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江山爲本

李世民說道:“看來大家的意見基本上是一致的。對了,這裡還有樑王一份關於未來對吐蕃作戰的構想。其中,講到了尉遲恭剛纔所說的問題。

你們中間有一部分人跟我去過工業學校,那次樑王講的那個大氣壓問題,應該還有印象。”

李泰一看自己這次賭對了,急忙說道:“就是樑王上次做的那個大氣壓的實驗,兒臣記憶猶新。”

李世民說道:“大唐的軍隊到了吐蕃就喘不上氣來,是因爲吐蕃的地勢高,空氣稀薄。咱們大唐的人不適應,而吐蕃人一直生活在那裡,就比咱們的人能夠適應那種條件。

樑王說了,只要咱們的部隊在類似的條件下進行適應性訓練,一樣可以在吐蕃那樣的高原作戰。”

李靖點點頭說道:“原來如此,我以前還以爲吐蕃人有神相助呢。哈哈。”

房玄齡說道:“樑王殿下的知識真是太淵博了,竟然連這樣的事情都知道。臣歎服。”

侯君集美滋滋地在那裡傻笑。

李世民說道:“剛纔輔機的提議,正和樑王的意見一致,他已經請命前往西域,負責這次援助吐渾谷抵抗吐蕃的事情。我看就這樣辦吧。”

隨即,李世民頒旨:樑王李愔擔任西域宣撫使,隴右道和安西都護府聽從樑王李愔的調遣。李靖的參謀總部負責協調配合。

離開了太極殿,長孫無忌心中忽然有些慚愧——人家樑王根本就沒有打算回到長安,而是想方設法在爲大唐做事。再想想太子,唉,實在是提不起來啊。

長孫無忌是個對李世民無比忠誠的人物,對於貞觀之治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長孫皇后的哥哥,維護她的兒子義不容辭。拋開這一層關係不談,他對樑王李愔還是十分欣賞的。

太子李成乾越來越鬱悶了,他無論怎麼做,都是不能讓李世民滿意的。他現在很恨李愔,恨他太出衆了,恨他不給自己提前通氣,恨……他都不知道自己該恨什麼了。

他回到東宮,在自己的房間裡,點起一炷香,祭奠無辜冤死的稱心。心道:“還是稱心好啊,那麼乖巧懂事,從來不會讓自己不開心,可惜……”

李成乾越想越思念稱心,一行清淚流過他俊秀的臉頰。

李成乾又病了。

這天,鴻臚寺正卿唐菲接到中書省的通知,讓他前往隴右道觀察使府衙向樑王李愔報到。

與此同時,接到命令的還有杜荷和尉遲寶琪的特種部隊。總參謀部的薛仁貴也接到了命令。

這些人匯聚到一起,向隴右道進發了。

不久以前,孔穎達和霍強也從雲州來到了長安城。

早朝,太極殿。

李世民頒佈了一系列的任命。大唐新成立了兩個獨立部門部門,這些部門的級別低於原先的六部,被稱爲二級部。其中包括文化部、工商業部。

文化部包括教育司、宣傳司和文化研究司。孔穎達任部長。

工商業部包括工業司、商業司、礦業司、專利局。李旦任部長。

這裡面最大的亮點是,霍強以雲州商業局長的身份擔任了正四品的大唐商業司長。這表明了商業的作用充分被朝廷認可,商人的地位也開始顯著地提高了。

文化部裡面的主要官員基本上是孔穎達的學生,三個司長除了文化研究司長是魏王李泰的人,基本上是由孔穎達掌控的。

工商業部自然一水的是李旦的天下。這樣,樑王李愔

在朝廷上又增加了兩個強有力的支柱。

工部的職能也重新劃分了,鹽鐵企業、兵工廠歸工部管轄。城市改造和公路建設,也在工部的下面單獨成立了城建部和交通部。其中主要官員大部分出自工業學校。工部尚書皇甫睿表面上是太子的人,其實早已經是李愔的死忠了。

這樣工部也基本上爲樑王李愔掌控了。

李愔自從有了奪位的心思,就制定了長期的目標,不着急,慢慢地積蓄着自己的力量。

楊妃娘娘居住的承暉殿。

李恪最近越來越覺得岑文本有問題了,尤其是那天,他就不應該提起樑王李愔來,使得自己原本已經獲得了大家認可的建議,又被推翻了,顯得自己的見識比不上李愔。

他不忿地對岑文本說道:“師父,你爲什麼總是幫助樑王說話?明明父皇已經同意了我的意見,你幹嘛要提起樑王那個三害來呢?”

楊妃娘娘不滿地說道:“恪兒,你怎麼和你師父說話的呢?”

岑文本說道:“殿下,你對西域的事情不瞭解,對於吐蕃的事情更是一無所知。樑王殿下則不同,他心裡裝着大局,聽聽他的意見,對大唐是有好處的。”

李恪更加不滿了,他說道:“你明明知道他是輔佐太子的人,爲什麼要在那種場合去幫助他呢?”

岑文本正色地說道:“你和其他皇子爭鬥,臣是支持的。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保衛大唐的江山,如果大唐的江山都沒有了,你們還爭什麼呢?”

隨後,他斬釘截鐵地說道:“誰損害大唐的江山,誰就是臣的敵人!”

李恪有點急眼了,說道:“岑大人,既然如此,你就去幫助那個三害吧。我不需要你的幫助。”

楊妃娘娘也急眼了,她急切地說道:“恪兒,你簡直是不可理喻,岑大人說的是對的。你趕緊向你的師傅道歉。”

李恪擰着脖子,一言不發地走了。

岑文本望着他的背影,默默地留下了眼淚。

楊妃娘娘遞給他一條手帕。岑文本接過來擦掉了眼淚,說道:“娘娘,臣慚愧啊,沒有教好蜀王殿下。”

楊妃娘娘說道:“恪兒的脾氣向來如此,請你不要跟他計較。回頭我找他好好談談。”

岑文本堅定地說道:“娘娘放心,臣會一直支持蜀王殿下的。娘娘對臣的恩情,臣縱然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古人以西爲右,故稱隴山以西爲隴右。隴右道的位置相當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及新疆東部地。治所在鄯州(今青海樂都縣)。

現任隴右道觀察使漢東郡開國公李孟嘗45歲,中等個,臉型肥胖,上窄下寬,是跟隨李世民參與玄武門之變的9將之一。

這天,他帶領觀察使衙門的官員們,迎接了樑王李愔一行人。

第二百五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四十章 薛仁貴和高仙芝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敢開炮第三十二章 集體發難第四百四十四章 祁連山第一百零三章 分別第十一章 被彈劾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差點被下藥第一百四十二章 猖獗的匪患第一百二十七章 緊急磋商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宮第五百零一章 出售軍火第三百三十三章 攪屎棍第一百零一章 密碼通信第四百零一章 瘋狂的李世民第四百九十九章 電力和自行車第一百三十四章 帶皮沒毛的豬肉第三百一十三章 裝逼的代價第二十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九章 激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樑王死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國戰略二第二百章 大功告成第五百一十四章 探究第二百九十六章 目標林邑(越南)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名行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比你想的要嚴重第五百零四章 李工程師(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尚公主第三百五十八章 惡魔手段第一百零一章 密碼通信第三十四章 教坊交鋒一第二百二十章 風向標第三百七十六章 怒火第二十五章 黃金第四十九章 四輪馬車第九十八章 遇襲第二百零七章 你像我爹第三百八十六章 制衡第三百六十一章 下毒第七十章 岑文本的主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始作死第二百八十八章 絕殺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攪屎棍第一百七十二章 狗頭金第二百九十九章 象兵部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暉殿第二百九十三章 剷除毒瘤第二百七十二章 造反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楊妃娘娘的心願第四百八十四章 突破口第四百四十九章 望鄉第三百八十六章 制衡第三百四十一章 神仙也怕忽悠第二百八十二章 樑王遇刺第三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抉擇第四百七十一章 神探狄仁傑第二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觀第十二章 態度第二百一十九章 最強大的敵人第一百零四章 人販子第四十九章 四輪馬車第九十五章 潛伏第九十六章 契苾公主的心思第四百八十九章 艱難的抉擇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空軍 一第三十一章 風暴前夕二第九十三章 炮彈上的糖衣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空軍 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密謀第四百三十三章 密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象兵部隊第二百七十四章 殺機四伏第四百六十六章 倭奴女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戰爆發第三百二十四章 武器的差距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送給太子的大功三百九十章 決不讓步第二百五十八章 血戰龍德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武器的差距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伐決斷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亞夜郎國第五百零九章 舞林交鋒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作死就成全第十章 先打了再說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怪鬥法第五百一十八章 條件第三十二章 集體發難第五百一十四章 探究第三百二十一章 禱告三百九十章 決不讓步第四百零八章 乞討有罪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場黑科技一第十四章 不愧是朕的兒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能搶幹嘛要買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解的危局第四百三十章 倭奴人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