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世界一流

過來視察的首長們知道騰飛集團在業界是拔尖兒的,但卻沒想到拔尖兒到這種地步,要知道這些首長們並非只會研究戰略戰術,指揮打仗,不少都是有專業工程師背景的,甚至有幾位在五六十年代被派往蘇聯茹科夫斯基航空航天研究所深造過的。

屬於妥妥的技術型領導。

所以他們很清楚劉純介紹的NB—600電話數控機牀的價值,沒辦法,實在是因爲這類特種加工機牀在航天航空領域太過重要。

以至於在某些方面,高精度的多軸數控機牀都沒辦法做到的事情,電火花數控機牀卻能輕鬆完成。

就比如說航空發動機低壓渦輪內孔的精加工,傳統的工藝需要鏜牀、銑牀、車牀、磨牀等數個機牀輪番上一遍不算,中間還需要做幾個熱處理鞏固材料。

等多軸聯動機牀出現後,複雜的多機牀聯合加工不用了,一臺加工中心即可完成,然後一遍熱處理,低壓渦輪內孔的精加工就算是完成了。

可這就算真的完美嗎?

顯然不是,這主要是因爲航空發動機的低壓渦輪內孔軸孔長,壁薄,兩側孔小,中間孔大,內壁中還有複雜弧線,且屬於航空發動機重要的承力結構,不但要求加工精度極高,而且不能在加工過程中讓部件產生應力變形。

多軸加工中心的精度是沒得說,可由於其加工方式是利用機械刀具對部件本身硬碰硬的機械冷加工,應力變形無法避免,這也是爲什麼在加工後還需要一道關鍵的熱處理,主要的就是爲了消除部件的應力變形,不然裝進航空發動機內,壽命短到是其次,弄不好內部扭斷造成發動機停車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電火花數控機牀就沒有這方面桎梏,這主要是因爲這類機牀不是真正的接觸加工,而是利用工具與工件產生的脈衝型放電進行的非接觸型加工,因此對部件兒不會產生應力和變形。

至於傳統機加工容易造成的顯微裂紋就更不可能了,最多是形成一個淺淺的電熱白層,有多淺?

不過0.01毫米!

這個厚度在一般部件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就算要求高的部件也可以通過特殊手段輕鬆處理掉。

換句話說利用電火花數控設備加工的航空部件兒不但精度高,材料範圍廣,加工後只需簡單處理就可直接封裝出廠,較之傳統機械加工少了一步熱處理。

這是什麼?

精簡工藝,提高效率!

就爲這八個字,世界上任何一家企業都會瘋狂,要知道熱處理是個即吃技術,又燒錢的工藝,稍微控制不好,一爐子的部件兒就可能全部報廢,能少這麼一項工序簡直對任何製造業起來說都是福音。

所以國外航空製造強國從七十年代開始就已經在普及電火花數控技術,尤其是美國,一直在這方面走在前列,歐洲差了些,不過通過引進美國專利還是做了些普及,但總體還是依靠德國的多軸機械加工機牀。

蘇聯到是也有應用,但老毛子在數控方面剛起步,還沒深入就嘩啦啦碎了一地,所以他們的電火花加工普及是普及,卻沒有歐美那般躍遷式的自動化和高精度。

國內對國外的技術最終還是很密切的,自然知道電火花數控機牀的優勢所在,早就想從美國等發達國家引進了。

然而發達國家連多軸機械加工機牀都列入限制出口名單,這類能生產高品質航空航天產品的高精度電火花數控設備管控的更加嚴格,想買根本連門兒都沒有。

本來這些首長們還想着是不是等着國際局勢穩定後,想其他辦法從歐美弄幾臺回來,沒成想在騰飛集團這裡居然就見到了,而且還不是一臺,而是三、四個種類,一共一、二十臺,這就有些恐怖了,要知道其他廠能有一臺就敢說自己是國內領先了,可人騰飛航空動力,居然有一、二十臺,豈不是躋身世界一流?

“難怪這位劉總會說他們能把進度壓縮到半個月,這麼多電火花數控機牀,幾乎涵蓋了所有航空發動機的關鍵部件的加工,去掉繁雜的熱處理工藝,壓縮生產週期並非不可能。”在劉純介紹着幾臺不同功能的電火花數控機牀的時候,某些懂行的首長或技術型軍官已經開始在私下議論起來。

聽旁邊的一位軍官評價,一位首長十分贊同的點點頭:“的確如此,這類機牀在國際上都屬於發達國家限制出口的高技術加工設備,騰飛集團居然能夠突破,顯然這些年咱們都小瞧了。”

“是呀。”另一位穿着海軍制服的部隊首長同樣感慨道:“都以爲騰飛集團賺錢眼兒去了,沒想到他們在高端技術領域並沒有放棄,說句不中聽的話,就是沒有渦扇發動機,就憑這機型NB系列電火花數控機牀就足以奠定騰飛集團在國內航空工業領域的地位。”

“這話說的沒錯,不過你們發現了沒有,總部首長和那兩名第二炮兵的同志似乎沒咱們這麼驚訝?”這個時候一位來自空軍的部隊首長忽然提醒了一句。

幾位墜在後面的部隊首長這纔看向總部首長那邊,的確跟眼前的空軍部隊首長所說,總部首長非但沒有過多的吃驚,反而臉上露出的無法言說的欣慰之色。

而跟在總後首長兩位來自第二炮兵的部隊首長更是平淡的令人出奇,一副走馬觀花走過場的模樣。

都不是笨人,一看場景就知道,眼前這些數控設備人家航天部門早就有了,如此也就解釋了爲什麼這些東西始終不爲外人熟知了原因了,很明顯這些機牀是航天部門某新型導彈的配套加工設備,涉及國之重器,一段時間的敏感期是免不了的。

不過現在似乎這個敏感期已經鬆動,不然總部首長也不可能帶着他們過來,要知道在某些尖端的生產製造領域,他們這些部隊首長級別的領導幹部同樣是無法觸及的。

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香第四十四章 試製型號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四百一十二章 沒有鉚釘的飛機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中華“側衛”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A射B導第八百七十八章 我到了機加工車間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八百一十二章 飛行移動基站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艦載機項目小組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該死磕就得死磕第八百八十二章 工業設計服務業務第五百五十七章 錢從哪兒來的?第五百四十一章 渦軸發動機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演習(二)第三十九章 不要臉第一百八十六章 您還有什麼疑問?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把錢賺到手軟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四十二章 航空技術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超高音速亞軌道可返回式航天器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用卡車拉的重燃,不是好燃機第四百二十八章 輿論戰第兩百四十六章 窮人的導彈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中國騰飛真正的恐怖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做一次反衛星試驗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中國的“野鼬鼠”中隊第四十七章 蹊蹺第四百六十三章 D—50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第八百三十章 我用人品保證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話不多,事兒卻給你辦的明明白白第八百一十六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六十四章 野生課題組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四百零二章 囂張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愛第八百八十八章 價格戰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把價格給打下來第三百八十八章 病重第四百二十章 航空動力核心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款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國的標準代表未來第兩百零一章 這東西不能少第五百八十三章 部隊調用第六百零五章 騰飛航空修理廠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NB—996Plus金屬3D打印機第兩百四十五章 實力展示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八大研究機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二十二章 卡脖子第兩百二十二章 默契第五百二十一章 繳槍不殺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不知深淺的超級風暴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飛彈第兩百三十七章 突然襲擊第兩百六十五章 要做就做高端的第兩百六十三章 無葉風扇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WZ—12NB武裝直升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合成孔徑雷達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垂直起降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揠苗助長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長型飛機第五十七章:餿主意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人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三百七十六章 總部首長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三維編織複合材料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西方怕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府公務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句句千金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七百三十六章 飛行醫院第五百七十六章 商業邏輯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載人航天工程第五百九十二章 不得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沒有GPS照樣飛的精確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兩百八十九章 內刊第五百二十六章 新加坡航展第九百七十章 在演習場上好好溜溜第兩百七十八章 見證奇蹟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新銳財團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第一千二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六百一十八章 配套十號工程第七章 一號招待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底褲都被人扒光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鉅額醫療費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隱身彈艙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三十九章 不要臉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也不是啥稀罕貨,就是空軍的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