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和離

六月盛夏,整個京城都像這天氣一樣熱騰騰的,都在忙着種痘。雖然據朝廷的公告說如今天氣太熱其實不很適合種痘,但所有的人都十分熱情,有些被排在後頭的還不情願,都想爭着往前去。因爲據說這頭一批痘苗都是安郡王妃監製的,那自然是最好的,誰不想先爭這個啊。

桃華也挺忙。之前在假痘苗風波里冷落過她的那些人家,現在又貼了上來,甚至比從前還要熱情。雖然對這種見風使舵的作法有點看不上,但世情就是如此,桃華也懶得計較太多,何況她現在扮演的角色正該走家串戶,爲定北侯說人情,因此早出晚歸的也沒個閒。

如此忙碌之中,大理寺那樁用藥致死的案子自然就沒有人會注意了,開什麼玩笑,大理寺的人家裡就沒有孩子要種痘了嗎?你會請一個用藥致人死命的庸醫去給你的兒女種痘嗎?你能一邊請人去種痘,一邊說人家是個庸醫嗎?那自然是不能的。既然如此,安郡王妃怎麼會是個庸醫呢,又怎麼會用藥失誤致人死命呢?

什麼,你說首告的那個張氏?一介無知婦人,根本不懂半點醫術,不過是因爲失了兒子傷心過度胡亂咬人罷了。至於她說郡王身邊的大丫鬟來賄賂過她讓她不要再提用藥失誤之事?證據何在?是,有銀票,有首飾,但那不過是郡王府心慈,憐她無親無故無依無靠,送些細軟讓她能過日子罷了。

所謂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大約就是如此了。同樣的證據,說你能證明黑就是黑,說你能證明白就是白了。

當然,大理寺一時也還不能就說張氏乃是誣告,畢竟也沒有證據能判定郡王妃當時斷定張氏之子必死乃是正確的。但是大理寺會拖,證據不足是嗎?那麼此案押後,待證據確鑿後再行審理。

安郡王妃是拖得起的,人家本來就住在京城,隨便什麼時候斷案都無妨,可張氏呢?她本就是被人攛掇着來京城的,如今安排她的人都縮了,她獨自一人在京城,能住多久?

“王妃,成親王府又來人下帖子了。”玉竹捧着張灑金帖子進來,頗有些兒小心翼翼。王妃這剛從外頭回來,成親王府又來下帖子了,明明兩位小公子都不能種痘,偏偏三番五次的來糾纏,沒完沒了。

“叫人去回話,說我今日剛給人家種了痘,身上恐怕不乾淨,不敢去成親王府。”桃華也覺得有點頭疼。成親王妃這愛子之心的確可憐,然而糾纏到如此程度,也實在讓人可憐不起來了。

而且桃華這話並不是純粹敷衍。痘苗也是病毒,她現在天天接觸,可不敢保證身上就不沾帶一點半點的,成親王府那兩位體弱成那樣,若真是染上了就是一場大病。到時候成親王妃還不得找她拼命啊。

玉竹連忙點頭,剛轉出去又回來了:“王妃,親家太太來了……”

這說的是曹氏。

“怎麼今日來了,柏哥兒又不休沐。”桃華剛剛坐下打算歇會兒,聞言不由得皺了皺眉。蔣柏華在隔離區那些日子,曹氏生了一場病,直到蔣柏華活蹦亂跳地回去看她,才漸漸好起來。這會子正該還在家裡養着呢,怎麼跑來郡王府了?

曹氏的確是瘦了好些,夏日裡衣裳穿得又單薄,瞧着簡直是瘦骨支離的模樣了。桃華看她這副樣子,真不知道是該可憐她還是該厭惡她:“太太這是怎麼了?柏哥兒還沒下學,後日休沐,我自然會送他回去。”

曹氏連連搖頭:“桃姐兒,你,你去看看燕姐兒吧,她——劉之敬要打死她了。”

劉之敬的事兒,桃華這些日子還真沒有理會過。劉老太太死後他就按制報了丁憂,當然更不會再來種痘處了。

“他在家打燕姐兒?”

曹氏哇地一聲哭了出來:“他說燕姐兒氣死了婆母!”

桃華皺緊眉頭:“走吧,去劉家看看。”

劉家門上糊着白,裡頭一點聲音都沒有。玉竹上前叫門,半晌,裡頭纔開了一條縫,露出枸杞不安的臉:“誰,誰呀?”

曹氏急忙上前:“枸杞,是我!”

枸杞頓時就想關門:“太太,老爺說了,不讓人進來。”

玉竹一把頂住門:“我們王妃來了,你敢擋着?”她如今在郡王府裡好吃好睡,幾個月裡還躥高了半寸,對上瘦小的枸杞,用力一推就把門給推開了。

這下,桃華一眼就看見了院子中間,陳燕頂着大太陽跪在院子裡,身邊陪着萱草,手上還抱着塊牌位。

“燕姐兒!”曹氏失聲叫了一聲,踉蹌着就往院子裡衝,一把抱住陳燕大哭起來,邊哭邊要拉她起來。

“誰在喧譁!”劉之敬從屋子裡走了出來,身穿麻衣雙眼泛紅,一眼看見陳燕,立刻厲聲道,“跪着不許動!捧好了孃的牌位!”

曹氏急得話都說不清楚了:“姑爺,你有話好好說,燕姐兒這跪着……這大太陽底下……”

劉之敬冷冷地道:“她氣死了婆母,難道不該悔罪?”

曹氏急道:“燕姐兒從不曾忤逆過,怎說她氣死了親家老太太?”

劉之敬厭惡地道:“岳母教女不嚴,爲媳不孝,難道自己不知?難怪岳父憤而離家,實在是——恕小婿直言,江南曹家的家教……”

曹氏的臉頓時脹得通紅。蔣錫突然離家,對外雖說是奉旨修書,但卻擋不住衆人的猜測。

白果爬牀之事倒無人知道,但蔣家在京城中也住了一兩年,衆人都漸漸知道蔣家素來是安郡王妃掌家,曹氏似有如無,這已經足夠惹人遐想了。更且前有曹五爺全家被流放之事,他與曹氏是親兄妹,少不得有人將這層關係扒了出來,很是疑心曹氏也不是個賢德的。

曹氏自己亦是有心病的。有些事瞞得住外人,卻瞞不過自己,蔣錫離家,曹氏嘴上嚷嚷着全是白果的錯,自己心裡卻也發虛。如今劉之敬這麼一說,雖然他乃是硬扣罪名,卻是戳中了曹氏的痛處,頓時教曹氏不知該說什麼纔好了。

桃華在門外聽了一會兒,這時候才走了進來:“劉翰林讀了許多聖賢書,又是哪一本教你指責岳母了?如此看來,劉家的家教也堪憂。”曹氏固然有錯,然而劉之敬自己又是個什麼東西?劉老太太那一病就蹊蹺,如今人死了倒來折騰陳燕,當真是好本事呢。

劉之敬在桃華面前總是有些底氣不足,聲音不由自主地小了:“原來王妃也過來了。只是,家母過世正因令妹爭吵所致,此事無論說到哪裡,恐怕王妃也不能洗脫令妹的罪名。”

桃華冷冷看了他一眼:“令堂究竟爲何過世,劉翰林自己心裡清楚。”

劉之敬如今正是心情最糟糕的時候。一方面他的確孝順劉老太太,母親過世亦是真的傷痛。另一方面,母親一去就要丁憂三年,待孝滿朝廷還不知成了什麼樣子,他又是做孤臣的派頭久了,如今沒在皇帝面前刷到存在感,倒是同年同僚一個也沒結下,到起復時怕是困難重重,說不好仕途就此蹉跎乃至斷絕也是可能的。

既然橫豎仕途是要耽擱,劉之敬倒橫起一條心來,挺直了腰:“家母病中,令妹卻在她牀前吵鬧,致使家母驚怒身亡,我難道說得不對?令妹這乃是口多言,便是出妻也夠了。王妃縱然身份貴重,也不能逆了大禮。”

七出之條源於《大戴禮記》,又載入《唐律》,確實有口多言一條。其原意是說妻子愛說人是非,會離間家族之間的親人。本朝皇帝自稱唐人後裔,自然是依《唐律》行事,這七出之條還執行得挺嚴格。

陳燕這種情況,其實與口多言不大符合,但真要對簿公堂的話,對她也是極其不利。說到底,劉老太太正是因爲她跟劉之敬爭吵起來而發病,這是無論如何都脫不了的干係。劉之敬要告她忤逆是不大好說出口,但要把婆母之死歸咎於她的多言,這倒是陳燕難以辯白的。

“那就休了我吧!”陳燕突然叫了起來。劉老太太死的這幾天,她捱了劉之敬不少拳腳,雖說讀書人沒什麼力氣,但她也不是經得起打罵的人。更何況每日都要在院子裡跪着,這幾天下來她就覺得兩條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如今這還是在京城裡,若是跟着劉之敬回了家鄉……陳燕簡直不敢想。好容易逮着今日頭七的空子,趁着劉之敬祭拜的時候,她叫萱草悄悄溜出門去,到鋪子裡尋了個人給曹氏送了信。

“你休想!”劉之敬不假思索地吼了回去。雖說陳燕已經不姓蔣,但有她在,好歹跟安郡王府還能扯上點關係,若是真休了她,就等於跟蔣家和安郡王府都撕破了臉,三年後的起復休想再借上半點力,他是絕對不肯的。

“姐姐,姐姐!”陳燕把手裡的牌位一扔,爬過來拉住了桃華的裙襬,“姐姐救救我,我不想被他打死啊。”

“我可憐的燕兒——”曹氏也跟着大哭起來,“桃姐兒,你就看在做了幾年姐妹的份上,救救你妹妹吧。”現在家裡沒人能替陳燕做主,她只能求桃華了。

桃華擺了擺手,薄荷利索地上前把陳燕扶起來。陳燕臉上還有個沒消去的巴掌印,看着雖然不重,但捱了劉之敬的打是肯定的了。要說劉之敬想打死她或許誇張了一些,但折騰她來泄憤那肯定是有的。

“王妃這是要干預他人家事麼?”劉之敬眼看桃華似乎真要插手,也有點急了。

“別在院子裡大喊大叫的,進屋說話。”桃華厭惡地看了他一眼,擡腳進了屋子。

劉家的房屋本來淺窄,擺設又簡單,眼下設了靈堂,更顯淒涼。桃華在靈堂設起來的時候就遣了人來弔唁過,這會兒也不再向中間靈位行什麼禮了,開門見山地道:“劉翰林,和離吧。”

“王妃,我母親屍骨未寒,你就在靈位前說這種話……”劉之敬兩眼又紅了,“你,你簡直欺人太甚!”

“令堂是怎麼過世的,你自己心裡清楚。”桃華淡淡地道,“令堂的傷寒是怎麼得的?”

這句話算是戳中了劉之敬的要害,他窒了片刻才能說出話來:“王妃這話,在下聽不懂。”

這就是聽懂了。桃華不想跟他多說:“西北驚馬之事,令堂傷寒之事,我也不想多說,只要和離就是了。”

“王妃這話,恕在下不能從命。”劉之敬硬着頭皮道,“令妹有錯,我身爲夫主難道不能教訓?縱然是要出劉家,也是休妻,絕不和離!”和離等於默認雙方都有錯,他絕不能丟這個臉。

“何況,我才丁憂,令妹就要離開劉家,如此趨利避害見風轉舵,王妃就不怕外人在背後議論蔣家的家風嗎?”

桃華沒理他的威脅:“休妻而不和離,是爲了像從前對譚氏那般,扣下嫁妝不還嗎?”

“譚——”劉之敬倒吃了一驚,“王妃說什麼?”她怎麼會知道譚氏?

桃華譏諷地一笑:“要說趨利避害,無人能出劉翰林其右。不僅如此,劉翰林還喜新厭舊呢,才中了進士,就拋棄糟糠之妻,這可是讀聖賢書的人幹出來的事?”

“王妃休要血口噴人。”劉之敬有些色厲內荏起來,“譚氏多年無子,又身有惡疾,我纔出妻,並非王妃所說什麼喜新厭舊!”

“哦?譚氏身有惡疾?”桃華漫不經心地將手搭在一邊的椅背上,輕輕敲了敲,“只是依我看,譚氏並非什麼惡疾,倒是行房不淨所致。”

劉之敬一張臉脹得通紅:“請王妃慎言!這,這些污穢之語,如何,如何……”如何說得出口?還是在男子面前說!這郡王妃簡直是……難道她不怕羞嗎?

“有人大行污穢之事尚不知羞恥,爲何別人指出來反倒不行了?”桃華輕蔑地瞥了劉之敬一眼,“夫妻房中之事雖然隱秘,脈相卻是做不得假的,劉翰林不要以爲譚氏不好宣之於口,別人就不知道了。說起來,我那裡還有一份譚氏的醫案呢,要不要拿來給劉翰林看看?也好叫人知道,譚氏究竟得的是什麼病,爲何數年無出,而劉翰林又是因何出妻並扣了人家的嫁妝。說來倒也有趣,劉翰林一直以清貧自許,妻家的嫁妝都用到哪裡去了呢?”

劉之敬萬萬沒想到,多年前休掉的譚氏,居然如此之巧會碰到了桃華,還讓她診了脈。這些陰私之事,說起來似乎只是夫妻小節,然而對他素來塑造的形象卻是大大不利。若桃華真把這醫案拿出來,將房中之事大白天下,於他是絕對無法忍受的。

桃華用眼角餘光看了劉之敬一眼。劉之敬這種人,正是地道的僞君子,做着小人的行徑,卻不肯擔小人的名聲。對付這種人,拿他最爲愛惜的羽毛來威脅,是最有用的。

“此時和離,王妃就不怕也被連累麼?”劉之敬只能拿出最後這一招來了,“縱然是和離,誰不知王妃如今名聲正盛,我一個丁憂的小小翰林,自然是抵不過的……”

這是暗示她以權勢壓人了?桃華根本懶得搭理他:“寫和離書吧。”

劉之敬被噎得險些直翻白眼,硬是把涌到喉嚨口的甜腥味兒咽回去,才道:“那譚氏……”譚氏的醫案呢?

“此後兩家再無瓜葛,我自然不會多管劉翰林的事。”事實上桃華纔不會把什麼醫案拿出來呢,譚香羅去年已經由譚大太太做主,嫁了個小商人過日子去了。人家如今已經有了喜訊,日子過得和美着呢,桃華纔不想給她惹麻煩,不過是嚇唬一下劉之敬罷了。

劉之敬咬了咬牙:“我這就寫。只是家母如今七七尚且未過……”人死了才幾天呢,兒媳婦就和離了,劉家也丟不起這臉。

“和離又不是什麼喜事,難道還要敲鑼打鼓鬧得天下皆知不成?”桃華本來也不是來給陳燕撐腰的,不過是實在看劉之敬這種人不順眼罷了,“我今日把人悄悄帶回去,想來過了七七,劉翰林也要扶柩返鄉守孝了,到時候嫁妝自會有人來收。”

劉之敬想了想。如今他這境遇,來弔唁的人都少得可憐,有沒有冢婦在也沒甚干係了,到時候自己扶柩一走,蔣家再來收嫁妝,左鄰右舍都只會以爲是搬家。如此,他的臉面也保住了,回鄉只要說在京城未曾娶妻就是了,相隔千里,家鄉人又怎會知道京城裡的事。

“茯苓,取筆墨來。”劉之敬思索妥當,便張口吩咐。看安郡王妃這個架勢,今日和離勢在必行,既如此倒不如痛快點兒,免得真得罪了人,三年後起復時從中作梗,那他就更難了。

從前劉家沒有下人,劉之敬萬事也就自己做了,如今陳燕嫁進來帶了陪嫁,劉之敬漸漸也被伺候慣了,此刻要寫和離書,下意識地便張了嘴。

桃華轉眼看過去,只見茯苓從廂房裡端了筆墨出來,對上桃華的目光便有些躲躲閃閃。桃華剛纔在院子裡就疑惑,萱草陪跪,枸杞看門,茯苓卻跑到哪裡去了?原來是在屋裡伺候呢,看來混得不錯呀。

“把這個丫頭綁了扔到馬車上去,叫萱草和枸杞收拾她們姑娘的貼身東西。”桃華淡淡地對玉竹吩咐了一聲,玉竹馬上答應着轉身就去叫人。

茯苓一張臉唰地白了:“老爺救我!”

劉之敬也是這時候纔想起來茯苓也是陳燕帶來的陪嫁丫鬟。其實他跟茯苓還沒有什麼首尾,畢竟他在女色上並不是個十分喜好的。只是劉老太太管陳燕管得緊,茯苓便得了些機會暗送秋波,他也就來者不拒——橫豎是自己家的丫鬟,便是收了也沒什麼。

不過茯苓有賊心卻沒什麼賊膽,讓她送湯送水的做些殷勤可以,若要自薦枕蓆,她卻不敢——陳燕手裡捏着她的身契,說打說賣都是一句話的事。依着她,最好是劉之敬自己開口向陳燕討了她,如此一來便順理成章了。

無奈劉之敬也跟她一樣想法:最好是陳燕自己開口把人給了他,那他便收着,否則開口向妻子討丫頭,他又嫌名聲不好聽。

要說這倆人倒也真是物以類聚,然而就因爲都是隻想得實惠不想擔責任,倒是直到如今還是清白的。然而茯苓到底心虛,又是怕桃華的,只聽桃華說一句綁起來,便瞬間想到了無數的後續之事,只把自己嚇得面青脣白,情不自禁就向劉之敬求救了。

桃華本來還沒這麼肯定的,只是同樣是陪嫁過來的丫鬟,萱草和枸杞好歹都在外頭陪着呢,偏茯苓自己在房裡伺候,就算沒有別的心思,也不是什麼忠僕,想來平日裡定然也不用心,因此隨口說了一句捆上,誰知道還真的詐出來這麼一齣戲。

茯苓張口既不是向她求情,也不向外頭的陳燕求援,卻偏偏去求劉之敬,顯然是想要劉之敬將她留下來,這裡頭若說沒個別的心思,傻子都不會信的。

“劉翰林,這是怎麼回事?”桃華似笑非笑。老孃還沒出頭七,跟丫鬟在屋子裡鬼混不成?

劉之敬瞬間也想到了這中間的關節。其實要說他鬼混還真是冤枉了他,不過是茯苓湊過來伺候,他也順其自然罷了。其間或許有些挨擦,但他這會子可真沒心思——丁憂之後要怎麼辦,他還發愁着呢。

不過是一個丫頭,斷不值得毀了自己的名聲。劉之敬一閃念間已經做了決定:“王妃說什麼?這是陳氏的陪嫁丫鬟,自然是她帶了走。”

茯苓張大了嘴:“老爺——”她還以爲她已經得了劉之敬的歡心,只差過了明路就能做屋裡人,怎麼……

桃華輕輕地嗤了一聲:“帶出去吧。”玉竹早帶了兩個力大的婆子來,此刻上前將茯苓的嘴一塞,架起人就拖了出去。

劉之敬轉過頭去不看,唰唰幾筆寫好了和離書:“還請王妃遵守承諾。”

桃華就着薄荷的手看了一眼,倒是一筆好字,可惜了並不是字如其人:“劉翰林大可放心,若說出言不改,我比劉翰林可是強多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