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任(5)

當晚楊一就寫了兩封信,一封給向榮,一封給琪善,在給兩人的信中,楊一說到,當前江南的軍情緊急,最忌諱的就是地方上再出什麼亂子。上海的事情就是敲了一個警鐘,蘇州不能再亂。

蘇州知府目無王法,巧立名目收剮民脂民膏這就是禍亂的根源,在當前緊急的形勢下,留他不得。並表示自己決定參錢本重一本,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

第二天一大早,楊一就派人給向榮把信捎去,自己帶着另一封信和兩份連夜準備的禮物,奔蘇州將軍府而來。

楊一這裡纔出門,烏孫那就得到消息。原來這烏孫雖是粗人,但也有心細的地方,這楊一眼下的咸豐眼中的紅人,是萬萬不敢怠慢的,再說了,聽說楊一手眼通天,和洋人的關係也好,所以早就派人連夜守在客棧,一有楊一的消息馬上報告。再加上昨天的事情,楊一最後沒有鬧大,也算給了自己的面子。

楊一纔到門口,這烏孫已經站在門口迎接。

“楊大人,早就等着你來接任,怎麼現在纔到,讓兄弟等的好苦啊。”說着烏孫上前施禮。

楊一也趕緊上前幾步還禮:“大人客氣了,在下對大人是久仰多時啊,令叔對在下也多有關照,兄弟拜訪來遲,得罪得罪啦。”說着兩人居然還拉上了手,好象多年沒見的老朋友。

“請” “請”兩人謙讓一番,最後還是烏孫帶頭進去。

主客落座後,楊一喊一聲:“來啊,把東西擡上來。”

說着李柱子帶幾個弟兄擡了幾隻箱子上來。

“這是?”烏孫 問到:

“令叔琪善大人壽辰將至,兄弟準備了點小禮物,煩勞大人轉交一下,另外還有一點兄弟的小小意思是孝敬老夫人的,也請大人笑納。”說着楊一招了招手,李柱子捧着個精緻的盒子過來防止 茶几上。烏孫看看楊一道:“楊兄弟,你這實在太客氣了。這、這兄弟實在不好意思啊。”

“聽說老夫人潛心向佛,兄弟這才弄幾個小玩意討老夫人的歡心,不值錢的東西,就怕大人看不上啊。”楊一笑着說:

“那我打開看看?”烏孫道:楊一點頭示意。

烏孫打開盒子,頓時就呆住了,這還真是小小意思啊。一串看起來不起眼的佛珠,一尊普通的玉佛。看的烏孫心裡暗罵,小氣的傢伙。但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讓人把東西給後院的老夫人送去後,雙方又客氣了幾句,楊一再三拜託烏孫把給琪善的禮物送到,並說好明日正式交接。楊一這就要起身告辭。烏孫對楊一的小氣也多有不滿。也沒有留的意思,這就要送客。

正在這時候,後院跑來一個丫鬟,看來跑的很急,一付氣喘吁吁的樣子,進來後對着兩人道樂觀萬福說:“剛纔的禮物是誰送的?請多等會,老夫人這就出來,說是要親自道謝。”

你還別說,這烏孫自己雖然是個混蛋,但有一點好,就是對這寡母極爲孝順。說起來這老夫人多年吃齋拜佛,也難得見人,今天居然被楊一送的那點不起眼的東西給驚動了,這讓烏孫很驚訝。

說楊一小氣,其實是烏孫自己不識貨,這佛珠是用千年沉香木請最好的工匠打磨而成,拿在手裡溫如軟玉,且隱隱透出一股暗香,這是信佛的人有錢難求的寶貝。至於玉佛,那是用上等的藍田玉雕製成的,除了做工驚喜外,還日暖生煙,長期面對據說可以消災辟邪的。姑且不論價值多少,單兩件禮物的對於虔誠的佛教徒來說,這就是無價的寶貝。

一會的工夫,這老夫人就在丫鬟的攙扶下出來了,楊一趕緊上前施禮道:“晚輩楊一,小小禮物不成敬意,居然驚動了老夫人大駕,令晚輩實在惶恐不安。”

這老夫人看起來面慈,今天得了喜歡的東西,笑的也格外開心。指了指烏孫,對着楊一笑道:

“我這不成器的孩兒啊,他是個俗人,他不識貨啊,一定怠慢客人了吧?”說着指着烏孫笑罵:

“你呀!!平日裡讓金銀珠寶這些俗物迷了眼啦,什麼時候才能長進哦?”

楊一趕緊地接過話茬:“老夫人您這說哪去啦?沒有的事。”

“你別替他圓話,這小子我生的,他什麼東西我最清楚。”老夫人也不管一邊的烏孫尷尬,繼續和楊一說話。

“東西太貴重了,老婦怕受不起啊,不親自出來道謝,我不安啊。”

“看您老說的,您這不是羞煞晚輩了嗎?能孝敬您是晚輩的福氣啊。”楊一說道:

“這孩子,我喜歡。”說着老夫人轉身對烏孫說:“你還楞在那做什麼?趕緊地,讓人準備準備,留客人吃頓飯。”

這烏孫儘管不知道楊一送的東西價值幾何?但從老孃的態度也看出來東西不簡單,當時對楊一的態度就熱絡許多。

一場酒宴下來,是賓主皆歡,楊一這才告辭回來。

第二天,楊一和烏孫正式移交了職務,三天後烏孫也帶着楊一的禮物去江北大營上任。這段時間內,楊一沒有去招惹錢本重,對錢本重的多次拜訪也以軍務繁忙爲理由推脫掉了。錢本重得知楊一和烏孫走的很近,對自己的態度也很冷淡,不由的陷入一種恐慌中。

幾天後,楊一收到向榮和琪善的回信,向榮的回信字不多“先生看着辦就是。”寥寥幾個字。琪善的回信先是客氣的表達了對楊一送來禮物的感謝,並委婉的表示,錢本重和自己沒什麼關係,楊一想怎麼辦都可以,不過琪善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說錢本重在朝廷裡也有不少後臺,望楊一謹慎行事,當然了一旦皇上下旨查辦,他決不阻攔。

兩封回信的意思很明白,向榮對楊一一向很有信心,所以廢話不多,表示了堅決的支持,琪善老奸巨滑,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見鬼子不掛鉉,沒有皇上點頭,他那就當啞巴。一切就看皇帝對楊一奏摺的態度了。

第6章 烽煙四起第17章 征服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23章 時間第10章 血腥的夜第9章 上任(1)第12章 女兒情懷(3)第17章 名士第8章 這不是演習第34章 流水不爭第9章 上任(3)第22章 出征第13章 安內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1章 封疆大吏(1)第18章 印度第11章 幕後第8章 和談(中)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10章 苦戰(5)第6章 烽煙四起第29章 外患第20章 李家第33章 赴會第13章 遠方來客(1)第15章 揚威於海上第12章 女兒情懷(3)第13章 特區第二部第十九章第21章 三戰廬州(3)第7章 演習?第29章 外患第21章 經濟危機第6章 浙南沈家(1)第二部第二十八章第3章 逃婚第二部第二十四章第3章 逃婚第39章 誰主沉浮第9章 消滅海狼第18章 廬州(3)第17章 復國者第8章 和談(下)第24章 向俄國的最後一戰第19章 選擇第4章 寒冬第15章 揚威於海上第6章 烽煙四起第6章 發展(2)第12章 國事家事第18章 廬州(2)第5章 離別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1)第34章 流水不爭第4章 序幕第9章 消滅海狼第5章 離別第6章 浙南沈家(1)第30章 圍點第1章 回到舊社會第4章 德國朋友第18章 廬州(2)第10章 全亂套了第23章 挺進北非第19章 西亞第13章 安內第11章 封疆大吏(2)第12章 挖牆角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3章 遠方來客(2)第20章 三戰廬州(1)第30章 圍點第40章 圍城第19章 西亞第17章 名士第20章 海上決戰第10章 苦戰(4)第14章 定計第25章 征服第9章 起步第6章 發展(1)第10章 滬上名妓(1)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3章 婚姻大事(2)第25章 征服第10章 苦戰(2)第20章 海上決戰第23章 挺進北非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5章 揚威於海上第22章 海疆萬里第20章 三戰廬州(5)第16章 賺錢第16章 賺錢第21章 橫掃兩岸第18章 廬州(3)第10章 苦戰(3)第10章 苦戰(6)第8章 協議搶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