來泰國經濟轉型的基石。

有了控制權,具備了初步航空製造能力的泰國皇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自然要爲泰國政府制定的經濟轉型鞠躬盡瘁,所以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產品,一來能提高泰國的國際形象,打擊區域內最大的競爭對手印尼宇航工業集團。

二來便是通過新產品崛起高額利潤,以便爲泰國政府經濟轉型積累資本。

介於當初TM—9型飛機的失敗經驗,阿隆多絕對通用飛機有些不靠譜不說,就算造出來也體現不出泰國皇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的實力。

畢竟四平八穩的通用飛機知名度太低。

戰鬥機的到是抓人眼球,且利潤率更高,問題是泰國皇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根本就沒那個能力去造,於是思來想去,阿隆多最終將目標定在教練機這個低調卻不簡單的機種。

當然,如果沒有當初跟騰飛集團合作改進“風扇教練”教練機的經歷,阿隆多這個門外漢也不會發現此類機種會有這麼大的潛力。

是的,不是一般的大,而是非常巨大,巨大到什麼程度?

未來全球範圍內,各類型教練機的缺口將達到三千到五千架。

沒辦法,如今世界範圍內的教練機絕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型號,其他不論但就說冷戰兩大巨頭美國和蘇蘇聯。

美國的主力教練機是T—38,服役於五十年代末,眼瞅着要四十不惑了。

蘇聯的主力教練機是捷克的L—29\39系列,同樣是五十年代投入使用,也是奔四的老爺機。

連美國和蘇聯都如此,其他國家就更加不堪,如果各國空軍一直保持現有主力機種不變也行,老爺機就老爺機,修修補補還能湊合。

然而隨着海灣戰爭人們看到三代機在未來戰爭中的巨大潛力和優勢,不少經濟有所建樹的國家便開始躍躍欲試準備引進一批三代機作爲空軍的中堅力量,如此需求下,飛行員的培養和訓練勢必要跟得上時代的脈搏,於是可以用於第三代戰機訓練教學的教練機無論如何也要呼之欲出。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賣身葬父?第七百五十八章 整體葉盤第四百七十九章 東聯艦隊第九百二十三章 “無憾”計劃第一千七十一章 對標F—22第九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稀土霸權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飛彈第九十六章 記者採訪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爲所欲爲第五百四十九章 沒弄到小的到就搞個大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演習第四百章 遍地開花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軍專屬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無恥第八百八十八章 價格戰第七十八章 方案第一千九十八章 致命一擊第九百八十五章 財務造假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三十五章 停產了第一千七十章 微精密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三十二章 從心動變行動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第六百四十八章 賺大錢的機會來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這套路簡直……天才第九百九十八章 捏死一個不算過分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領導你看那東西,是不是書上說的UFO?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是無人機收益的十倍第兩百八十八章 統購統銷第五百一十三章 騰飛集團第一千七十九章 真正的世界第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不得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第七百零一章 超級大單:32億美元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有多大?跟天那麼大!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9月11號·定格2001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這羣大佬願不願意買單?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國內訂單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西氣東輸第兩百四十四章 飛機可不是誰都能造的第九百九十八章 捏死一個不算過分第三百五十八章 紅眼睛第七百七十九章 初教6 pro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內代號:無偵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殺一殺行業裡的歪風邪氣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一千四十九章 極高的戰術價值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剛需第九百三十四章 另類的Battle第五百六十二章 去依附第五百零五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五十六章 被騙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最勁爆的大料第七百二十三章 空客要來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他叫Z—13第八百八十六章 麥道的A級供應商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真龍Ⅴ第一千零二章 虎口狼窩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實戰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腦袋裡是不是全是屎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二十八章 一丘之貉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這樣罵“伽利略”計劃好嗎?第一千二百章 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千八十九章 FBC—1A戰鬥轟炸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點——太貴!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一石二鳥OR一箭三雕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和平使命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這樣罵“伽利略”計劃好嗎?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騰·洛馬第一千四十章 直升機頭盔瞄準具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首款多用途:殲—8E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四百七十章 燃氣輪機第七十章 加擔子第二章:威嚴大廠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騰飛算個毛線第三百零三章 回去慢慢交代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負重前行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運5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三百八十八章 病重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八大研究機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運—32電子偵察機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中國騰飛集團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保證人民羣衆的基本利益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磅黑科技第兩百七十一章 市場被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