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中國騰飛就能辦到

至於外層空間軌道使用費這一事,韓國大宇集團爲什麼至今都不知道,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整個航天小俱樂部里根本就沒人覺得韓國大宇集團有這個資格能加進來。

換句話說,沒人看好韓國大宇的“羅老”號運載火箭。

基於此,那些所謂的外國專家,航天業界的資深人士所說的那些稱讚“羅老”號運載火箭的話,都是騙人的。

韓國的民衆儘管習慣自己給自己打雞血,不代表他們是一羣傻子,通過自家記者和德國媒體所問的問題兩廂一對比,自然察覺到裡面的貓膩兒。

於是乎,位於首爾的KBS新聞演播間的熱線電話瞬間就被打爆的同時,在互聯網上,一羣熱血的韓國年輕人更是言辭激烈的質問韓國大宇集團,是不是玩弄國民感情!

如此嚴重的信任危機,作爲韓國大宇集團參與投資的KBS電視臺,自然要出面做出一些澄清,他們自己當然不行,問題是如今的演播間裡不是有個現成的首爾大學航空、航天系的教授嘛。

更關鍵的是,李東秀除了就任首爾大學外,早年還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進修過空氣動力學,之後有前往英國帝國理工擔任了3年的訪問學者,在大宇集團上馬“羅老”號運載火箭後,以特別顧問的身份前往俄國爲大宇集團洽談俄製一級火箭技術轉讓事宜。

可以說,李東秀算是韓國國內在航天領域金字塔尖兒的存在了。

正因爲如此,眼瞅着信任危機就要擴大,美女主播的耳機裡不斷傳來監製讓她向李東秀提問的指示,於是美女主播稍微醞釀一下便開口問向李東秀:“李教授,中國騰飛的莊建業的話您剛纔也聽到了,可謂是囂張至極,不但要收取各國的軌道使用的費用,還反問前方的樸記者,半個月五次航天發射11種不同類型航天器意味着什麼?現在廣大觀衆朋友都有個疑問,莊建業這話究竟意味着什麼?我們的‘羅老’號能不能做到半個月五次航天發射11種不同類型航天器?”

聽着美女主播的問話,鏡頭前的李東秀面容平靜,神情淡然,將教授那種高貴儒雅表現的恰到好處,然而在鏡頭照不到的內心深處,李東秀卻是一臉的猙獰恐怖,恨不得這就變身一頭洪荒兇獸,把對面的美女主播一把掐住。

這得腦袋裡有多少坑才能問出如此埋人的問題?

要知道,這件事連美國人都避而不談,不是不想評論,而是評論了之後不知道自己還沒有沒有臺階下來。

因爲那意味着不是發射上的成功率和火箭的可靠性那些明眼人都能看到的問題,而是中國騰飛隱於背後那無比強大的航天工業製造能力。

想當年冷戰時期,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訪美期間跟美國人說,他們蘇聯生產運載火箭就跟生產香腸一樣簡單、高效。

這當然是吹牛逼,因爲事實證明,衛星和運載火箭這類航天產品的複雜程度並不比大型噴氣式飛機差多少,也正因爲如此,整個航天產品的生產週期都特別的長。

就拿韓國大宇來說吧,一顆不到200公斤的小型衛星,大宇集團需要超過半年的時間才能製造完成,隨後的測試要需要至少2個月的時間。

也就是說,完成一顆具備發射狀態的人造衛星大宇集團需要8個月的時間。

至於“羅老”號運載火箭更是要達到10個月的週期才能正式下線。

歐洲能比韓國強一點,其主打的“阿麗亞娜”系列運載火箭需要6個月的時間,衛星則要3個月。

俄國在前蘇聯時期效能會高一些,但自打解體後,基本上跟歐洲差不多。

美國則要比所有人都要強一些,一些快速的運載火箭和衛星能夠在一個月內完成生產、製造、測試和發射。

週期之所以會這麼長,主要是因爲航天產品的某些特殊性質決定,就比如運載火箭在製造中,由於材料、加工以及工藝的問題會產生大量的細小毛刺和毛邊兒,如果不能及時處理的話,在火箭發射時極容易造成密封泄露或其他隱患,導致整個火箭爆炸報廢。

而清理這樣的毛刺兒和毛邊兒的工作根本就沒辦法用機械完成,只能依靠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鑽進運載火箭腔體,一寸一寸的去處理。

一級火箭還好,直徑大,人也好鑽,活兒幹起來還不算麻煩,可二級、三級火箭的直徑是越來越小,再加上內部的諸多設備又擠佔了大部分空間,以至於技術工人們很多時候都得以很怪異的姿勢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使得收工時不少人的腰直不起來,胳膊回不了玩兒。

更有甚者,某些技術工人的體重和身材還要有嚴格的限制,不然肉太多的話,就沒辦法鑽進狹小的空間去作業了。

李東秀就曾在在俄國烏拉爾山工業區的某運載火箭生產廠見到過一位58歲的老技工,他是該廠唯一一位能夠在三級運載火箭和整流罩這些狹小空間作業的技工,除了這位老技工技術精湛外,更重要的是不到1.7米的老技工體重常年保持在55公斤,所以在蘇聯時代他就被廠裡當做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來培養,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類似的情況,歐洲、韓國乃至美國都有存在,也正因爲如此,運載火箭的製造真的是想快都快不起來。

快不起來,就等於效率低,效率低必然會導致成本升高,而這也是爲什麼不少航天業內認識認爲中國騰飛所謂的廉價航天是個悖論,因爲全世界航天產品的生產效率就擺在那兒呢,你怎麼廉價!

然而中國騰飛用半個月連續進行五次高頻率的成功航天發射高速告訴世人,你們辦不到的事情,中國騰飛就能辦到;你們覺得悖論的事情,中國騰飛就能順理成章,若非如此,在阿布佔比防務展的航天展廳上,中國騰飛也不可能只掛出一道橫幅:“我們比任何人射得都快,射得都遠,射得都久!”

第三百四十章 憋屈第四百二十七章 然並卵第八百二十九章 就是……價格貴了點第八百八十一章 站着把錢掙了第七十五章 週末工程師第五百五十七章 錢從哪兒來的?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敵的危局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顛覆你們對空戰的認知第九百八十五章 財務造假第六百六十五章 超混雜複合材料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球柔性槳轂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葉風扇同款原理第一百四十八章 明人不說暗話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兩百七十一章 市場被搶了第五十二章:質量就是生命第八百零五章 站着把錢給掙嘍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騰·洛馬第兩百九十八章 耍流~~氓第一千九十二章 把地面站打到天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巡航導彈?第兩百一十章 這機翼,神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國人居然動用了飛機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NB—6857六軸複合加工中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巡航導彈?第一千八十七章 懟地小能手:強5H第一千八十七章 懟地小能手:強5H第七百六十一章 煤化工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最多20個億第四百一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不信那個邪,就自己幹!第兩百零四章 奇怪的飛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驚濤駭浪第三百八十四章 配套航天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隱身突防第一千八十五章 要怪只能怪我們技不如人第一千章 吃下FCNB—2000民航客機項目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航空巨無霸第八百三十九章 芯片第十章 意外第七百二十七章 空客他們夠格嘛第五百三十八章 是不是蠢?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吸波材料第六百二十六章 鬧起來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七百零二章 真·沒天理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一千七十九章 真正的世界第一第七百章 總算是上道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作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誰敢說當年的吹牛是真的吹牛第八百五十六章 拋韭菜根兒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第一千零八章 制裁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專做大型結構件兒的NB—985Plus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無偵—10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第七百八十五章 他做到了第一千七十八章 每年100億美元第九百九十一章 束手無策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與世界領先水平相差3年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最高境界第七百九十三章 還真問對了人第九百六十九章 陸軍航空兵特種兵大隊第六百五十五章 運15第八百四十六章 夜襲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生鮮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騙兩千萬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負重前行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效率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這羣大佬願不願意買單?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航空界懂王?第三百八十八章 病重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GE的誘惑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保證90%以上的生存率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正在工作的發動機尾噴口可以摸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一千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人才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一百八十七章 跑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遊隼—1旋翼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八百六十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支線客機第一千四十三章 勉強世界領先第二十七章 翻篇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們是不是穿越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底褲給扒了乾淨第一千六百一十七八章 羅·羅設廠第五百七十章 空中突擊羣的架子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超級賽亞人似的合體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航空貨運集散地第三百七十五章 單價兩百萬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一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