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

若非如此,聯合指揮司令部的領導們也不可能把莊建業請過來,給他們這些首長級的幹部親自講解相關裝備的性能情況了,沒辦法,面對過去幾十年的老對手,心裡沒點兒壓力是不可能的。

畢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蘇聯機械化集團的陰影過於龐大,哪怕現如今的老毛子不如當年,但基本的理念一點兒也沒變。

正因爲如此,此次營級規模的背靠背實兵實彈演習該用何種戰略戰術,聯合指揮司令部的領導們是有分歧的。

資格較老的首長們主張按照90年代前我軍應對蘇聯時期大兵團的策略,以大縱深梯次防守,配合預備隊進行防守反擊的戰法,來應對此次與老毛子部隊的對拼。

好處是相關部隊的自身對這套防禦反擊的戰法熟悉,相關的兵力兵器同樣有針對性,一旦實施可以快速展開,且具有相當大的取勝機率。

理由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國內部隊的訓練水平和裝備水平得到極大提高,特別是一些武器裝備,不但毀傷性大,更重要的顛覆了傳統的戰略戰術。

基於此,即便國內部隊在實戰經驗上不如俄軍,可如果靈活運用新裝備賦予的全新的戰術戰法,正面與俄軍部隊抗衡還是沒問題的,甚至還有極大機率正面將其打爆。

而這個意義對於國內部隊的士氣以及未來的新軍事改革都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那便是這麼多年來歷任首長們心心念唸的禦敵於國門之外的設想終於可以落地生根。

可問題是鄭權禮的對攻方面好是好,但風險太大,萬一輸掉對抗,上至首長,下至普通指戰員的面子都會掛不住不說,還會讓外軍笑話。

但採用老資格首長們的作戰方案又太過保守。

於是雙方對此爭論不休,從遲遲未確定最終的方案。

所以莊建業這次介紹的重點,絕大部分集中在裝備的可靠性以及適應性上,畢竟中亞地區的氣候比較惡劣,如果新式裝備能不能發揮作用,對於作戰方案的最最終成形至關重要。

“這麼說,這些裝備可以在演習當中保證有效?”

在一番詳細的介紹後,聯合指揮司令部的首長最後問了一句。

莊建業毫不猶豫的點點頭:“只要訓練到位,我相信我們的指戰員應該能把裝備的性能發揮出來!”

“既然如此……”聯合指揮司令部的首長環視了一圈周圍的幾位領導:“那我們下決心吧!”

……

就在聯合指揮司令部的領導們做出決定之際,鄭權禮和小滿卻在焦急的等待着聯合指揮司令部最後的決定。

作爲此次帶隊的領導鄭權禮自不必說,從空降兵到現如今的領導到崗位,老鄭的風格始終是進攻、進攻、在進攻,從來就不知道防守是個什麼東西,主張進攻無可否非。

但此次作爲合成營指揮官的小滿卻是個穩重的人,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小滿都很均衡,尤其是防守,作爲國內第一支專業藍軍部隊的主要指揮官,近些年小滿的拿手好戲就是防守反擊。

而這也是上級選派小滿擔任這支由精銳組成的合成營指揮官的原因所在,再不濟還能打國內部隊擅長的防守反擊不是。

然而實際上,小滿打心眼裡是崇尚進攻的,正所謂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這才男兒馳騁疆場的正確打開方式。

同樣的裝備,同樣的兵力,被人按着頭一陣狂揍不能還手,實在是太憋屈。

可小滿沒辦法,誰讓上級在關鍵時刻總是要照顧紅軍部隊的情緒,怕那些有着光榮歷史老部隊士氣受挫,這也就罷了,最要命的是紅藍對抗演習還不能讓觀摩領導看出明顯的破綻。

這樣的情況下,你讓小滿怎麼打?

只能是防守反擊最靠譜,紅軍攻勢勢如破竹,藍軍節節抵抗,縱深防禦,這樣下來整體的畫面感纔有利於紅軍部隊。

至於小滿防守反擊打得好,也不是刻意練的,只是紅藍對抗做得多了,熟能生巧罷了。

可實際上小滿最想打的還是進攻,也正因爲如此,在這次與俄軍的演習中,小滿的主張與鄭權禮一樣,直接跟老毛子剛正面。

部隊的訓練水平不差,裝備不差,唯獨欠缺的是實戰經驗。

若是在十幾年前,小滿對此毫無辦法,可是現如今手握一大批新裝備的合成營完全可以用技術彌補經驗上的不足,甚至有可能反過來碾壓。

既然如此哪還有什麼可保守的,直接擼起胳膊,幹就完事了。

然而上級似乎對進攻的態度過於謹慎,方案討論了有十幾輪也沒定下來,眼瞅着演習就要打響,究竟用那套方案小滿說實話心裡還挺忐忑的。

就在兩人在臨時駐地裡焦急的等待之際,通信參謀匆匆進來,將一份電報遞給鄭權禮:“司令部來電!”

鄭權禮趕緊起身,接過電文,只掃了兩眼便哈哈大笑:“我就說嘛,該打就應該打!”

說完便看向小滿:“給部隊下命令吧,用第五套方案!”

“是!”小滿興奮的打了個立正,一掃過去幾日懸着的心,拿起桌上的電話直接命令道:“命令各部,執行第五套方案,半個小時後進行火力準備,入夜之後即刻發起進攻!”

正所謂軍令如山,隨着小滿的命令傳達到各部隊,位於遼闊中亞草原上的合成營炮兵部隊配屬的12門89式122mm自行榴彈炮和6門83式152mm自行加榴炮同時發出怒吼,瞬時便覆蓋了二十多公里外的俄軍陣地,伴着黃昏的夕陽,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上演一抹殘酷的血色殘陽。

與此同時,小滿指揮着己方的一個配屬6輛96式坦克和12輛86式步兵戰車組成的主力機械化分隊,進入到了進攻出發陣地,只待黑夜降臨,便將這支機械化精銳化身成爲一把尖刀,對着俄軍的結合部直刺過去……

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要一套第七百零九章 比翼英倫第六十八章 早就搞成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第三代數字預安裝第九十五章 小人雪糕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巡航導彈?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兩百四十二章 多大個事兒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重點:隱身氣動外形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麼多年的備胎……第二十四章 摩擦焊第五百七十章 空中突擊羣的架子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用的是導彈第四十章 借調試製辦第兩百一十五章 鉅額索賠第六百二十七章 發難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國產大飛機第十九章 什麼情況?第八百八十九章 追悔莫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運—18NB運輸機真牛逼第七百七十三章 再戰東南亞第三百六十二章 運五沒有發動機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憑證登機,童叟無欺第一百零一章 遺憾的渦輪風扇第八百一十九章 技術爆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騰飛集團第七百零六章 這是往絕路上逼呀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功啦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堪比重型第三百零五章 莊建業的自我評價第六百三十八章 巨頭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誰說我們沒有武直?第九百三十六章 巴西人的剛需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三)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這纔是中國騰飛的核心競爭力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無恥第五百八十七章 瞄不準,打不着第一千五十三章 鎳基鈦錸鈮鉿合金第四百六十四章 技術飛越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NB—996Plus金屬3D打印機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葉風扇同款原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起航,瓦良格第兩百四十五章 實力展示第三百一十一章 送去投胎第九百六十四章 讓客戶乖乖掏錢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賣第一百八十九章 飛控軟件第七百一十八章 “史無前例達成協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什麼都沒要第兩百零六章 無懼風雨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試試就等於逝世第一百二十二章 除名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四百七十二章 航程五千公里第八百二十三章 沒有GPS照樣飛的精確第一千一十九章 南亞制空權第兩百三十五章 燒錢第一千二十五章 印度洋上的怪物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爲所欲爲第七百五十九章 NB—250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這東西哪兒來的?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第二代隱身複合材料第一千八十九章 FBC—1A戰鬥轟炸機第一千二十一章 TZB—2000預警無人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金頭盔”部隊第二十四章 摩擦焊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略投送演習第二十九章 冰箱票第七百三十六章 飛行醫院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規模巨大的ZBDL試驗檯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機腹彈艙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功啦第一百五十三章 賺錢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九百一十六章 俄國人都做不出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憑什麼不上馬?第三百九十六章 定位第六百五十章 佈局軍用作戰飛機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整個人都裂開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5年首飛,8年量產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勇敢的張開雙臂撲過去第一千九十三章 中繼衛星第八百三十二章 五星出東方耀中國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運—15Mini艦載多用途運輸平臺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揠苗助長第一千八十九章 FBC—1A戰鬥轟炸機第七百八十七章 在大氣層內混,有意思嗎?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香第五百二十二章 空襲第七百一十章 假新聞,下一個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中間差了一整套CD第六百三十九章 都是自己生產的第七百九十九章 對不起,不賣!(四千大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瞄不準,打不着第一百九十三章 扶持騰飛廠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這技術,絕對世界領先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山寨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