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軍專屬

“海軍陸戰隊一號?這不是美軍的叫法嘛?”聽了莊建業的話,一位負責陪同的領導不禁皺眉詢問。

莊建業可不是林光華,不怕你搭茬,就怕你不說話,一聽有人問,臉上那諂媚的笑容立馬綻放到極致:“美國有海軍陸戰隊一號,咱們國家怎麼就不能有?更何況我身後的直—8MAX本來就是爲海軍陸戰隊量身打造的大型直升機,叫海軍陸戰隊一號不是正應該?當然了,我們也不能事事都學人美軍,其實叫海軍陸戰隊十號也是一樣的,反正都是咱們國家海軍陸戰隊的空中輕騎,只要海軍陸戰隊的名頭不去掉,叫幾號都無所謂。”

說着,莊建業便搓着手看向大領導,帶着幾分羞澀的詢問道:“老首長,要不您幫着訂個數?”

大領導和軍內大領導彼此看了一眼,都沒有說話。

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說。

直—8MAX直升機其他人不知道,作爲最頂層的幾個人,大領導和軍內大領導還是非常清楚的。

因爲當時瓷都直升機製造廠在完成直—8改進型競標,並最終確定由騰飛集團作爲合作伙伴和重要的配套生產供應商後不久,又提交了一份補充計劃,即直—8小改方案,以卻別之前提交的直—8大改。

基本的參數與現如今的直—8相當的同時,在運行成本和有效載荷上進行全方位優化,使其成爲適合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使用的大型多用途通用直升機。

之所以如此,也是沒辦法,誰讓海軍愣是沒瞧上直—8的大改方案,也就是現如今的直—8plus重型直升機呢。

這倒不是海軍矯情,對重型直升機沒有需求,可問題是就算有需求拿什麼承載直—8plus重型直升機這樣一個最大起飛重量28.6噸的大傢伙?

是航空母艦還是兩棲攻擊艦?

偏偏這兩款能夠搭載航空器的主力艦隻,海軍連個毛都沒有,裝備這麼重的傢伙又有什麼用?在近海慢悠悠的遛彎兒嘛?

與其如此,還不如些小型固定翼飛機來的划算呢。

更何況現階段的海軍更多的是需要解決防空和反潛這兩個阻礙編隊遠洋行動的超級難題。

防空自不必說,國內正在持續發力。

關鍵是反潛,特別是對潛艇威脅最大的航空反潛,歷來是海軍的一大短板。

所以相比重型直升機的噸位,海軍更加迫切的需求是一款能夠兼顧反潛、反艦、掃雷、中繼指導、通信指揮、遠海救援、艦機協同等任務的綜合性艦載直升機平臺。

或許有人會說,海軍不是已經裝備了直9、直12以及從俄國進口的卡28等艦載直升機了嗎?

海軍是有這些直升機不假,可問題是直9和直12的噸位太小,能夠承載的設備有限,續航時間不足,無法在某一海域持續的搜尋。

要知道反潛這東西就跟釣魚一樣,除了彼此煎熬就只有煎熬,哪一方要是先沒了耐心那就輸了。

在這方面潛艇是有天然優勢的,反正躲在水裡裝慫不出來,你能把我咋地?

直9和直12都是6噸以下的小型直升機,就跟幼兒園的小孩子似的,蹦躂蹦躂看似很活潑好動,但耐久性卻差得很,要是中午不睡個午覺根本沒法堅持。

再加上噸位小,搜索設備也不可能搭載齊全,更是影響搜索效率,令本就低下的續航力空耗在無用功上。

卡28在噸位上到是比直9和直12噸位要重,反潛能力也更加突出,但作爲進口產品,貨源天然受到了限制,平時還好,若是戰時,消耗過大被人卡脖子怎麼辦?

更何況卡28直升機在引進國內時,俄國人只保留了反潛和救援套裝,並沒有給水雷搜索和排除套裝,想要,還得另外加錢。

這使得國內的卡28直升機的應用範圍被極度壓縮。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如此種種都讓海軍迫切的需要一款適應多重任務的大型艦載直升機。

最好能夠擁有歐美海軍普遍裝備的“海王”直升機的指標和性能,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1982年英國和阿根廷爆發的馬島海戰當中,英國海軍裝備的“海王”艦載直升機表現出色。

無論是反潛、救援、掃雷亦或是反艦都能獨當一面,而且因爲其平臺足夠大,更成爲航母艦載預警機的絕佳平臺。

正因爲如此,即便美國的SH—60“海鷹”艦載直升機足夠優秀,歐洲國家還是有不少抱着“海王”不放,即便是“海王”年久失修,不堪重負,歐洲人聚在一起愣是弄出一個同級別的EH—101直升機。

反正任美國人說得天花亂墜,歐洲人就是要更大的,功能更全的大型直升機。

沒辦法,人美國有航母編隊,兩棲攻擊艦打擊羣,上面多重的直升機都能放,歐洲人沒那個條件,想要在遠海多一重保障,就必須讓直升機承擔更多的責任。

這是建軍思路上的根本詫異,與對錯無關。

而隨着國內經濟發展,海軍大型艦艇的建造計劃陸續提上日程,海軍面臨的現實環境與歐洲有諸多的相似之處,在結合近段時間的海戰實戰戰例,海軍想要個13噸級的艦載直升機實在是情理之中。

更何況,海軍下屬的海軍陸戰隊同樣對直升機渴求的要命,如果海軍的13噸級的艦載直升機能夠兼顧他們的話,那對海軍陸戰隊的戰鬥力將是個極大提升。

如此種種都意味着重型的直—8plus沒法下海,因爲過高、過長的機體遠遠超出艦艇機庫的尺寸,即便是加長加寬也裝不下,只能是另起爐竈再弄一個海軍版的。

這要是放在以前,怎麼也要憋個幾年,才能勉強拿出一個不成熟的方案應付海軍。

問題是現在主導設計的不是騰飛集團嘛,他們最拿手的就是效率,而航空器怎麼幹才效率?當然是模塊化了。

所以騰飛集團在直—8plus方案上就將模塊化的理念應用到了極致。

不是嫌棄直—8plus太高嘛?我減一臺發動機總行了吧?

不是覺得直—8plus太重嘛?我把寬度變窄的同時,進一步減少鋁鋰合金等金屬材料的使用,增加複合材料的比例。

不是覺得直—8plus太長嘛?我把直升機主旋翼和尾部都設計成可摺疊形式,讓尺寸更緊湊的同時,符合艦艇機庫的承載要求。

……

如此種種一番優化下來,海軍專屬的直—8MAX艦載直升機便應運而生了!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一百五十三章 賺錢第六百六十四章 複合材料成本夠低呢第兩百六十章 雛鷹“哈比”第三百一十二章 剜肉第三百二十四章 折騰第八百一十三章 TY—6大型無人機第六百二十二章 慢待外賓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幾百萬算什麼第五百七十二章 應該沒那麼弱雞第三百三十五章 停產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山寨之王第四百七十六章 可以在野蠻點兒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狂風’MK2型戰鬥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投入第九十二章 打底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覺得整個世界都不真實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爲了前(錢)景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四十二章 大飛機往事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最懂中國騰飛的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真的要成立中國騰飛?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面子往哪兒擱第九百一十四章 真正大佬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傾轉旋翼機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意味深長的小眼神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四百零八章 割韭菜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中國騰飛就能辦到第四百零八章 割韭菜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桑格爾彈道第九百八十八章 怎麼可能掌握這項技術?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九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第六百一十八章 配套十號工程第一百六十章 驅鳥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三百一十二章 剜肉第兩百三十七章 突然襲擊第五百八十四章 國防動員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酒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第六百六十五章 超混雜複合材料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中國騰飛真正的恐怖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他的成功早已不可複製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病毒式營銷第一百二十二章 除名第五百二十一章 繳槍不殺第兩百二十九章 是餓狼還是瘋狗?第八百二十八章 導航技術聯盟第七百八十八章 太空起源公司第一百五十五章 撲來的飛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能不能也來個進口替代第四百三十八章 很輕,很強,很顛覆第六百五十四章 空中運輸力量第七百零七章 剛正面第三百三十六章 倒掛第九百六十七章 跟世界首富是朋友第八百四十五章 蘇—27第七百九十七章 把衛星的成本打下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顛覆想象的性能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七百二十七章 空客他們夠格嘛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兩百二十九章 是餓狼還是瘋狗?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待外賓第一百六十一章 被套路了第四百零九章 兩種脈動生產線第八百零四章 M40J碳纖維複合材料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是時候甩掉低端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美中不足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第一千二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八百三十五章 吐槽大會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第四百七十五章 賺點零花錢第一千五十六章 腹黑的總部首長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八百七十二章 鷸蚌相爭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男人不能說不行第三百零三章 回去慢慢交代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八百九十七章 他們是怎麼飛上去?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就問大哥,老弟現在牛X不?第兩百三十六章 躺贏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正的空降兵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殲—8E的核心工藝第五百二十三章 勝利的關鍵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多用途第九十五章 小人雪糕第七百四十四章 這還是飛機嗎?第一千八十章 稀裡糊塗闖進來第七百三十九章 中國騰飛救援隊第四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反潛巡邏機第六百六十五章 超混雜複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