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鬼子六

一支駝隊搖晃着襤褸的身影慢慢的出現在北京城外,城外的古道蒼老而風霜,悽悽荒草在來自北方的風沙中蕭瑟的顫抖,駝鈴在夕陽的餘輝中發出悠長的餘音,駱駝寬大的腳掌默默的踩着口外的黃沙,邁着蹣跚的步履,在趕駝人的叫喚聲中來到北京城下。

北京的城牆依舊高大,只是已經沒有往昔的挺拔和華麗,城牆已經出現處處的破敗,再也看不到康乾盛世的影子。城門口已經沒有通州事發後的緊張,在皇帝逃到承德的開始那段時間,北京也的確各門緊閉,一付如臨大敵的氣氛。可日子就這麼過去了快半個月,也不見楊一的新軍有攻打北京的意思。留守北京的鬼子六奕忻從開始的揣揣不安到後來的慢慢平靜,最後到現在的暗自竊喜。慶幸自己的運氣不錯。城門也從開始的緊閉到允許一部分運送生活物資的駝隊進入。北京實在太大,太多的人要吃飯,既然楊一沒有造反的意思,那楊一現在的按兵不動可能意味着等待朝廷的態度。奕忻把自己的看法含蓄的寫了封奏摺,發到了遠在承德的咸豐手中,等待着咸豐的裁定。既然打是肯定打不過,防也放不住,還不如不防,這就是奕忻現在的心態。所以現在北京的城門乾脆就回到了以前正常開關的摸樣。

崇文門是一個劃分界限的地方,門裡住的都是滿族,漢人是不能住在裡面的,如果你站在高處往下看,你會發現,門裡的道路寬闊而整齊,建築也豪華,這和門外的坑窪不平的道路和低矮破敗的房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崇文門內也叫內城。

比較起內城安靜豪華,外城有他的熱鬧和繁華。天橋,琉璃場,八大胡同,這都是人潮如海,一等一的熱鬧所在。路邊發飯攤用木頭支起幾塊步,晴天遮擋烈日,雨天避雨,來往跑生活的腳伕門走累了,餓了都會到這裡歇腳,喝上碗冰涼的井水,順便買點吃的對付對付。天橋裡賣藝的,唱曲的,料地的,尋常百姓們根本就不在乎這朝代的變換,他們在乎的是一日的三餐。偶爾有小腳的女人木吶的苦着個臉,坐在丈夫推動的獨輪車上,一點也看不從集市回來的愉悅。頭上帶的花也在這燥熱的空氣裡萎縮,略微躊躇的眉頭上,只看見操勞的印記和過早出現的魚尾紋。

天色漸漸黑去,喧鬧的天橋恢復平靜,但八大胡同卻開始了一天的熱鬧。窯子裡的姑娘們穿上自己最光鮮的衣裳,抹上脂粉,一個個站在樓臺或者外頭,在老鴇的招呼下,賣力的招呼着來往的客人。也許是感受到戰爭的威脅,八大胡同也沒有了往日車水馬龍的熱鬧光景,顯得多少有些冷清,偶爾有幾個客人出現,頓時姑娘們蜂擁而上,連拉帶撤的往自己所在的樓裡去。一輛馬車在車伕的牽引下,由四個騎馬的護衛跟着,穿過八大胡同的街道,靜靜的駛出這瀰漫脂粉香味的地方,朝崇文門而去。

崇文門口,幾個兵勇百無聊賴的在門口晃悠。門樓的兩側上放掛着兩盞氣死風燈,在偶爾吹來的風力作用下,在微微的搖晃,昏暗的光線下,兵勇們的影子被拉的老長。作爲這崇文門的門丁,本是個油水肥厚的差事,進京的官吏到此都要下馬交稅。外官到了這京城多爲謀官,難免要在這崇文門來回進出,爲了行走方便,使起銀子來都大方的很。可惜這年月,戰亂不斷,連皇帝都跑到了承德,只苦了這些留下的門丁,難得有點油水進帳。

踢踏的馬蹄聲緩緩的靠近門口,幾個昏昏欲睡的門丁被驚醒,這天都擦黑了還有人來,這倒是難得的很。就着燈光打量這羣人,馬車上下來個年輕人,二十六七,看他的行走做派,倒也沒有八旗子弟的浮華。高大挺拔的身軀,俊朗的臉龐上流露出客氣的容。憑多年觀人查色的經驗,門丁們一眼就判斷出這些人應該是外面來的。

衆人來到門前,幾個門丁熟練的作出一付不愛理睬的架勢,這都是多年收錢練出來的招牌式表情。來的年輕人笑着走到他們跟前道:“各位兄弟,辛苦了!!。”這些門丁雖然擺出不搭理的樣子,但眼睛裡都是有水的,但憑年輕人這氣度和左做派,在看看身後跟着的四個大漢,頓時就知道來的不是善主,別看現在一臉的客氣,弄不好就是哪個王公大臣的親戚,可輕易不能得罪,免得(色色小說?都市小說錢沒撈到還要倒黴。想通這曾道理很容易,更何況是這些經年混跡這北京城的老油條。見來人客氣,原本不太好看的臉色也熱情許多。領頭的門丁快速上來,對來人客氣的說道:“這位爺,您瞧瞧,這天黑燈暗,奴才們眼拙,一時也沒看清,失禮了,您多包涵,奴才們這廂有禮了。”說着衝着這年輕人就單膝先跪,行了一禮。其他的門丁見頭領如此,也紛紛照做,口稱:“可爺請安了。”

年輕人也不客氣,坦然的受了這些門丁的禮,神態也是那麼從容,似乎這禮就是應當受的,待門丁們膝蓋着地時,這才客氣的說話:“免了吧,都辛苦一天了,起來吧。來人,看賞!!”年輕人說的一口熟練的京片子,話音一落,後頭出來個侍衛,給幾個門丁一人塞了塊銀子,憑感覺門丁們就知道這銀子不輕。

領頭的門丁客氣的說道:“爺,您看您,您要過去,排灌下人來說一聲就是,何必勞您親自下車,這不是折殺女才們嗎?”年輕人客氣的回道:“不礙的,坐了一天的車,也想下來走走,你們就別自責了,爺不怪你們。”門丁頭領道:“這位爺,您真是大量,您這是要上哪?是不是派個奴才給您帶路。”年輕人想了想道:“也好,麻煩您派人給引到恭親王府。”領頭的門丁聽年輕人這麼一說,冷汗就下來了,心中暗自慶幸道:“好麻,原來是去王爺府的人,就衝這派頭,弄不好就是哪位王府的貝勒。幸好剛纔大夥都夠機靈,沒留難這位,不說別的,單說這六王爺,要收拾自己那還不跟玩似的。還談什麼弄銀子,估計人家一句話,自己的飯碗就得砸了。”

看着年輕人帶着手下在一個門丁的引領下離去,衆門丁這才又恢復過來,一個個都捏了捏剛纔年輕人賞的銀子,挺沉,摸出來仔細一看,是十兩的,都不由的暗自高興,今天算是遇見財神爺了。有了銀子墊底,門丁們的精神頭也上來了,各自盤算着呆會下崗後怎麼用這銀子快活一把,門丁們打着各自的小算盤,精神抖擻的等待着換班的弟兄的來到。

恭親王府的大門外,下人們已經開始在收拾着關門。一輛馬車的到來使把門的兵丁生出厭煩的心情,都他媽的快關門了,是誰這個時候來拜訪,真他媽會挑時候。兵丁們雖然厭煩,但這往來王府的都不是普通的主,臉上還是客氣的迎了過去。都說宰相家奴是七品官,的恭親王的門吏就更別說了,換在平時他們早就不客氣了,現如今王爺正招皇上猜忌,擺明了要借刀殺人,奴才門可不敢這個時候也主子惹事。

馬車上下來個年輕人,對着過來的兵丁客氣的笑着說:“這位兄弟,辛苦了。”兵丁們見來人氣度不凡,也客氣的回話:“這位爺,這大黑天的您到王府有什麼事?我們家王爺說了,這眼下皇上在承德,有公事請明早到軍機處。”這話說的客氣,但也是在軟軟的拒絕來認得拜訪。年輕人當然明白這話的意思,從懷裡摸出一張拜貼,衝身邊的手下伸了伸手,那手下趕緊掏了塊銀子放在他手上。年輕人笑着對兵丁道:“這樣,我這有張拜貼,麻煩你呈交你們王爺,他要是不見我,我立刻就回頭走人,也免得你們爲難。”說完連銀子帶拜貼都塞到兵丁的手裡。那兵丁快速的把銀子收到懷裡,再看了看左右,回頭對年輕人道:“爺,我這就給您通報去。”說着就要進去。那年輕人趕緊叫住他道:“等等!”兵丁回頭道:“爺,您還有什麼吩咐。”年輕人笑着說:“別說我沒提醒你,這拜貼請一定親自交給王爺,任何人都不許看裡面的內容。否則你們王爺會…”年輕人說着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臉上還帶着詭異的笑容。兵丁看的渾身一寒,不由打了個冷戰,手裡的拜貼也捏的更緊,趕緊的轉身就往裡去。看着兵丁進去,年輕人這才從容的坐回馬車上,靜靜的等待,幾個衛兵也有意識的站在各個角度,形成了一個保衛這年輕人的最夾陣型。

恭親王奕忻自打咸豐皇帝他的哥哥離開北京後,就沒過上一天安生日子。如今的大清皇帝當初用手段把原本屬於奕忻的帝位給奪了過去,成爲清朝歷史上第三位在繼承權上有疑問的皇帝。從咸豐登基的那天起,奕忻就一直小心的生活在這北京城內。可歷來的皇帝拿一個不擔心別人惦記自己的位子,更何況原本就應該是繼承帝位的奕忻,所以咸豐一直在變着方的折騰奕忻。洋人愛鬧,就老讓奕忻去對付,也使得奕忻得了個“鬼子六”的稱號。着一次更直接,把奕忻留在北京,說的好聽是監國,實際上就是打算接楊一的手除了奕忻。北京城眼下的情形撲朔迷離。皇帝呆在承德不回來,通州的楊一也按兵不動,態度曖昧。這北京城的前途未卜,奕忻的心情可想而知。

坐在書房裡,任身邊的丫鬟用扇子幫自己扇去這初秋的炎熱。奕忻靠在躺椅上,前後搖動着,試圖思考清楚通州的楊一在打什麼算盤,朝廷與通州的勝保失去聯繫已經一個月了,通州城裡的真實情況也不得而知。到底這楊一是反了還是沒反,這個問題縈繞在恭親王奕忻的腦海裡久久不散。

把門的兵丁來到書房前,正打算叫門,就被旁邊的一個人給拉住了。

“黃三,你小子怎麼跑這來了,不好好當班,你找抽啊你?”黃三一看,原來是王爺最信任的周師爺,趕緊的把事情經過對他怎麼一說,當然自己收因子的事情沒說出來。周事師爺聽了這事,表情也凝重起來,對黃三道:“你跟我進去,把東西親自交給王爺。”

推開書房門,周師爺領着黃三就進來。躺椅上正閉目養神的奕忻眼睛輕輕的張開條縫,但很快的就閉上眼睛,秀氣的臉上微微流露出一絲陰翳,眉頭也稍微的緊了一些。後師爺走到奕忻的身邊,支開打扇子的丫鬟,低聲在奕忻耳朵邊說話,奕忻聽後,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周師爺趕緊對黃三招了招手,黃三立刻上前給奕忻單膝跪下,雙手舉起,把拜貼呈了上來。奕忻照舊是閉着眼睛微微搖動着躺椅,周師爺接過拜貼,然後揮手示意丫鬟和黃三出去,這纔不拜貼呈給奕忻。周師爺識趣的站開到一邊,奕忻這纔打開拜貼,眯着眼睛掃了一眼,突然間整個人從躺椅上坐了起來,拿着拜貼的手也在微微發抖。看的旁邊在周師爺一驚,張口叫道:“王爺,有什麼不妥?”沂忻目光呆滯的看着前方,默默的把拜貼遞給周師爺,周師爺接過一看,看到上面的兩個字自己也不由的驚出一身冷汗。讓奕忻和周師爺吃驚的兩個字不是別的,正是那拜貼上的署名“楊一”二字。奕忻從躺椅上站了起來,默默的在書房中來回度步,而周師爺也來到蠟燭前,仔細的看着這拜貼,彷彿想從中發現些什麼?

“周師爺。”奕忻停下腳步緩緩的叫道:這時候周師爺的目光才從那拜貼上收了回來,神情嚴肅的看着奕忻,應了一聲:“王爺。”奕忻也不說話,只是定定的看着周師爺,周師爺的目光也不躲避,看着奕忻點了點頭。

恭親王府外,楊一依舊靜靜的坐在馬車沙鍋耐心的等待,四個衛兵有如柱石般的立在楊一身邊。這時候王府內有急促的腳步聲傳出來,一會的工夫,周師爺出現在王府的門口。周師爺快速的觀察了一下四周,然後來到楊一跟前倒:“是楊爺嗎?我們王爺有請。”周師爺領着楊一他們進了王府,來到書房前,周師爺輕輕的敲了敲門,裡面有個聲音道:“進來吧。”周師爺這才推門讓楊一進去。楊一回頭對四是衛兵道:“你們在外面等着。”說完跟着周師爺走了進去。

藉着蠟燭發出的光線,楊一和奕忻在互相打量,兩人的眼神互相對峙了一下,奕忻覺得楊一的目光彷彿象針一樣在扎向自己,不由的把目光躲閃開。就在這當口,楊一快步上前,唬的奕忻一驚,連周師爺也嚇了一跳,楊一來到奕忻面前,突然單膝跪地,給奕忻行了一禮道:“楊一給王爺請安了。”這時候奕忻和周師爺還處在剛纔的驚嚇中,奕忻半天才回答道:“楊大人免禮。”呆楊一起來,奕忻又道:“來人,上茶,楊大人請坐。”楊一客氣一聲道:“謝王爺賜坐。”說完就坐了下來。

一個貴婦打扮的女人從外面端茶進來,這應該是奕忻極喜歡和信任的一房福晉,女人安排好一起便躬身施禮,然後無聲的退了出去,出去的時候還輕輕的把門給帶上了。

奕忻這纔對楊一笑笑,只不過笑的有點勉強。楊一也還以微笑,靜靜的等待奕忻的問題。

奕忻穩定一下心神,慢慢的端起茶杯,緩緩的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葉,喝了一口,這才擡頭對楊一說道:“楊大人,深夜造訪,不知有何指教?”楊一微微一笑道:“在王爺面前不敢談指教二字,只是覺得有些話應該和王爺說明白。”

“是嗎?”奕忻的臉色突然冷淡下來道:“楊大人,自天津一戰後,皇上屢次下聖旨找你進京,你卻一拖在拖。好不容易把你盼到通州,這倒好,你連勝保大人的十萬大軍也一塊收拾了,如今還敢夜闖王府,你當這北京城是你家後院?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嗎?”面對奕忻這番嚴厲的話語,楊一一直不動聲色的聽着,待奕忻說完,突然笑了起來,眼睛也怪異的看着奕忻。奕忻被楊一看的發毛,不禁怒道:“楊一,你笑什麼?”一邊的周師爺趕緊上前道:“王爺….”奕忻知道周師爺的意思,強壓着心中的不快,慢慢的讓自己平靜下來。

楊一等奕忻的表情恢復正常,這才說道:“王爺,楊一此來不爲別的,就爲問王爺一個問題,討王爺一個回話。”

第6章 浙南沈家(2)第8章 領兵蘇滬(1)第5章 中外合資第8章 和談(下)第21章 故人第5章 軍火買賣(2)第13章 特區第9章 宣戰第1章 回到舊社會第25章 征服第5章 保衛臺灣第二部第二十六章第6章 發展(1)第2章 左宗棠第3章 婚姻大事第23章 時間第5章 離別奇襲第15章 揚威於海上第3章 前奏第37章 京華風雲第20章 李家(2)第9章 上任(1)第23章 新的世界格局第21章 橫掃兩岸第22章 各懷鬼胎第2章 左宗棠第12章 女兒情懷(2)第22章 海疆萬里第10章 苦戰(4)第21章 三戰廬州(3)第18章 廬州(1)奇襲第5章 中外合資第20章 李家(2)第17章 名士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1)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2)第7章 鎮壓第23章 新的世界格局第33章 赴會第15章 又見向榮第12章 女兒情懷(1)第8章 和談(上)第9章 上任(1)第10章 全亂套了第10章 苦戰(4)第20章 李家第16章 賺錢第18章 印度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10章 血腥的夜第16章 論勢第32章 南下第11章 封疆大吏(2)第12章 女兒情懷(1)第2章 救了向榮第6章 浙南沈家(2)第5章 軍火買賣(1)第9章 起步第19章 選擇第5章 軍火買賣(1)第30章 圍點第2章 救了向榮第18章 兩江總督第22章 各懷鬼胎第4章 寒冬第2章 左宗棠第19章 劉銘傳+聶士成第6章 發展(1)第19章 選擇第20章 海上決戰第8章 和談(下)第34章 流水不爭第20章 海上決戰第15章 買辦第20章 海上決戰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12章 女兒情懷(3)第19章 劉銘傳+聶士成第10章 苦戰(4)第23章 挺進北非第17章 復國者第19章 西亞第1章 風雨飄搖第10章 血腥的夜第8章 這不是演習奇襲第5章 中外合資第17章 征服第25章 征服第20章 三戰廬州(1)第14章 愛情是一種奢侈第9章 上任(6)第10章 血腥的夜第13章 遠方來客(1)第8章 這不是演習奇襲第15章 買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