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郡主

所謂計劃不如變化快,上香的帖子桃華還沒發出去呢,陸盈先跑到蔣家來了。

”你們聽說了沒有--”陸盈一臉興沖沖的神情,”南華郡主來了!”

”南華郡主?”桃華還真是不知道,”是哪位?”

蔣燕華在一邊坐着,聽見郡主兩個字,不由得睜大了眼睛:”郡主?那不是比知府的品級都高嗎?”

”是啊。”陸盈一聽到消息就跑來了,也不管按禮數要先遞了帖子,第二日再上門。惹得譚太太在她額頭上戳了好幾指頭,不過最後還是放行了,畢竟只是女孩兒家來往,只要雙方長輩不出面,規矩倒也沒那麼重。

”你們不知道南華郡主嗎?”陸盈愛說話,尤其在有人認真聽的時候說得更開心,”南華郡主啊,她是已故安郡王的女兒,按品級本來是當不上郡主的。”親王的女兒才能封郡主,郡王的女兒只能封個縣主。

”但是安郡王夫婦去得早,正好太后身邊沒有女兒,就把南華郡主抱進宮撫養,等到她長大了要出嫁的時候,太后就向先帝請加封她爲郡主。太后一生無子無女,把南華郡主當成親女兒一樣,所以她雖然封號是郡主,可在宮裡就跟公主一樣尊貴呢。”

桃華對這些皇家人物表很不瞭解,主要是聽起來跟她離得太遙遠了,她這一輩子應該都跟這種貴人搭不上關係纔對--當然,以蔣家的處境來說,搭不上關係纔是最好的呢。

”那她怎麼到無錫來了?”

”這個嘛--”陸盈一時也有點答不上來,不過她迅速又抓住了另一個八卦的角度,”她嫁的郡馬姓江,聽說是個醉心山水的人,這些年在外頭到處遊山玩水,很少留在京城。”

靈光一閃,她自己找到了答案:”聽說江郡馬愛南邊的山水,或許他就在無錫附近,郡主是來找他的呢?”

這個答案倒也合理。桃華點點頭,不怎麼在意:”郡主來了,不會妨礙我們出行吧?”畢竟不是公主,不會搞什麼官員出迎,封街淨道的儀式吧?

”這怎麼會。”陸盈很有把握地說,”只要我們不跟郡主撞到同一家寺廟去上香就行了。不過聽說郡主好像身子有些不適,一住進驛站就叫了郎中呢。”

”水土不服吧,若不然就是路上吹了風。”貴人們都容易得這種病,反正蔣家現在也沒郎中,橫豎不相關,桃華左耳朵進去右耳朵就出來了,”說起來我正想着下帖子給你呢,咱們去哪個寺廟好?”

”惠山寺吧!”陸盈馬上回答,”聽說惠山寺裡泉水最好了。”

”說得你好像沒去過似的。”桃華一句話就道破了陸盈的目的,”你是想去嚐嚐惠泉酒吧?”

惠泉酒是用無錫本地出產的糯米與惠山寺泉水一起釀製的黃酒。這個時候它還沒有後世那般名聞於天下,不過是惠山寺和尚們自己釀製一些,並不對外銷售,只是去上香的香客可以喝到。

陸盈捧着臉直笑:”你知道就行,做什麼要說出來……”她愛喝酒,可是譚太太除非年節是不許她喝的,若是回了陸家,那更不必說了。因此雖然惠山寺也去過,這惠泉酒卻沒喝着,難得這次譚太太許她自己出來,當然要去嚐嚐了。

”去也行,你可不許多喝。”桃華警告她,”有喝不了的,我們偷偷帶回來倒行,你若在寺裡喝醉了,我可就再不跟你出去了!”陸盈再怎麼在家裡不受待見,對外也是陸家女,若是出外醉酒的名聲傳出去,陸盈自己討不了好,蔣家也要受累。譚太太也是看蔣家穩妥才肯放陸盈跟她出去,這可萬萬不能出岔子的。

陸盈點頭如搗蒜:”我都聽你的!”說完又抱怨,”我比你還大一歲呢,怎麼總是叫你管着我!整日裡連姐姐也不叫一聲,這般霸道。”

桃華只笑:”我說得有道理,自然要聽我的。”兩輩子年齡加一起,她當陸盈的娘簡直綽綽有餘,哪兒還能叫她姐姐。

陸盈雖然好說好玩,卻也不是個不知輕重的,何況在家裡不得寵的孩子,做事只會考慮得更多。陸盈在譚家可以隨心所欲,卻不能不顧着陸家那邊的規矩,也只能點頭道:”你放心,我都知道的。”若有什麼失了規矩的事,可不是又給了家裡伯母們批點她母親的藉口麼。

陸盈議定了上香的日子,高高興興走了。桃華帶着蔣燕華一起送她到側門,看着譚家的馬車走遠,蔣燕華才吞吞吐吐地問道:”姐姐,郡主來無錫,我們能見着麼?”

”我們怎麼見得着。”桃華笑了一聲,”咱們家若不是父親有秀才功名,連四民之列也不屬呢。郡主是皇室貴胄,哪輪得着我們見。”

”可咱們家從前是太醫呢。聽說太醫是有官階的。而且現在大伯父不是也在京中做官嗎?大姐姐還是娘娘呢。”

桃華略有點詫異地看了一眼蔣燕華:”你這些說得都沒錯。可那都是伯祖父他們那一房的事吧。”她倒沒想到,蔣燕華居然把蔣家看得這麼高。

並不是說桃華自己看不起自己。醫者雖不在四民之列,細論起來也就比優伶吏倡之類高上一些,但其實醫家有自己特殊的地位--誰敢說自己就沒有用得着大夫的一天呢?至少說起婚嫁之事來的時候,名醫之子女,比一個窮兮兮租種別人土地的農戶子女要吃香多了。就好像吏聽起來被劃分爲賤民,可衙門裡頭那些小吏,有時候連官都要忌憚一二。

然而她所處的這個時代,又確實是有明確而殘忍的侷限性。太醫不錯是有官階的,可是仍舊是被呼來喚去的人,給貴人們治好了病得些打賞,若治不好,纔沒人管那是不是你的錯,反正找你算賬就對了。蔣家二房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如果這麼看,蔣家長房應考上進的作法纔是正途。也幸好本朝不似前朝一般--農工之下,連讀書應舉都不許。長房現在已經改了門楣,只不過這送女入宮的法子,桃華實在不敢苟同。

”都是姓蔣……”蔣燕華喃喃地說了一句,後頭就沒聲了,大約是想起了她雖然姓蔣,可並不是蔣家人。

桃華沉吟了一下,決定還是跟她多說幾句,免得她生了什麼糊塗念頭連累家人:”長房是長房,我們二房是先帝親口定的罪,無可更改。父親是終生無望再應舉上進,若是運氣好,或許等柏華長大了,那事兒也淡了,再去讀書應舉便無人爲難。然而對你我來說,終生都只是醫家女,若是一心攀高,不說別的,只要有心人想起當年的事,就許給家裡招了災。至於說大姐姐入宮,那宮裡也不是省心的地方,你以後也少提這事。”

她這話有幾分誇大。先帝當年只是說蔣方回不配行醫,也不過是氣頭上一句罷了。蔣家長房辭官二房返鄉,其實也是蔣老太爺想要藉機收身,急流勇退。至於說蔣錫不能再應舉,主要還是蔣錫自己於仕途並無大望;當然也是爲了謹慎起見,因爲長房已經出了一個官身,若二房再出,沒準就會成爲有些人攻訐的藉口。若說蔣柏華以後讀書應舉,那卻是並無限制的。

蔣燕華臉色有些發白,低聲道:”我,我知道了。可那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還,還有人記得嗎?”她並不知道當年的詳情,也不曉得這裡頭的門道,聽了桃華的話便都信了。

”別人記不得,皇室中人還記不得嗎?”桃華掃了她一眼。蔣燕華從前雖然也有些攀高結貴的想頭,但她所想的最好也不過就是蘇縣令家那樣的門第,怎麼今天連郡主都惦記起來了,這是吃錯了什麼藥?

兩人在小花園處分了手,桃華看着蔣燕華回自己院子去了,便吩咐薄荷:”得空去問問白果,最近太太和二姑娘都說些什麼。”是有什麼事發生,讓她的心比從前又更大了?

自從蔣錫回來,知道了玉雕水仙之後,雖不曾發作,卻對曹氏冷淡了些。曹氏自己心虛,連病都不敢裝了,日日都窺探着蔣錫的臉色過日子,連着蔣燕華也如此,很是低聲下氣了些日子。這會兒忽然又生出些想頭來,若說沒個原因,那是絕不可能的。

蔣家院子就這麼大,伺候的人就這麼幾個,何況青果和宋媽媽又被打發出去了,曹氏有什麼事都瞞不住人。沒一會兒薄荷就從白果那裡問了出來,是曹五太太來了信。

”那信是二姑娘念給太太聽的,把人都打發了出去。白果只送茶的時候聽了一耳朵,好像是曹家舅爺得了個什麼官,一家子都要往京城去了。”

”難怪呢。”桃華笑了笑,”看來是我娘那座玉雕水仙管用了?”拿着蔣家的東西去給曹家人謀前程,曹五太太真打的好算盤。

薄荷不敢接這個話。玉雕水仙這事兒不能提,一提姑娘那股火氣就又起來了。

”曹家舅爺--能得個什麼官兒呢?”薄荷試探着問。

”那誰知道。只不過她們一聽往京城去了,大概就覺得是前途光明瞭吧。”桃華心裡明白,曹五爺她也見過一次,再聽聽曹五太太的談吐,看看她的行事,就知道曹家是什麼樣子。這樣的人,身上又只有個秀才的功名,即使去了京城也不過是爲吏,所謂的官,還不一定是做什麼呢。

”罷了,隨他們去,倒要看看日後是個什麼前程。”桃華一擺手,”先收拾出上香的東西來,那日馬車定是用譚家的,其餘的咱們就多準備些。”

如果是後世,從無錫到惠山火車只需要8分鐘,然而現在乘着馬車,卻要晃盪上半個時辰之多。這還是因着惠山寺香火盛,一路上的道路都修得好的緣故。

桃華穿越過來幾年,仍舊是不能習慣這裡的馬車。雖然譚家的馬車裡放了厚厚的錦墊,一路上仍然顛得她半身發麻。不過等到了惠山寺一下車,迎面山風沁涼,松濤低嘯,這些辛苦就頓時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惠山寺的泉水有天下第二泉的美譽,取泉烹茶便是香客們常做的事情。陸盈當然不會錯過,才下馬車就嚷着要去親自取泉水。

”你急什麼,時辰還早着呢。”桃華搖頭直笑,轉頭對服侍陸盈的丫鬟道,”跟好了你家姑娘,這猴急的,別掉進泉水裡去纔好。”又吩咐薄荷先去定下今日中午的素齋,尤其不要忘記要兩瓶惠泉酒。

”對對對,別忘了酒。”陸盈活潑地補充,”最好多要幾瓶!”

跟着她的丫鬟中有一個是譚太太的貼身大丫鬟,名叫輕緋,來過惠山寺好幾次了,聞言苦笑:”姑娘,惠山寺有規矩的,咱們說是兩家人,其實只有您和兩位蔣姑娘三個主子,能得兩瓶就不少了。而且惠山寺的酒瓶大,儘夠您喝的。”這位表姑娘什麼都好,就是這性子太跳脫了,今日譚太太不來,她得看住了表姑娘,身上壓力可不小。

”就是。”桃華安排好中午的飯食,這才叫萱草拿下燒水的小銅壺來,”你可是說過只嚐嚐的,若喝多了,下回我再不帶你出來。”

陸盈在帷帽後面對她吐吐舌頭,轉身帶頭開始爬山。

惠山寺裡有一口泉眼,爲供香客們取用,用白石砌了池子,還有小沙彌專門打水。不過因人太多,有些講究的客人嫌不夠乾淨,也有去寺後另一處泉眼取水的。

那處泉眼在山上,路是崎嶇些,但風景絕好。有些文人雅士,還專門去那泉水旁邊烹茶賞景,賦詩填詞。陸盈是出來玩的,自然不肯就用寺裡的泉水,硬是要自己到寺後去取水。

惠山寺香火極盛,今日雖然不是初一十五,香客卻也不少,其中亦頗多女眷,講究一些的也跟桃華等人一樣頭戴輕紗帷帽,若是市井之間的女子婦人,便無那麼多顧忌,露着一張乾乾淨淨的臉兒,進山門燒香拜佛。

陸盈走得有些熱,看着那些不必戴帷帽的女子眼熱,很想把帷帽摘了,卻被輕緋一把拉住:”姑娘,前頭有男客!”

桃華擡頭看去,泉眼已經近在眼前。泉邊生着幾株梅花,寺僧又在那裡修了一座簡陋的草廬,看着倒頗有幾分詩意,尤其冬日裡一場薄雪之後,梅紅草黃水碧雪白,宛然天生畫卷。這會兒梅花雖然沒有,但泉水清如碧琉璃,映着上頭藍瑩瑩的天,也是美景一幅。

不過這會兒,草廬裡已經被人佔據了。幾個年輕人團團而坐,中間一隻小風爐正煮着水,旁邊桌子上擱着茶具,還有四樣點心。

”已經有人了啊……”陸盈有些失望,”虧咱們來得這麼早。”

桃華只笑:”哪裡早了。再說,咱們是從城裡趕過來的,再早怎麼早得過本地人。罷了,本來咱們也不宜在這裡烹茶,能來取水已經不錯了。”若是譚太太來,只會叫丫鬟過來取水,哪肯讓陸盈自己來。

陸盈一想是這個道理,心下也就釋然,又要親手提了銅壺去打水。這個輕緋可萬萬不肯了,桃華也笑着拉她:”你省事些罷。萬一失腳,不說跌了進去,就是溼了裙子溼了鞋,輕緋都擔待不起。”

蔣燕華也細聲道:”陸姐姐,走了這些山路,歇歇罷。”

桃華對她擺擺手:”那邊那塊石頭平坦,讓萱草把坐墊鋪上,你去坐着吧。”蔣燕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爬這一段山路,別人還沒怎麼樣,她已經喘起來了。若不是萱草扶着拽着,恐怕根本走不上來。

這邊的動靜驚動了草廬裡的人,一起轉頭望了過來。桃華穿越過來的第二件收穫就是拋掉了上輩子的近視眼,得到了一雙視力極佳的眼睛,草廬又在泉眼旁邊,她擡眼一掃就把草廬裡的數人全部看了個清楚。

中間是個身穿天青色袍子的年輕人,看上去也就十六七歲的模樣。左右兩邊的人一個是十四五歲的童子,正拿着扇子煽火;另一個二十來歲身穿短打,皮膚黝黑,望過來的時候神情警惕,手還移到了腰間。

桃華眯起眼睛仔細看了一眼,確定那年輕人手在腰間是握着個什麼東西,彷彿是個什麼柄兒。結合年輕人臉上的警惕神色,她覺得那應該是刀柄或者劍柄。

”萱草,你去幫着輕緋打了水,我們就趕緊回去吧。”桃華阻止萱草往外拿點心的動作,低聲吩咐。不管那個是不是刀劍,還是離遠一點好。平日這泉眼旁邊人也不少,今日看着好像沒別人似的,或許也是躲着這三個人。她們一行女眷,只有一個隨車的小廝來提水,還是謹慎爲上。要吃點心,回寺裡還不盡着吃,何必急在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