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我覺着他必勝

第944章 我覺着他必勝

對於長安來說,當下的主題是立儲。

皇帝的身體看着還行,但畢竟歲數上去了。

有臣子說皇帝春秋什麼的,韓石頭用一句話搪塞了過去。

——太上皇尚在!

孃的,皇帝的生父還活着呢!

皇帝?

離死還早!

所以,什麼立儲,早着呢!

但臣子們卻鍥而不捨。

鬧的沸沸揚揚的。

皇帝躲在梨園中,臣子們徒呼奈何。

皇帝不動,臣子就佔據了主動。

不立儲?

那咱們先投注!

皇帝必定不敢廢后,這是共識。

那麼,除非越王早逝,否則東宮遲早是他的。

所以,越王是大熱門,站隊的人不少。

但越王有個大問題,那便是他有個潁川楊氏的外祖父。

潁川楊氏勢力龐大,大夥兒站隊越王,等越王登基,第一件事兒不是酬謝大家,而是先上杆子去感謝、討好自家外祖父。

也就是說,就算是站隊越王,也有可能顆粒無收。

這就很尷尬了啊!

在這個時候,就有人提出了衛王。

衛王出身平庸,母族不是助力,自家也沒什麼經營手段。故而身邊就是一些不得志的官員。

就那小貓幾隻,想和越王爭,那是自尋死路。

有人說楊玄和衛王交好。

那又如何?

難道楊玄還敢領兵突入關中,爲衛王站隊?

這話,惹得長安許多肉食者嗤笑。

直至上次楊玄來了長安,馬踏潁川楊氏,直面帝王毫不妥協,帶着秦國公,北疆節度使的收穫,滿載而歸。

衆人這才發現,衛王原來是個大寶藏。

楊玄敢和帝王抗爭,並令帝王妥協。

若是他把這等態度放在衛王的身上呢?

這時候外面傳言……

——陛下令鏡臺對黃春輝下手時,楊玄令人傳話。

誰動黃春輝,我誅他滿門!

誰都知曉,能動黃春輝的唯有帝王!

可楊玄依舊喊出了這句話!

帝王!

又如何!

這話,霸氣的令人顫慄!

皇帝做出了什麼反應?

什麼都沒有!

他也沒法做出反應。

楊玄手握十餘萬北疆將士,天下間,也就是南疆軍能敵。

皇帝能如何?

呵斥?

別忘記了,上次皇帝派去北疆的那羣人,除去帶隊的之外,盡數被殺。

呵斥,毛用沒有。

剩下的便是強硬。

可如何強硬?

免官!

楊玄都說了,你不給,我自行任命!

這個口子,皇帝壓根就不敢開。一旦開了,從此,國將不國!

第三個法子就是大軍壓迫,乃至於征伐。

如此,唯有動用南疆軍……可一旦動了南疆軍,異族會死灰復燃,南週會尋機偷雞。

還有一個就是長安諸衛,這支龐大的軍隊,責任是拱衛長安,拱衛關中這個大唐的根本之地。

一旦動了,勝負另說。

關中有個風吹草動,皇帝用什麼來鎮壓?

國丈若是看皇帝不順眼,發動叛亂……少說能弄出數萬大軍,皇帝拿什麼來抵禦?

所以,皇帝,縮了!

他一縮,外界就眼前一亮。

若是楊玄全力支持衛王會如何?

楊松成是很牛筆,但他畢竟手中沒有大軍啊!

楊玄若是不守規矩,用武力來干涉興廢之事,太子之位,誰屬?

所以,衛王在不少人看來,便是一支潛力股。

但這隻潛力股的前程,和北疆秦國公的態度,以及勢力息息相關。

秦國公支持,衛王就有了底氣。

秦國公勢力強大,衛王就有了和楊松成叫板的資本。

到了這個時候,有心人就看出來了,這一場奪嫡之戰,雙方對壘的看似越王和衛王,實則,是他們身後的兩股勢力。

國丈楊松成!

北疆節度使,秦國公楊玄!

這二人的背後各自代表着一股勢力。

楊松成的背後是傳統世家門閥,權貴,豪強。

楊玄的身後是北疆軍民,相對簡單。

但簡單有個好處,那就是內部紛爭少。

所以,此戰如何,衆人覺着還得再觀察。

這一切,皇帝在梨園中洞若觀火。

其實,他只需站出去,對某個皇子表個態:朕,很是喜歡某郎。

隨即,矛盾就會緩和。

可他不肯。

一次,虢國夫人酒後,興許還有什麼後,問皇帝,“若是邊疆大將謀反怎麼辦?”

皇帝朗聲大笑,說道:“大唐乃是正朔,天下人無不景從。大勢如潮,浩浩蕩蕩,就算是楊玄,也得在這股子大潮之前低頭。”

哪怕是和長安斷了大部分往來,但北疆該做的,依舊做了。

譬如說每年上疏,要求戶部撥付錢糧。

譬如說開戰了,北疆會給長安一份奏疏——我要打某處某處,打錢!

這些都是面子功夫,但北疆做了。

如此,沒人能詬病楊玄。

皇帝也以此自傲。

但這一次,楊玄征伐內州,竟然沒有上奏。

哪怕是你出發後,令人送一份奏疏也好啊!

但,沒有!

楊玄,無視了他!

這是對帝王尊嚴的一次挑釁!

也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韓石頭站在邊上,看着皇帝扔出了手中的藥茶,看着他面色潮紅,就像是和貴妃事後慵懶的模樣。

小主人攻伐內州嗎?

好啊!

但他卻說道:“陛下息怒!”

“息怒?”

皇帝起身,急促走動幾步,聲色俱厲的道:“征伐乃帝王之權,非帝王許可,大將不得專權!他這是擅權!是想謀反!”

韓石頭低眉順眼的:“陛下,慎言!”

這話,也只有韓石頭敢說。

——您別說了,否則傳出去,外界會覺着帝王威嚴不再。會引來那些野心家的窺探。

皇帝深吸一口氣,“石頭愛朕。”

他是知曉好歹的,只是把天下人都視爲螻蟻,視爲自己的奴隸。

韓石頭看着那些內侍,說道:“你等,聽到了什麼?”

內侍們低頭,“奴婢等,什麼都沒聽見。”

韓石頭笑道:“如此最好,若是幻聽了什麼,再出去胡說八道,那,就不好了。”

衆人心中凜然。

“是!”

皇帝失態了。

貴妃聞訊趕來。

“二郎!”

皇帝冷着臉,“去,令人準備歌舞。”

“是。”

“準備,武舞!”

武舞,顧名思義,便是軍中征伐演變而來的舞蹈,最是雄渾。

帝王喜歡用武舞來激勵自己和兒孫,激勵羣臣。

但武舞在大唐後宮多年未曾出現了。

貴妃應了,急匆匆的去準備。

韓石頭擺擺手,內侍們告退。

“陛下,歇歇吧!”

人走了,皇帝這才露出了獰笑,“那個賤狗奴,他這是要向朕示威嗎?令鏡臺盯着,對了,召集國丈,招張煥入宮,還有那個鄭遠東……”

晚些,國丈等人來了。

國丈顯然也得知了消息,一來就說道:“北疆那邊,這是想破局。”

地圖被兩個宮女牽着,一目瞭然。

楊松成指着北疆那塊地兒說道:“北疆原先奪取了南歸城,由此,才能放手在那塊地方開荒。可南歸城勢單力孤,一旦北遼屯兵於內州,隨時都能擊破南歸城,直撲桃縣。

如此,進,可攻伐北疆,退,可洗劫那些農戶。

只需一次,三五年北疆都恢復不了元氣。故而,此戰的目的是保衛耕地!”

這是他的幕僚集中智慧的體現,短時間內就分析出了楊玄此戰的目的。

皇帝看着張煥。

爲何要問老夫……一心想躺平的張煥說道:“此戰還有一個目的。”

他猶豫了一下。

皇帝卻失去了耐心,指着鄭遠東問道:“伱來說!”

鄭遠東看了張煥一眼。

張煥面無表情。

“陛下,這一戰若是能奪取內州,北疆就在北遼防線上打入了一個楔子。”

鄭遠東說完了。

但皇帝卻沒聽出更多的信息,蹙眉,“就這?”

他還不明白?

原來,這是個不懂征伐的蠢貨……鄭遠東繼續說道:“內州左側是辰州,右側是坤州,龍化州,身後是泰州。這是個承前啓後的要地。一旦落入北疆手中,從此,北疆想攻打何處,就能攻打何處,這麼說吧……”

鄭遠東走到了地圖前,嗅到了兩個宮女身上的脂粉香。

這是軍國大事啊!

讓宮女來舉地圖,合適嗎?

鄭遠東家學淵博,用手指頭指着內州,“以往北疆想攻打坤州,辰州,就得提防內州從身後切斷補給,更得擔心內州出兵,突襲大軍身後……故而,內州一破,由此,攻守易勢!”

他補充道:“也就說,若是內州被拿下,從此,北疆想攻就攻,而北遼,只能採取守勢。這是北方局勢翻覆的一戰!”

皇帝聽懂了。

“也就是說,此戰獲勝,北疆的局勢便會大變?”

“是,陛下英明!”

鄭遠東說的很誠懇。

“此戰,勝負如何?”皇帝問道。

樑靖站在邊上,一言不發。

那個小老弟,現在已經能改變這個天下的大勢了。

而老子卻還在長安和楊松成等人貼身肉搏!

丟份啊!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鄭遠東少實戰經驗,就退了回來。

楊松成乾咳一聲,“內州守將乃是林雅的人,只需堅守半月,援軍就會蜂擁而至。故而,此戰,北疆有些行險了!”

“國丈的意思,此戰北疆勝算不多?”皇帝問道。

你這話,讓老夫如何回答?

國丈微微點頭,“不過,征戰還得看天時地利。”

“變數。”他補充道。

皇帝看向張煥。“張卿。”

這裡就張煥有這豐富的征戰經驗,他不開口,衆人的結論都有些虛。

還是避不開啊!

趁着衆人分析的功夫,張煥已經琢磨了一遍此戰。

“初冬時節,隨時都有可能下雪,故而秦國公不可能出動大軍,臣判斷,不會超過五萬人馬。”

“爲何?”這是國丈問的。

做科普的張煥很無奈,“一旦下雪,大軍行動艱難,糧草轉運更爲艱難。無論是攻打還是野戰,都很被動。

而敵軍卻有地主之利,進退自如。

一旦軍中凍死凍傷增多,秦國公只能退兵。

可此時你想退,還得問問守軍。

大軍在外面受凍捱餓,守軍在城中吃飽穿暖,一旦銜尾追擊,弄不好便是全軍覆沒之局!”

他見衆人都明白了,就繼續往下說,“夫戰,勇氣也!兩軍廝殺,戰前斷言必勝,這是鼓舞士氣。除非是實力懸殊,否則,沒有誰能斷定此戰勝負!”

這話,當沒說。

但卻引發了衆人的深思。

皇帝說道:“說說你的判斷,錯了也不打緊。”

這是何苦來哉?

張煥說道:“兩軍征伐,一個小的變故便能影響此戰的結果。故而,臣,不敢妄言。”

皇帝沉吟着。

國丈說道:“守軍有城池之利,加之初冬時節……秦國公,孟浪了。”

他目光炯炯的看着皇帝,“陛下,衛王那邊,興許有些看法,何不如問問呢?”

衛王在北疆和楊玄廝混了許久,對楊玄,對北疆的瞭解,估摸着比在場的都強。

但楊玄是皇帝除之而後快的逆賊,國丈這番話,把衛王和楊玄掛在了一起。

和逆賊站在一起的,可不就是逆賊嗎?

皇帝從善如流,“叫了老二來。”

宮中內侍換了便衣……上次有人穿着宮中內侍的衣裳去那條巷子,別衛王的護衛攔截了。

很快,衛王就來了。

渾身帶着一股子煙火氣,甚至,皇帝還嗅到了乳香。

國丈等人早就走了,皇帝在看着地圖。

“阿耶。”

衛王神色平靜,彷彿是面對一個陌生人。

皇帝擡頭,吸吸鼻子,這股子味道他早些年在敬王的身上嗅到過。

這個逆子,親自帶孩子了。

“你在北疆多年,與楊玄交往多年,此次楊玄領軍攻打內州,你以爲勝負如何?”

皇帝眼神同樣平靜,彷彿身前站着的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一個臣子。

而且,是自己不樂意見到的臣子。

衛王說道:“楊玄,必勝!”

皇帝需要得出一個結論,好針對性的佈置一些手段。

若是北疆獲勝,那麼楊玄的威望會再度提升,這時候他只能壓下怒火,甚至還得在朝中讚譽幾句。

隨即,就該加強北方的防禦。

若是楊玄敗。

那麼,皇帝會把楊玄擅自出兵的事兒大張旗鼓的宣揚出去,讓自己佔據道義制高點,把楊玄批臭。

這是皇帝的小心思,但此刻,他只想從兒子的口中知曉,此戰,究竟會如何。

衛王一開口就說必勝,讓皇帝心中冷笑,輕哼一聲,“你倒是對他信心十足,爲何說他必勝?”

衛王開口。

“我覺着他必勝!”

……

月初七天雙倍月票,爵士求票了!

(本章完)

第1157章 我兒林駿第154章 寂寞第612章 來了第1122章 星河燦爛,寧興不寧第942章 拉回來第36章 那就造個反吧第574章 換地方第560章 做到頭了第399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第325章 宮中臺階有些高(爲‘龐煌’加更)第336章 再無楊狗第1353章 浪潮第755章 大遼的麻煩,纔將開始第1051章 釣魚執法第1359章 落鳳坡第779章 這個大唐,還有希望第1464章 我叫楊崇第532章 你來了(爲“菸灰黯然跌落”加更3)第1547章 君與臣第820章 這一次,不走了第204章 挖坑第359章 這個天下都是郎君的第1396章 看不見刀光劍影的廝殺第1391章 錯第1359章 落鳳坡第662章 老夫,栽的不冤第1571章 庇護第393章 皇叔,用飯了第652章 我沒來晚吧第1102章 突襲第1148章 我是個好人第1564章 蛛絲馬跡第808章 有筆賬,我們該算算了第69章 膽子大不大第149章 破城(爲‘揍迪巴拉爵士的雨姐’加第1377章 恭喜第380章 蒼天有眼第122章 忠義無雙徐國公(爲“我想活個幾十嘮個嗑第615章 欺負人第325章 宮中臺階有些高(爲‘龐煌’加更)第910章 文恬武嬉,有來有往(感謝‘菸灰黯第242章 祈福,驕傲第604章 忠心耿耿第302章 自己摔的第821章 爵位大批發第843章 天人感應第264章 辛無忌第722章 心服口服第1247章 圍殺第1507章 溫水煮青蛙第457章 祖傳的兵法第999章 攻伐如神第657章 要一直走下去第1474章 燈下黑第10章 長安城的見面禮第939章 此處不留爺第1077章 爛透了的果子第378章 跟着老夫去殺幾隻雞第912章 主公的視角第869章 千里一線第1129章 許久未曾築京觀了第404章 敲打,危矣第1427章 誰給他們的勇氣和自信第74章 咱們的事業前途光明第143章 扭起來(爲‘我想活個幾十年’加更第1013章 莫非他想偷襲寧興第143章 扭起來(爲‘我想活個幾十年’加更第695章 離去第486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257章 見過主人第1264章 不問蒼生第1242章 溼鞋第471章 樂呵,和睦第988章 天下公道第1036章 決裂第1519章 可曾聽過傾銷嗎第1476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962章 生產第423章 妥第1452章 可老夫人多第476章 有孕了第1488章 御座之下築一座京觀第908章 臨安城,活擒盧強第1332章 北地民心第616章 我有美酒第421章 許久沒好好殺人了第108章 妥第443章 殺你如殺一狗第361章 告密(爲‘菸灰黯然跌落’白銀加更第1446章 間第235章 我可是個仁義之人第1442章 連環套第1194章 阿樑的先生,月亮的反射第1341章 老夫,回來了第1287章 終於等到了這一日第1554章 勸降,錦衣衛辦事第1485章 大侄子,一路順風第679章 那雙眼第153章 玄甲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