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來自歐洲的反潛技術

如果是莊建業聽到周繼偉心裡的大實話,絕對哈哈一笑,這要是不香,那隻能說歐洲這麼多年跟蘇聯潛艇在大西洋海底鬥智鬥勇全都白費了。

是的,騰飛航空總公司的02號反潛機腹盒裝組件內裝載的反潛設備的來源就是歐洲。

原本騰飛航空總公司並沒有類似的業務,更無心在這方面做出什麼名堂,畢竟現如今騰飛航空總公司就已經讓莊建業他們自顧不暇,再搞個跟航空航天領域沒啥太大關係的海底聲學探測設備,莊建業發自內心的嘶吼一聲,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可騰飛航空總公司不想幹,不等於別人不想在這方面試一試,遠在聯邦德國的埃文斯和歐文就準備往這個深坑裡跳一下,看看到底能不能被淹死。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在宙斯—3橫掃歐洲,並藉着小型飛機脈動生產線迅速在強敵環伺的歐洲航空界站穩腳跟的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立馬趁熱打鐵,搞出好幾種宙斯—3無人機的改進型號。

其中偵察型、中繼通訊型被聯邦德國國防軍,法國陸軍,意大利空軍看中,還在研發階段時就接到四十六套訂單。

這讓埃文斯和歐文欣喜若狂的同時,準備再接再厲,上一個更大膽的項目,那就是科幻感十足的反潛無人機。

之所以選擇這個機種,主要是歐洲作爲冷戰的最前沿,常年遭受蘇聯數量龐大的潛艇部隊襲擾,因此從冷戰的帷幕開啓的那一刻,英法德意這些歐洲主要強國海軍的最主要任務便是反潛。

不僅如此隨着蘇聯潛艇質量水平的逐漸提高,歐洲反潛裝備更新換代的速度也特別快,這就造成歐洲各國財政開始貼別巨大。

埃文斯和歐文正是看到這一點,想利用無人機平臺性價比高的特點,取代一部分航空反潛力量,賺一波惠而不費的快錢,於是便開始猛推這個項目。

憑藉着之前幾款無人機的成功,再加上名動歐洲的小型飛機脈動生產線的核心技術把控者的地位,此概念一經提出便受到歐洲各大媒體的熱烈追捧。

什麼反潛作戰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什麼顛覆傳統反潛作戰模式。

什麼蘇聯潛艇的終結者。

什麼無人反潛機VS有人操作潛艇,科幻電影將成爲現實。

就連一項高傲的美國媒體都酸溜溜的評論道,行動者公司的反潛無人機將是未來十五年內蘇聯潛艇最大的威脅着,而美國在這方面似乎已經落後於歐洲。

二戰後就優越感爆棚,自詡天下第一的美國居然承認在無人反潛機上落後歐洲,這下抱着昔日殖民帝國榮光的歐洲媒體更是打了雞血般瘋狂報道,一時間將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都快吹到外太空去了。

在媒體的各種鼓動和造勢下,歐洲各國政府和軍方終於是坐不住了,在瞭解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有關反潛無人機的基本概念和技術路線後,聯邦德國海軍和意大利海軍分別與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簽署價值三千萬美元的項目研究合同,要求在一年半的時間內,造出試驗驗證機,以評估反潛無人機的可行性。

有了研製經費,又有德國和意大利兩國海軍的背書,歐洲的防務供應商便向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敞開了大門。

法國湯姆遜公司的聲吶、英國宇航公司的磁力探測系統、德國西門子的計算機、意大利防務集團的通訊設備等等,一股腦的全都堆到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的頭上。

如果是當年的美國H公司,說不定悶着頭嘗試着把這些不同供應商的東西整合整合,然而無論是埃文斯還是歐文別說跟已經故去的林德曼相比了,就是李斯特兩人都還差着一大截,能提出個概念炒作一番已經算是進步了,指望搞整合還不如盼着母豬去上樹。

自己弄不成怎麼辦?當然是一股腦的丟給背後的老大,騰飛航空總公司去解決了,雷神—3的偵察型和中繼通訊型都是這麼幹的,收到不錯的效果,既然如此,那無人反潛機又怎麼可能例外?

小弟在前面裝逼,大哥在後面兜底。

莊建業倒沒啥意見,反正他這個做大哥也不吃虧,小錢錢賺着,小技術拿着,要不要裝逼的機會莊建業真就無所謂,若是真的想裝逼,看着無偵—8A“普拉斯”無人機在西南邊境飛兩圈,然後引導火炮炸得猴子滿山亂跑,不比日常的裝逼打臉來的實在?

問題是當大哥就算能兜底也有個限度,結果埃文斯和歐文嘩啦一下就把一座大山給砸下來,莊建業就算再牛逼也兜不住啊。

無人反潛機!

一個到了二十一世紀10年代末都沒有完全實現的東西,想要在八十年代末就解決,除非莊建業是外星人落入人間,否則根本沒辦法搞成。

這要是平常,埃文斯和歐文提出來莊建業二話不說就能給否了,無人預警機可能都比無人反潛機更靠譜。

結果兩個想錢想瘋了的貨先斬後奏,都跟人德國和意大利兩國海軍錢了預研合同,三千萬美元已經到賬。

這時候要否掉可就是違約,要知道西方國家的可不是國內,這類預研經費還有的商量,不成全額退回去就行,可在西方國家一切都按合同辦事,像反悔可以,除了三千萬本金還得補償超過千萬美元的鉅額違約金。

所以除了打電話臭罵一頓埃文斯和歐文外,莊建業沒辦法只能硬着頭皮搞所謂無人反潛機的設備整合。

然而無人機的平臺終究太小,想要一次性裝載控制設備、偵察設備、雷達裝置、聲學探測系統、聲吶浮漂、磁力探測系統以及無人機通訊系統根本就辦不到。

不過這話不能明說,不然行動者公司就要面臨鉅額賠償,怎麼辦?自然是把黑鍋往外甩了,行動者公司真的在努力研製,各種絞盡腦汁的攻關,奈何配套供應商無法滿足我的需求,怎麼辦?

歐洲的供應商那清楚這是行動者公司甩鍋的鋪墊,還真按照行動者公司的要求一遍又一遍的更改自家的產品。

於是莊建業手上的反潛設備迭代的速度非常快,一件件不但做得非常輕便靈巧,性能同樣不輸給同類的大型產品,可既便如此,距離整合到無人機上還差得太遠。

但這個時候,海軍的改進型安—26已經步入正軌,海軍內部也開始進行特種支援平臺的討論,莊建業這麼一看,弄了這麼多的歐洲反潛設備總不能浪費了,搞不成反潛無人機,做個反潛系統組件總可以吧,於是湊合湊合,就湊合出一套02號反潛機腹盒裝組件出來。

第五百零三章 What?第六百零七章 運16:“空中專車”運輸機第一千九十四章 把技術做成了藝術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這技術,絕對世界領先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六百二十章 航發亦可脈動第兩百八十三章 收穫第七百九十二章 銥星計劃第兩百六十七章 悲情牌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NB—Plus通信衛星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CNMD和CTMD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巨頭的三板斧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八百八十七章 H—NB高端航材第四百九十一章 改革困局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撲來的飛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一百零五章 丟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您放心,我們都能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騰飛集團行,你們怎麼不行?第六十七章 世界先進水平第一百零五章 戰機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上飛機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四百五十三章 鉅額醫療費第九十五章 小人雪糕第三百八十三章 專業設備的領導者第四百五十一章 顛覆性的全新體系第九十七章 賺大了第一千零三章 莊懂直接負責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直—8普拉絲兒第七百二十章 經營理念第八百九十二章 超級極限施壓第四百九十七章 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中國騰飛集團第七百一十二章 最勁爆的大料第九百九十五章 這下……全完了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第一章:就這麼被分配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們想做飛機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現實與內涵並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這就是戲耍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他的成功早已不可複製第八百五十三章 WD—52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估計這一趟又是白來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9月11號·定格2001第八百四十七章 空氣突然安靜第八百八十一章 站着把錢掙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D—50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第三百二十四章 折騰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國騰飛已經藏不住了(重寫版)第四百四十七章 無偵—8A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科學精神幹私活兒第兩百零九章 失敗的嘗試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要一套第三百四十四章 軍中無戲言第五十八章:不速之客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七百七十五章 招標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動能攔截器第六百章 國產騰飛造第一百六十二章 雙贏第六百六十四章 複合材料成本夠低呢第一百五十章 不遺餘力的支持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國居然有了反潛巡邏機第六百六十五章 超混雜複合材料第四百六十一章 海軍專家組第六百零二章 莊總,真的?第一百二十八章 挖人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預警機第十一章 永宏廠不行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有多大?跟天那麼大!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人才第七百二十七章 空客他們夠格嘛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型多用途軍\民兩用直升機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規模上萬億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9月11號·定格2001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破防了?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芯片級銣原子鐘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終究還是中國騰飛更香第二十三章 寧志山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全球無人機哪家強,中國浣城找蘭翔第兩百七十一章 市場被搶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保證90%以上的生存率第一百五十五章 撲來的飛機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傾轉旋翼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伽利略”的信號沒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第三方技術評估機構第七百九十九章 對不起,不賣!(四千大章)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第五百八十四章 國防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