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心

曹氏的屋子一進門就聞到一股子藥味,令薄荷暗地裡撇了撇嘴。

爲她這病,蘇老郎中已經請過來兩回,每次都說是肝火,開的卻都是些枸杞菊花當歸之類日常甚至能做爲食材的東西,偶爾加一星半點的黃連,連原本的天麻鉤藤湯都不開了。好歹是跟着桃華跑了幾年藥堂藥田的,薄荷雖不懂診脈,但一聽也就知道,開這種方子,就意味着曹氏根本沒有病。

沒病裝病,這種事可真不像有規矩的主母做得出來的。蔣家的下人們偶爾談論起來,也難免有幾分不屑。蔣家不是什麼高門大戶,卻是有規矩的人家。剛來無錫的時候境況不佳,前頭的太太李氏是帶着病也要把家事都撐起來,這位太太卻是沒事躺牀上裝病吃藥花銀子。

兩相比較,就是下人也不能不嘆一聲差得太遠。難怪到如今家事都是大姑娘掌着,若交給了這位太太,哪裡撐得起來呢。

曹氏正在牀上歪着。這會兒屋子裡也不敢多用冰了,白果在旁打着扇子,茯苓在外頭廊上煎藥。蔣燕華正在一邊窗下做針線,瞧着是一雙小小的虎頭鞋,顯然是給蔣柏華做的。一見薄荷進來,蔣燕華先站了起來笑道:"薄荷姐姐怎麼過來了,可是姐姐有事叫我?"

曹氏自兒子被抱走就蔫了,這時候只靠着迎枕不動,有氣無力地道:"桃姐兒有什麼事?"

薄荷看她穿着件家常舊衣,臉色黃黃的,忍不住心想果然桃華的話是有道理的,曹氏這副模樣跑去人家壽宴上,是個人都要疑心她是帶着病來的。當下不再多想,將桃華的話轉述了一遍:"……姑娘說,離蘇老夫人壽辰只差幾天了,若二姑娘這裡還短少什麼,還要快些告訴姑娘置辦了來纔好。"蔣燕華的份例和曹氏的一起都是送到正院來的,除了每季公中要做的衣裳之外,再要添些什麼,桃華都不過問。

曹氏這幾天只顧得裝病,早把蘇老夫人的壽辰忘在了腦後,此刻一聽纔想起來,還沒說話就聽薄荷說不用她去了,頓時急了:"這如何使得?老夫人壽辰,不去豈不失禮?"何況她不去,桃華燕華兩個未出閣的女孩兒怎麼好自己出門交際。

薄荷低眉垂眼站着,轉述桃華的話:"老夫人素來寬和,知道太太身子不適,自然諒解。何況這帶病做客也不相宜,怕是反要失了禮數。"

蔣燕華這些天也被曹氏鬧得心神不寧,渾忘記了此事,聽了薄荷的話連忙扯了曹氏一下不讓她再說,自己滿臉堆笑道:"姐姐說的是。母親身子不好,自然不宜出門。只是--只是我這些日子照顧母親,給老夫人的壽禮不及完成了……"

她一面說,一面心裡盤算。今年新做的夏衣四套,因總在家中侍疾少出門,還有一套未曾上身,倒好穿了去。首飾雖沒新的,但盛夏時節本也不宜金玉滿頭,又是年輕女孩兒家,幾朵精緻的珠花也就應付得了。只是根本沒有準備給蘇老夫人的壽禮,一時間卻辦不出來。

"姑娘說,二姑娘有針線就備幾樣,其餘的自有姑娘安排。"蔣燕華說的話全都是桃華已經預料到的,薄荷自然知道如何回答,"不知二姑娘明日能否備好,奴婢過去取。既是一家子姐妹,還該合起來送纔是。"

"這個自然。"蔣燕華連連點頭,"也不必勞薄荷姐姐跑一趟,明兒一早我就讓萱草送過去。"她心裡一動,又補了一句:"連着那天要穿的衣裳,也得姐姐替我掌掌眼,別在蘇老夫人面前失了禮。"

曹氏被蔣燕華一拉也反應了過來。她裝病這些日子,恐怕外頭都知道她病了。病人是不宜出門的,倘若跑出去將主人家過了病氣,倒成去結仇的了。她再是不甘,無奈這病是自己要裝的,若是鬧起來惹了桃華不快,萬一連燕華也留下來不讓跟去,豈不更不划算了。

雖說未出閣的女孩兒不該無長輩帶着就出門,然而蘇家又自不同。兩家的結識,還真是自桃華起始的。

兩年前,蘇衡攜老母妻子上任,正是端午才過。天氣酷熱,途中又無處尋冰,才走到無錫城外,蘇老夫人便中了暑氣,噙了幾粒仁丹都不管用。恰好桃華跟着蔣錫去莊子上看藥田,見狀忙將人接了莊子上救治,纔不致轉爲大病。

因着這個,蘇衡纔到無錫,就跟蔣家交往起來。也因着這個,蘇家但有遊宴,必邀桃華,至於曹氏去與不去,倒不重要了。

桃華又時時的送些東西給蘇宅女眷,又是新茶,又是解暑的藥油,又或是自配的驅蚊蟲的香藥,瞧着也不貴重,卻樣樣合用。故而蘇老夫人也樂於替她宣傳,還覺得桃華貼心,凡有新東西必先送她來用,比親閨女還要貼心些似的。

曹氏是巴不得蔣燕華能在蘇宅多走動的。前幾年也就罷了,今年蔣燕華已十二歲,說起來在本地這已是相看親事的年紀了,能在蘇宅多露露臉,說不得就入了哪家太太夫人的眼,不比她這個秀才娘子去找的親事更好?

"柏哥兒……就不去了罷……"兒子出門離了自己的眼,曹氏卻放不下。如今那乳孃已經被桃華打發了,蔣柏華又一直在桃華院子裡,身邊連個曹氏得用的人都沒有,叫她如何放心得下?

何況桃華一直不讓蔣柏華回來住,曹氏也不能硬搶,眼瞧着兒子只是每日來給她請安見一面兒,竟漸漸的不似從前親熱了。既是這回不能去蘇家,倒不如趁着桃華出門的機會將兒子帶回自己這裡來。畢竟將來兒子纔是自己的指望,萬萬生分不得的。

"姑娘說,蘇老夫人和蘇夫人素來喜歡哥兒,去拜拜壽無妨。何況哥兒也大了,該出門見見人才好。"薄荷規規矩矩地回答完,屈膝行了一禮,"奴婢告退了。"

蘇衡成親四年,至今尚無子女,蘇老夫人和蘇夫人婆媳兩個見了柏哥兒簡直愛得不行,尤其是蘇夫人,每次抱在手中就捨不得放下地來,總要給些禮物才罷休。

曹氏看着薄荷退了出去,氣得拍了拍牀邊:"這算什麼!如今我在這家裡,算是沒有說話的地方了。"

蔣燕華正籌劃着要配什麼首飾,心不在焉地道:"娘,柏哥兒跟着去有什麼不好的。蘇夫人出手大方,哪次不得給點好東西……"

曹氏無話可說,想了想道:"你今年新添的那幾件首飾都不大好,不然把我那對海棠金鈿戴上罷。"

蔣燕華微微一笑:"那金鈿雖好,只是太厚重了,我戴着怕不相宜。還是去問問姐姐,看姐姐穿戴什麼,我也跟着就是。"說着便叫萱草:"把我那條湖水綠包銀邊的裙子和鵝黃繡藤蘿的衫子拿出來,配上那對兒蜜蠟串綠松石的珠花,都送去給姐姐看看妥不妥當。"

萱草答應了,又道:"姑娘,那壽禮--奴婢想着,怕是隻有幾條帕子能拿得出來……"曹氏生日那陣子,蔣燕華花了近一個月的工夫繡出一副帳子來,曹氏怕她傷了眼睛,自蔣錫出門後就不讓她多做針線。再加上曹氏和蔣柏華相繼生病,此刻燕華能拿得出來的針線,還真是隻有幾條繡花帕子。

"那個不行……"蔣燕華眉頭直皺,"那繡的是荷花,紗料又輕薄,這時候送做壽禮也太不相宜了。"她想了一回,忽然轉向曹氏:"娘,不如把我剛做給你的那條抹額送過去吧。"

曹氏冬日裡怕風,總要戴個抹額。蔣燕華新做的這個抹額十分精緻,玄緞爲底,繡了暗紅色萬字不到頭的花樣,邊上包着雪白的兔毛皮,中心鑲着五顆珍珠,雖是從雜珠中撿出來的,個頭甚小,一面還是扁平的,顏色光澤卻是不錯,便是拿去做壽禮也能出手。

曹氏得了這個抹額愛不釋手,只等着天冷起來就戴上。現下聽說要送給蘇老夫人,雖有些捨不得也拿了出來,找個錦盒裝好,一併送去給桃華看。

蔣燕華的針線功夫是沒得說。打從她落了地,陳家便嫌是個丫頭片子賠錢貨,稍大一點就跟着曹氏做家事,再大一點兒便學起針線來。初時給家裡人縫個衣裳做個鞋面,等到趕出陳家,就跟曹氏兩個做繡活拿出去賣了。論針腳周密繡花精巧,還勝過桃華,只是沒學過書畫,都是比着那些繡孃的樣子來做,總脫不了幾分匠氣。

她自己也知道這毛病,因此到了蔣家能讀書寫字了,就日以繼夜的努力,恨不得一夜就成了才女。一轉眼三年過去,字也會寫畫也能畫,只是那股匠氣雖淡了些,卻仍舊脫不去根兒。

譬如說這抹額。若依桃華的眼光,玄色底子上用暗紅花紋本也典雅,偏偏再包個白兔毛邊就有些畫蛇添足。黑白對比,中間那暗紅色花紋就顯得不夠乾淨。不過針腳極細密,包邊也包得好,又鑲了珠子,閨中女孩兒的手藝做到這般樣子,也很過得去了。

桃華看過了,叫薄荷把抹額跟香囊一起裝起來,又翻看過那套衣裙,也點了頭,對萱草道:"叫你們姑娘戴那翡翠水滴的耳墜,或者那對鑲珠墜子也行。天氣還熱,戴個輕巧的金銀鐲子便好。你回去罷。"

萱草捧了衣服回去,蔣燕華正在房裡寫每天規定的五張大字,聽了萱草的話,眼中閃過一絲失望,擺了擺手:"就照着姐姐說的,把那對翡翠耳墜拿出來,再拿那個纏絲空心的金鐲子備着罷。"低下頭自去寫字了。

萱草答應着要轉身,蔣燕華又放下了筆:"可知道姐姐要穿什麼?"

萱草想了一想:"奴婢去的時候,見薄荷姐姐正掛一件銀紅衫子,還有條石青包五色閃緞邊的裙子,估摸着大姑娘是要穿。"

"那首飾呢?"

萱草搖了搖頭:"這奴婢不知。"

蔣燕華躊躇了片刻,還是道:"那我還是再去問問姐姐要戴什麼首飾,別跟姐姐衝撞了纔好。"

萱草猶豫了一下,道:"姑娘,奴婢看大姑娘既然都說了,那必定會選與姑娘不同的首飾的。"

蔣燕華舉步往外走:"還是問問的好。"

萱草無計,只能跟着她再出去。好在蔣家宅子小,雖是兩個院子,也隔不了幾步。蔣燕華進屋的時候,果然薄荷正拿出首飾匣子來挑撿:"姑娘,戴這對海棠簪子可好?"

蔣燕華一眼看過去,見那簪子金燦燦的,簪頭是三朵小巧的海棠花堆在一起,花心裡並鑲了米珠爲蕊,便笑道:"姐姐要戴這個?方纔母親還說,要我明日戴她那對海棠花鈿,幸而我沒有接,否則豈不是跟姐姐戴得重了。"走上前來,就着薄荷的手看了看,讚道,"這簪子真漂亮,外頭瞧着跟珠花似的,可比我那對珠花又精緻得多了。"

桃華瞥了她一眼,淡淡一笑:"妹妹心細。不過天氣熱,這些金燦燦的也不相宜。薄荷把那枝粉紅珊瑚如意的簪子拿出來,再拿那對水晶滴珠耳墜,配一隻玉鐲子就好。"

蔣燕華目光忍不住跟着薄荷打轉。水晶耳墜倒不大顯眼,那簪子頭上鑲的珊瑚顏色卻是極好的粉紅色,瞧着鮮豔潤澤,配桃紅衫子正合宜。相形之下,她的蜜蠟綠松石珠花就彷彿太素淨了些。還有那玉鐲子,顏色淡綠如新葉,卻又比她的縷金鐲子雅緻。

薄荷注意到蔣燕華的目光,不動聲色地將選中的首飾放進個小妝盒裡,擺在妝臺上待用,回手就把首飾匣子蓋好,又送回原處去了。

蔣燕華只得收回了目光,轉頭去看掛在那裡的衣裙:"還是姐姐會挑衣裳,這珊瑚簪子配這衣裙正合適。裙邊上包着的這五彩閃緞邊子把顏色都調得亮起來了。姐姐,明日是老夫人壽辰,我,我方纔拿來的那衣裳是不是有些太素淡了……"

桃華示意薄荷上茶,漫不經心地道:"咱們家是什麼身份,蘇老夫人和蘇夫人心知肚明,穿得花枝招展反而不像樣子。"

蔣燕華坐着喝了一杯茶,看桃華只管低着頭在做一件小肚兜,只得訕訕說了幾句話,自己起身出去了。

她一走,薄荷就撇了撇嘴:"姑娘說,二姑娘這是過來做什麼呢?"

"管她想做什麼,橫豎你姑娘我拿得定主意就是了。"桃華把鎖好邊的小肚兜拿起來比量了一下,微微一笑,"隨她去吧。總算還知道分寸就行了。"

蔣燕華帶着萱草回了自己院子,便悶頭去寫字了。萱草自退出去收拾東西。小丫頭枸杞替她打下手,小聲問道:"姐姐,我怎麼瞧着姑娘這次彷彿不歡喜似的。"蘇家一年也不過能登門一兩次,從前一說要去,都是歡天喜地準備,這次倒彷彿有些不樂似的,連枸杞這□□歲的小丫頭纔看出來了。

"噓--"萱草和枸杞是從外頭一起被買進來的。兩個都是家裡遭了災才被爹孃賣了,在牙婆家裡便認識,進了蔣家又伺候同一個主子,格外有些交情。萱草見枸杞說話不知收斂,連忙止了她,側耳聽聽燕華那邊沒動靜,才壓低聲音道:"不許胡說。去蘇家給老夫人賀壽,姑娘哪有不高興的。咱們都進來三年了,你怎麼還是口無遮攔的?再這麼胡說,我要打你了。"

枸杞眨巴着眼睛,搞不明白自己錯在了哪裡。不過她素來信賴萱草,雖然不解,還是乖乖應了一聲,不再說話了。

萱草打開蔣燕華的首飾匣子,看看裡頭的首飾,暗暗嘆了口氣。枸杞都能看出來的事,她如何看不出來。蔣燕華匣子裡頭這些首飾,倒有三分之一是桃華給的。

蔣家不是什麼大富之家,女眷們每年按例也能添幾件首飾,卻是無論數量還是樣式都比不得那高門大戶。倒是李氏當初在京城時,蔣老太爺格外照顧二房侄子,每次添置首飾,都要多給二房一兩件。尤其蔣大老爺的幼女蔣丹華將桃華推倒摔得呆傻之後,蔣老太爺更是明裡暗裡給了不少東西。故而李氏留下的首飾不少,份量和樣式及鑲嵌的寶石都頗看得。

蔣燕華來了三年,金銀首飾也有七八件,但多是家常之物,若是要去蘇家這般的場面,桃華多半都會給一件較爲貴重的飾物。那翡翠耳墜和鑲珠耳墜,還有一隻鑲細碎紅寶石的鐲子,都是桃華陸續給的。

前頭次次都給,這次姑娘只叫送衣服和珠花,便是想着大姑娘能再給一對花鈿或別的什麼了,卻不想跑了兩趟都落了空,所以才心中不樂起來。只是那些東西本來就是大姑娘的,願意給是看着姐妹情份,如今不願給了,卻也挑不出什麼錯來。

桃華這次不給東西的原因,萱草也能猜得出來,無非是爲着老爺出門後家裡鬧的這些事罷了。眼看着兩邊是生分了起來,萱草做爲燕華的丫鬟,心裡實在有些擔憂--姑娘雖說如今改姓了蔣,可畢竟不是老爺親生,若是跟大姑娘那邊不睦,只怕討不到什麼好處。

主子若是不好了,做下人的又能有什麼前程?可惜這些事,萱草插不上嘴,也只能心裡默默嘆息一番。

第49章 秘密第181章 京城第261章 匕現第36章 上第202章 同根第200章 私心第136章 相會第118章 嫉妒第64章 上香第139章 大赦第97章 封賞第40章 重生第116章 無孕第174章 戰事第160章 牛痘第101章恩典第260章 圖窮第74章 風波第218章 宮宴第155章 防痘(上)第171章 伯樂第121章 定親第167章 無隙第102章賀酒第144章 中秋第175章 搶救有喜第252章 分別第53章 丫鬟處置重症第132章 救人新茶第263章 大結局(上)身份第189章 危重第89章 觀獵第50章 皇子第117章 八字第26章 委屈第168章 後宮第218章 宮宴第62章 後宮第94章 治瘧第66章 援手第115章 錯了第142章 六禮第248章 自作第117章 八字第118章 嫉妒第112章 失望第125章 事定第173章 捱打身份第211章 結案第195章 交鋒第243章 反撲第193章 預警第89章 觀獵第120章 藥箱第202章 同根第193章 預警第211章 結案第162章 種痘第133章 秘藥第188章 受傷第208章 成功第160章 牛痘第28章 奉召第212章 子嗣第123章 託夢第188章 受傷貪心第219章 喜訊第179章 返京第42章 家宴第179章 返京第200章 私心第207章 染指第32章 邀約第148章 大疫第22章 拜佛第204章 失控第194章 回來第112章 失望第74章 風波第66章 援手第23章 有孕第170章 醫術第260章 圖窮第40章 重生第179章 返京第184章 成親第140章 聖壽第82章 改藥第132章 救人第68章 私談第109章得封第221章 回來第92章 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