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滿月

有事可做的日子,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的,尤其是養小孩子,那簡直是眼睛一睜一閉,一天就飛也似的在他的哭哭笑笑中過去了。

旭哥兒滿月那天,桃華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洗個澡了。坐月子期間,她是無限地感激老天,讓她懷孕的時間那麼恰當,在不冷不熱的天氣裡生產。若是這個月子在六月坐,一個月下來非捂成臭的不可。

“王妃的臉色真好。”玉竹捧着面靶鏡在後頭照着,讓桃華看看髮髻梳得是否滿意,一面笑嘻嘻地道。

這雖然是說好聽話兒,但卻也是實話。蔣老太爺對調養產婦頗有一手,桃華自己又是懂行的,再加上鄭嬤嬤知道些宮中秘方,這一個月子坐下來,並不似別人家產婦一般多生出許多肥肉來,卻是皮光肉滑,那臉色白裡透紅像能掐出水來似的,連脂粉都不用上了。

郡王府裡用的自然是西洋玻璃鏡,桃華對着照了照,也覺得很滿意。尤其是,生產之後鬆弛的小腹已經縮回去一些,腰上也沒有多出一圈游泳圈來,只要出了月子多加鍛鍊,體形恢復到從前看來沒有問題。果然有弊就有利,生育年齡早,身體恢復也容易啊。

薄荷今早剪了幾枝玉蘭花來,這會兒給桃華插了一枝鑲紅寶的步搖,又挑了一朵半開的玉蘭花簪在鬢邊,比了比笑道:“可不是。王妃這肌膚,比這玉蘭花還嬌嫩呢。”

“都是當孃的人了……”桃華被這兩個丫頭一搭一擋誇得有點肉麻,乾咳了一聲,“旭哥兒呢?”

這個臭小子,幾乎是一天一個樣兒,昨天下午洗過澡稱了稱,已經九斤半了,那小胳膊小腿兒跟藕節似的,小手背上有深深的小肉窩,瞧着實在招人愛。

“哥兒在這兒呢。”鄭嬤嬤的聲音從外頭傳過來,小丫鬟打起簾子,鄭嬤嬤抱着旭哥兒走了進來。

小傢伙穿着大紅色的軟綢小夾衫,小小一件衣裳,針線房的丫鬟們在上頭繡了幾十個只有杏核大小的福字,精緻得桃華都覺得有點靡費了。不過這樣的衣裳穿在一個白嫩嫩的寶寶身上,也的確是格外的招人愛。加上這小東西不怕生,只要親孃不在眼前,誰抱也不哭,弄得鄭嬤嬤整日跟乳孃搶着抱。這會兒,乳孃就只能在後頭跟着了。

“旭哥兒——”桃華坐着沒動,只衝兒子拍拍手,伸開手臂。

小傢伙睜着一雙黑葡萄似的眼睛,躺在鄭嬤嬤懷裡不知在看什麼,聽見了親孃的聲音,小腦袋一下子就轉了過來,引得鄭嬤嬤嘖嘖誇讚:“我們哥兒就是聰明。”小心翼翼把他送到桃華面前,小傢伙衝着桃華的臉看了一會兒,咧開了小嘴。

這一笑笑得桃華心都要化了,雖然明知道才滿月的孩子其實也分辨不出人來,對所有接觸他的人都會有反應,但心裡總還覺得他知道這是親孃才笑的,於是忍不住把孩子一接過來,就先在臉上親了一口。

乳孃在旁邊沒口子地誇讚:“奴婢還沒見過像小公子這麼聰明的孩子呢,見了王妃就笑,這是認得出來呢……”在安郡王府做乳孃,月例豐厚,一應供奉都是好的,還許諾等小公子大些,許她們把自己的孩子帶進府裡來養在身邊。兩個乳孃都是歡喜無限,自然恨不得把所有的好話都用上,只怕丟了這份差事。

桃華只笑了笑,擺手讓乳孃去外屋歇着了。這個時候寶寶還不認人,但等四個月之後他就會漸漸區別身邊的人,到六個月就會認準那個陪伴他時間最久的人了。桃華不知道別人家是怎麼做的,但對她來說,旭哥兒到時候認定的人必須是她,而絕不能像有些人家那般,孩子對乳孃比對親孃都親,那是她絕對不能容忍的。

旭哥兒被桃華抱在懷裡,瞪着眼睛聚精會神地看着她的臉,不過這個時候的孩子並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一會兒他的眼睛就被桃華鬢邊垂下的步搖珠穗吸引了,不但把小胖手擡了起來,嘴裡還發出了咿咿呀呀的聲音。

玉竹頗爲驚訝:“哥兒這是要王妃的步搖?”

“他哪裡分辨得出是什麼,不過是看見穗子晃罷了。”桃華把小胖手放到嘴邊親了一口,旭哥兒馬上忘記了步搖,又咧開了小嘴。

一屋子的人圍着逗孩子,直到沈數進來,桃華才發現自己還沒換衣裳呢:“王爺來抱抱旭哥兒。”

沈數從月子裡就被桃華逼着學抱孩子,從開始的戰戰兢兢跟捧着塊嫩豆腐似的,到現在已經能夠正確並較爲鎮定地把旭哥兒接過去,實在是經過了艱苦努力的——幾乎每天都要拿個枕頭練習。

旭哥兒對爹抱他並無意見,雖然爹一開始總是不能很快地找到最舒服的姿勢,但只要他哼哼一下,馬上就會有人過來幫忙。而且爹雖然硬了點兒,勝在地方寬敞,他可以隨便的伸手蹬腳。

雖說練習過很多次,沈數還是有點緊張,每次抱住了旭哥兒就只能直挺挺地站着,連路都不敢走了。桃華一邊換衣服一邊偷笑:“外頭人都來了?”

洗三簡辦,滿月可就要大辦了,否則也實在太丟郡王府的臉面。是以該來的人差不多都來了,不來的也送了禮,當然來了之後就是真心高興還是敷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該來的都來了。”沈數低頭看着兒子,小心翼翼地把他抱高,在他的大腦門上親了一下,“只是岳父和柏哥兒……”曹氏死了,這兩人一個身上有妻孝,一個有母孝,這種日子自然都不宜出現。

“過幾天就把柏哥兒接過來住兩天,也讓他看看小外甥。”桃華換好衣裳,轉頭過來把旭哥兒接過去,“走,咱們出去見見人。”

安郡王府辦滿月宴的消息宮裡自然知道,陸盈正在秋涼殿偏殿裡跟宮人乳孃一起給小皇子沈暉洗澡。已經半歲大的沈暉揮着小手蹬着小腳,一邊咯咯笑,一邊把水撲騰了滿地。陸盈也被他撲騰了一身水,不禁捉住他的小腳輕輕掐了一下:“頑皮!”

這下與其說是掐,不如說是撓,沈暉只覺得腳上癢癢,笑得更起勁了。他這會兒已經能看出來眉眼頗像皇上,但一張小臉肉肉的,卻半點沒有皇帝的嚴肅勁兒,反而像陸盈,咧開嘴笑的時候尤其像。

櫻桃心裡歡喜,忍不住道:“咱們大郎真是招人愛。”

旁邊一個宮人道:“如今皇上賜了名呢,快別這麼叫了。”

陸盈聞言笑道:“皇上雖賜了名,還叫大郎也沒甚不好,聽着親切。”宮裡的孩子難養活,皇上這纔不敢早早地賜名,如今沈暉都要半歲了,眼看着身子康健活潑可愛,皇帝才藉着安郡王府產子的機會給孩子賜了名。

乳孃在旁邊窺探着陸盈的臉色,細聲細氣地道:“說來,安郡王妃也實在是有臉面,皇上竟是先給她的小公子賜了名,纔想起咱們長皇子來,這份臉面,就是宮裡也是少見的。”

陸盈淡淡看了她一眼,沒說什麼,只把沈暉從盆裡提出來,拿乾布巾包了,抱在懷裡往內殿去了。乳孃要上來接,被櫻桃不動聲色地擋了,道:“娘娘要帶着小皇子午睡,你們都在偏殿候着吧。”

這也是陸盈的習慣了。她聽了桃華的建議,每日必定要有固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橫豎她在宮裡其實也沒什麼事,帶起孩子來自然是親力親爲。

乳孃等自不敢有什麼異議,都在偏殿等候,櫻桃自己進了內殿。陸盈正在牀上給沈暉穿小衣裳,見她進來便道:“明兒回了皇上,趁早將她換了。”

櫻桃連忙點頭道:“是。原先瞧着她還安分,沒想到也是個多嘴的。”

陸盈淡淡道:“不知又是替誰辦事的。若她只在我跟前多嘴也就罷了,只是桃姐兒說了,孩子漸漸大了,別以爲他聽不懂,若說得多了,他也知道的,到時候被教壞了就難扭回來。”

如今秋涼殿的人多了,乳孃丫鬟們雖說是皇帝暗中挑選的,但少不得也有皇后和太后的人進來,要打發人,陸盈是不能做的,只能告訴皇上。過幾天皇帝過來,隨便尋個錯處也就打發了。

以前也這般處置過兩個人,至於背後究竟是誰,皇帝沒說,陸盈也不多問,只管好生守着孩子。秋涼殿裡倒跟世外桃源似的,宮裡便有什麼變化,也與這裡無關。

“別人我且不管,但是說桃姐兒不是的,統統給我打發了。”陸盈給沈暉穿好了衣裳,拿一條雙層絲絨縫的小毯子蓋住他的小肚子,輕拍着他睡覺,一面冷冷道,“也不知桃姐兒怎麼就戳了她們的肺管子,看她橫不順眼豎不順眼的……”

櫻桃小聲道:“還不都是嫉妒……”安郡王妃活得自在唄,這些人既沒有她的本事,又過不了她的日子,可不就只剩下嫉妒了。

陸盈輕輕嘆了口氣:“也因爲安郡王……也不知道……”也不知道皇上對安郡王究竟是個什麼意思。偶爾她聽皇上也提到安郡王,似乎也並不像外頭傳的那樣,將安郡王當了眼中釘肉中刺。可是現在外頭的消息又都在說,皇上正着手削弱定北侯的兵權,就是爲了將來整治安郡王。到底哪邊是真哪邊是假呢?

“櫻桃你說,要怎麼才能探探皇上的口風?”在這種事上,陸盈的確沒有主意。

櫻桃也沒有主意啊。陸盈從前在陸家雖然過得不如意,但譚大太太一年裡少說也有半年是得將她接過來住的,所以那等勾心鬥角的日子,其實陸盈並沒過多少,自也就沒學會那些拐彎抹角腸子都要轉十八個彎的說話方式,更何況要探皇帝的口風,那更是難上加難了。

“若不然,等王妃進了宮,問問王妃?”櫻桃想了半天,也沒有什麼建設性的意見。

陸盈搖搖頭:“若問了桃姐兒,她定說不要我管這事……”

主僕兩個面面相覷,正對着發愁,已經閉上眼睛的暉哥兒忽然一下子又睜開了眼睛,小腦袋一下轉向殿門口,嘴裡啊啊地叫了起來。

“這是怎麼——”陸盈詫異地才說了一句,就聽見腳步聲進來,“皇上。”

皇帝只帶着杜內監,腳步輕悄地進了內殿,一眼便見沈暉睜着眼睛,不由得一笑:“怎麼還沒睡下?”

陸盈連忙起身:“妾正哄着他睡呢,誰知他就睜開了眼了,原來是聽見皇上進來——妾都沒聽到呢。”

皇帝走過去把一根手指遞給沈暉,讓他的小拳頭抓住了用力拽,含笑道:“暉哥兒是聽見父皇來了?”

沈暉哪裡聽得懂他說什麼。其實也不是他的耳朵就比陸盈好許多,畢竟半歲大的小孩子,聽力哪裡就發育完全了呢。不過是陸盈主僕兩個一心都在琢磨桃華的事兒,便忽略了外頭的動靜。而沈暉看着是閉上眼睛了,其實根本沒睡,小耳朵正豎着呢,立刻就聽見了聲音。

這會兒皇帝跟他說話,他是聽不懂的,然而對皇帝的聲音卻還有些印象,一邊扯皇帝的手指,一邊啊啊了兩聲,引得皇帝笑起來:“果然是知道父皇來了的。”瞧一眼陸盈,道,“這是怎麼了,可是有事?”

陸盈的心事幾乎都能寫在臉上,皇帝是何等樣人,如何看不出來?

櫻桃連忙將今日乳孃說的話小心轉述了一遍,皇帝眉頭一動:“朕知道了。”又瞧了陸盈一眼道,“還有什麼事?”

陸盈略略猶豫了一下,道:“此外並沒什麼事了。”

皇帝聽她這般說,便只管逗着沈暉玩,並不再問。沈暉已經習慣了午睡,雖然因爲皇帝忽然來到有點興奮,但玩了一會兒那興奮勁過去,便打起小呵欠來,抓着皇帝的手指就睡了過去。皇帝輕輕將手指抽了出來,起身道:“朕是批摺子累了出來走走,這會兒還得回去。那乳孃的事你不必擔心,朕自會處置了她。”

陸盈連忙稱是,起身送他出去,到了門口到底沒忍住:“今日安郡王府上辦滿月……”

“是。”皇帝停了腳步,似笑非笑,“你沒備些禮送去?”

陸盈自然是已經送了東西過去的,也不是什麼金銀珠玉的,就是上好的松江細棉布四匹,給孩子做小衣裳是最好的。

“這點東西你也送得出手?”皇帝聽她這麼一說,不禁好笑。

“妾和安郡王妃也不論這些……”陸盈搜腸刮肚了半天才想到幾句說辭,小心地觀察着皇帝的神色道,“再說,妾聽宮裡不少人說,讓妾避着安郡王妃……”

皇帝眼裡冷光一閃,面上卻神色不動道:“這是誰說的,爲何讓你避着蔣氏?”

“說是……”陸盈實在是不會說這些拐彎抹角的話,“說皇上不喜歡安郡王,他又不安分,將來若是有什麼差錯,要連累了安郡王妃……”

“哦——”皇帝不置可否地隨口發了個音,也不知有沒有聽進去。

陸盈沒聽到回答,心裡更惴惴了,一時間也再找不到什麼委婉的說法,忍不住道:“其實桃姐兒原是太后娘娘指婚的,何況醫者父母心,她既學了醫術,見了病人自然是不能不治的。當初在無錫,她也治了許多人……”

“蔣氏的醫術的確是出衆。”皇帝漫不經心地接了一句,又擡起腳來,“過幾日讓她進宮來,再給你和暉兒診診脈。朕先回去了,你歇着罷。”說罷,徑直走了。

陸盈追了一步卻又不知該說什麼,只能看着皇帝的背影呆站片刻,低頭回內殿去了。

皇帝出了秋涼殿,嘴角就泛起了一絲笑意。杜內監觀察着他的臉色,小心地道:“皇上這樣說,怕是修儀娘娘心裡要不安了。”

“她是個傻子。”皇帝說着嫌棄的話,嘴角的笑意卻更濃了,“連說句婉轉的話都不會。”

他既笑了,杜內監也就跟着笑了:“修儀娘娘不會那些九轉十八彎的事,不過——其實奴婢覺得娘娘說得挺好的,安郡王妃不過是醫者天份罷了,治病救人,那都是仁心而已。”

“是啊。”皇帝忍不住又笑了,“就算她在西北軍中做的事,也不是爲了幫定北侯。如此一來,縱然朕將來處置安郡王,也不該將她也牽連進去。”陸盈想表示的就是這個意思,只是說得實在笨拙了些,若換了別的妃嬪,自有法子把話說得婉轉妥帖,不露痕跡。

不對,若換了別的妃嬪,根本不會爲蔣氏說這樣的話。別說現在蔣氏已經是安郡王妃,衆所周知地成了他“忌憚”的安郡王黨的一員,就是從前,蔣氏的堂姐又是怎麼做的?

皇帝的微笑漸漸變了冷笑。蔣家這一家人也頗有趣,說起來同是一支血脈,爲何性情相差如此之大?蔣氏顯然是隨了她父親蔣藥師,卻又比蔣錫不知精明瞭多少。那蔣梅華又是像了誰,爲何與她的祖父蔣老太醫的性情不同呢?就是蔣鈞,與其父也是天差地別。如此看來,或許是母族血脈在起作用?蔣老太醫娶的就是於氏女,蔣鈞又娶了其於氏表妹,說起來正與太后和皇后是一族,只怕蔣梅華這性情,就是隨了於氏一族。

若如此說,兒女亦肖其母,那暉哥兒將來會不會像他的母親,也是心存仁厚,知恩報恩?皇帝的思維又發散了開去,眼裡不由自主地又浮上了真正的笑意——也不能全像了他母親,那豈不是也成了個小傻子,一點兒彎彎心思都沒有?做皇帝,可不能這樣呢。

皇帝去過秋涼殿的消息,當然瞞不過皇后,聽說皇帝只進去盞茶的時分就出來了,陸盈還失魂落魄的,不由得又是幸災樂禍,又有些不快:“又是爲什麼事觸怒了皇上?”

“聽說還是爲了將小皇子抱去給鍾秀宮的事兒……”打聽消息的宮人不是很肯定地道,“只是當時內殿只有櫻桃一個人伺候,她的嘴緊,奴婢怎麼打聽也只聽到這一絲兒消息,也不知準不準……”

皇后沒好氣地道:“定然是準的了,不然皇上還能爲什麼?”給皇子賜名都是跟着蔣氏的兒子沾的光,若不爲袁氏,悄悄去秋涼殿做什麼?

“袁氏這個賤人,竟然還不死心!”皇后真恨,“當初那藥就該多下一點……”若連袁氏一起弄死就好了。

心腹宮人嚇得簡直想捂她的嘴了:“娘娘慎言!”春冰到現在都沒消息,多半還在皇帝手裡呢,皇后這時候自己提起什麼下藥的事兒,這是要做什麼啊!

皇后瞪了她一眼:“這是我自己宮裡,說說又能怎樣?誰還敢傳出去不成?”說着,眼帶戾氣地往下掃了一圈,頓時嚇得宮人們跪倒一片。皇后這才滿意,又轉開話題道:“趙家給安郡王府送了禮?”

“是。說是想請安郡王妃給趙充儀診脈。”說到這個心腹宮人也有些擔憂,“娘娘,爲何要給趙充儀……”當初那藥除了袁淑妃,就是趙充儀那裡被下過的,這難道是巧合不成?

皇后哼了一聲:“讓她去診!袁氏那裡都沒診出什麼,趙氏還能怎樣?倒是父親那裡,打算幾時對趙家下手?”

心腹宮人爲難道:“娘娘,閣老定有打算的。”前朝的事兒,哪能像後宮似的這麼簡單,說向誰下手就向誰下手。

皇后頓時煩躁起來:“打算打算,總要打了才能算啊!父親現在是怎麼了,瞻前顧後優柔寡斷的,都不像他了!”

心腹宮人無可奈何:“娘娘,前朝的事兒可不簡單……”說閣老不像閣老,依她看,皇后纔是越來越不像皇后了呢。如今這性情是聽不得半點兒不如意的事兒,越來越暴躁。來請平安脈的太醫都說是心火太旺,開了降火的湯藥時常喝着,可也絲毫不見效啊。

皇后砸了一個茶盅,才覺得心頭拱起的那股子火稍微消了一點兒:“再着人傳信出去,趙家得早下手,若不然越到後頭越是尾大不掉了!”

心腹宮人唯唯,心裡卻明白,於閣老是不會聽皇后的話的,到時候外頭沒動靜,皇后又要發脾氣了,還是她們這些宮人倒黴。

“趙氏那裡也給我盯緊了,看看蔣氏到底能診出什麼來!”皇后剛纔嘴上說得硬氣,那一陣子過了,心裡也又虛起來,“蔣氏這個多事的賤人,早晚本宮也要收拾了她!”

第33章 橋塌第42章 家宴有喜第235章 定盟第18章 郡主第84章 夏氏第102章賀酒第193章 預警第136章 相會第78章 商談第179章 返京第237章 捱打第179章 返京第163章 推行第67章 陽虛第239章 中舉第52章 喜事第233章 賜名第174章 戰事第125章 事定第145章 婚前第211章 結案第87章 曹府第136章 相會第95章 施救第52章 喜事第171章 伯樂第155章 防痘(上)第26章 委屈蔣家第192章 側妃第201章 拿獲第258章 獻捷第106章辯藥第27章 鬧事第49章 秘密第123章 託夢第102章賀酒第42章 家宴第19章 偶遇第233章 賜名第247章 亂象第56章 熱心第56章 熱心第47章 打算第102章賀酒第164章 過年第154章 侯府第92章 再勝第67章 陽虛第102章賀酒第32章 邀約第70章 端午第146章 親迎第54章 郡王第210章 和離第176章 支持第96章 對坐第223章 救治第132章 救人第77章 相約貪心第54章 郡王第256章 就計第176章 支持第147章 大婚第247章 亂象第263章 大結局(上)第76章 誤診第177章 病第48章 上巳莊子第152章 雙災第98章 獻藥第203章 突變第96章 對坐第130章 腿疾第245章 失子第199章 逃跑第237章 捱打第46章 來訪第183章 安排第51章 訴苦第69章 病症第133章 秘藥第40章 重生第171章 伯樂第228章 真病第243章 反撲第203章 突變第27章 鬧事第219章 喜訊第214章 滿月第134章 約束第154章 侯府第67章 陽虛第30章 審問第142章 六禮第79章 心機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