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聯合世家

陶應陳登草包等人到了徐州城下,此時已是傍晚,但陶謙還在城樓上,加固城樓,看着他們回來,急忙叫人打開城門。陶應進城看着陶謙那已是佝僂的背影,蹣跚的步伐,不由得鼻子一酸。雖說他只是這個軀殼的父親,但沒有他,自己別說想在亂世中建功立業,就連生存都是問題。自己前世雖說對三國不太熟悉,但也知道在不久的將來,陶謙就會離世,屆時自己剛當如何是好啊。

正想着,陶謙已然過來了。陶應心中一熱,當即跪下說道:“父親,孩兒沒能守住廣陵,軍馬也折損殆盡。也許曹軍明日就會抵達,孩兒給你丟臉了。”說完想起徐州百姓,心中一酸,居然抽泣起來。陶謙蒼老的臉上閃過一絲苦色,但隨即又隱藏不見。

陶謙顫抖着,嘴脣因爲擔心而變得青紫。用滿是皺紋的雙手緩緩的扶起陶應,長嘆了口氣。道:“我兒不必如此,廣陵雖失,但你叫百姓撤回了徐州,也保住了元氣。此次徐州危急,全是爲父一人之過。待明日曹操來到,爲父再向他認罪,以我一人之死,換徐州安穩,死而無憾了。”

陶應心頭巨震。前幾日他也聽陶謙說過類似的話。但卻不以爲意,以爲這只不過是陶謙爲了拉攏手下的權術而已。而今曹操大軍已到,陶謙還能這樣說,足可見他對徐州百姓的關懷。看着已是風燭殘年的陶謙,陶應心裡第一次感到他所帶來的父親的胸懷。

抹了抹眼角的淚水,陶應準備勸說陶謙。“主公不可。”這時旁邊一道聲音傳來,擡頭看去,卻是陳登。陳登繼續說道:“主公不可做此無用之事,量那曹操狼子野心,豈會輕易放過徐州上下。而且以我徐州士兵之一心,城牆之高大,曹軍未必能如願。如今當務之急,當是聯合城裡世家一起守城,請他們出動私兵。主公可在刺史府設宴,邀請世家家主前來赴宴,可說有要事相商。”

陶謙聞言有點猶豫,躊躇半響道:“如此,請元龍通知各位世家家主來我刺史府赴宴。老夫再府上恭候。”陳登領命而去。

原地留下了陶家父子。陶應上前扶住陶謙,說道:“父親,我們回去吧。”說罷,攙着陶謙回去準備晚宴的事了。路上陶應感到陶謙的力不從心,但他也看出來了這是一個父親的尊嚴,陶應並未說破。

陶應父子回到府裡,陶謙自去開始準備晚宴,留下陶應一人。陶應想着該如何說服世家出動私兵守城,一個個想法在他腦海中閃過,隨即又被否決。眼看晚宴時間就要到了。陶應心裡着急啊。若說現在強迫世家,他是不敢的,徐州世家根深蒂固,一個不好,萬一他們聯合曹軍裡應外合,那徐州可就真的完了。但如果不靠世家,徐州也是朝不保夕。

現在陶應才知道陶謙作爲一州刺史,表面上高高在上,但背地裡卻有很多問題掣肘。別的不說,光是這徐州城裡的世家就一個個都不是善茬。看來歷史上陶謙傳位給劉備,其實是對陶家兄弟的一種保護。陶應在心裡發誓,若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掌的大權,第一件事就是解決這些世家問題。

正在愁眉不展的時候,陶商來了。依舊是滿身酒氣,而且臉上笑意正濃。似乎不把當前任何煩心事放心上。只見陶商問道:“大哥,回來了啊,看你愁眉苦臉。莫不是有啥煩心事,說出來,小弟給你解憂。”

陶應聞言不由苦笑,世家問題連曹操也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法,你會有什麼辦法。不過想歸想,陶應還是想看看自己這個弟弟能不能扶起來,畢竟他的家族沒有曹氏龐大,可用之人一大堆。以後的路還長,有個兄弟幫自己要好得多。

只見陶應正色道:“二弟,現在曹操兵臨城下,徐州危在旦夕,要想保衛徐州,就的聯合城裡世家,請他們調動私兵。但世家都只爲自己利益着想,你可有辦法說服他們?”

陶商聽完,當即愣住了,不是他去思考這個問題,而是他是在搞不懂自己這個整日花天酒地的大哥如何會關心此事。想了一會兒,陶商慚愧的道:“小弟確實沒有辦法,畢竟世家根深蒂固,威逼利誘,都沒用。小弟慚愧。”

陶應看着這個一表正經的兄弟,覺得他也不是爛泥扶不上牆。也許前世的陶家兄弟聲色犬馬,也許是受的教育太少了。以後自己有空之後,一定和他交交心,畢竟是自己在這世上唯一的兄弟。

不過剛纔陶商的話也給了陶應一點提點。陶應聽到陶商說到威逼利誘,腦子靈光一閃,接着恍然大悟。徐州世家以爲不論誰來接管徐州,他們都是大爺。所以才擺出一副不着急的樣子。既然如此,我就讓曹操威逼你們一把,看你們到時候如何擋之。我就不信你們還能沉得住氣,還想着置身事外。想通這一切,隨即對陶商道:“爲兄還有事,就先走了。”陶應自顧自的去了,留下陶商在原地發呆。

晚上,徐州刺史府內門庭若市,觥籌交錯,卻是世家家主受陶謙之邀,前來赴宴。卻見場中世家以陳家,曹家,糜家爲首,大大小小有十幾戶世家。陶應坐在陶謙旁邊,觀察着這些世家。

代表陳家的自然是陳圭,代表糜家和曹家的卻是兩名女子。其他座位上也坐着各家的家主,抑或是家中一些重要人物。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卻有一個老頭站起來,對着陶謙拱了拱手說道:“刺史大人,今日月我等在此,有事但說無妨,我等力所能及之處,必不推脫。”其餘衆人也附和道。

此時陶謙身邊卻有陶應低聲耳語道:“父親且安坐,由孩兒來說吧”說罷站起身來拱手說道:“小子陶應,今日有幸見過各位家主。當今曹軍不日便到,望各位能大力出手援助,保衛徐州,打退曹軍。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此時,糜家作爲上的女子站起來說道:“小女糜貞,受家兄所託前來,不知大公子要我等如何相助,錢財米糧,自當竭盡全力。”陶應打量了糜貞一眼。只此一眼,就讓陶應暗自感嘆。糜貞尚不及雙十年華,可以說臉上還有稚氣。但說話舉止卻顯得大方得體,絲毫不落了下乘。樣貌清純可愛,氣質清新脫俗。通俗點說,就是大眼睛,小嘴巴,標準的柳葉眉,身材凹凸有致。放在後世不知可以迷倒多少人。可是最後卻嫁給了劉備,真是紅顏薄命。

拋去這些胡思亂想,在看了看其他沉默不語的世家家主,陶應嘴角閃過一絲冷笑。只見他整了整衣服,咳嗽三聲後道:“感謝糜家小姐的好意,以後有需要一定向糜家求援。不過今天我所求很簡單,就是請各位與我共上城樓觀戰即可。”

話音剛落,卻見下面熙熙攘攘一大片,顯然不知道陶應何意。但也沒有反對之聲,陶應見衆人沒有異議,道:“既然如此,請各位回去好生歇息,明日在城樓觀戰。”所有世家家主接二連三的告辭了。唯有陳圭最後滿懷深意的看了陶應一眼,但還是什麼都沒說。

次日,曹軍到了徐州城下。還是一如往昔的白色大軍,那報仇大旗凌空飄逝,整齊的步伐彷彿使得大微微顫抖。樓上陶應與一衆世家家主正看着緩緩推進的曹軍。待曹軍停下是,陶應向前問道:“曹兗州,我父子已決定自負前來請死,以瀉你心中喪父之恨但請你放過這徐州百姓與世家,不知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卻見曹操雙目欲噴出火來,大聲喝道:“陶應小兒,巧舌如簧,吾今統大軍來此,爲保父仇,定要讓這徐州城雞犬不留,三軍聽令,攻城。”接着便見曹軍向着城頭而來。城上陶謙草包等人指揮大軍守城,奮力抵抗。

而陶應這邊,那些世家卻急得團團轉了。如果曹操真的拿下徐州,他們也就完蛋了。畢竟他們對於曹操瞭解不多,只知道他是武人出生。而且這次攻打徐州,一路掘人墳墓。實在是殘忍至極。如果真的拿下徐州,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一陣慌亂之後,陶應說道:“諸位可知我請諸位前來的意思了?”

下面又是一片慌亂。卻有陳圭搞清了陶應的意思。當即說道:“請大公子下令,我等願盡起私兵,共保徐州。”陶應按捺住心中的激動,問道:“諸位可都是這個意思?”

“都是,都是。”衆人附和道。雖然私兵很重要,但曹操打破城池,命都沒了,拿私兵來也沒用了。現在還是和陶家父子在一起,共抗曹軍吧。

“那好,就請陳大夫下去收攏各傢俬兵來城頭,我們共保徐州。”陶應隨即下令道。陳圭帶着衆家主下城頭,末了還對陶應回頭一笑。把陶應弄得一愣一愣的。

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51章 痛揍荊州軍第94章 再收良將第90章 天倫之樂第53章 兩件大事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93章 夜戰青州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47章 陶氏兄弟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22章 活捉高順第70章 陶應比劍第76章 官渡之戰的轉折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19章 拜師史阿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95章 幽州之事第120章 張燕殺到第75章 定計烏巢第60章 失敗之後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25章 合兵劉備第61章 對峙琅玡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6章 陶謙殞命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221章 再戰疆場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93章 夜戰青州第72章 司馬定計第49章 有人襲營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83章 吳郡攻防第135章 意外的收穫第34章 徐庶點兵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121章 塌頓身死第154章 鄧艾接駕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72章 司馬定計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198章 四女的異同第144章 交戰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21章 戰亂再起第32章 袁術稱帝第118章 人質制敵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39章 袁術之終第164章 回合三將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157章 想太多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89章 閒談劉備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8章 呂布結局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196章 陶氏遷鄴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69章 亂世隱雄第157章 想太多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106章 戰後事宜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217章 短暫的休整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80章 徐州瑣事第222章 約戰河東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11章 赴宴陳家第40章 戰後事宜第84章 襲擾壽春第7章 援兵來到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231章 商賈身份第164章 回合三將第114章 三方俱動第35章 妙法破敵第196章 陶氏遷鄴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87章 劉備南逃第38章 兵進汝南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58章 再上戰場第35章 妙法破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