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散業務

如果是一般性行業,面對來勢洶洶的浣城市,莊建業也就順水推舟了,先不說這些年浣城市對騰飛廠的照顧,單說人家開出的條件就非常打動人心。

整個騰飛廠現有管理層和組織架構不變不說,政策上也給了極大的優惠,至於莊建業本人,更是在仕途上給了一條極爲明確的提拔路徑。

只要騰飛廠劃歸浣城市,立即增補莊建業爲市委委員,轉過年就能上調省委或政府部門擔任副廳級的實權部門領導,然後返回浣城市擔任主要領導,主持地方工作,從而成爲一手抓企業,一手抓地方的實力派領導幹部,如此再熬上幾年,一個副省級幹部是穩穩當當能拿下的。

如果在努努力,上調中央,成爲核心層的領導也不是不可能。

儘管這條路有很明顯的誇張成分,但平平安安升到副省還是半點兒問題都沒有,莊建業要說不動心,那是不可能,畢竟他自從參加工作的那天起,最大的夢想就是要做個混吃等死的鹹魚。

由國企轉爲仕途,顯然很符合莊建業當初規劃的人生路線。

至於錢財方面的事情,寧家兄妹已經起來了,完全可以作爲莊建業在經濟上的後盾,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混到退休怎麼也能熬到*****這樣的位置,安安穩穩一輩子挺好。

講真的,在與浣城市政府主要領導談話後的一段時間內,莊建業都有些後悔把騰飛廠帶上航空製造的不歸路了,如果當初一門心思弄雪糕,搞製冷設備,再不濟一直沿着電風扇、電冰箱、空調的一路走下去,自己一頭扎進地方政府的懷抱多好。

只可惜,騰飛廠已經不是當初的二十三分廠,而是成爲以無人駕駛航空器和小型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爲核心的純真航空製造企業。

儘管兩大核心業務在1986年第一季度的營收佔比不過40%左右,但這兩大主營業務的發展潛力卻十分巨大,更何況騰飛廠還掌握着幾項獨有的關鍵技術,更是讓騰飛廠有可能成爲國內航空製造領域不可或缺的一環。

光憑這一點,上面也不可能將這樣的企業交給地方,更何況騰飛廠還掌握着一條對外吸收先進航空技術的交流渠道,就更不可能將其下放。

除了政策因素以外,更重要的還是H公司的現實威脅。

而這也是讓莊建業不得不正視自己的處境,擁抱地方是好,但也間接降低了H公司絞殺騰飛廠的難度,莊建業雖然不清楚林德曼對騰飛廠的佈局是什麼,但兩輩子的經歷讓他很清楚國外資本的套路,因此可以預見H公司圍殺騰飛廠不過是一個契機而已,並不存在任何阻礙。

如此情形下,騰飛廠除了要打造自己的殺手鐗意外,應對的手段並不多,無非是分散配置所屬業務,避免被人一窩端掉,再就是儘量拖延H公司下手的時間,以便多做些準備而已。

拖延H公司下手的時間顯然很被動,再說以如今騰飛廠的現實情況來說也不具備多少拖延的手段,所以爲了避免H公司的突然打擊,現階段也只有分散配置業務這麼一條路可走。

如果放在九十年代末,莊建業想要分散旗下業務很簡單,成立各種關聯公司,將資產注入就好。

然而如今是八十年代中期,產權還沒明晰呢,就更別說股份了,你想成立關聯公司,現行的法律都還沒有這類表述,你成立就有可能違法。

可要是不這麼幹的話,已經結成一坨的騰飛廠,一旦被H公司不惜代價來那麼一下,所有業務一個都跑不了,全都被H公司一勺燴了,如此辛辛苦苦全都白搭不說,連東山再起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擺在騰飛廠眼前的就是一鍋夾生飯,莊建業這個添柴燒火的大師傅要做的就是把這鍋夾生飯煮透,煮熟。

其難度可想而知。

好在莊建業在這方面早有佈局,通過聯營、掛靠、託管,將騰飛廠近兩年新建廠房全部放在零度廠、飛行機械研究所等與其密切相關的企事業單位下面。

就連剛剛合作的華北光學研究所,都收納了一個騰飛廠新成立的配件兒廠,然後以託管的名義由騰飛廠負責管理。

如此這般,騰飛廠的科研實驗中心、機械設備生產廠、部件生產廠已經全部分散出去,但還有醫療設備和模型業務握在手裡。

本來莊建業還想該怎麼辦,便在這個時候國家開始向地方放權,連帶着企業的管理權也逐步下放給地方。

莊建業一看,覺得把這兩個業務交給浣城市挺合適,畢竟騰飛廠的總部就在浣城,正所謂打斷骨頭還連着筋,就算交給地方,只要騰飛廠握住渠道和核心配件,就算以後這兩個業務跳反,也翻不出什麼浪花。

結果莊建業跟浣城市的幾個主要領導一說,幾個領導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根本就不同意,至於理由很簡單,這兩個業務雖然盈利但沒有出口創匯的能力。

言外之意還是希望把騰飛廠的航空製造拿過來。

這要求就算莊建業幹,上面也不可能同意,幾次商量無果後,這事兒就僵在哪兒了,眼瞅着分歧越來越大,已然影響到騰飛廠的日常經營,於是在送走來零度廠考察的周磊和秦紅軍後,莊建業便調整對H公司的應對策略。

從擴大無人機業務的出口,轉爲下黑手再坑一把。

於是乎便有了停產,然後逼迫H公司以2.5億美元購買一千套醫療設備和模型機,隨後莊建業將這筆亮眼的成績單往浣城市的領導面前一亮,所有人都驚呆了,着實是沒想到醫療設備和模型機也是創匯大戶,相比之下無人機第一季度的出口卻疲軟的很。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浣城市的領導們在這方面相當的務實,立馬轉變之前的態度,開始想法設法的把騰飛廠的醫療設備和模型業務剝離出去,劃歸地方。

莊建業這次半句話都沒說,把2.5億美元往口袋裡一放,毫不猶豫的就把兩塊業務甩給地方,浣城也沒在乎騰飛廠把錢全拿走,只要有創匯能力,2.5億美元根本算不得啥,那不過是雞下的蛋罷了,如今他們把雞都握在手裡了,害怕以後沒有蛋?

所以浣城在這方面很大方,半分錢都沒要,但對兩塊業務的設備、人員卻斤斤計較的不行,甚至連騰飛牌都不要了,改成卓越牌。

莊建業也懶得跟地方上計較,除了歸屬噴氣動力辦公室的渦輪組件外,地方要啥給啥,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這不單單是莊建業有意爲之,也是因爲一件大事讓他根本顧不上與地方糾纏。

此時此刻莊建業便拿着昨天下午剛剛接到的一封歐文的親筆信,上面的內容概括起來就一句話,他和埃文斯合夥經營的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希望複製H公司的模式,在歐洲承銷騰飛廠出產的無人機。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瀾滄江”項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做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GE的誘惑第九百一十二章 墮落成這個樣子?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天神的水漂第五百二十章 勝利屬於……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一不小心幹到30兆瓦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勇敢的張開雙臂撲過去第兩百九十二章 隱身材料第一千八十四章 天高几許問真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殲11第兩百三十七章 突然襲擊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自洽的產業閉環第三百八十四章 配套航天第三百七十一章 力量倍增器第五百一十三章 騰飛集團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特供版第八百七十四章 這東西哪兒買的?第三百章 TY—3無人機第四百七十三章 改裝安—26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大方的莊建業第八百八十二章 工業設計服務業務第一千三十六章 寇仇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六百零八章 航天需求第八百七十三章 中國人可以,我們也……可以?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效率第兩百三十四章 賣給你都行!第四百一十八章 高原雄鷹第八百七十四章 這東西哪兒買的?第四百零九章 兩種脈動生產線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九十六章 定位第兩百二十八章 項目丟了第兩百四十九章 星輝墜落第一千八十七章 懟地小能手:強5H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翼身融合體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崛起的號角第三百零八章 柔性工裝技術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飛在天上的大海豚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九百三十七章 給你們圖紙都做不出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七百九十一章 衛星的生產製造能力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歷史遺留問題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規模上萬億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要見莊建業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奸商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有多大?跟天那麼大!說點兒心裡話第七百一十五章 管殺不管埋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碾過防線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全球無人機哪家強,中國浣城找蘭翔第三百六十七章 空中輕騎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加入JSF聯合攻擊戰鬥機項目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內代號:無偵第四百一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殲11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騰·洛馬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界一流第五百七十六章 商業邏輯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一鍋的飯,賺兩份的錢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TNB—19S航空發動機試驗機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八百零四章 M40J碳纖維複合材料第四百八十六章 磁異探測器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目標在哪兒?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真龍Ⅴ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打廣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幾百萬算什麼第一千九十一章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兩百八十二章 像導彈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世界領先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七百六十八章 訂單全部取消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演習(一)第八百一十八章 凝視成像系統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剛需第七百零六章 這是往絕路上逼呀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反航母作戰體系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第六百四十八章 賺大錢的機會來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和平擺渡”行動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艦載機項目小組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中國騰飛就能辦到第五百七十八章 Kevlar—凱夫拉材料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