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一章 花苗的身份

二百一十一章 花苗的身份

二百一十一章花苗的身份

洪老丈聽她這樣說。雖然眼睛看不見,卻從老妻口中得知這個花苗丫頭那相貌是很好的,又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雖說自己老倆口將她撿回來的時候,她那衣裳都是舊的,整個人也是滿身滿臉的塵土不象個樣子,但只憑那一份子言談舉止間的氣度,洪老丈便覺得這丫頭不象是鄉下村裡出來的沒有見識的姑娘。

這時他聽了花苗說的話,便順勢問道:“你說怕人給找到了,是怎麼一回事呀?”

花苗想起自己方纔說話忘了形兒,便笑了笑道:“沒什麼,我是說我初來這裡時,差點子讓那青樓裡的人牙子給拐了去,他們說給我找個活兒做,誰想到讓我籤什麼賣身契,我當時覺得不好,撒謊說是要上茅廁,這才偷偷翻了牆跑了,我怕在城裡再被那些人看着,就跑來了這鄉下。”

洪老丈聽她這樣說,也就不再問她了。他吃完了一大碗麪,將碗和筷子往那桌子上一放,花苗站起身子來,立刻放下自己手裡的碗,伸手將那空碗拿去便要去再盛一碗麪來,洪老丈用手按了碗道:“小苗子,別盛了,行了行了,我已經吃飽了。”

花苗是知道洪老丈的飯量的,便笑道:“今天這面滷是我調的,老人家莫不是嫌我東西做得髒,還是嫌我做的東西不好吃罷?”

洪老丈笑着說道:“那可真是笑話了。我老頭子又不是王孫公子,怕什麼髒?我真的已經吃飽了。已經吃了兩碗了,那後一碗還是勉強吃了下去的。”

花苗便在旁邊說道:“那我給你舀點兒麪湯喝罷?你不再吃一點子,我心裡想是過不來了。”

洪老丈聽了她如此說,沒有法子可以拒絕,只得笑道:“那好罷。我喝,就是湯你也別給我舀得多了。”

於是花苗拿過碗去,舀了大半碗的熱湯,親自用勺子將面滷舀到湯碗裡來和了。花苗這大半年來都是在這苦日子裡過着,但是以前哪裡見過這種簡陋的飯食,象這樣用麪湯衝鹹鹵喝的事情,實在是生平第一次見到,這如今呆的時日長了,也不覺得奇怪了。總是能填飽肚子就是好事了。

洪老丈接過那一碗麪湯來,聽花苗的聲音笑道:“你們兩位老人家等着罷,我哪天發了財好過了。定要天天請你們到酒樓飯館子裡去吃喝。”

洪老太撲哧一聲樂了,“發不發財是小事兒,只要你有這份心就足夠了。”

花苗知道老倆口是把這話當笑話聽呢,她此時也不好分辨,只得道:“一個人這一世裡,總有倒黴的日子總也有走運的日子,咱們不忙,慢慢的來。”說到這裡,她把那聲音低了下去,蚊子般的用只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咕噥了一句道:“瞧着罷,看看我離了你們能不能活.....”

洪老丈喝着麪湯聽了花苗方纔的豪言壯語,卻嘆了一口氣道:“哎,孩子你年紀還小有些事情還不懂得,我們這都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了,在這世裡什麼人沒見過,又是什麼事情沒經過呢。一個人這一生一世裡,總歸要安守本分的,別去胡想,象咱們這樣兒的窮苦人家,還望着財神爺肯走進來嗎?你洪奶奶是個無知無識的婦道人家,我老頭子又是個殘廢。養活了個閨女還是個不孝順,眼裡沒有爹孃的,你又是個無依無靠的窮姑娘,咱們就這樣整天撿着剩兒,能活着就不錯了,還敢想天上會掉下餡餅來麼?那可真是癡心妄想了!”

花苗聽了笑道:“你老人家說得不錯,只是這命數可是難說,人家不都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麼?難道就不許我突然走了財運挖到一窖銀子不成麼?我那可不就發了財了?”

她這番話說出口來,連洪老太也放聲笑開了,拍着她的手道:“要不說你是個小姑娘麼?自然是把這發財的事情想的那樣容易,你聽那說書唱戲上的人說是哪個人突然撿了財寶,那淨都是騙人的,哪裡會有那樣傻子似的人把錢扔在大街上讓別人去撿,那是那起子沒錢的人窮瘋了,編了這個謊話來給自己寬寬心呢,我老婆子活了六十歲了,也沒聽說過哪個人撿過一兩銀子的,倒是撿個銅子是有的。”

花苗也笑了,邊喝着碗裡面湯邊道:“昨天那林遠給的散錢還剩着一些,我想着咱們家裡兩個多月也沒見着肉星兒了,不如等會兒我去村裡買些菜啊肉的來,油鹽醬醋的也辦置些回來。”

洪老太道:“粗鹽家裡倒是有,就是沒有油了。若是你割得到肉的話,就順便割半斤肥肉回來,咱們煉了當油吃,也可以燒菜,就那野菜裡面擱上一點油味道也香。”

花苗笑着應承了,她吃完了面,便拿了昨天林遠給的花剩下的二十個銅板去買東西去了。她們村裡有好多人家種着青菜。有些吃不了的菜這些人家便提了每天傍晚在村口的土路上販賣,買的人大都也是村裡的莊戶人家。

洪家離這村口也不遠,花苗到了那裡,只見有幾個人家的婦人聚堆兒坐在那路邊,各自手裡有菜拿着,花苗就知道那是她們要賣的,就走了過去。其中有一個婦人家裡的是屠戶,那籃子裡油漬麻花的放着一塊肥嘟嘟的豬肉。

花苗走上前去,那幾個婦人都是認得花苗的,知道她是洪家老夫妻撿來的,在她們想來花苗就是個孤女,不過這個孤女整日拾荒和洪家二老過日子,這倒比洪氏那個親女兒還要好些。因此這些婦人對花苗倒是有幾分憐惜的,見了她上前來,便跟她說話打招呼。

花苗說了想買些肥肉回家煉油,還想弄幾把蔬菜,其中一個婦人笑道:“這時候天晚了,那些有菜的都回家去了,我家裡還有今天現從地裡摘回來的菜,想是做了晚飯還能剩些,我回家拿了給你罷。”

說着,那婦人便起身回了一戶人家,過了片刻功夫。她捧了一抱蔬菜出來。其中有兩個大蘿蔔、兩小棵青菜,半把子菠菜,還有十來根蔥,她走到花苗眼前笑道:“就是這些,你拿去罷。”

花苗接了過來笑着道:“嬸子,這些東西怎麼個算法?我應當給多少錢?”

那婦人笑道:“給啥錢?我也是看你是個好姑娘,整天拾荒怪可憐的,比那個不要臉的洪氏對那老兩口還孝順,不過是幾把子自家地裡的青菜,你就拿回去家吃罷,多了我也沒有了。”

花苗又謝了她幾聲。又花了十個錢從那屠戶媳婦那裡把那塊肥豬肉買了回來,準備拿回家去煉油來吃。她剛走回去,洪老太看了她手裡的東西,笑道:“喲,這豬肉真是肥,只是都煉了油了,這青菜只有幹炒了。”

花苗笑道:“那還不簡單麼?咱們先把先把肥肉煉好了油,蘿蔔青菜菠菜煮它個一鍋爛。有的是蔥蒜,開鍋的時候,切些蔥花蒜花,還有香氣呢。做出來吃着也不比那大肉大魚的差啊?”

兩個人這便興高采烈的在廚房大鍋裡煉了半小罐子的豬油來,這時那對面兒鄰家的女孩兒來找花苗,邀她明日和村裡其它幾個小孩子一起進山裡打斑鳩去。花苗聽說是要去打斑鳩,忙點頭應承了。

她們這村裡後面的山上,常是有斑鳩出沒的。村人常沒事做了打山雞的籠子,來捉了斑鳩來吃。村人做得這種打斑鳩的籠子,卻是內外兩層,裡層就關了一隻馴服了的斑鳩做誘餌,用細鐵線攔住了。外面一層,是敞着的,上面撐着有鐵絲拴着的網,籠子四周都用層層樹葉子遮了。要捉它時,聽到哪裡有斑鳩叫時,就把打籠掛在樹上。斑鳩這東西,好同類相殘,籠子裡的斑鳩,聽到外面有同種叫,它也在籠子裡叫,向外挑釁,哪個斑鳩若是要跑來打架,一碰到機紐,就罩在網子裡頭了。這斑鳩的肉,非常的鮮嫩,打着三個四個,就可以炒上一大鍋子。因此,這村人經常就打了斑鳩來吃。

花苗遇上有人邀着打斑鳩這樣的事情,那是滿可以不去拾荒了。她晚上便早早的睡下了。第二日一清早便在山腳下等着那五六個夥伴一起往山上來。因爲這山裡前後的樹林子裡,斑鳩很多,她們這些半大孩子也只是這打斑鳩的人羣中的一員,她們將那樹林走遍了,也不曾掛上一次打籠。這些孩子們也就十分失望,也有些不甘心,便分散了大家去分頭兒找斑鳩的影蹤去了。

結果尋了半天,也沒見一點影子。這些孩子便失了信心,各自都要回家去,誰料到竟不見了花苗的影子。她們起時還以爲花苗是自己先回家了,豈料她們回了洪家一問,卻知道花苗根本沒有回來。洪老太一聽吃了一驚,怕是花苗不熟悉山裡的路迷了路還不要緊,要是失腳掉進了陷野獸的陷坑裡去,可是要受傷的。

洪老丈聽了花苗在山裡打斑鳩沒了蹤影,也着了急,洪老太便求了那些跟花苗一起去打斑鳩的小子,讓她們帶着自己再上山裡去找找。那些孩子也怕花苗出了事情,便帶着洪老太上山來尋了個遍,無奈那花苗就象是憑空消失了一樣,就是沒有一點痕跡。

那洪老太無奈回了家裡,長吁短嘆,就是不明白一個活生生的小姑娘怎麼就在山裡沒了影兒了,這時卻聽得門外的門板打得轟轟作響,洪老太出門一看,卻原來是洪氏帶着幾個膀大腰粗的年輕漢子站在門口。那洪氏見了洪老太便直衝進來門裡道:“娘,小苗子呢?”

洪老太見她女兒那副氣勢洶洶的樣子,道:“你這是做什麼?他...他們又是誰?”

那幾個年輕的漢子裡面有二十幾歲的,也有三十幾歲的,不過都是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漢,這時見了洪老太來問,便有一個面容略和藹些的,上前笑道:“這位婆婆,我們是來找一個人的,是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我們聽說你家撿了一個小姑娘,我聽這位大嫂說那小姑娘的相貌確實象我們要找的人,而且我們要找的人也叫做花苗,我們想會不會是同一個人,便想來看看。”

洪老太聽了驚疑不定,顫着聲音問道:“那你們是她什麼人哪?”

那個年青人道:“那個花苗是我們的小師妹,我們是開鏢局子裡的鏢師,因着我們師父花鏢頭半年前朝小師妹發了脾氣,把她罵了一頓,我們小師妹就揹着我們不知道離家出走了,我們找了她大半年也沒找着,後來還是聽說她一向喜歡這京城裡的繁華,就順便趁着往京城裡押鏢的時候來探訪探訪,我們都來了三四次京城,每次都沒有消息,這次走到你們這村裡便聽說有個小姑娘在山裡被你們二老撿了回來,我們聽她們說的倒和我們小師妹有個七八分象,纔來問問的。”

洪老太聽了這才明白,原來敢情自己撿來的小苗子很有可能是大鏢局的小姐。她這樣一想,又害怕了,便一五一十將花苗早上隨着衆孩子去山裡打斑鳩卻不見了人的事情說了。那幾個鏢師聽了大吃一驚,若是小師妹真的在這裡不見了,想來回去師父定會責怪他們辦事不力的。

於是幾個人便隨着洪老太上了山,卻還是遍搜了也沒見着半個人影。那洪氏因着知道了花苗的真實身份,想着自己爹孃撿了這樣一個野丫頭沒想到卻是個鏢局裡的大小姐,那就如同摔了一跤撿了個金元寶一樣,那份子喜悅簡直沒法說了,她此時見了花苗不見了,便突然想起昨天花苗說起有兩個書院裡的學生給她東西的事兒來。她想着在這些鏢師面前兒賣個好,將來也着實得些好處,便拖了那個面容和藹些的鏢師到一邊去,將昨天聽來的事情滴水不漏的說了一遍。

那鏢師一聽,想着也許花苗是去書院找那個書生去了,便幾個人快步往書院裡來。他們哪曾想到,就在他們來這村裡的前一個時辰,另有一幫子人也在這裡找尋花苗,而且此時的花苗便被這些人給綁了手腳嘴裡堵了手帕子放在一頂轎子裡,飛快的往城裡來。

那花苗本是在山裡尋找斑鳩的,哪料到自己不只得路,一個人走到樹林子深處去了,她怕自己迷了路出不來,便掉頭剛想往回走,就在這個時候,背後有一陣紛亂的腳步聲傳過來,她猛回頭人還沒看清呢,就被人一把捂住了嘴,然後就手腳捆上了布條,眼睛也給蒙上了,花苗氣得想破口大罵,無奈那些人將她的嘴裡也塞了柔軟的絹帕,害她喊也喊不出來。

那些人將花苗放到轎子裡坐好,將轎門兒嚴嚴實實的關上了,任她在裡面怎樣蹦達胡鬧也只當聽不見,只顧着回去跟主子交任務。那花苗無論在橋子裡怎樣掙扎也無濟無事,只得暗恨自己以前在鏢局子時爲什麼不好好的學功夫,只顧着貪玩兒,身上那幾下三角貓式的把式根本不頂用。若是她有大哥那樣的功夫在身上,還怕這幾個大漢不成。可是這會子她後悔也不頂用了,這幾個人她都沒有見過,也不知這些人是什麼來歷,但是她們這樣綁了自己,怕是知道自己是四海鏢局當家的花平的女兒,莫不是這些人是佔山的強盜,綁了她來跟她爹要贖金的?不過他們若真是這樣可是打錯了算盤了,她如今早在半年前就跟她爹斷了父女關係啦,拿她跟她爹要錢怕是一文錢也要不來。

花苗心裡只顧着胡思亂想着,身上被綁得糉子似的,只得任着人家擡着轎子也不知行了多遠,她眼珠一轉想上一個計策來,在轎裡面拼命的踢着轎門。那轎子外面的五六個漢子聽她在裡面踢門,怕是她有什麼事情,便停了轎打開轎門,將她嘴裡的布帕暫時拿了下來,好讓她說話。

花苗跺着轎底,張口便道:“咳,你們這些人究竟是什麼來路,無緣無故的綁着我做什麼?你們一定是認錯了人啦,快把我放了,你們要把我擡到哪裡去?”

那些轎伕也不答話,花苗又跺着腳道:“你們再不停,我便要從轎子裡跳出來了,我要是摔個好歹,你們也是白跑了這一趟。”

有個轎伕上前來就揭開了她眼睛上的黑布,花苗一看,這幾個身邊的大漢都是粗胳膊壯大腿的小夥子。他們個個都穿着短打衣服,那褲腰上都紮了一根大板帶,眼睛鼓鼓着瞪了眼睛看着花苗。花苗在鏢局裡雖然整天見到的都是自家的鏢師師兄弟們,但是他們對於她來說是太熟悉了,對他也是向來和顏悅色的,她哪裡見過這樣兇狠相的,那心裡亂跳着,全身幾乎同時從汗毛孔裡向外透出冷汗來。

她自己不覺得自己臉色是怎樣的,然後在她看了這些人的樣子手,卻覺得有些從心底裡害怕,嘴皮子直髮涼,不由得輕微的顫抖起來。那兩條腿也不知道是因爲布條綁得太緊了還是嚇的,都象昨晚吃的那麪條似的發了軟了,竟然覺得撐不住自己的身子,只好又一屁股坐回去那轎裡,向那些人直直的望着。

這些大漢裡面其中有個年紀略大些的,瞧着面色也和善些,就抱了拳頭,迎上前來道:“花姑娘,你不必害怕,我們不是壞人。實不相瞞,是有人請了我們讓我們來這村裡走一趟接你去個地方,這已經快到了城門處了,姑娘是個聰明靈秀的人,用不着我們這些粗人來多說,你也不想望着要跑,你這回定是跑不脫的。我們這幾個人雖然不能傷害姑娘,但是手裡也是有些武藝的,實在不行點了姑娘的穴道的力氣也還是有的,不過那樣倒顯得對姑娘不尊重了,我們主子也會怪我們的。還請姑娘好生想想,乖乖的跟了我們回了城見了我們主子,自然一切都是明白的了。若是姑娘一定要胡鬧叫嚷,咱們大家怕都是要不好過呢。”

花苗聽了他們竟然知道自己姓氏,這就知道了他們定是受了人指使來專捉自己的,想來八成定是四海鏢局的仇家了,要不也是想利用她來威脅她爹的。她這時恨不得就對了轎子一頭撞了過去,可是一來自己一點力氣也沒有,站也快站不住了,哪裡還能撞跌?二來除了這身邊的五六個大漢之外,這路上可就陸陸續續有那進城的人,她這就想着,我若是想在這麼些個人前尋死萬萬不能夠成功的,可是若是做出尋死的樣子卻死不成,豈不是空惹人笑話一場麼?

她這時想起自己離開家時,和她爹花平的那一場口角,倒激起了她一腔子硬氣兒,心道:嘿嘿,我倒是怕個什麼?我拾荒的事情都做了,還怕別的不成?只要我準備不要這條命,我哪裡也可去的,有什麼好懼怕的。

她這樣想着的時候,覺得那膽氣倒慢慢的上來了,於是心裡也安定了,向那幾人道:“好,你們既然說明了,那我就跟你們走,我倒要瞧瞧你們主子是誰,這樣大的架子,倒要綁了我去見他,走罷。”

說着,她便閉了眼養起神來了。那幾個大漢一看她這樣不鬧了,也略放了些心,就依舊擡着轎子走到城裡去了。

花苗這時橫了心,索性不把這事放在心上,用頭側過去微拱開了轎旁的簾子,睜大了兩眼,靜靜地向外面街道上看着。只見樹木掩映裡那一帶城牆,越看越清楚,慢慢地就走到了城下街上。方纔那個跟她說話的漢子,這時已走到了轎子前面,用那帶了笑意的聲音道:“花姑娘,這就快到了。”

花苗鼓着一股子硬勁,原是什麼也不在乎,可是快到了三個字,傳到了耳朵裡來,立刻心裡像開水燙了一般,全身隨着震動了一下。然而她既然已經讓人家擡了來了,此時也說不出別的來了。同時,她那拱了轎簾向外看風景的那點閒情逸致,也就沒有了。只顧睜大了兩隻黑白分明的眼睛,望了轎簾子。這轎簾子彷彿成了戲臺上諸葛亮的鵝毛扇子,瞧着上面,就可以出主意似的。其實看了許久,連自己的身子在什麼地方,也不能夠知道。

那轎子又行了一箭之地才慢了下來,花苗感覺着自己被擡進了一所房子裡,然後就聽得身邊有幾個女人的聲音道:“喲,姑娘來啦,快,讓姑娘出來歇歇。”

這時那轎門被打開,花苗也就從裡面出來了,這時她纔看清自己是在個宅子裡的後花園裡,旁邊一個老媽子樣的女人趕緊過來給花苗鬆了身上的綁繩,又過來兩個丫頭給她帶進了裡面的一個屋子。花苗讓這幫人給自己弄得莫名其妙,但此時她不明白這些人的來路,只得由着她們擺佈。

進了屋子,只見這是個寬敞的內室,牀鋪整潔,屋裡打掃的乾乾淨淨,擺着些花盆古董,倒也象間小姐的閨房。那屋子當中有一張八仙桌,那兩個丫頭就引了花苗在八仙桌旁的椅子上坐下,其中一個十四五歲的丫頭走過來,倒了杯茶放在花苗跟前兒,笑道:“姑娘,喝茶。”

花苗本不想喝這裡的東西,只是又轉念一想,人家若是想害自己早在路上山上就害了,在山上那會子在土裡挖個坑,早把她這人埋了。還等到現在再來算計她?她這樣想着,也就壯着膽子拿起茶來喝了一口,又轉開臉看那個倒茶來的丫頭。只見那丫頭是一張圓臉子,臉上輕撲着一層薄粉,卻是不曾撲勻了,從這一樣兒倒可以看出這個丫頭有一些天真氣息。

她又轉頭看向了這屋子,細細打量了一番。只見全屋粉刷得雪亮乾淨,牀和桌椅衣櫥,全套的傢俱,都是硃紅漆的,牀對過梳妝檯上,一律都是新的鏡臺粉盒之類。就是這邊方桌上,罩着長條桌,也陳設着花瓶書冊,就是照京城裡的規矩,這屋子也已算得上是上等的小姐閨房了。

這時剛纔倒茶那個丫頭便上前挽着花苗,領她向另一個側門裡去,笑道:“姑娘,這裡還有一間隔出來的小書房,你隨我來瞧瞧罷。”

花苗就半推半就的,跟了這丫頭過去了。只見這側面的屋子果然是打造成了一個書房的模樣。四周列了四個高高的書架子,盡堆了書冊子。臨窗一張紅漆的書案配着一把太師椅,兩個綵緞面兒的繡墩。那條案上筆墨紙硯讀書人應有的東西都是一應俱全的,而且條案邊上,配了一個萬字格子,隨着格子設了水盂筆架,籤筒盆景,很是幾分古雅的味道。那正牆下還有一張琴桌,卻沒有琴,卻有十幾套大字貼,兩盆子蘭花。牆上是一副花鳥圖,從窗子看到外面,正有一叢翠竹對着,顯出那幾分清閒的感覺來。

第23章 伯孃來訪一百六十五章 樂府夜話一百八十二章 李府逃妾二百零二章 壽宴一百七十三章 主僕閒聊二百五十九章 得救三百三十五章 家事宮事一二百二十八章 各自的心思二百一十一章 花苗的身份二百一十二章 花家兄妹二百三十三章 生意經第26章 十二月令一百二十章 閨中新友二二百八十六章 事成一百一十五章 雨夜傳信三百五十二章 蹬鼻子上臉三百二十二章 請客二第26章 十二月令一百二十二章 同遊樂府二一百二十八章 揭穿把戲第35章 愛女心切第26章 十二月令二百六十三章 浴房風波三百四十二章 添妝二一百七十八章 亂成一團第43章 牆頭少女第28章 奇怪的家僕三百一十五章 秋獵二二百五十四章 綁架一百四十九章 小桃的手藝二百四十六章 想做妾的姑娘一百二十章 閨中新友二二百三十一章 賞菊會二一百二十九章 父女會面第31章 方大友登門二百零九章 清水芙蓉第39章 聶府主人二百九十四章 近況二百二十一章 才藝與智慧第8章 新鋪開張(一)二百四十四章 貴人們駕到二百一十八章 小桃其人第8章 新鋪開張(一)第54章 王府養傷三百二十三章 吃好喝好三百二十九章 烏龍相親二三百四十章 替她高興第93章 謎題猜猜看(二)一百八十七章 賊抓住了三百六十九章 元宵節一第6章 進城賃鋪第81章 奴爲主憂一百二十八章 揭穿把戲二百二十四章 林間閒趣第37章 紫煙贈衣第49章 把酒言歡三百六十章 盤鋪第91章 王爺駕到三百五十九章 踏雪尋梅二一百七十五章 幫不幫忙三百七十五章 出嫁二第94章 聯句難題第103章 魔方出爐二百七十二章 兄弟之間二百四十章 贏家二百七十七章 原來如此三百三十三章 感謝一第74章 娛樂效應二百九十七章 你不配二百九十五章 我想見她三百七十章 元宵節二第108章 女爲悅己者容三百六十二章 年節二第93章 謎題猜猜看(二)二百九十七章 你不配第12章 兼職畫師第93章 謎題猜猜看(二)二百九十章 拐個大嫂二三百七十五章 出嫁二三百零九章 消息三百五十一章 算計三百三十八章 蘭茜要嫁二百六十九章 拐個大嫂二百六十四章 又添病了一百二十六章 古代的神婆第300章 來道歉的第86章 再生一計三百二十九章 烏龍相親二三百六十八章 彩燈一百四十九章 小桃的手藝二百零五章 丞相千金一百二十五章 廟會上的吳家班第10章 訊息三百六十五章 果子酒二百二十章 皇上的召見一百四十五章 紅梅詩第64章 旁敲側擊一百八十二章 李府逃妾第23章 伯孃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