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人禍

流民這種事兒,自前前朝起就時不時的有。畢竟小農是靠天吃飯,哪幾年風雨不調田地減產,就免不了有人失去土地賣兒賣女背井離鄉,若是人數多了,流民就出來了。

先帝那時候,流民也是有的,所以若只說流民,朝廷上也不會太當回事兒,不過是賑濟罷了。說句殘忍的,就是不賑濟,小民的生命力比蟲蟻還頑強,過幾年餓死的人餓死了,活着的人還是能找到活兒乾的。然而到了流民爲寇,乃至於殺了朝廷官員,這可就是大事了。

一時間在京城裡頭,流民爲寇的事傳得沸沸揚揚,倒把安郡王娶正妃的事兒給壓下去了。

桃華雖然自頒旨之後就閉門不出,但三七機靈得很,很有些消息送進來,有一些還是沈數那邊派來送東西的人嘴裡漏出來的消息,就更可靠一些。

“說是山東那邊從前年起就有些旱,收成不好,就冒出來一個什麼紅蓮教,說是——”三七說到這裡,儘管知道屋子裡沒有外人,也還是不不由自主地壓低了聲音,“說是因着皇上繼位不正,纔有這些災荒。”

薄荷一邊忙着裁布一邊道:“皇上是先帝的長子,怎麼成了繼位不正了?”指婚聖旨下來,按沈數的年齡,成親的時間也不會太久,有些針線現在就要準備起來。郡王妃的嫁衣自有禮部和內務府去準備,但一些送給男方長輩的東西,以及嫁過去之後用於打賞的荷包之類,都得桃華這邊自己準備。

因爲很快要搬家,大件的東西也不好繡,薄荷就先裁出布來做荷包。橫豎這些東西大小都差不多,批量裁出來隨時都能拿來用,裁的時候還不大用費腦子,一邊幹活都不耽誤閒話。

三七搖頭道:“雖說是長子,可出身……”

桃華笑了笑:“又是子以母貴那一套是吧?該不會說先帝嫌今上生母卑賤,本來矚意的是安郡王這種鬼話?不會有人敢說今上是弒父才得以繼位的吧?”

三七吐舌道:“姑娘真是神算呢,可不就是那麼說的。雖說不敢指名道姓的,可話裡話外的,就是那麼個意思。”

“嗯,也就有這些瞎話可編了。”桃華嗤笑,“這紅蓮教也是糊塗,就算說得皇上真是得位不正,與他們有什麼好處?要造反就得說本朝皇祖不正,那才管用呢。何況這些話只能騙騙無知百姓,誰不知道今上是先立了太子,之後才從東宮登基的,就算先帝偏愛安郡王,立了太子就證明他是要把皇位給今上的,無論他心裡願不願意,都說不上今上得位不正的話。”

薄荷聽自家姑娘把本朝開國皇祖都說出來,嚇得連着攔了兩次:“姑娘,這些話可說不得的。”

桃華看她和三七都一副嚇着的模樣,只好把後頭的話嚥了笑道:“看把你們嚇的,不過都是閒話罷了。說來這什麼紅蓮教,也無非是利用了百姓生計無着的怨忿心理,爲自己謀好處罷了。”

三七半天才找回舌頭來:“可不就是姑娘說的這樣。如今這糾集流民衝擊官衙的,都是紅蓮教徒。他們搶了官衙,開了官倉,之後就都跑去山裡了。如今朝廷正議着要令人領兵去平叛,聽說那邊有好幾千人了呢。”

桃華不禁嘆了口氣:“災荒年間所謂造反的匪寇,有不少都是因爲吃不上飯才這麼幹的,若是有飯吃,有田種,這些匪寇少說得跑一半兒。現在都當成叛黨……”一旦被扣上造反的帽子,那就是殺頭的罪名,搞不好連家裡人都要一起死,到時候說個血流成河大概是不過份了。

三七是蔣家世僕,還不知道災荒的苦處,薄荷卻正是因家裡沒飯吃才被爹孃賣出來的,不由得有些唏噓起來:“還是姑娘知道下頭人的苦處,那朝廷真的要把這些人都殺了?”

桃華苦笑一下:“那誰知道呢。但看皇上的意思吧。”不過,就算皇上不說全殺,這種事裡白死的人還少嗎?

“只是,這紅蓮教也不能是一天就冒出來的,早前山東官員就沒往上報嗎?”還有連着幾年天旱減產,小民的日子越過越苦,就不防着這種事?

三七撓撓頭:“小的聽侍衛大哥透過一句——說是因爲傳位不正的話,下頭人都不敢往上報……不過,也有人說,不上報是因爲那縣官新上任,若是報了災情,於他的考評不利。”

桃華覺得無話可說:“現在鬧出大事來了,他的考評就會好了?”這種能糊弄就糊弄,過了三年我拍拍屁股走人,誰接任誰倒楣的思想,原來是自古就有的,也不知害苦了多少人。

三七撇嘴道:“現在他頭都叫人砍了,還管什麼考評呢。”

“活該!”薄荷恨恨地道。

“那朝廷已經下令叫人去剿匪了?”

“已經議得差不多了,聽說是指派了於銳——哎,姑娘還記得不,就是在西苑獵場被咱們王爺打得落花流水的那個!”

三七是沒有去過獵場的,然而並不妨礙他聽說過於銳是如何被沈數兩次擊敗,連金吾衛指揮使都丟掉了的,說起來不免眉飛色舞:“聽說那回把宮裡指揮使的位子也丟了,在五軍裡頭謀了個差使,這會聽說要剿匪平叛,於家還不趕緊把人塞上去立功呢。聽說去的於家人可不止他一個。”

桃華詫異了:“還去了不少?”

“聽說是還有幾個。據說承恩伯府是打算過繼嗣子了,於家那些族人現在是各施手段,爭得不亦樂乎呢。倒是有幾個略有點見識的,想着借這個機會也謀個出身,就算承恩伯府那邊看不上,將來能有個差事也行啊。”

薄荷不禁笑道:“你這些消息都是打哪兒來的?”於家子弟隨軍剿匪這種事,可不是在街頭巷尾隨便聽兩耳朵就能知道的。

三七嘻嘻笑道:“不瞞姐姐,是前兒郡王府的侍衛大哥過來送東西的時候告訴我的。”

他說的就是初一。前天初一悄悄過來,給桃華送了一匣子寶石。

郡王妃的嫁妝,按制是由內務府出。但是嫁妝這東西水分太大,以沈數現在這個處境,內務府很可能弄個外面好看裡面空,所以桃華自己也要備些東西。然而蔣錫這一房也不是什麼有錢人,有些東西實在置辦不起,可若不置辦,將來出去交際就有*份。沈數大約是料到了這一點,便着人送了這匣子寶石來。

寶石合計二十顆,大小不等,質地卻都不錯,拿來鑲首飾能頂很長時間,正是桃華如今最缺的。李氏留下的那些東西,在民間算是相當不錯,但對於郡王妃來說大概就只好當個日常插戴了。

“你個機靈鬼。”桃華笑着擡手虛點了他一下,“薄荷把那碟烏梅糕給他。”

三七接了烏梅糕謝賞,卻並沒有立刻出去。薄荷一眼看出來,便嗔道:“有什麼話就老實說,在姑娘面前鬧鬼,仔細你的皮!”

三七就撲通一聲跪下了:“奴婢有點糊塗想頭,想跟姑娘說,又怕說了逾越……”

“說吧。”桃華也收起笑容,“要是逾越了,回頭自己領罰去。”

三七腦袋幾乎要垂到胸口:“前些日子二姑娘定了親事,奴婢的姐姐回去說,二姑娘想把奴婢一家子帶過去做陪房……”

“父親是許了她能帶幾個人過去——怎麼,你家裡不願意?”

三七把頭垂得更低:“奴婢一家子都聽老爺和姑娘的……”

這意思就是說不想跟着蔣燕華去了。薄荷就輕輕啐了一聲:“別拿這些話來搪塞姑娘,老實的說罷。”

“奴婢想跟着姑娘……”三七還是大着膽子說了,“奴婢爹孃是要聽老爺吩咐,只是奴婢有點兒私心……”

茯苓是高高興興回家去說的,因爲蔣燕華已經許了她,她一家子過去之後,那個鋪子就交給他們管。但是兩個老的都不是特別起勁,只說要聽蔣錫的,老爺讓伺候誰就伺候誰。

但是三七就有點沉不住氣。蔣燕華雖不是蔣錫親生,但平日裡蔣錫待她也不錯,又是嫁的翰林家裡,一旦蔣燕華開口,蔣錫說不得就許了。

“你不願意跟二姑娘去?”

三七連忙磕了個頭:“奴婢並不是想着攀高枝,見姑娘要做郡王妃了,就想着那榮華富貴。奴婢只是——一則是想伺候姑娘,二則姑娘前頭說那劉翰林家未必好,奴婢也覺得,若主子不好,奴婢實在是……”誰都不想伺候個刻薄的主家啊。

桃華笑了笑:“我也只是猜測而已,未必劉家就不好的。”

三七很肯定地說:“姑娘的眼光從來都是準的。”大姑娘這些年辦的事,有哪一件是錯的?就是他爹孃都說,跟着大姑娘再沒錯的。前些日子二姑娘定了翰林家的親事,大姑娘這裡還沒個動靜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好了,不管大姑娘將來嫁到哪家,他都想跟着。

“你起來吧,我回頭跟父親商量。”桃華點了點頭。說起來茯苓這一家子,爹孃都是老實本分的,到這姐弟兩個倒都有幾分心眼,可惜對她來說,茯苓的心眼就長得不是地方了。

三七又磕了個頭才走。薄荷忍不住問道:“姑娘打算怎麼辦?”

桃華反問她:“你說呢?”

“姑娘將來要嫁到郡王府去,那邊人多眼雜,雖說王爺愛重,姑娘也得有自己得用的人。奴婢瞧着三七機靈,他爹孃又老實肯幹,原是想着姑娘可以帶他們過去的。只是沒想到……”沒想到蔣燕華那邊已經要下手了。

“大概是茯苓心熱。”桃華慢悠悠地道,“不過現在她還是不是那麼心熱就不一定了。”

薄荷噗地一聲就笑了出來。她家姑娘不常說刻薄話,但真說出一句來也是能噎死人的。茯苓就像牆頭草,之前得罪了姑娘,見二姑娘嫁個翰林,自然忙不迭地貼上去想攀高,如今姑娘居然成了郡王妃,就算明知道姑娘這裡不會要她,她也肯定要難受死了。

茯苓現在確實難受得要死。老話說得好,誰知道哪塊雲彩有雨,當時她聽這話的時候不覺得怎樣,現在卻是深切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智慧。早知道大姑娘有當郡王妃的福氣,她到底當初是被什麼鬼迷昏了頭,要給太太開那庫房門啊!

然而到了這時候說什麼也沒用了,世上賣什麼的都有,就是沒聽說有賣後悔藥的。事到如今,茯苓也只能一門心思奔着劉家去了。

搬出蔣家的日子已經定下,小於氏來挽留了幾次,又殷勤提出要幫蔣燕華置辦嫁妝。曹氏倒是頗爲動心,蔣錫卻是婉言給拒了,曹氏失望之餘,也只好自己關起門來跟蔣燕華討論嫁妝的問題,搬家的事一總都交給桃華去管了。

茯苓收拾着東西,就聽曹氏在談那鋪子的事兒:“你爹已經把鋪子盤下了,你想想要做點什麼生意,過幾天搬到那邊就去看看。”

蔣燕華便回頭問茯苓:“跟你爹孃說了沒有?若說了,讓你爹孃想想要做點什麼生意好。”

茯苓連忙答應下來,到晚就去前頭找自己爹孃。誰知這話說出來,爹孃都沒應,半晌她爹才慢悠悠地道:“要說做生意,爹只懂賣藥。可這藥輕易是賣不得的,這事兒,二姑娘還得另找懂行的人才行。咱們給主子管鋪子,是得讓主子賺錢的,若還要賠錢,倒不如不出這個力了。”

茯苓聽着這口氣不對,忙道:“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會做生意,爹你至少在藥堂裡做過,怎就不能再做別的生意了?”

她娘嘆了口氣,過來拉住閨女的手:“你年紀也不小了,爹孃想着,不如就趁這個時候,給你尋門親事吧。”大姑娘成了郡王妃,家裡下人也能跟着提提身份,若是回無錫去,尋個殷實些的農家嫁了,一輩子也是不愁吃穿的。茯苓爹在莊子上當了那些年的差事,還真是看中了幾個不錯的小夥子。

茯苓一把將手抽了回去:“娘你說什麼呢!大姑娘那裡攀不上,二姑娘也是要當翰林夫人的,咱們跟着過去,前程正好呢!”怎麼這時候倒要讓她嫁回鄉下去了?

她爹把水菸袋在炕沿上磕了磕,仍舊慢悠悠地道:“有多大本事就吃多大碗飯,前程再好,也要看走不走得上去。”

茯苓頓時惱怒起來:“那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別人走得,我怎麼就走不得?大姑娘身邊那薄荷又有什麼本事了,如今跟着大姑娘陪嫁,怕不要風光死她!保不準過去就也跟了王爺——”

這句話是衝口而出的,等她發現不對已經咽不回去了。她爹不由得就變了臉色:“咱們家雖是奴婢,可也從來不想着給主子做小。”

反正話已經說了,想再收回去也不可能,茯苓索性就放開了:“做小又怎麼樣?將來生出來的兒女還是主子呢,總比奴婢的兒女還是奴婢的好!”

三七噌地跳了起來:“姐你說什麼呢!”這是嫌棄爹孃是奴婢嗎?

茯苓冷笑道:“別以爲我不知道,你還不是想跟着大姑娘走。可你也替你姐姐想想,如今我是得罪大姑娘了,跟着還能有什麼前程?”

三七滿臉通紅:“那也是你自己找的!”

“對,是我自己找的!”茯苓索性破罐子破摔起來,“我知道,你是兒子,爹孃都看重你,替你謀前程。我算什麼,若是拿我去換你的前程,一家子都願意着呢!既然這樣,你們走你們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就不信我走不出個人樣來!”說罷,怒衝衝摔門走了。

三七氣得要追上去,卻被他爹叫住了:“罷了。你姐姐如今這樣,也是到不了大姑娘面前了。由她去吧,說不得跟着二姑娘能有好日子過。”

“爹——”三七發急。若是一家子跟着不同的主子,叫主子怎麼能全心信任你呢?

他爹長長嘆了口氣:“你姐姐雖有些私心,可話說的也有理。爹孃看重你的前程,可你姐姐也是你娘身上掉下來的肉——罷了,只看個人的造化吧。只要你忠心,大姑娘不是那等猜疑的人。”

茯苓跟爹孃鬧的這件事,她沒敢立刻就跟蔣燕華回話。她怕沒了爹孃和弟弟,蔣燕華連她都不要了。於是蔣燕華問起來,她就先拿話搪塞過去,如此沒幾天,蔣家就開始分家了。

分家之前,小於氏還在府裡辦了個分家宴。她一面是高興妯娌們都走了,自己這日子也能過得清靜遂心,另一面卻又遺憾桃華搬出去之後,再想沾光就難了。如此矛盾的心情,倒讓她把這分家宴辦得不錯,只是一大家子和和睦睦地吃到最後,蔣老太爺扔了個雷下來,說他要去蔣錫家裡住些日子,好閱讀那些大內借來的孤本。

蔣鈞的臉色唰地就變了。蔣老太爺說是去看孤本,可真要是想看,完全可以把書借回家裡來看,哪有跑到侄子家去住着看的?這要是傳出去,不是在打他的臉嗎?外頭人要怎麼想,身爲長子不孝養老父,讓老父覺得侄子家比自己家住着舒服?馬上御史就能彈劾他好不好?

“父親打算去三弟家住多久?”蔣鈞壓着氣問。

“且先看吧。”蔣老太爺面無表情地回答,“想來你三弟也不至於嫌棄我,要趕我回來的。”

這是說你兒子嫌棄你嗎?蔣鈞覺得自己要爆炸了:“桃姐兒才得賜婚,下頭大約就是要行六禮了,三弟家中事多,父親若愛那些孤本,不如取回家來看?若是怕有人說三弟隨意將禁中孤本外借,讓鬆哥兒每日去取便是。”

蔣老太爺看了蔣鬆華一眼:“我給鬆哥兒尋了一處書院,在京城外頭,過幾日就收拾一下過去吧。歐家那孩子也在那裡,彼此也還有個照顧。”

蔣鈞臉色更難看了:“鬆哥兒如今讀書的地方也是好的,再說,還有劉翰林指點着……”一個考出來的翰林,不比那些沒功名的教得好?

蔣老太爺不爲所動:“劉翰林教的都是些投機取巧的東西,略學點還好,指望靠那個晉身就是胡說了。劉翰林能用,也是因爲他先苦讀過,又有幾分天份,你也該教導榆哥兒,小技不足以立身。”

蔣榆華在席間,臉就不由得紅了一下。蔣老太爺卻並不看他,續道:“鬆哥兒讀書尚未開竅,只學如何寫文章沒用。那邊書院裡雜學旁收,讓他去讀幾日只有好處。”

蔣鈞頭上青筋暴起:“父親也知道鬆哥兒天份不佳,還教他雜學,豈不更分了心!”

他這樣面紅頭赤的,蔣老太爺卻只淡淡道:“多學些東西,將來縱然不入仕也能自立。且那邊書院的山長是有德之人,鬆哥兒過去受些薰陶,將來以德立身,這纔是最要緊的。”

蔣鈞總覺得蔣老太爺這一句句的都好像在暗指些什麼,刺得他想把桌子掀了卻又不敢。他很想嚴拒那個什麼鬼書院,把蔣鬆華留下來。但蔣老太爺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如果他在蔣鬆華的事上硬扭着,那蔣老太爺大概就敢住到蔣錫家不回來。前途和兒子,他得選一個。

一屋子的人都看着他,他僵直地坐了片刻,還是看了一眼蔣鬆華:“祖父爲你尋的書院,去了好生讀書。”說這句話的時候,他覺得蔣老太爺眼裡有一絲譏諷,但再看時蔣老太爺已經轉過了頭對蔣錫道:“你也不許特意準備,不過是去住十幾日罷了。”

蔣錫恭敬地答應了,又試圖說點別的來調節一下氣氛,但席間的氣氛已經降到了冰點,不可能再恢復到原來的樣子了。蔣老太爺似乎也並不在意,沒片刻就離了席,招呼蔣鬆華扶他回百草齋。

蔣鬆華這會兒也不知道是喜是憂。被蔣鈞逼得太緊,他也想離開父親的眼去鬆口氣。可是祖父爲了他居然跟父親鬧成這樣,他又覺得自己未免太不孝了。

蔣老太爺看他一臉糾結也不說話,直走到百草齋門口才道:“不必多說,你能立身就是給家裡多了一條後路,是好事。”他似乎是自言自語地道,“若是早知道,當初該讓你父親也出去,可惜……”可惜長子受於氏的影響太深,父子又完全無法交流,他只怕他一頭栽進於氏的坑裡不出來,將來總有一天要倒楣的……

第44章 謀官第240章 癲狂偷換第241章 瘋狂第224章 納妾第57章 失望第18章 郡主第123章 託夢第90章 爭勝第70章 端午第193章 預警第214章 滿月第200章 私心第184章 成親第184章 成親第205章 百態第187章 遠行第46章 來訪第61章 親事貪心第98章 獻藥第91章 賭注第209章 欲擒第23章 有孕第209章 欲擒第232章 生子第32章 邀約第100章藥師第33章 橋塌第57章 失望第196章 自作第76章 誤診貪心第162章 種痘第118章 嫉妒第43章 反抗第229章 害怕第35章 心思第117章 八字第215章 警覺第45章 辛苦第54章 郡王第253章 逼迫第168章 後宮第252章 分別第199章 逃跑第86章 烏龍第247章 亂象第253章 逼迫第157章 行動第103章前程第156章 防痘(下)第256章 就計第200章 私心第112章 失望第132章 救人第165章 擋箭第165章 擋箭第139章 大赦第22章 拜佛莊子第60章 水仙第242章 毒計第182章 爬牀第104章議親第211章 結案第58章 侯府第155章 防痘(上)第65章 仇家第160章 牛痘第126章 指婚第51章 訴苦第251章 刺客第86章 烏龍重症第174章 戰事圈套第223章 救治父女第156章 防痘(下)第261章 匕現第137章 談判第120章 藥箱第63章 設計貪心第45章 辛苦第234章 滿月第82章 改藥第130章 腿疾第237章 捱打第194章 回來第68章 私談第174章 戰事第118章 嫉妒第223章 救治第69章 病症第154章 侯府第24章 賞賜第33章 橋塌第166章 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