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對俄國的反超

當然了,無論這對兒矛與盾究竟會碰出怎樣的火花兒,鄭權禮是不可能跟在場的這些外軍觀察員們說的,更何況也沒有說的必要。

因爲就算這些國家有意向購買WZ—12NB武裝直升機,所使用的材料也不可能是自用款的H—ZB9527型金屬基特種複合材料原版,而是另一種H—ZB9527M的暢享版。

輕便度和防護力這樣的硬核指標兩者根本沒有區別,唯一不同的是碳纖維的編織方式存在着些許的詫異,正因爲如此H—ZB9527具備極強的細微化的鏡面反射功能,從而在宏觀上做到“吸收”雷達波的功效。

而H—ZB9527M的暢享版只是普普通通的防護裝甲板材,雷達波幾乎是怎麼來的就怎麼反射回去。

至於價格嘛,兩者的差別到不是很大,因爲除了碳纖維的編制方式不同外,各項工藝和製造程度可謂是大差不差,所以中國騰飛給出的公開售價是H—ZB9527原版每公斤1800人民幣;H—ZB9527M的暢享版則是1600美元。

中國騰飛其實很想把H—ZB9527原版直接定位1800美元,以便統一標準,顯示自己的國際範兒。

奈何總部在測試完原版之後,直接給出了產品禁止出口的指令,無奈之下只能標註爲人民幣,成爲中國騰飛諸多國內“特供”產品之一。

所以此時此刻鄭權禮手上的板材根本就不是H—ZB9527原版,而是更加國際向的H—ZB9527M的暢享版。

可繞是如此其性能合作用也不是米—28N‘浩劫’武裝直升機能夠相比的,你讓亞美尼亞和摩爾多瓦的軍事觀察員怎麼反駁?

機動能力強悍、防護能力不俗,攻擊能力就更不用說,30mm機炮,外加四個掛架,可以使用包括紅箭8在內的各類型精確制導武器,這樣的攻擊力還不夠?

至於價格,以中國以往的軍火銷售的情況來看也不會高的特別離譜,所以鄭權禮這邊的話還沒說完,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等國的軍事觀察員就有些安耐不住了,準備詢問下具體細節和相關價格,如果合適的話等到回到京城就向國內彙報買上機架試試成色。

然而還沒等這些對WZ—12NB武裝直升機產生興趣的外軍軍事觀察員開口,一陣魔音般爽朗的笑聲便傳入衆人耳中,旋即巴洛托夫排衆而出,來到鄭權禮身邊:“我親愛的鄭,你已經夠辛苦了,接下來交給我吧!”

正準備接受其他外軍觀察員詢問的鄭權禮直接被巴洛托夫這句話給搞懵了。

啥情況?

什麼叫自己夠辛苦,接下來交給他?

啥時候要交給他?自己怎麼不知道?

就在鄭權禮滿腦子問號時,巴洛托夫已經與一臉詫異的鄭權禮並肩而立,然後面對一衆小兄弟,笑容溫和的朗聲說道:“大家看到了,這就是我們俄國合成纖維生產聯合體與中國騰飛聯合研製的新一代凱夫拉複合材料,他將在新世紀被用在米—28和卡—50這兩款武裝直升機的改進型上。

從而令這兩款武裝直升機在防護力保持現有基準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航程和載彈量,打造出適合21世紀作戰需求的先進武裝直升機……”

此話一出,不止是鄭權禮,就是在場的其他外軍的軍事觀察員,幾乎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懵了。

凱夫拉材料是俄國和中國聯合研製的?

既然如此,你巴洛托夫爲什麼看到WZ—12NB武裝直升機時怎麼跟丟了魂兒似的?

現在看到凱夫拉材料好,就準備巴巴的湊過來佔爲己有,你巴洛托夫還要不要臉!

巴洛托夫的確是不要臉了,若是有其他辦法他也不會出此下策,實在是沒辦法,難道眼睜睜的看着武裝直升機的市場被中國給搶去?

哪怕這個細分市場的盤子不大,卻很可能產生多米諾效應,畢竟巴洛托夫在這方面也算是半個內行,由點及面,既然中國能在凱夫拉材料方面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在其他方面自然不會差,因爲材料特別是纖維類特種材料可不是有一兩個拳頭產品就能包打天下的。

而是需要整個門類的基礎全面躍升、進步和跨越才能不斷的孵化出一個又一個跨時代的新產品。

這就好比是角色扮演和即時戰略這兩種不同類型的遊戲一樣,個人英雄主義在纖維類材料方面根本行不通,只有整個盤子起來,才能發揮出無與倫比的集團優勢。

在這方面巴洛托夫可謂是深有體會。

俄國的纖維類材料強不強?

毋庸置疑,蘇聯時代的纖維類材料當然是強的一塌糊塗,不然又如何跟美國在冷戰時期打得有來有往,要知道遠程洲際導彈上的彈頭、彈體可都是使用纖維類材料製造的,如果沒有這東西,導彈的性能至少落後兩代。

冷戰時期的遠程導彈別說落後兩代,就算落後半代都會被對方按着腦袋在地上來回摩擦,蘇聯能在這個時期能讓美國人不敢輕舉妄動甚至是忌憚和懼怕,不是導彈和核彈頭的數量如何如何,而是在這背後強大而不斷創新的工業製造基礎。

然而這一切隨着蘇聯解體,瞬間煙消雲散,尤其是近幾年俄國的經濟跳水一樣下滑,導致整個纖維類材料的基礎遭到嚴重的破壞。

產業鏈因爲解體而支離破碎,技術人員因爲困苦的生活而紛紛流失,配套廠因爲寡頭們的貪婪而大批倒閉。

沒了基礎,俄國的纖維類材料自然是難以爲繼,除了能保證幾個重點的遠程導彈的生產外,其他方面幾乎停頓。

若非如此米—28和卡—50也不會用普通的鋁合金裝甲,導致兩款機型嚴重超重。

問題是基礎破壞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破壞造成了不可逆的嚴重後果,那就是俄國在纖維類材料方面被世界先進水平甩開一大截不說,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差距還在逐年擴大。

剛解體時還不怎麼看得出來,如今七、八年過去了,這種差距早已肉眼可見。

俄國的有識之士不是不想振作,包括巴洛托夫同樣在俄國國內呼籲擴大纖維類材料的投入,問題是現如今的俄國一沒資金,二沒有相關的配套廠,最最重要的是相關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流失的七七八八,失去了研發基礎。

於是乎這種所謂的呼籲通常就成爲流於形式的口號,喊得是震天響,實際上根本就落不到實處。

而如今連中國都在這方面實現了對俄國的反超,巴洛托夫若是在無動於衷那他就不配穿這身俄軍的軍裝了。

第一百零五章 丟人第三十一章 敷衍的改良工藝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航空設計大師第兩百五十八章 這是……導彈?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保證人民羣衆的基本利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老闆換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你過來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底褲都被人扒光了第八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莊總,把我們廠收了吧!第五百零二章 就是做APU起家的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磅黑科技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獨一無二第兩百七十一章 市場被搶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根本就是個怪物第五百五十三章 別人不用,老頭子我用第十六章:另闢蹊徑第五百五十五章 國際資本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九百三十八章 一體化燃油噴嘴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6億人民幣一架第兩百五十六章 挫折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無人機的DIY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併入中國騰飛第九百五十八章 空中醫院2.0第五百五十六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掐人脖子的霸道第七十章 加擔子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九十章 一臺戲第十章 意外第一千零四章 併購金額:57億美元第兩百二十一章 好人,莊建業!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CNMD和CTMD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強強聯合第六百六十八章 簡約而不簡單第九百八十四章 二十萬撬二十億第兩百一十二章 《騰飛航空》第九百零五章 顛覆性的運—17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小日本的設備全TM是坑貨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航空貨運集散地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現實與內涵並重第九百六十一章 低空多面手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製造技術超越F—22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FCNB—220第一千五十一章 我的臉皮已經上繳國家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爲所欲爲第七百零六章 這是往絕路上逼呀第五十六章 被騙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八大研究機構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波音的需求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香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演習(一)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重點:隱身氣動外形第一千四十章 直升機頭盔瞄準具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三分天下第十九章 什麼情況?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第一千二十一章 TZB—2000預警無人機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見李斯特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渦軸至尊第一千二十五章 印度洋上的怪物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產值超千億第五百七十一章 青睞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三百八十六章 虧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兩百七十一章 市場被搶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長弓阿帕奇也就這水平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全聽老總師的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一百二十四章 雙三角翼第兩百八十七章 積壓第三百八十章 轉讓設備第三百二十一章 狠人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字數越少,事情越大第三百二十九章 壕第七百五十一章 不賺錢個七、八十億哪好意思回國第九十章 一臺戲第二十八章 一丘之貉第六百四十章 航空材料第一百零一章 遺憾的渦輪風扇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三代鋁鋰合金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我承認有賭的成分第四百一十章 三代蜂窩組件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五百九十章 小型渦扇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特殊任務第九百一十三章 隱形巨頭第一章:就這麼被分配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總部首長來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