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朝會

唐朝的朝會有追朝、大朝、常朝、會朝之區分

唐代的大朝是每月的朔,望兩日,也就是初一、十五各一次,參加的官員比較多,常朝是五品以上的官員每日要上朝,也叫入閣。

會朝是每年的元日就是正月初一和冬至日這兩天,這個會朝的規模更大,京城的九品以上官員全參加,因爲這是一年當中的一個春天開始以及冬天的開始,要有新氣象、新風貌的。由於有假日製度,叫休浴,即給予休息洗澡浣衣時間,還有中元節即七月十五前後放假三天。

當朝廷面臨水火意外災害,有政變,有貴賓來訪需要討論應答接待,就需官員臨時上朝,叫追朝。還有備皇帝召問的叫待制。也有值班的叫寓直、值宿。

唐朝早朝的時間,是早上七點到八點左右。(《新唐書》:“學士入署,常視日影爲候”)

例行的常朝,按照規定,是5品以上京官參加,御史是個特殊的例外,從六品以上的御史就可以參加。朝會在討論完了當天的重要事情之後,御史們就可以發言了。

今天的早朝,明顯地多出了許多御史,朝臣們不知道這些討厭的傢伙們又要找誰的麻煩了。

今天是本年度最後一次朝會了。朝會的主要議題,是討論了一下春節的安排。唱主角的是禮部(文化宣傳部),說了一些節日的慶典活動。

通常所說的朝廷六部是指吏部(幹部部)?工部(建設部)?兵部(國防部)?戶部(財政部)?刑部(公安部)?禮部(文化宣傳部),各部設置尚書(部長)和侍郎(副部長)。

戶部也出來說了幾句,意思是今年朝廷收入不好,提倡節儉,大臣們的過年的福利也減少了不少。大臣們雖然能夠體諒朝廷的的困難,但是心裡不爽。

正是因爲大家心裡不爽,因此樂得看看御史們又要禍害誰了,看場戲也不錯嘛,於是大家都等着御史們開火呢。

正四品御史牛路首先站了出來,他尖着嗓子說道:“啓奏皇上,臣彈劾樑王李愔、昭武副尉李旦、振威校尉杜荷,昨天在西市上,打架鬥毆,不僅打傷了薛延陀部落的使者,還打壞了許多商販的攤位,引起了百姓們的不滿,影響極壞。請皇上予以嚴查。”

他說完後,向後面略微牛了扭頭得到了他示意的另外5名御史也一起站了出來,紛紛複議。

三害只是三個孩子,御史們爲什麼要在朝堂上彈劾他們呢?

三害本身是有官職的,李愔是樑王,還兼着雍州刺史(州長)。李旦是昭武副尉(正六品武散官)、杜荷是振威校尉(正六品武散官)。

他們是散官,不是朝廷的正式官職,不需要到朝廷上班。

大唐的官職分爲正官和散官。正官是正式的官職,擔任着相應的職務。

散官是一種榮譽官職,代表着他的品級,也就是社會地位。散官就是隻拿錢不用上班的那種,只是待遇相當於正官的一半,也不享受上班者如加班費等其它福利。

御史們彈劾了三害以後,大臣們中間也站出來的不少人,足有20多名,也紛紛複議,要求嚴懲三害,以振朝綱。一時間朝堂上沸沸揚揚的。

這些人都是四皇子李泰的手下,

唐太宗李世民聽完了他們的意見,沒有馬上表態,他問道:“還有其他人有意見嗎?”

太子李承乾第一個站出來,他說道:“父皇,列位臣工,我認爲樑王等人並沒有什麼過錯,薛延陀部族的武士在西市挑起事端,欺負我大唐百姓,樑王等人上前制止,解救了我大唐的百姓,這樣的行爲應該給與肯定。”

太子一說話,右衛大將軍(長安衛戍區司令)侯君集站了出來。侯君集38歲,身材高大,長方臉,臉型消瘦,一雙眼睛精光四射。他是李世民原來秦王府的舊將,凌煙閣排名第17位。以脾氣暴躁著稱。

他說道:“打了就打了,薛延陀那些混蛋,就該這樣對付,有什麼錯?”

盧國公程咬金在凌煙閣排名第19位,他的外貌形象和黑旋風李逵有得一拼,只是皮膚比他白一點,性情又要狡猾得多,不過,出身瓦崗寨混世魔王的他,脾氣暴躁和李逵是一樣的。

他大聲說道:“打得好,俺老程要是在現場,也早就上去揍他們了。沒錯,樑王他們沒有錯。”

武將們紛紛聲援三害,一些太子系和吳王系的大臣也表示支持三害。

四皇子魏王李泰,小名青雀,15歲,長相一樣的英俊瀟灑,只是他的體重超標,一張臉圓圓的,有些變形。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好士愛文學,工草隸,集書萬卷,是當時的書法家、書畫鑑賞家。

在諸位皇子中,李世民最喜歡的就是他了。

唐太宗對李泰百般寵愛,經常帶着他四處遊幸,甚至不過短短一日見不到他,也要派自己養的一隻名爲“將軍“的白鶻去送信,一日之內鴻雁往返數次。

根據史書的記載,李泰“腰腹洪大“,不過唐太宗見到愛子如此圓滾滾的模樣,擔心的卻不是太胖的話會影響身材,而是覺得兒子這樣上朝參拜的時候一定會很辛苦,心疼之下特別准許他乘着小轎子到朝所,真是前所未聞。

李泰內心實在是看不上太子李承乾,他認爲吳王李恪纔是他最大的敵人,因此,不放過任何一次打擊李恪的機會,這也是他發動這次攻勢的原因。

李泰看到情況有些不對,他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就輕輕咳嗽了一聲。

禮部尚書王珪曾經擔任過李泰的老師,他站出來說話了。他說道:“皇上,鴻臚寺報告,因爲樑王李愔等人毆打薛延陀使臣,在前來朝賀的各國使臣中造成了恐慌,各國使臣紛紛質疑長安的治安狀況。”

說到這裡,他看看李世民的臉色,可是李世民不動聲色,他看不出什麼來。他只好接着說下去:“臣以爲,御史們的彈劾是有道理的,樑王等人在長安街頭滋事,的確有損大唐的形象。”

這時,吳王李恪站出來說話了。

第十四章 不愧是朕的兒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血唐軍第四百六十章 蒸汽機與鐵路第八十二章 不請自到的麻煩第四百五十四章 葛路鎮第五百一十一章 離開造船廠第一百三十一章 揚眉吐氣的工部尚書第四百六十二章 女飛賊第一百七十五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襲博格達沁第四十九章 四輪馬車第四百六十二章 女飛賊第二百九十八章 移風易俗第九十四章 鐵勒部第一百零七章 深入草原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利王庭開發第二百六十八章 淺削第五百一十七章 李旦出事第一百七十章 香皂和肥皂第八十七章 新狼王計劃第三百四十六章 登陸九州第三百七十九章 沉默的力量第四十七章 科研所第一百二十章 契苾烏雲的手段第二百八十章 邊報第三百九十五章 真敢開炮第四百零八章 乞討有罪第六十三章 全面彈劾第四百三十八章 暗示第四十七章 科研所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怪鬥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淺削第九十四章 鐵勒部第三百四十一章 神仙也怕忽悠第七十三章 生產過剩也有風險第二百零二章 大捷之後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血唐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愛子心切的李世民第四百四十四章 祁連山第一百零五章 聯絡第一百零五章 聯絡第八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幕拉開了第三十二章 集體發難第四百六十四章 調查局新局長第二百五十二章 江山爲本第一百五十四章 草原來客 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攪屎棍第四百八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變數第十章 先打了再說第二百六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六章 突圍第四百二十三章 摜牛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羅德的目標第三十八章 未完計劃第二百九十九章 象兵部隊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幕第三百三十四章 態度第九十一章 封賞第三百二十七章 禍害倭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九十二章 太子挨批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唐礦業第四百三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險逼近第二百五十六章 其中有鬼第四百二十六章 假想敵部隊第一百二十五章 媳婦妹妹第七章 發財了第三百五十章 陰謀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襲博格達沁第三十四章 教坊交鋒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狄仁傑第三百章 幸福時光第四百六十章 蒸汽機與鐵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舉薦第二百六十章 大國戰略一第一百六十章 又要去草原第三十一章 風暴前夕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和平來臨第二百零五章 灞橋殺機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漠甘露第六十章 楊妃的無奈第一百八十四章 驚豔長安的婚禮第三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抉擇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困第四百五十一章 身負重任的王子第八十八章 悶土豆第二百三十四章 比你想的要嚴重第一百六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二百一十五章 三害出手第四百二十章 超級使團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暴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幕拉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火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展開第三百六十六章 反擊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契苾烏雲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