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陶應南下

聞聽曹丕率軍前來關中的消息,陶應當即也不在猶豫。任命閆行爲涼州都督,使龐德,馬岱等人爲輔。節制整個西北之地。並且授予閆行臨機決斷職權,要他看準時機,南下奪取關中。現在的陶應,真的是雄姿勃發,有一種吞併天下的氣勢。可是,勝利真的會來的那麼容易嗎?

聽了陶應的安排之後,身邊的司馬懿勸解道:“主公,淮南乃是曹氏的南大門,就算曹氏眼光全在這邊,想來防守也必然不弱。僅憑張遼將軍麾下的汝南士卒,恐怕難以速破淮南啊?”

陶應聞言搖了搖頭,道:“這點我早就想過了,不過要是調動一般士卒,行動速度太慢,不足以對曹氏發動雷霆一擊。調動騎兵,動靜則太大。現在陷陣營在幽州,並無大事。我決定了,就領着他們一起南下。”

司馬懿聞言還想說什麼,陶應笑着搖了搖頭,道:“我這人一旦下定了決心,你覺得區區幾句話就可以改變嗎?”司馬懿聞言一愣,接着無奈的苦笑一下。陶應接着道:“還有,仲達,你的夫人最近快要生了,你也不用隨我南下了。我已經通知元直整頓陷陣營,只要我秘密潛回鄴城,就即刻南下。”

陶應說完這番話,帶着馬超下去了。看着陶應離去的背影,身後的閆行問道:“司馬先生,你說這次主公能夠成功嗎?”

司馬懿聞言搖了搖頭,道:“我也說不準,按道理我軍現在連曹操都滅了,平定中原已經是鐵板上釘釘的事了。但是不知道爲什麼,我這心裡總是有點不安。”

說罷司馬懿又想了想,自我安慰似的說道:“不過就算此次我軍南下受損也無傷大雅,就算實力有所損失,想來也不至於一敗塗地。就算是一敗塗地,我們也只有一個選擇。”

“什麼選擇?”

司馬懿聞言苦笑一聲,道:“除了陪這混蛋一起死,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閆行聞言語塞,司馬懿點頭說道:“罷了罷了,現在說這些也無用了。既然主公任命你爲涼州都督,那懿就在這裡恭賀彥明瞭。不過關中之地魚龍混雜,彥明切不可輕舉妄動。懿河內老家還有事,也就此告辭了。”

閆行聞言點了點頭,“大丈夫即領重任,除死方休,又何須多言。仲達一路順風,我會派遣百餘精騎送你回家。”司馬懿聞言道了聲謝離開,不過沒想到閆行這番話差點成了現實,差點就真的以死來保衛這西北之地了。

三日之後,陶應領着馬超王雙秘密潛回到了鄴城。此時一萬陷陣營士兵已經準備完畢,就等陶應帶他們出發。不過陶應似乎預感到了危險的來臨,此次南下死活不肯同意呂綺玲隨行。呂綺玲無奈,只得留守鄴城。陶應隨即領着一萬陷陣營士兵,悄無聲息向着汝南而來。

此時節制整個汝南之地的張遼也得到了陶應南下的消息,親自來將陶應接到了營中。此次陶應南下,因爲要對汝南動手的同時也要防備東吳,所以陶應把魏延調到了徐州,把徐州的張繡調到了合肥,東向防備東吳。

而他自己則領着高順的陷陣營,會合張遼的汝南士卒,準備對淮南之地發動雷霆一擊。來到了張遼的大營,幾人見禮之後,陶應笑道:“文遠,好久不見啊。我知道你和高順兩人配合最是默契,所以此次特地把他也掉了過來。這次陶某就在一旁當個觀衆好了,看你們兩人盡情的發揮。

幾人聞言都是哈哈大笑,笑過之後,陶應身邊的馬超問道:“我們什麼時候去打淮南?”

陶應搖頭道:“別急,先聽文遠說一說這邊的情況。”

張遼聞言點了點頭,道:“汝南這邊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消息傳來,駐守此地的李典樂進兩人也沒什麼大的動作。倒是東吳那邊,周瑜在九江附近大張旗鼓地訓練水軍,似是有大舉北上的意圖。主公雖然派遣了張繡鎮守合肥,還是的小心爲上。”

陶應聽到周瑜的名字,自然也不敢怠慢,眼光移到了一旁的徐庶身上,問道:“元直,周瑜在九江大肆操練水軍,其志不小。強敵在側,如鯁在喉。你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先暫時解了東吳這邊的後患,讓我軍好全力攻打淮南?”

徐庶聞言想了想,道:“主公,周瑜在下雖然沒見過,但也是聽過其人之名的。年紀輕輕,就官拜東吳水軍都督,想來必是能力非凡之人。要對付此等人物,難啊。”陶應聞言苦笑一聲,道:“我自然知道周瑜難以對付,不過現在我要的不是和他作戰,只是要阻止他北上的想法而已。”

徐庶聞言眼睛微閉,沉默了片刻之後道:“周瑜現在操練水軍,無非就是想趁我軍和曹軍兩敗俱傷的時候,殺出來撿便宜。要想讓周瑜放棄這個想法,倒也不是沒有辦法。”

“什麼辦法?”

“其實說來也簡單,周瑜心裡一直抱着我軍和曹軍兩敗俱傷的想法。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打消這個想法。讓他認爲我軍必勝曹軍。而要做到這一點,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說罷看了陶應一眼,徐庶接着說道:“現在天下的目光都還集中在關中之地,並無人知道主公已經來了汝南。主公只要明日領着大軍前去大軍去和周瑜會面,周瑜只要見了主公在此,斷然會打消兩敗俱傷的觀點。到時候我軍就可以全力攻打前面的淮南之地了。”

陶應聞言大喜,道:“就照你說的辦,今天派人去給周瑜下戰書,邀他明日在廣陵會戰。只要我親自出面,我就不相信周瑜還敢大張旗鼓地襲擊我軍後方。”

***一天時間眨眼便過,第二日,陶應領着張遼,馬超等諸多將令,並着隨軍軍師徐庶,帶着約有十萬大軍,前來廣陵城外和周瑜對敵。很快,兩方部隊就在廣陵南邊的的城郊相遇了。

卻說昨夜周瑜接到陶應的戰書之後,着實是覺得不可思議。倒不是他怕了陶應,而是陶應這些天一直在關中,突然出現在南方之地,確實是有點聳人聽聞。他身邊的一個奇醜無比的謀士看了陶應使者發過來的書信之後,道:“難道陶應真的來了汝南?”

周瑜聞言不解的問道:“先生何以知之?”

那人聞言咕嚕一聲喝了一口酒下去,道:“某家有一個同門師兄,乃是陶應身邊貼身謀士。這份書信就是他的筆跡。他既然到了,想必陶應真的來了。”

說罷又喝了一口酒,道:“不過這些也只是某家的一個猜度而已,說不定這也是某家的師兄說出來震懾我軍的手段。具體怎麼操作,還請大都督自己定奪。”

周瑜聞言淡淡一笑,“無妨,明日見過了陶軍在說,如果明日陶應果真來了,那此次我軍想漁翁得利的辦法恐怕要緩一緩了。如果沒有見到陶應的身影,那就說明陶軍真的在虛張聲勢。到時候就看我周瑜的手段。”

很快,陶軍和吳軍就在野外相遇。兩方很有默契的約定了一箭之地,各自排兵佈陣。不過不知道是故意和陶軍找茬還是什麼,吳軍的陣法和陶軍陣法居然如出一轍。這弄得陶應的臉上很掛不住,而且他身邊的徐庶也是滿臉的疑惑。

很快,陶應一衆就來到陣前和周瑜相見。雖然兩方陣前有一片空地,不過由於事前陶應向周瑜說明了他不是爲了要和他作戰,所以雙方之間的距離並不是太遠。至少對陶應來說,可以清清楚楚的看清對面的周瑜。

僅僅是打量了周瑜一眼,陶應就強自吸了一口氣,壓制住自己難以平靜的心情。內心裡不斷地告訴自己:沒什麼,只是長得帥一點而已,千萬不要生氣,用不着和這種人生氣。只是上天不公平而已……

這邊的陶應爲了周瑜的帥氣心裡十分過不去,那邊的周瑜也在摸着鬍鬚打量陶應。難道他真的是陶應,看他的年紀長相,倒和傳說中的陶應一般無二。而且就憑此人身上的氣勢來看,確實北方之地不作第二人選。

就在兩人都是各懷心思的時候,周瑜身邊的一道明亮的咳嗽聲,把他兩人都拉回了現實。陶應循聲望去,只見周瑜身邊的一個奇醜無比的人,正對着己方微笑。此人面色糟黃,臉上沒有一寸地方是讓人看着舒服的。

反正要形容他的醜,簡直不是人類語言可以描述清楚的。

再對比身邊英姿勃發的周瑜,兩人之間簡直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陶應壓低聲音對身邊的徐庶說道:“周瑜身邊那個醜逼是誰啊?長得這麼難看,也好意思和美周郎站在一起。這不是自討欺辱嗎?”

不過徐庶彷彿是沒聽見陶應的問話一般,只是靜靜的打量着對面的那個醜逼謀士。這一下,陶應更覺得奇怪了,難道徐庶對方的醜嚇到了?

第16章 陶謙殞命第7章 援兵來到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183章 蠢蠢欲動的劉備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147章 兩敗俱傷第233章 賈詡掌兵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222章 約戰河東第206章 諸侯動向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96章 定計朔方第91章 戰前準備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57章 馬超鬥張飛第23章 徐州保衛戰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98章 會盟九原第60章 失敗之後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71章 文鬥武鬥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215章 壽春決戰第261 南鄭議事第142章 閆行戰馬超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244章 倚天不出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67章 金城閆行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5章 聯合世家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36章 路遇紀靈第92章 北上青州第139章 春日郊遊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33章 袁術入寇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29章 戰後諸事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131章 朔方離別第222章 約戰河東第175章 幽州風雲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58章 再上戰場第97章 塞外名士第35章 妙法破敵第233章 賈詡掌兵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45章 陶應買馬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35章 妙法破敵第87章 劉備南逃第92章 暗手現身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102章 漠北佳人第278章 諸將混戰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51章 痛揍荊州軍第33章 袁術入寇第88章 故人相見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274章 許昌瑣事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66章 拉鋸戰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210章 周瑜和龐統第233章 賈詡掌兵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56章 風雲將起第232章 李儒終結第4章 血戰廣陵第8章 戰亂終結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278章 諸將混戰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106章 戰後事宜第18章 曹昂來徐州第179章 大戰幽州第157章 想太多第33章 袁術入寇第270章 夏侯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