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關鍵設備

衆所周知,美軍的F—14“雄貓”艦載戰鬥機是一款堪稱經典的作戰飛機,最大的特點是變後掠翼的設計。

堪稱七十年代的一個奇蹟,因爲變後掠翼不僅複雜,而且對整個機體的結構強度要求非常高,稍有差池,機翼在變化過程中的不氣動阻力和載荷下,輕則容易造成機身結構疲勞,整體機體壽命下降;嚴重的很容易導致機體解體,造成事故。

正因爲如此,變後掠翼戰鬥機儘管風靡一時,真正能夠將其生產並大規模廣泛應用的,全世界只有兩個半,其中兩個是美國和蘇聯,另外半個則是歐洲。

美國和蘇聯不用說了,從戰鬥機到轟炸機,整整一代的機型全都用上了變後掠翼,歐洲之所以說是半個,因爲除了“狂風”戰鬥機外,並沒有形成全系列的變後掠翼機隊。

之所以如此很簡單,歐洲缺乏大型的電子束焊接機,製造不了更大型的,可以承受變後掠翼氣動結構的中央翼盒。

是的,想解決變後掠翼機體結構的關鍵便是整體結構十分強悍的中央翼盒。

一般情況下,要保持整體結構的完整性,應用整體鑄造工藝是最穩妥的,然而在航空器製造領域,特別是先進航空器的製造,每一寸空間都是設計師們的寶貴的財富,或許是個接頭,或需要安裝某個設備,或許是連接某個部位的控制器,總而言之偌大的中央翼盒,設計師們是不可能將其當做空白置之不理的。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鑄造的時候如何最大限度的保留內部所需要的結構和複雜的艙室。

除此之外,飛機所有部位都要做到輕薄,就拿F—14的中央翼盒蒙皮來說,最薄的鈦合金蒙皮只有0.025mm,只相當於一張A4紙的薄厚。

整體鑄造到是省心了,但卻做不出如此極致的程度,勢必需要後期的複雜的機加工處理,但整體鑄造已經成形,再用機加工的話難度大不說,對整體結構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

因此最好的辦法便是分段製造,然後利用焊接將其拼接成爲一個整體,形成一體化的整體結構。

電子焊接便在其中起到極爲關鍵的作用。

由於電子焊接工藝熱選穩定性好,易控制;能量集中,速度快,焊接變形小,焊縫質量好,以上種種,配合真空環境,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間接減輕整體結構重量,增加部件的完整性,提高強度,是一種在航空航天領域不可多得的精密焊接工藝。

還是拿F—14來說,其中央翼盒整體長7米,寬0.9米,整個結構由53個鈦合金部件組成,合併在一起一共70條焊縫,全部採用電子束焊接工藝製造,焊接厚度爲12到57.2毫米,全部焊縫總長度爲55米。

至於效果自不必說,不但照比傳統焊接工藝,採用電子束焊接工藝的F—14的中央翼盒整體結構減輕了273公斤,而且整體強度也十分優異,這從之後F—14的事故中就能看得出來,只要不是特別重大的空情事故,F—14的中央翼盒很少發生整體斷裂的情況。

甚至在一些看似嚴重的事故中,中央翼盒部分還保持完好,回收後稍作處理還能當做備件使用,由此可見F—14的整體中央翼盒是多麼的優異。

如今生產F—14中央翼盒的EJ9型電子束焊機就擺在莊建業等人面前,要說不激動絕對是扯淡,因爲這意味着什麼困擾先進輕型運輸平臺的5米長,2.3米寬,0.8米高的整體中央翼盒算是有着落了。

要知道能生產F—14那7米長,0.9米寬的中央翼盒部件的EJ9型電子束焊機,整個真空室的長度爲7.5米,寬2.8米,高2.5米,空間面積爲53.2平方米。

配備45KW和110KW兩款電子束焊接槍,焊接機構爲移動式自動焊接,電子束焊接槍被設置在真空室內的龍門吊架上,可沿着長寬高三個方向移動。

屬於七十年代中期先進水平。

是的,即便是F—14同款,依舊不是先進發達國家最前沿的生產裝備,畢竟現在已經八十年代末了,西方發達國家的電子束焊接真空室都已經上百平方米,電子束焊接槍已經由靈活的機械臂所取代,配合高精密的工業控制軟件編寫的數控程序,早已突破長寬高三個方向的簡單運動。

類似複雜的圓周運動,多折角運動,迴轉運動都能輕鬆實現。

其中美國爲YF—22構建的全新的真空焊接設備更加變~~態,不但電子束焊接槍能夠實現多角度運動,而且還可以根據數控程序根據不同部位,部件的不同厚度進行精準調整,自動化程度更高,一體化程度更強,遙遙領先世界。

蘇聯則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各種大,爲了生產圖—160戰略轟炸機和“暴風雪”號航天飛機,蘇聯不計成本的在烏拉爾山地區製造了真空室容積爲673平方米的超大型電子束焊接機;後來覺得不過癮有造了個1300平米,號稱世界最大的特大型電子束焊接機。

結果造出來是造出來,用起來卻發現這兩個大寶貝兒就是個超級耗電大戶,尤其是後面的那臺1300平米的特大型電子束焊接機,只要使用,整個烏拉爾軍工生產基地80%的電量就跟吸真空一樣,全都被這貨給抽走了。

因此蘇聯人每次使用都要跟其他部門協調好,而且只能在凌晨兩點到四點這個用電低峰期使用,不然只要這貨一開機,全烏拉爾都要停電。

騰飛集團當然不會搞這麼大個的東西,因爲那相當於整個西南的電力去供應這麼一個玩意,太不划算。

當然眼下的EJ9型電子束焊機的確是有點兒小,且焊接範圍還有些侷限,不過莊建業卻不是很擔心,因爲彭川和魏廣平已經帶着各自的團隊開始認真研究這款關鍵設備了,憑着他們在自動裝配,柔性工裝,電化學打孔,脈動式生產線上的造詣,類似EJ9型電子束焊機這類的所謂關鍵設備,在某些方面就是一層窗戶紙。

這不彭川連門都懶得敲,問了一句隔壁小鄭,就直接推門進來,隨後就把手裡的圖紙拍在辦公桌上,莊建業展開一看,果然,利用機械臂採用雙槍頭設計的航空發動機專用升級版EJ9電子束焊接機出來了。

第兩百七十章 較量第八百一十六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立個Flag第八百二十三章 沒有GPS照樣飛的精確第五百五十章 越看越激動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世界最大、最先進振動試驗檯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你以爲是兩顆星?實際上是一張網!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機型第四百二十章 航空動力核心機第九十一章 合作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騷操作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這纔是中國騰飛的核心競爭力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Ztm-NB太空探索公司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蛻變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爲所欲爲第四十章 借調試製辦第一百五十九章 借用一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投入第九百九十章 零排放第六十二章 兩個女人第八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八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兩百五十四章 中華民族是個例外第三百三十五章 停產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小日本的設備全TM是坑貨第一千一十章 零元購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航空界的震撼彈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字數越少,事情越大第七百二十五章 取消訂單?第一千九十九章 長城工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這樣的對手……實在是可怕第九百四十六章 亞洲最大的軟件公司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九百八十二章 更進一步(補更)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一十四章 QXS彈道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二)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太震撼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練機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我們中國騰飛從來不強人所難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GE的誘惑第一百八十八章 技術評估會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這樣罵“伽利略”計劃好嗎?第一百二十三章 價值無法估量第九百二十一章 H—ZB800碳纖維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WD—64ML渦扇發動機第七百八十七章 在大氣層內混,有意思嗎?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乘風快遞第一千零六章 開着坦克衝進來的第四百二十四章 多尼爾—228運輸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上單翼第五百二十五章 高原鷹Pro第九百四十八章 摸着發達國家的技術理論過河第九百零一章 保密奧義:我做了,可你偏不信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只靠低空突防敢叫隱身豹?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這也許就是人生第兩百三十八章 遙控撞擊毀傷概念無人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騰飛算個毛線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頻段之爭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真龍Ⅴ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一次性投入也就七、八十個億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道理都一樣?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不應該打出如此不堪的戰果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近乎屠殺的一邊倒空戰第一千八十四章 天高几許問真龍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中國騰飛集團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這套路簡直……天才第七百五十八章 整體葉盤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高速直升機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三百二十五章 名不見經傳第三百三十八章 風風光光第三百六十六章 蛙跳躍進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七百七十八章 騰飛·梭鏢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指標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把國內的消費心理拿捏的死死的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飛彈第一千六十八章 讓腦袋眩暈的好東西第七百二十六章 要見莊建業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領先世界的首創第四百一十七章 上單翼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特殊任務第七百一十五章 管殺不管埋第一百五十一章:猥瑣發育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FCNB—220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一石二鳥OR一箭三雕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六十一章 被套路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顛覆想象的性能第兩百七十四章 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