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章 中華民族是個例外

不過高興歸高興,騰飛廠的達索飛機設計軟件卻不是冗餘度更高的軍用飛機設計軟件。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騰飛廠終究只是個做無人機的民用航空製造廠,並不是生產軍用機的軍用廠。

哪怕騰飛廠的生產的無人機已經被H公司當做軍用產品,進行銷售,但低空、低速、小功率的特徵卻與普通的小型民用飛機沒啥兩樣,甚至更低。

所以李斯特在挑選莊建業開出的飛行設計軟件時,並沒有給予頂配的待遇,再加上李斯特本來就有的限制並控制騰飛廠的心思,就更不能提供更高版本的軟件。

所以騰飛廠手裡的達索飛機設計軟件只能進行時速三百公里以下飛機的結構設計。

時速三百公里以上的飛機不是不能設計,但軟件內的空氣動力學的指標並不支持這樣的高速氣流的模擬數據分析,因此就算你做出來,也只是憑空的臆想,根本不可能應用於實踐。

基於此種限制,騰飛廠的軟件內並沒有大型結構重力件兒的分析建模模塊兒,原因很簡單,時速三百公里以下的是典型的小型飛機領域,並不涉及大型結構重力件兒的設計與製造,就算裝上去也是浪費,所以精明的法國人乾脆就把這塊就刪了。

當然了,如果騰飛廠想要時速三百公里以上的空氣動力學數據庫,以及大型重力結構件兒模塊也不是不行,法國人在這方面還是很開放的,只要你拿錢,答應他們的條件就行。

不過這樣一來明顯就是把腦袋伸過去,讓法國人狠宰。

對此,過來實地調研騰飛廠飛行設計軟件的幾個十號工程負責人多少還是有點兒失望的,然而讓他們聊以慰藉的是,達索飛機設計軟件預留了一個很開放的升級後門。

很明顯是爲了日後升級,再賺一筆特意留下的。

之所以大咧咧的弄得這麼開放,估計法國人覺得他們這麼高端的東西,一般人也玩兒不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先不說軟件編程語言就是個不大不小的關口,就說數據詳盡的空氣動力學數據庫,數遍世界也沒幾個能弄出來的。

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到是不在話下,可人家弄得都是爲了打世界大戰的大寶貝兒,高端得要命,根本看不上法國的東西。

英國和西德到是有能力改寫軟件,問題是他們本身的空氣動力學領域還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噹,好不容易弄了“狂風”戰鬥機,還得拉到美國去做風洞試驗,結果弄來弄去,一架戰鬥機,硬是被兩個國家折騰成戰鬥轟炸機。

中國到是聽說有一套風洞實驗設備,可看看殲六滿地走,殲七沒朋友,殲八三扁四不圓的窘態,就知道中國的空氣動力學也就是個六十年代的水平。

美蘇看不上;英德沒實力;中國太落後,剩下連門兒在哪兒都找不到,自以爲處在第二梯隊領頭羊的法國有啥好怕的?

我就把後門兒明明白白擺在哪兒,你們也做不出來,反過來你們還得拿着錢巴巴的過來升級,那種無法言喻的優越感簡直難以描述,只有暢快的呻~~~吟才能表達那種浪漫的快感。

李斯特也是這麼想的,畢竟想要從時速三百公里以下,升級到可以進行超音速戰鬥機和大型客機的設計,要添加的東西可不是一點點,李斯特不相信一個連電視機、電冰箱甚至是食物還沒有普及的國家能辦成這種事兒。

然而無論是李斯特還是法國人都忘了一件事兒,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民族面對困難都選擇舉步不前,也不是所有民族在窮困之時選擇隨遇而安,或許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之上大部分的民族都是如此,但總有那麼一兩個是例外。

而中華民族便是那個例外!

其實早在去年十號工程項目組與法國人接觸準備購買他們的飛機設計軟件時,就已經開始論證國內自主研發相關設計軟件的可行性。

要知道這種軟件可是未來飛機設計領域必不可少的東西,特別是在軍用飛機領域,絕對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好東西。

既然如此,國內自然要自主掌握,不然讓人在設計端上掐住脖子,那就太難受了。

只不過當時十號工程項目組在這方面遇到幾個困難,遲遲下不了決心,一來國內的計算機軟件還處在空白階段,如此大的軟件能不能做出來,還有待進一步調研。

其次就是空氣動力學試驗數據的數字化儲存同樣是空白,系統化的研究進行的不夠充分,導致國內在詳細的飛行器空氣動力學方面有待追趕。

最後就是相關方面的經驗不足,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如何推進,同時也要考慮這個子項目立項會不會對十號工程的進展產生影響。

正因爲以上幾個原因,十號工程項目組的負責人對研製國產飛行設計軟件很是謹慎。

然而當他們看到騰飛廠的這幾套被閹割的法國達索原裝的飛行設計軟件後,所有的猶豫全部一掃而空。

中國有完善的試驗用風動羣,幾乎涵蓋了從低空地區,到外太空超高速的所有領域;除此之外,西航所的戰鬥轟炸機項目使用的也是法國達索公司的飛行設計軟件。

雖然只是類似樣品級的軟件,軟件升級被鎖死,無法進行更高水平飛行器的設計,但其涉及範圍卻達到了一倍音速,並具備一定大型重力結構件設計模塊。

有了這兩樣東西,再加上騰飛廠手上的這幾套帶有開放性後門的閹割版飛行設計軟件,十號工程項目組就等於有了一整套補全的BUFF加成,這要是不幹還什麼時候幹?

要知道幾個十號工程項目組的負責人可都是從五、六十年代熬過來的人,想當年要啥沒啥的時候都能搞出兩彈一星,如今有風動羣,有西航所的樣本,又有騰飛廠的做基礎,這條件不知道比當年兩彈一星要好上多少。

憑什麼不幹?幹就完事兒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科學精神幹私活兒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我們忙得過來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重新定義三代半的FC—21戰鬥機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代號:火力1999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得不指望東方某大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低沉本奧義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界一流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長海固體火箭研究所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空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奸商第八百一十九章 技術爆發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五百二十八章 泰國皇家宇航工業公司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把國內的消費心理拿捏的死死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四百四十章 救災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你以爲是兩顆星?實際上是一張網!第四百一十章 三代蜂窩組件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三百九十章 純粹第三百三十八章 風風光光第兩百二十九章 是餓狼還是瘋狗?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級教練\戰鬥機第九百三十五章 Low爆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第兩百九十七章 飛機解體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演習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九百三十九章 NB—233,機器中的頂奢第四百二十九章 除了瞎嗶嗶其他啥也不是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妥協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拿別人開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生意第九百四十八章 摸着發達國家的技術理論過河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線客機第八百二十四章 886萬人民幣,一架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磅黑科技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近衛第82機械化步兵營第八百四十五章 蘇—27第九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第十九章 什麼情況?第七百三十七章 圖樣圖森破第三十七章 人際關係第一百零五章 戰機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爲了前(錢)景第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七百三十章 傳出去這得多丟臉啊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病毒式營銷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吸波材料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四百五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億美元~~值!第一千九十二章 把地面站打到天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過渡機型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三天總裝一架飛機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九百四十一章 NB—233B版本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差錢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我的指揮所在天上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產業升級第六十章 金屬氈第三百四十四章 軍中無戲言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九百八十章 這工藝,太漂亮了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超級賽亞人似的合體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六十七章 世界先進水平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三百零四章 薅羊毛第兩百四十九章 星輝墜落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底褲給扒了乾淨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驚濤駭浪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小日本的設備全TM是坑貨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百八十三章 幸福的暈了過去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入行以來最大的失敗第一千零六章 開着坦克衝進來的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格局第一百五十一章:猥瑣發育第一千八十九章 FBC—1A戰鬥轟炸機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料敵從寬第三百八十五章 改革的種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航空界一哥第一千七十八章 每年100億美元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所謂的日本工匠精神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一切爲了隱身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ZSNB—666型逆向工程掃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