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全面彈劾

黃琪和杜荷都很擔心地望着李愔。

“我有個屁事!你們坐下,喝茶!”李愔說道。

黃琪鎮定了下來,問道:“殿下,今天早朝後,皇上要帶着大臣們去種植基地,這可如何是好?”

“看就看唄,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李愔說道。

黃琪極其鬱悶,說道:“殿下說笑了。麥子都燒光了,還看什麼看?”

“別慌,山人自有妙計。”李愔拖着唱戲的腔調說道。

杜荷急眼了,他說道:“愔哥,您就別賣關子了。急死人了。”

“等我先唱一段再說。”李愔說道。

看到李愔如此鎮定,黃琪和杜荷都知道他一定有了解決辦法,心裡也踏實下來。就不再催問他了,準備給他一個臭美的機會。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李愔唱了一句,看到這兩位不着急了,也就沒有了唱下去的興趣了。他說道:“把心放在肚子裡吧,跟我來!”說着走了出去。

太極殿,早朝。

老一套,各部說了說自己的事情,其他部門也例行彙報了一下,早朝就完了。

但是,今天的早朝透着一股怪異,大家都隱約感到有什麼事情要發生。

唐太宗李世民看上去情緒很高,對於例行的彙報卻不感興趣,時不時打斷他們的話,催促他們簡短彙報內容。

原來,他惦記着種植基地的小麥收割呢!

自從黃琪向他彙報了小麥的長勢,以及收成的預測,他興奮得睡不着覺。他現在深深信服了李愔。試想,連傳統的小麥都能夠大幅度增產,那些北方種植的水稻,還有土豆、高粱、玉米、紅薯等作物,就更令人期待了。

他心不在焉,急於結束朝會,好前往種植基地。

終於,常規的事情彙報完了,不等值班太監照例問話,李世民就替他問道:“列位臣工,你們還有什麼事情嗎?沒有的話,朕有話要說。”

就在這時,京兆尹(長安市長)說道:“皇上,今晨長安縣令彙報,長安縣公田(朝廷的自留地)發生大火,火災是工部一個下屬部門(種植基地爲了保密,是以工部名義徵的地),具體情況,只有問工部了。”

李世民心裡一驚:“難道是?”他預感不好。

這時,工部尚書皇甫睿站了出來,他臉色難看,說道:“皇上,是種植基地。”事情已經這樣了,他也不敢隱瞞了。

“太子,怎麼回事兒?”李世民喝道。

太子出來說道:“父皇,昨夜,糧食種植基地,被人縱火,新品種小麥全部被燒燬了。”他表情沉痛地說道。

李世民大怒,說道:“你們是怎麼看護的,朕不是一再提醒你們,要保密,要小心,你們就是這樣辦事的,嗯?!”

這時,魏王李泰的死黨,御史牛路(從四品)站了出來,他說道:“皇上,臣彈劾樑王李愔。

李世民正在憤怒,他說道:“你彈劾他什麼?”

牛路說道:“臣彈劾他妄言惑衆,臣聽說他在研究所搞什麼新品種糧食。衆所周知,小麥耕種的歷史已經上千年了,大唐最富有經驗的農戶,最好的水澆田,產量不過280斤,平均不過250斤。旱田畝產更低,只有120斤左右。他竟然說可以翻翻,也就是可以達到400斤以上,這可能嗎?

因此,臣彈劾他妄言之罪,同時彈劾他搞種植基地,靡費朝廷錢財。”

太子李承乾說道:“你怎麼知道小麥產量達不到400斤呢?”

牛路說道:“如果能夠達到400斤,請太子殿下出示證據,那樣臣纔信服。”

這時,蜀王李恪的死黨御史趙萬年和周錦,也站出來說道:“臣等贊同牛御史的意見。”

“嘿”,李世民心中暗道:“今天這些人,好像早已經知道種植基地要出事兒似的,這件事有些詭異,要嚴查。”

太子李承乾無話可說,麥子燒光了,拿什麼證明?!

接下來,陸續出來了十幾位大臣,分別彈劾研究所私自經商的,彈劾研究所貪污的,彈劾工業學校招收商人子女入學,彈劾工業學校學生穿着奇裝異服的,彈劾三害和李佑打架的,彈劾研究所私自任命官員的,彈劾……五花八門。

李世民給氣得樂了。現在,他看出來了,這些人一部分是針對太子來的;另一部分是對研究所羨慕嫉妒恨,想插手研究所的。他靜下心來,要看看他們如何表演。

他說道:“好啊,今天就來看看,朕的這個十惡不赦的兒子,究竟有多大的罪。各部派一位侍郎,其他部門派一位副職回去主持工作,其餘的人,今天就討論這個問題。”

朝堂辯論開始了,工部尚書皇甫睿、戶部尚書高靜明、禮部尚書唐儉等人從各個角度,用翔實的數據,解釋了李愔對朝廷做出的巨大貢獻。

大部分朝廷官員都對李愔的貢獻表示欽佩。

這時,也不知道是誰去把孔穎達請了過來。

這位大聖人一出來,大部分人都認爲,他是來聲討李愔的,因爲他們都聽說了李愔當衆和他比試,給他難堪的事情。

唐太宗一看,今天的朝堂實在是熱鬧,連這位多年不上朝堂的大賢也來聲討自己的三害兒子了,看來,李愔的魅力還真是不小呀。

孔穎達過來向李世民行禮,李世民在龍椅上微微欠身,表示敬意。他笑着問道:“孔先生怎麼也來了。”

孔穎達說道:“老臣聽說,大家都在批判老臣的學生李愔,老臣也過來批判一番,看看他到底有多麼不堪。”

他環顧了一下四周,問道:“李愔怎麼沒來?”

這時,蜀王府長史、小諸葛權萬紀也曾經師從孔穎達,他站出來說道:“師父,樑王殿下看管種植基地失職,所謂高產糧食被燒光了,大概是調查情況去了,因此沒來。”

他特意強調李愔失職,示意李愔不敢來了。他剛一說完,反對李愔的人們就發出了輕微的嘲諷聲音。

孔穎達轉向李世民,說道:“皇上,老臣也要批駁李愔。”

李恪和李泰聽他這樣說,都興奮起來,他們的手下也都很振奮。孔穎達在讀書人中的影響力很大,他要是批判李愔,李愔就得臭了半個長安城了。

李世民也微微皺起了眉頭,心道:“這老頭心胸有點窄啊,看來朕的這個兒子,麻煩大了。”

孔穎達說道:“老臣認爲,李愔有三條大罪。”

第四百一十三章 誰是真正的公主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孫氏的感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妖孽級狐狸精第四百九十六章 難纏的哈羅德第四百七十五章 亂套了第一百三十章 有錢的日子真好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四百三十三章 密謀第五百零七章 舞林交鋒 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如願以償第一百三十七章 兒孫的鐵飯碗第五百三十一章 幣制改革和銀行第四百八十章 序幕拉開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走自己的路第五十三章 霍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危機第一百七十八章 八仙過海第七十六章 人妖第四百四十四章 祁連山第四十六章 少年太子黨第四百三十九章 吐蕃備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外飛仙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狄仁傑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蹟第一百四十章 背後捅刀子 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薛仁貴還鄉第五百零三章 李工程師第三百零九章 江山社稷的福氣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幕拉開了第三十二章 集體發難第三百零三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零二章 先聲奪人第三百一十八掌 冰釋前嫌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唐忠貞之士第九十四章 鐵勒部第三百九十一章 品酒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尷尬的唐僧第三百零六章 你知道夷男怎麼死的嗎第三百六十八章 鴉片第一百七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二百四十七章 鬼門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苦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揚眉吐氣的工部尚書第三百三十九章 長孫無忌的選擇第四百八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英雄紀念碑第二十九章 太子來訪第一百七十七章 送給太子的大功第三百六十八章 鴉片第四百八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質爭奪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漠甘露第四十四章 挑戰第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第二百九十八章 移風易俗第二百四十章 鐵腕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命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困第四百五十七章 長安三雄第十八章 康樂坊第五百一十七章 李旦出事第三百零六章 你知道夷男怎麼死的嗎第四百八十九章 艱難的抉擇第十八章 康樂坊第二百二十六章 軍規和軍歌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見班超第二百七十四章 殺機四伏第三百七十六章 怒火第三百零七章 除夕夜第一百七十二章 狗頭金第九十九章 激戰第六十一章 冷箭第四百九十六章 難纏的哈羅德第一百二十八章 是朕的好兒子第九十四章 鐵勒部第四十九章 四輪馬車第三百零七章 除夕夜第四百一十六章 希娜的招數第一百六十九章 洗腦會議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潮第一百二十八章 是朕的好兒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舉薦第二百四十三章 佈局第五十五章 工業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舉薦第一百九十九章 掏心戰術第三百一十五章 如願以償第二百零一章 紅旗報捷第一百零三章 分別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怪鬥法第五百二十九章 和平來臨第二十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零三章 烈火焚城第五百章 邪惡的哈羅德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二十二章 奪寶第二百八十三章 樑王死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神仙也怕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