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

打定了主意,莊建業便拿起了電話,給當年的老熟人柏立民,柏大記者打了個電話,於是從第二天開始,上到主流期刊雜誌,下到八卦小報都不約而同的出現一個話題,那就是世界範圍內的石油資源能用多久。

其中《科技日報》的一篇文章標題就十分驚悚:《美國權威機構預測,世界石油資源最多隻夠使用50年》

文章列舉了數個所謂來自美國、西歐的權威研究機構的數據,從石油和天然氣的誕生開始論述,證明集合億萬年才生成的石油總量本就不多,而人類從二十世紀開始無休止的大量開採已經使得石油資源急劇減少。

照這個規模持續下去,不到50年,世界範圍的石油資源就會告罄,屆時依靠石油和天然氣建立起來的人類工業文明就會走向終結。

那有沒有解決辦法呢?

文章也給出了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在石油告罄前,儘可能的尋找可替代能源。

此文章一出,立刻在引起譁然,人們實在是沒想到被稱爲工業血液的石油竟然只能再堅持50年,這要是50年後石油沒了可怎麼辦?後代子孫難不成要回到男耕女織的封建社會?

於是乎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化身“意見領袖”,開始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呼籲國家和地方政府採取措施,先從節能和可替代能源入手,逐步加大其他能源領域的研究和投入,爭取在半個世紀內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就在意見領袖們紛紛建言獻策之時,《科技日報》再次曝出猛料,大慶油田的兩座五十年代末投產的油井因爲油氣資源枯竭而關停。

如果說之前那篇世界石油資源只能用50年的報道距離人們還有些距離的話,那麼這篇關於大慶油田關停的消息就牽動不少人的神經。

大慶油田是什麼?那可是國內石油開採行業的支柱,是圖騰,是精神上的象徵。

可就是這麼一個曾經被全國廣泛學習的存在,居然有兩座油氣井因爲資源枯竭而關停,這說明什麼?

不正好印證了石油資源即將枯竭,後代子孫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嘛!

於是本來一篇關於大慶油田的實時報道掀起的波瀾竟然比之前預估世界石油資源的文章大上十倍不止。

儘管後來大慶油田方面出面澄清,《科技日報》的那篇報道並不屬實,大慶的確是關停了兩座油氣井,不過不是因爲油氣資源枯竭,而是因爲地質原因導致開採成本過高,爲了節約成本而關停。

不過大慶油田的澄清兩個水花都沒想掀起來,轉眼就被鋪天蓋地的能源危機、國內要儘快上馬石油替代產品、能源領域也要居安思危的論調給徹底淹沒。

之所以如此,一來大慶油田澄清的太晚,輿論的洪流已經成形,那些硬邦邦的澄清根本就沒人看。

其次便是大慶油田太實在了,把原因說得事無鉅細,但吃瓜羣衆可不管這些,他們眼裡只盯着關停兩個字,至於是成本還是枯竭根本不關心,反正大慶油田有油氣井關停了,那就是原罪。

當然拋開前兩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外,還有個最爲至關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很多投機者通過這次輿論風潮發現了逆襲翻身,攫取橫財以及更進一步的捷徑。

煤炭產出大省的國營企業和小煤窯老闆們自然是希望這股風**的越狂越好,甚至不惜親自下場給報刊雜誌和電視節目砸錢,大肆宣揚石油快用完了,當年西方國家石油危機的亂象,從而告訴人們擺脫石油依賴是個多麼重要的選擇,啥?沒有石油怎麼辦?用煤炭呀,煤炭不比是石油差。

水利部門同樣不希望這股風潮結束,努力了那麼多年終於開始建設三峽,可既便如此反對的聲音依舊不絕於耳,除此之外水利部門還規劃了不少大型水利項目,論證的難度都不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水力發電可以被以石油和天然氣爲燃料的工業燃氣輪機替代。

之前水利部門找不到辯駁的藉口,現在好了,石油只能用五十年,再看看水力發電,最起碼百年以上,還敢叫囂不可替代,還要不要臉。

與此同時太陽能、風能、地熱等等利益相關方都不希望這股風潮落下去,當然這其中也有些心思不純的利益投機者。

就比如說華東某地區便有人生成用一小瓶化學試劑就能讓水變成有,從而解決國家的石油依賴。

就是如此違背常識的“發明”,在這股風潮的鼓動下竟然成了所謂的“明星”,不但彙集了不少人支持,甚至還拿到了政府的扶持資金。

連騙子都能在這股風潮下大發橫財,始作俑者的莊建業要是不狠狠賺一筆那豈不是連騙子都不如。

於是在《科技日報》發表兩篇報道沒多久,莊建業便在國內數個主流媒體上發表署名文章,表示騰飛集團過去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清潔、高效、環保的新能能源利用技術的研究,通過不懈的努力應用航空航天級別的高新技術終於研製出一款利用煤炭燃料提升縣、地級市級別化肥產能、居民燃料、供暖以及發電一體化的綜合改造方案。

每年可節省石油五百萬噸,爲地方創造6億人民幣的產值……

總而言之是怎麼邪乎怎麼說,以至於光從文風看,跟那位水變油的騙子幾乎半斤八兩。

可這個時候的人就信這一套,不怕你吹牛,就怕你這牛吹的不夠大,不夠響。

當然莊建業終究不是騙子,手裡的技術也不是水變油那種不靠譜的東西,所以腰桿子不但直而且十分堅挺。

以至於邀請各地方政府官員前來騰飛集團考察時,豪橫的一塌糊塗,不但來回車票全額報銷,而且騰飛集團還有精美的禮品相送,如果有意購買騰飛集團縣、市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的地方政府,騰飛集團不但會幫助該地方政府申請國家的替代能源的補貼,還會通過控股的招商銀行基於該地方政府不同額度的貸款或分期付款政策。

當然了,私下的回扣、返點、讓利自然是不能少的。

如此一套組合拳下來,來騰飛集團考察的地方官員猶如過江之鯽,多的根本數不清。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鬼精靈pro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要一套第四百一十五章 部隊急需的裝備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代號:火力1999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整個人都裂開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運—18NB運輸機真牛逼第四十六章 噴丸成形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FCNB—220-400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兩百二十八章 項目丟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解第一千六十一章 地道的Made in China第五十六章 被騙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五百零一章 高手寂寞第四十一章 檔案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六百四十章 航空材料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我們可是製造光刻機的存在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國人居然動用了飛機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海外困境第五百七十三章 886千瓦第四百六十一章 海軍專家組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七百零九章 比翼英倫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新招標第兩百一十八章 又見《騰飛航空》第三百六十六章 蛙跳躍進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機是改出來的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WZ—12NB武裝直升機第五百七十五章 兩個不成熟的想法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道流~變循環第七百四十一章 神一般的起降能力第六百五十八章 運15 plus第六百零四章 一起造新運十第兩百二十二章 默契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用卡車拉的重燃,不是好燃機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航天產業生態化反第九十六章 記者採訪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憑證登機,童叟無欺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H—ZB9527型金屬基特種複合材料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第三代數字預安裝第九百五十章 總額58億美元第三百零五章 莊建業的自我評價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九百二十七章 完整的圖—204生產線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超高音速亞軌道可返回式航天器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一次性投入也就七、八十個億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騰飛工匠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材料第兩百六十八章 風扇的坑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新招標第五百二十二章 空襲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DZB—110型遠程火箭炮系統第五百四十九章 沒弄到小的到就搞個大的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立規矩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完全的無人化第四百九十六章 麥道的DC—10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滑躍起飛一樣不差第六百零八章 航天需求第八百一十九章 技術爆發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運—10與FCNB—2000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項目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解第四百四十章 救災第兩百九十七章 飛機解體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九百三十三章 120小時長航時無人機第七百二十二章 極限施壓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真龍Ⅴ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NB—6857六軸複合加工中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亮亮家底兒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現實與內涵並重第一百四十六章 想造真飛機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備份方案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七百三十章 傳出去這得多丟臉啊第三百三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九百二十四章 放點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產值超千億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兩百零九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打廣告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力降十會第四百零六章:脈動—1型生產線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九百四十一章 NB—233B版本第一百七十八章 卓越第兩百四十三章 夠不夠喝一壺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識時務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災人禍第一百六十章 驅鳥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略投送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