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 神武天皇

張元也沒辦法,撓着腦袋,心裡罵蒼野這個老不死的,都這個時候了,還那麼要面子,居然說作爲皇室人員,非布萊奧尼的不穿。

“你今天是不是吃錯藥了?”秦小柔很小心地問。

“你才吃錯藥呢。”張元沒好氣地回了一句,怎麼辦,怎麼讓秦小柔接受呢,沒辦法,只有故伎重演,張元又猛地拉住秦小柔胳膊,瞪着眼睛問道:“你相不相信我?”

靠,又來這一套!秦小柔本想說不信,可是看着後邊那麼多人。得,信就信吧,就算自己不信,後邊那麼多人信呢,所謂信春哥得永生,信海哥,也差不多吧。

“好吧。”秦小柔無奈,只好領着命令去了,等她看到布萊奧尼牌的價格,她把張元這小子當盤菜吃了心都有。

“狗……娘養的,當本姑娘家裡是開銀行的麼?”秦小柔氣呼呼地買了衣服送回去。

張元已經等得都要發火了,接過衣服,說了個謝,就狂奔進了隧道。

“好了,轉過去,不許偷看。”蒼野接過衣服說道。

張元惱火得很,“死老頭,你以爲你是大姑娘?不就那玩意,有什麼好看?”

當話說出口,突然想到老頭沒那玩意,太監嘛,算了算了,有鳥的不好意思拿出來,沒鳥的當然更不好意思給人看了,於是轉過了身。

沒一會,蒼野穿上衣服,也不知道他怎麼變的,(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1.m(1.m.文.學網)

原來那個可惡老頭的形象又一次出現在了張元的面前,就連頭髮都沒有少一根,看來老傢伙的異能是不簡單。

“恩,還不錯。”蒼野福拍了拍褲子,接着說道:“去開一輛賓利車進來,老夫身位皇室人員,非賓利車……”

“滾奔馳車,你愛坐不坐!要不然你自己走出去!”張元早已被他磨得心頭火起了。

老頭倒也識相,“好吧,奔馳車也不錯,快點,你還要不要知道梨花的消息了?”

張元無奈,只好捏捏鼻子,又跑了出去,把情況跟範達生一說,然後,去開了自己的奔馳車,駛進了隧道。

範達生雖然很難以相信那個日本皇室的什麼大僧人死而復生,不過女婿既然說了,看來也不會騙自己,於是他忙着指揮下邊的人收拾殘局,封鎖消息,這邊不談,就說那邊張元接了老傢伙,出了隧道。

浦江邊,海風輕柔,繁星點點。

“梨花現在哪裡,她到底怎麼樣?”張元迫不及待地問道。

雖然張元着急,可蒼野老頭卻沒有什麼覺悟,他眯着眼,看着遠處的光影繁華,很是感慨地說道:“又有幾十年沒有來中國了,真是快啊。”

張元苦笑了一下,他已經“是呀,活了那麼多年,幾十年又算什麼呢?”張元順着他的話說道。

“其實我早就活得膩味了,你說我一個老頭子,要錢有錢,要什麼有什麼,又不能玩女人,活着還有什麼意思?”蒼野福嘆了口氣,“活一天就是受一天的罪呀,要不是我這該死的異能,我早就自殺了。”

“那你自殺也死不掉嘛?”張元驚訝地問。

“是,跳河,跳樓,上吊,割腕,我都玩過了,可最後,還是沒死掉。”蒼野福無奈地說道,搖搖頭,好象死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情,想死是多麼爲難的事一樣。

“那你是沒什麼意思。”張元點頭,掏出香菸,和老頭各自點上一根,然後問道:“你到底活了多少年了?”

蒼野福並沒有說年齡,而是笑道:“如果告訴你,我的本名,你就知道我活了多少年了。”

“哦?你叫什麼,很出名嘛?”

“我叫徐福。”

“呃……徐福,是誰?”

蒼野老頭頓時暴跳,“你真是個沒文化的傢伙!難道你不知道秦始皇派三千童男童女去海外尋找不死之藥嘛?”

張元抓抓腦袋,想了好一會,才問道:“你就是那個帶着三千童男女去海外尋找不死之藥,後來沒有回來的徐福?”

天吶,這是秦始皇時期的老古董啊,活古董,從秦始皇至今怕是有2200多年了吧?

“是,就是我。”蒼野點了點頭。

張元很驚訝地看着老頭,真是想不到,這傢伙已經活了2200多年了。

“那你後來怎麼沒回來?是沒找到不死之藥麼?”張元問。

蒼野好笑,“如果沒有找到不死藥,老夫會出現在你面前嘛?”

“那就是你找到了?”

“是,不過只有一顆,老夫一時起了貪念,就自己吃了,誰知道,活着也沒有什麼好的,都是秦始皇那個老混蛋,派我出行前,還下令閹割了我,不然我還可以多點快樂。”蒼野忿忿不平地罵道。

張元倒覺得秦始皇幹得沒錯,帶着三千童女,換哪個男人也不會那麼安生,如果是自己,早就左擁右抱,先快活起來了,那樣也就沒心思去找藥,找到了也不想回來了,可是秦始皇萬萬沒想到,徐福已經是個太監了,卻還是不想回來。

“那後來呢?”張元又問道,他很想了解一下徐福當年到東瀛小島上的情況。

“後來,就殺光了島上所有的土人,然後建立了國家,三千童男女就讓他們建立家庭,而我就順理成章做了第一代日本天皇,神武天皇。”

“神武天皇!”張元又一次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這個白髮老頭,問題接踵而來,“這麼說,日本皇室都是你的子女?”問題問出,張元突然想到老頭是一個太監,又怎麼會有子女呢?於是接着又改變問題,“日本人都是這三千童男女的後代嘛?照這樣說,日本人不都是中國人的後裔了?”

“是的,你說的沒錯。”

“那爲什麼日本人都那麼殘暴呢?我看不出,他們和中國人有什麼相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