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兩大飛機制造基地

不只是黃峰意識到莊建業和自家的上級領導就航空業務問題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在場的專家組專家們同樣看到了這一點。

然而與黃峰那種五味雜陳不同,這些專家組的專家們卻是各自鬆了口氣。

畢竟國內的兩大航空製造業豪門終於可以釐清各自的業務範圍,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對於航空工業整體而言是絕對有利的。

當然,轟炸機和艦載機的歸屬明確並不等於雙方在其他領域的競爭就會減少,比如說運輸機和航空發動機雙方的競爭就非常的激烈。

中國騰飛不斷強化運—18NB的優勢地位,而航空工業集團則希望藉着運—9東山再起。

航空發動機方面就更是如此了。

但不管怎麼樣,這次勢力範圍的劃分算是開了個好頭,最起碼預示着這兩大豪門在某些時候是能坐下來談的,不至於爲了反對而反對的無限制內耗下去。

這些專家組的專家怕就怕雙方因爲各自的利益而不顧一切,屆時損失了可是國內航空工業的整體利益,好在雙方競爭歸競爭,關鍵時候還是能守得住底線,這就可以了。

至於因爲此事,中國騰飛正式脫離東北航空工業集團、成功航空工業集團以及西北航空工業集團這類單純的生產企業,成爲比肩航空工業集團這類原航天工業部改組而來的綜合性航空工業複合體般的巨無霸。

在場的專家組專家到沒有什麼特別的驚訝,因爲這幾年中國騰飛的發展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綜合實力方面早已超越不同的航空生產廠,達到航空工業複合體的程度。

只不過缺少一個標誌性的契機,宣告自己可以與航空工業集團事實上平起平坐罷了。

如今靠着全新的工業製造模式,逼迫航空工業集團不得不承認中國騰飛的江湖地位,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畢竟中國騰飛不靠着優良的軟件和智能化的創新能力,在高端航材、先進加工設備、航空發動機等方面也會達到同樣的目的,沒辦法,誰讓中國騰飛這麼多年積累的絕活兒太多了,隨便露兩手就能攪動着航空領域,甚至是整個工業界都動盪不安。

所以這些專家們對中國騰飛咖位上升並不意外,相比之下他們更關心的是接下來中國騰飛該怎麼走。

對此這些專家們並沒有等待太久,因爲結束這次中國騰飛的考察後沒多久,中國騰飛在航空領域的大動作便是一個接着一個。

最先落地的便是斥巨資擴建位於徽省的滬南航空製造廠,不但將所有的設備更換成清一色的中國騰飛主打的NB系列和DL系列專用生產設備,而且還將JSNB系列軟件,WCZNB數據庫以及其他配套軟件,配合數臺大型計算機,構建成一個現代化的超級自動化航空生產廠。

結合新成立的技術研發中心,新的滬南廠成爲中國騰飛FCNB系列民用飛機的生產基地。

以此爲契機,滬南廠在港股的IPO也順利落地,憑藉着國內對FCNB—200-200\300\400系列客機的強勁需求和現代工廠,滬南廠的市值一下子飆升到1500億港幣,從而躋身藍籌,成爲國內航空製造第一股。

待兩年後,整個製造基地全部建成,第一架交付東方航空公司的FCNB—200-400順利下線,手握428架FCNB—200系列機型訂單的騰飛滬南廠的市值進一步飆升到4800億港元。

而將FCNB—200系列機型轉移出去的騰飛秦嶺南麓廠,則從2003年開始全力爲空軍生產運—18NB大型運輸機。

從而形成了一東、一西,一軍、一民,兩大飛機制造基地,如同兩雙臂膀支撐起中國騰飛邁入21世紀的主流核心業務,那便是大噸位的軍\民航空器製造。

直到此時業內人士纔算明白,莊建業當初爲什麼會把人見人煩,毫無價值的滬南航空製造廠給收入囊中,原來早在當年空軍就已經着手擴充自己的戰略運輸機機隊。

結果當時空軍一番調研後發現,國內的產能實在有些拉胯,航空工業集團的運—8系列就不說了,說多了都是眼淚。

關鍵是中國騰飛的運—18NB同樣不如預期,這也是沒辦法,騰飛秦嶺南麓廠民用的支線客機、改進的特種飛機以及軍用運輸機放在一起生產不說,而且相互之間的排期還非常的彆扭。

至於原因也是無奈,中國騰飛發展至今雖然沒有歷史包袱,但同樣也沒吃到歷史紅利。

就比如說土地,中國騰飛根本就沒法子跟那些從建國時就起家的老航空生產廠比,偏偏那些適合航空製造業落地的好地方都被老廠子佔去了,中國騰飛想要新建一個大規模的航空製造基地,轉移產能都做不到。

偏偏這個時候,航空工業集團將滬南廠當成包袱甩出來。

設備、人員、管理什麼的都不重要,關鍵是滬南廠自帶了徽省提供的大片土地,而且徽省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好,向東可借力魔都的經濟火車頭,向西能夠依託九省通衢的便利,自身的高校水平也非常優秀,可以說是天生的航空製造基地。

於是莊建業在得知空軍不滿國內航空製造方面的產能,準備再從俄國進口一批伊爾—76應應急後,便主動找到了空軍,希望他們能夠給中國騰飛一到兩年的時間。

空軍當然不可能親信莊建業的承諾,莊建業也不含糊,直接給了空軍一份對賭協議,承諾在一年半的時間裡釋放秦嶺南麓廠的產能,使其成爲空軍大型運輸機的專用生產基地。

如果完成不,將向空軍支付伊爾—76運輸機的全部採購費用和維護保障費用。

隨後拿着空軍的對賭協議找到徽省地方政府,聯合當地的高校和職業學校,引入地方資金的同時也解決了職工隊伍的來源問題,隨後便是注入啓動資金,運作融資上市。

一番操作下來,莊建業只用了區區20億人民幣的資金就撬動規模上千億的宏達項目,從而完成了軍\民複合的奇蹟!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騰·洛馬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國的標準代表未來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你永遠都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九十六章 記者採訪第五百八十三章 部隊調用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世界領先第七百六十五章 改寫遊戲規則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兩百三十四章 賣給你都行!第九百八十五章 財務造假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八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賣身葬父?第九百三十八章 一體化燃油噴嘴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佈局航天全產業鏈第三百五十一章 宙斯—3無人機第一千五十九章 空蕩蕩的軍禮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人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第八百九十八章 神秘的高原直升機第五十六章 被騙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咱們的專機到了第九百五十五章 賺就完事兒了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也不是啥稀罕貨,就是空軍的蘇—30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七百九十章 攪風攪雨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化繭成蝶第七十二章 逼迫小宇宙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零三章 What?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九百八十一章 全是純利第五百九十六章 迷你“聯合星”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腦袋裡是不是全是屎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二十八章 一丘之貉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爲所欲爲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現實中的“鋼鐵俠”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中國騰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九百八十一章 全是純利第四十七章 蹊蹺第八百四十二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要臉呼!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指標第兩百八十二章 像導彈第兩百零九章 失敗的嘗試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散業務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一千一十九章 南亞制空權第九百二十八章 老莊,你TM太損了!第四百八十章 中國同志的新玩具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現金儲備第七百二十一章 左右橫跳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受虐型人格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佈局航天全產業鏈第八百二十三章 沒有GPS照樣飛的精確第八百一十一章 這TM是人乾的事兒嗎?第兩百章 缺德帶冒煙兒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九百六十一章 低空多面手第四百七十三章 改裝安—26第一百零六章 地方保護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航空發動機霸權第兩百五十二章 沒人敢動第五百零六章 會讓你嚇一跳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一百零二章 做風扇第六百六十九章 有一個條件第七百零九章 比翼英倫第三百二十九章 壕第二十六章 燃氣輪機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波音的需求第三百三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兩百五十八章 這是……導彈?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波音低頭第五百零八章 往死裡坑第四十七章 蹊蹺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五百六十二章 去依附第八百四十三章 也不多,就200萬美元第一千二十二章 玩兒無人機,騰飛纔是祖宗第一百二十五章 去二十三分廠第五百六十六章 搞破壞第七百五十七章 比五軸還要先進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中國騰飛集團第九百六十六章 阿拉伯兄弟喜歡啥?第九百零七章 WD—60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化繭成蝶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TRJ—900支線\幹線客機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不知深淺的超級風暴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取部隊支持第六百一十三章 靶—5型巡航導彈靶彈第一百六十一章 被套路了第九百七十六章 “隱身”我們是認真的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生產線上的神秘戰機第九百九十三章 打破壟斷第四百一十二章 沒有鉚釘的飛機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