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虎頭陀

張芷蘭和陳雯琳中午都沒在家,三個人就近在漢府吃過了飯,和張湄坐着聊了一陣,把正午的熱勁兒避過去,再次返回了潘家園。下午時間久一點,加快步子的話,差不多也能全部逛一遍了。

七八月份正是最熱的天氣,潘家園大門外的樹上持續着知了的振鳴聲,不知是什麼人的松獅犬,也龜縮在牆角的陰涼地裡不敢露頭,把它那藍到發紫的舌頭也吐了出來,四肢伸展着打瞌睡。

商鋪區的人還好一些,有的商鋪還安裝了空調,沒空調的也有電扇吹吹;天棚區的攤販們可就不行了,沒那個條件就只好硬抗,有的在陰涼地裡湊在一起打撲克,有的扇着扇子半醒半睡的,一派懶洋洋的景象。

“都說是‘七月流火’,有人說七月的天氣像流動着火一樣那麼熱,也有人說七月是大火星流走的時候,這個問題至今也沒人能有絕對的證據來解釋。不論是怎麼說的,總之七月是最熱的時候,真正想要涼快下來就要到八月之後了,而所謂的大火星流走現象,也只能在八月之後才能看到。

所有持七月火流走說法的人,都會用《詩經》裡邊的《七月》這一篇來作爲理論依據,頭一句說的就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發,二之日栗烈’,意指七月的時候大火星向西方墜落,九月的時候就該縫製冬衣了。

這些都是斷章取義,《七月》一篇的後邊還有‘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這一句,意思就是說七月是吃瓜的時候,八月可以摘葫蘆,九月採摘青麻。基本上所有的瓜類水果都是降火清涼功效的,包括蔬菜裡的絲瓜、黃瓜這些也都是,七月既然都已經沒有火了,爲什麼還要吃瓜來降火呢?

而《七月》只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豳(bīn)風》裡邊的一篇而已,豳指的就是陝西彬縣,《豳風》只不過是當地的民謠,再經過斷章取義,就完全不能當做科學的依據了。真正最熱的天氣就是陽曆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左右的這一段時間,而這一段時間也大多都是農曆七月,現在就正是七月,你們看看這些人啊動物啊什麼的,有點涼快的意思嗎?”

張辰一邊往市場裡邊走,一邊給寧琳琅和張沐把自己對農曆七月的不爽利表達了一番。兩個人也不做出迴應,反正就是他這麼說着,兩個人這麼聽着,從下車的時候開始,就熱的不想說話了。

三個人邊走邊看,從上午結束的地方開始一家家的逛過來,店鋪裡的服務員大都是懶洋洋的,招呼起客人來也是強打精神。睏乏是一種很容易傳染的東西,三個人逛了幾家之後,也快給服務員的精神狀態感染了,寧琳琅更是給帶的打了個哈欠。

一間買字畫的店鋪裡,張辰也有點快要犯困的時候,擺在玻璃櫃臺裡的兩幅扇面給他來了一記涼快的,馬上就起了精神頭。

這是兩幅紙本題字的大扇面,一幅上書黃庭堅的自贊偈“似僧有發,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一幅是“僧開小檻籠沙界,鬱郁參天翠竹叢。萬籟參差寫明月,一家寥落共清風……”,這首七律《題息軒》也是黃庭堅的詩。

兩幅扇面的題詩都是顏體的楷書,行書用筆均勻鋒芒內斂,溫潤之中不乏剛勁的內在,字字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倒也有七八分顏真卿的神韻了。末尾的留款是:丁巳秋書,虎頭陀。

張辰喊過半瞌睡狀態的服務員來,問道:“這兩幅扇面什麼價錢啊?”

服務員是個半大小子,還屬於童工的級別,估計是老闆的親戚或者弟子一類的近人,揉了揉眼睛,帶着一絲不痛快,像是嫌張辰打擾了他似的,愛理不理地答了一句:“一千一幅。”

一般來說想討價還價都得是在雙方都精明着的時候,那樣纔會爲了利益相互盤算,可現在這個小鬼的態度明顯就是你愛買不買,一點都沒有商量的餘地,讓張辰根本沒辦法說出後邊砍價的話來。

張辰心忖:這可不是好現象啊,這都什麼鬼天氣啊,熱的人都不想做買賣了,必須得扭轉這個局面。

轉變了一下自己的態度,以很挑剔的口氣道:“你不會好好說話啊,你們老闆就這麼教你這麼招呼客人的?”

這話說的聲音還挺高,把正在後邊午睡的老闆也吵醒了,趕忙起身過來把那孩子拉到一邊,訓了一句“沒規矩”。

轉頭對張辰客氣道:“這位兄弟,小孩子家家的剛出來做事,還不大懂規矩,您多擔待着點。您看上哪件了,我給您拿出來過過手,價錢好商量。”

又對那個服務員道:“倒黴孩子,你還傻站着幹嘛呢,不趕緊的把客人要的東西拿出來,等着給你上供吶?”

服務員半帶委屈的把櫃檯打開,拿出裡張辰問過的那兩幅扇面,道:“舅,他問這兩幅扇面,我跟他說一千塊一幅。”

這小子還挺機靈的,知道先給他舅舅打個招呼,別兩邊說岔了話。

張辰看這架勢就知道了,他們壓根兒就不清楚這“虎頭陀”是何許人也,這兩幅扇面的價格也是估摸着報的,還有很大的餘地可以商量。

老闆見張辰猶豫了一下,就知道價格肯定是報高了,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不是懂行,反正這個價錢肯定是不會接受的。這年頭的年輕人都好面子,帶着兩個姑娘出來,如果連價錢都談不下來,肯定是一種丟臉的表現。

笑呵呵地道:“兄弟你別聽小孩子瞎說,他剛剛學着幹這個,價錢估摸不準是常有的事。這兩幅扇面肯定是民國時候的了,就是這個‘虎頭陀’可真沒聽說過,大概是個和尚一類的人吧,有沒有名氣就不說了,可這怎麼說也是有些年頭的東西了,兩幅一千塊您看怎麼樣?”

張辰心說,這位還沒名氣啊,說起來名氣是不大響亮,可那是因爲沒人提,真要說起來,但凡是和他打交道多的,哪個不是近代史上大名鼎鼎顯赫一時的人物,他若沒名氣那近代史上就沒幾個有名的了。

不過也好,既然他自己都不知道,那就不用客氣了,他知道了還有撿漏的機會嗎。搖了搖頭,道:“老闆,你這兩件東西雖然看着像是民國的,可不一定真有什麼價值啊。民國的時候文人比狗還多,誰沒事都好寫上那麼幾句,有幾個人的字能真的賣出去呢,何況還是一個和尚,一千塊太貴了點吧。”

“兄弟,你打聽打聽,當代書法家都有一字千金的了,何況是民國的呢,這麼漂亮的字留到現在,還不值一千塊?”老闆爲自己的東西辯解着,希望能賣上個好價錢。

張辰早就有了準備,撇了撇嘴,道:“書法家?老闆你在開玩笑吧,當代書法家那是什麼概念,你這扇面上的字倒是還算工整,可書法家就稱不上了吧,真要是書法家的真跡,能留到今天讓你賣嗎,你聽說過一個叫‘虎頭陀’的和尚書法家嗎?”

老闆也給張辰說的有些不好意思了,他的確是有偷換概念的想法,只是沒想到這麼容易就給張辰拆穿了,這時候還真是有點尷尬,想着說點什麼來挽回一下自己的面子。

張辰又接着道:“書法家是書法家,文人是文人,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的。老闆,你這兩幅扇面保存的還算不錯,這一點倒算是費心了,兩百塊吧,怎麼樣?”

兩百塊也就是幾張珍藏版海報的價錢,用來買兩件民國時期的書法作品,說起來還真是有點不大好聽。怎麼說也算得上收藏品了,難道還不如幾張海報的價值高嗎,光是這麼久的年代也值幾個錢了吧。

可事實就是這麼個樣子,古玩一類的收藏品價值不只是一個年代問題就能決定了的,年代只是諸多決定其價值的條件之一,還要參考物件兒本身的品相、藝術價值、對當時的社會形態有什麼作用、存世量的多寡、是否名家作品等等,好多的條件都符合了,才能算是有價值的收藏品。

同樣是一隻碗,同樣是乾隆年間的,可一隻是官窯的粉彩蝴蝶紋碗,一隻是普通民窯的大瓷碗;官窯的物件瓷胎細膩、畫工精美、釉色鮮豔多姿,民窯的大碗瓷胎粗糙不平、沒有任何畫面表現,僅僅是白釉一層在碗口外沿加了一道籃圈。

這兩隻碗雖然在同一個時期生產,甚至白瓷大碗保存的要比粉彩小碗完整,沒有任何的磕碰。粉彩的小碗依然有幾十上百萬,或者是更高的價值;大白瓷碗卻只能當做一件歷史遺物,了不得也就幾百一千了。

又或者說是一件漢代的青銅鏡,沒有銘文、沒有紋飾、造型簡單、鏽跡斑斑還有破損的部分;而一件清中期仿製的唐代銅鏡,有重圈銘帶、虯髯客故事人物圖紋、製作相當精美、保存的又十分完好。

這兩件東西相比較起來,清中期的這面仿唐代銅鏡藝術價值很高,很可能會價值幾萬塊;而那件本是漢代的銅鏡,卻因爲毫無藝術價值,也沒有可供研究的題材,百八十都不一定有人要。

第350章 多少錢我都買第630章 早餐的含義第547章 衣錦還鄉之犁庭掃穴(上)第105章 意外收穫第134章 拍賣會風波(三)第631章 也是妖孽第572章 機關、毒氣第653章 威逼第651章 黑洞並不可怕第733章 新年與災難同在第467章 這個丫頭有點傻(上)第160章 再臨緬甸(三)第314章 差一點就掛了第742章 阿三的奢望第419章 大有收穫第278章 選帝侯紋章瓷第281章 漢府瓷第379章 董展名作第150章 虎符第357章 準備第421章 十重寶函第109章 上船第280章 恩將仇報第404章 考慮一下第360章 讓我姐姐走第413章 崖山遺物第431章 富可敵國第638章 華金金屬第84章 兩座大院第731章 岳家求救第721章 易主第228章 打秋風(五)第110章 公民的責任第362章 兩隻密匣引發的血案(下)第578章 又是楊晨燕第427章 一了百了第210章 張沐的心思第375章 父債子償(下)第455章 你再給我重複一遍看看第278章 選帝侯紋章瓷第110章 公民的責任第293章 不懂歷史(二)第401章 海上絲綢之路(十)第184章 一家歡喜一家愁第342章 炒作(上)第342章 炒作(上)第693章 十萬火急第211章 驗收第700章 破而後立(上)第309章 最壞的人(下)第410章 打落水狗第100章 一賭爲快一睹爲快(三)第101章 一賭爲快一睹爲快(四)第190章 銷贓第464章 求救電話第615章 瓷娃娃第193章 事情鬧大了第285章 專家團解散第669章 有科研意識的王室第580章 直接打臉(下)第470章 你這玉是怎麼盤的第379章 董展名作第414章 唐韻永遠是唐韻第385章 有史以來最大走寶第333章 撿漏流第163章 再臨緬甸(六)第12章 一對玉蟬第413章 崖山遺物第602章 定策第56章 或許是個好機會第420章 突厥人的諂媚第132章 拍賣會風波(一)第102章 一賭爲快一睹爲快(五)第273章 孔雀尾的影響力(上)第572章 機關、毒氣第680章 陳雯琳的追求者第578章 又是楊晨燕第255章 定下基調第687章 影響力(一)第653章 威逼七一三彪悍的盜獵者上第278章 選帝侯紋章瓷第351章 拋磚引玉第451章 師妹獻策第438章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第106章 公盤結束第337章 幸好第238章 教會參與七一八沙圖什引發的煩惱第288章 自斷退路的堅持第127章 這都是真的嗎第256章 打秋風(三)第547章 衣錦還鄉之犁庭掃穴(上)第378章 實打實的悶戶櫥第95章 緬甸公盤--垃圾毛料第219章 所謂引回第629章 大婚前夜的無恥行徑第498章 拍賣會恩怨(二)第153章 遊艇會第569章 蚌中之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