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陽謀

關鍵是GE的操作不止這些,在合同書拿到手之後,GE中國便於航發總公司簽署了一整套8兆瓦工業燃氣輪機的技術轉讓協議。

GE不但向航發總公司提供這型設備的全套技術,而且還負責幫助航發總公司獲得國外先進的製造設備,其規格參照GE美國工廠生產線的技術水平,不但有大批的德國、意大利和瑞士的精密機牀,還有美國生產的焊接、鈑金和鑄造設備。

至於無法國產化的核心零部件,GE中國也將自己的供應鏈開放給航發總公司,從而使其以最低的採購成本獲得想要的配套產品。

對此航發總公司可謂是欣喜若狂,要知道通過一系列手段獲得西氣東輸一期工程的航發總公司可謂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自己終於在西氣東輸工程這樣的國家級大型項目上擊敗中國騰飛,獲得決定性勝利,這爲今後企業的發展,特別是通過與俄國的技術合作,開發DA—80型20兆瓦級工業燃氣輪機,獲得海軍軍艦動力大單提供了良好的進身之階。

但也正因爲如此,航發總公司也變得很憂慮。

畢竟手上各類工業燃氣輪機的技術不是自己的,這也就罷了,關鍵技術來源駁雜且毫無源頭。

不但航空發動機與工業燃氣輪機之間毫無聯繫,十分的割裂。

10兆瓦以下工業燃氣輪機源於美國的GE;20兆瓦以上的來自俄國航空動力總公司。

兩者之間別說技術傳承了,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

而這也導致了航發總公司生產線建設的成本嚴重超預算。

沒辦法,美、俄兩大產品體系連公差都不一樣,自然是處處不同,正因爲如此,在中國騰飛可能一個通用部件單獨一個車間就能生產七、八個型號的航空發動機和工業燃氣輪機;可在航發總公司,就得設置三到四個車間才能滿足同等數量型號的生產製造。

這就無形中推高了航發總公司的製造成本。

不僅如此,由於缺乏核心技術,很多工業燃氣輪機的核心零部件航發總公司自己根本生產不了,只能進口。

而無論是GE還是俄國航空動力總公司,都把航發總公司當成肥羊來宰,各類核心零部件是變着法的要高價。

航發總公司生產線都建了,這要是拿不出成品,國家投的那麼多錢難道要打水漂兒?到時候誰來負這個責任?

所以哪怕價格再貴,也得咬着牙認了。

當然了,就算有這樣或那樣的弊端,只要能突破所謂的“封鎖”,造出所謂的“國產”燃氣輪機,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要能夠靠着自己獨有的能力,將燃氣輪機賣出高價,成本再高,也有利潤可拿。

可偏偏航發總公司身旁有個更加優秀的中國騰飛航空動力有限(集團)公司將很多在國外賣得離譜的工業燃氣輪機砍成了白菜價,直接按在地上各種摩擦。

三菱、西門子還有GE爲什麼退出10兆瓦以下的工業燃氣輪機市場?

還不是中國騰飛航空動力有限(集團)公司這個價格屠夫不當人,掀起的價格戰那都是腰斬、腰斬的來。

三大巨頭自身的成本擺在那兒,根本就跟不起,乾脆就放棄這塊市場,去守高端的大型燃氣輪機市場。

連國際巨頭都如此無奈,就別說距離國際巨頭還有很大距離的航發總公司了。

你要是定價比中國騰飛的高,不好意思,國內各大客戶連看都不會看你一眼。

可要是跟中國騰飛定價相同,哪怕加上政府補貼,航發總公司也是鐵賠。

對此中國騰飛航空動力有限(集團)公司上下十分了解,而這也是爲什麼他們對西氣東輸一期工程中拿下20%以上的燃氣輪機份額有着充足的信心。

20兆瓦級別的工業燃氣輪機中國騰飛航空動力有限(集團)公司現階段是不如GE等巨頭,可在10兆瓦以下,中國騰飛航空動力有限(集團)公司的高性價比就是無敵的。

結果沒想到航發總公司比想象中還要豁的出去,居然在競標中的報價比中國騰飛航空動力有限(集團)公司的還要低15%,加上宣稱的使用GE的原裝技術,那效果就跟空調使用三菱的壓縮機;汽車使用豐田的發動機,結果就賣幾千塊錢一樣,對客戶來說絕對是香的不得了。

本來中國騰飛這邊還納悶兒,航發總公司瘋了不成,居然不顧成本高企,憑着造一臺虧將近1000萬的代價拼市場?

結果GE的一番操作下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承接了GE的供應鏈和技術設備,大幅度壓縮了成本。

當然GE的設備和供應鏈也不是白給的,航發總公司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問題是這部分支持在財務上走的是另一個賬目,與生產端關係不大,於是航發總公司就可以在財務上做些小把戲,把成本給降下來。

再加上政府的補貼,不但彌補了虧空,而且還略有盈餘。

至於GE就更不虧了,從航發總公司捲走技術轉讓和設備的錢不說,通過扶持航發總公司,直接對中國騰飛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造成威脅,就算打不垮中國騰飛吧,最起碼也能限制中國騰飛的發展腳步。

不說別的,中國騰飛因爲西氣東輸一期工程競標失敗,15兆瓦和20兆瓦兩個級別的工業燃氣輪機的研製進度便不得不放慢腳步,畢竟資金趨於緊張的情況下,只能被迫調整。

而GE要的就是中國騰飛的調整,因爲趁此機會他就可以在10兆瓦以上和20兆瓦以上這兩個級別的工業燃氣輪機領域橫掃國內市場。

屆時九十年代被中國騰飛搶去的利潤,十倍百倍的撈回來!

你以爲我們GE在第十層?哈哈哈~~~膚淺了吧,實際上GE在第三十層……

這種以中制中,借力打力的陽謀,GE玩兒的這麼溜,可見其背後是有高人。

而這也是爲什麼莊建業強調要吸取教訓的原因所在,因爲其本質就是國際巨頭利用國內市場的矛盾,人爲製造行業內卷的伎倆。

而當時的中國騰飛航空動力有限(集團)公司高層並不自知,還以爲是自己的產品出了什麼差錯,競標失敗後居然回來商討如何提高產品質量,壓縮產品成本,以便跟擁有GE技術加成的航發總公司殺個你死我活!

這是什麼?

典型的陷進套路而不自知!

對此,莊建業的辦法很簡單,愛誰卷誰卷,反正中國騰飛可不當苦逼,以中國騰飛現有的創新力和技術水平,自然要捅破天花板,憑啥20兆瓦以上的工業燃氣輪機就得被國外巨頭壟斷?

十年前能拿下10兆瓦以下的國內市場;十年後的今天憑什麼不能拿下20兆瓦以上的高端市場?

GE用技術以中制中,那中國騰飛就直接技術突破捅GE的肺管子,這就是莊建業的陽謀!

第七百零三章 孤軍奮戰第八百五十五章 意義重大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能不能也來個進口替代第五百五十一章 換零花錢的小玩意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稀土霸權第五百四十七章 直6生產線第三百八十五章 改革的種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王炸第九百一十一章 聯合生產直升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迷之殲七改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領導你看那東西,是不是書上說的UFO?第七百零八章 飄逸的中國紅第四百零七章 賣標準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動能攔截器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妥協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意味深長的小眼神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你以爲是兩顆星?實際上是一張網!第六十九章 Very Good第一千五十六章 腹黑的總部首長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兩百章 缺德帶冒煙兒第一千六十五章 不一樣的騰飛集團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生意第八百三十四章 直升機上沒人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完全的無人化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莊懂王也是要面子的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計劃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我們堅持使用國產第四百五十章 好運的雨第五百一十三章 騰飛集團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巨頭的三板斧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A—135空天反導系統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用卡車拉的重燃,不是好燃機第七百七十八章 騰飛·梭鏢第兩百八十五章 驚喜第四百七十章 燃氣輪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亮家底兒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九百六十章 聯合生產直—12第五百五十章 越看越激動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把錢賺到手軟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賣身葬父?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壓一壓第八百二十二章比翼齊飛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寇能往,我亦能往第五百五十五章 國際資本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快速改裝只需一個半小時第一千三十八章 不是天才,怎麼能搞得出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七十三章 職業鹹魚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ZSNB—666型逆向工程掃描儀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七十八章 方案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備份方案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棋局第三十四章 你做的?第四百一十七章 上單翼第八十二章 臭名聲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運—15Mini艦載多用途運輸平臺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二代半核心機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們集團的直升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吊裝10噸推土機的直升機意味着什麼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這幾百億花的絕對值第八十三章 節操被嚇怕跑了第一百零五章 戰機第八十四章 大麻煩第八百九十四章 “優勢”的概念第四百九十八章 情況很嚴重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兩百三十三章 搶着要第一千五十八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三百零九章 大禮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軌道稅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能飛的“臘腸”第一百五十章 不遺餘力的支持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乘風快遞第五百一十五章 以市場爲驅動力第七百八十八章 太空起源公司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府公務機第一千八十六章 心夠黑第七百三十二章 單位是億,幣種是美元第一千一十一章 巨頭們的無奈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演習(一)第八百三十章 我用人品保證第兩百三十八章 那是什麼?第兩百章 缺德帶冒煙兒第兩百零三章 氣象監測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竹竿直接捅了500公里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不應該打出如此不堪的戰果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拿別人開刀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引領世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億美元~~值!第六百六十四章 複合材料成本夠低呢第四百八十六章 磁異探測器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