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最後通牒?

魏徵給雲燁徹頭徹尾的上了一堂封建主義君臣關係課,原來皇帝和大臣從來都對立的,原來大臣的作用就是用來分薄皇帝權限的,原來大臣和皇帝之間是互相依存,互相對立,又互相照顧,最後互相仇殺的兩個階級。

“老夫不爲自己考慮,也用不着替自己考慮,老夫活着的時候一定會高官的做,駿馬得騎,但是老夫死後,也一定會被陛下挫骨揚灰,小子,就是這樣,山東,河北,這兩個地方對朝廷並不是一心一意的,原因就是因爲當初秦王殿下在這兩個地方殺戮太重,幾乎每家都有死在秦王手裡的人,所以啊,那個地方總是陛下的心病,當初我單人獨騎去了山東,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說服山東豪族安分守己,但是陛下爲了虛名,一個《氏族志》就把山東的豪族得罪光了。

高士廉當初撰寫的《氏族志》把豪族崔文幹奉爲第一氏族,把陛下的關隴李家弄成了三等,不知道高士廉需要多愚蠢才能幹出這樣的事情,果然,陛下大怒,讓長孫無忌重新制定,小子,恰好你在這時候把人家竇家弄得灰飛煙滅,所以陛下把長孫無忌原來已經弄好的《氏族志》拿出來又修改了一遍,就成了現在的模樣。

不是我說你,你雲家的男丁連你的私生子算上才四個,這樣的家族居然被列爲三等,你以爲氏族排名就是這樣隨意完成的?

那是要考查祖宗十八代的,你雲家族譜人家都不好意思往上數,數到第九代就不見了蹤影,這九代,其中有四代是佃戶,所以啊,人家乾脆就把你當成 始祖寫了。你師父的地位就由你繼承,這樣纔有一丁點的靠邊。

你發現了沒有》陛下的權威越來越重了,五蠡司馬討厭不討厭?他們連老夫批過的本章都要查看,若不是我等極力向陛下進言,五蠡司馬的權威會更重。

嶽州刺史當得如何?我知道你當的非常愉快,因爲你本來就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老天瞎了眼啊,一個胸無大志的混混,偏偏滿肚子的文韜武略,腸子裡都是花花心思。左一個功勞,右一個功勞,立的不亦樂乎。

胸無大志。滿腔韜略的也就算了,偏偏又是一個人精,滿朝堂誰沒看出來你吧皇后當娘孝敬,這些無傷大雅,你自幼孤苦。跟着一個神仙一樣的師父瞎混,遇到娘娘教導你,生出這種情感很正常,這是美德,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嗎,這個道理也能說得通。你和皇家親如一家人那是你的造化,沒人說什麼。

可是你沒事幹說什麼山東封禪的事情?那和你有關係嗎?你還嫌陛下的權威不夠重?曲解老夫的話弄的老夫啞口無言,比下去泰山如果只是誇功封禪。老夫絕對不會阻攔,你就看不見陛下藏在袖子裡的屠刀麼?

陛下是武皇帝,骨子裡最信奉的是什麼?是強權,是武力,所以我朝纔會有玄武門之變。囚父殺兄,殺弟奸嫂。奸弟媳這些事哪一樁不是證明了他迷戀暴力?

百騎司脫胎於天策府,這些年幹些什麼事情你知道麼?梁州刺史因爲私下裡指責了陛下兩句,當百騎司隱藏在他家當馬伕的那個人站出來的時候,梁州刺史嚇得魂飛天外,連夜毒死了全家,自己在公堂上自縊而亡。

小子,你當然不怕百騎司,嶽州之時把百騎司當狗一樣使喚,沒人敢說出個不字,隨意的篡改旨意,陛下一笑了之,小子,貞觀朝只有你這個侯爺當得最舒坦。

李靖的功勞比你大吧?他在幹什麼?把大門閉上一個人喝酒,連他弟弟李百藥家都不去,房玄齡身爲首相,陛下非要把宮女賞賜給他,他敢要麼?要了那就是給自己身邊安插釘子,日子還怎麼過,房夫人拼着自己閨譽受損,不要命的喝下了那碗醋,小子,你想想,陛下說那是一碗毒藥,誰會以爲那是醋?

房夫人爲什麼會喝?因爲不喝的話,家裡就要進來百騎司的人,就像羊圈裡進來了狼,今後只要稍微不慎,就是家破人亡之災,拼着喝了,給老房賺來一個乾淨的家,回家後夫妻二人抱頭痛哭之事有誰曉得?

杜如晦上次因爲你的一個小難題,就差點萬劫不復,如果不是因爲張亮自己跳出來,老杜的日子一定非常的悽慘。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郭槐先生在黃金臺上與燕昭王說:“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役處。

這兩個人都是上古的賢人,他們總結出來的理論到了現在依然值得我們效仿、雲燁,說到底你是臣子,你不是皇族,哪怕你是駙馬都尉你也不是皇族。

老夫從未聽說過背離自己立場的人能活的逍遙自在的,你是一個閒散性子,去書院教書,宛如閒雲野鶴有何不好,慢慢的等待你的子女長大,然後開枝散葉,諾大的一個家族就形成了,爲何要摻乎進朝堂的紛爭?當年盧家男人死絕之後,你不是抑鬱了很長時間麼?你見不得死人,那就不要把人往死裡逼了。“

魏徵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大串話,說的非常的直白,沒有半點的拐彎抹角,設置連爲尊者諱的意思都沒有,就這麼赤裸裸的翻動自己的毒舌,將李二不爲人知的一面徹底的暴露在雲燁面前。

雲燁已經驚訝地忘記吃豆子了,眨巴着眼睛看着滔滔不絕的話語從魏徵濃重的鬍鬚裡面噴涌而出,簡直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態度應對,是應該表示憤怒,還是應該表示贊同,魏徵有一句話說的沒錯,皇帝的權利不能無限大否則很容易出現神這種讓人討厭的東西。

他說自己死後會被挫骨揚灰,雲燁現在就能肯定得告訴他沒錯,雖然沒有被挫骨揚灰,但是鞭屍這種事情,和挫骨揚灰有什麼區別?嘴巴張了兩下說不出來話。

“是不是很吃驚?老夫也有這樣隨意的一天?這樣說就是告訴你事實,陛下確實是一位優秀的帝王,但是他的心中藏着一頭猛虎,一頭隨時會撲出來吃人的猛虎,我們要做的就是給這頭猛虎帶上枷鎖,不讓它跳出來傷人,你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不要你參與,你只要袖手旁觀就成,祿東贊回吐蕃搬救兵去了,等他回來你兩還要較量,別的事情少摻和行不行?“

“不行,至少皇后的事情不行,你說的沒錯,陛下,皇后待我親如子侄,我捅了天大的漏洞都肯幫我扛,你們和陛下爭鬥,所有人都需要選擇站隊,我當然站在陛下和皇后這一邊,人總是要有立場的,騎在牆頭的那叫做牆頭草,一旦有大風浪出現,第一個玩完的就是牆頭草,魏徵,人心都是肉長的,陛下,娘娘對我好,我必然選擇站在他們一邊。

這和大道理無關,和對錯無關,甚至和理智都沒關係,不管陛下是強勢的一方也好,弱勢的一方也罷,我都站在他們那邊。“雲燁想了一下,鄭重的對魏徵說。

不管對錯,雲家都是需要立場的,官場最忌諱的就是做牆頭草,將來不管哪一方得勝,第一個要剷除的,就是牆頭草,因爲你目標不明,所以被當成最危險的目標處在優先清楚的地位上。

卞莊刺虎的把戲不好玩,很對時候卞莊都是被兩隻老虎活活咬死的,魏徵這是給自己出了一個臭主意,或者還有別的目的在裡面?

自從來到大唐以後,雲燁就分不清楚忠臣和姦臣的區別,很多時候自己事情就是壞在魏徵這樣的忠臣手裡,像許敬宗這樣的奸臣,反而是自己的一大助力。誰的話能聽?誰的話不能聽?這需要考量。

限制皇權雲燁沒意見,哪怕把皇權架空,大家施行首相制,雲燁都沒意見,問題不在這裡,而是魏徵赤裸裸的警告讓他警惕,政客沒有好東西,大善大忠之輩也是大奸大惡之徒,這兩者完全可以互相調換,如果人家要收拾你,不管是忠的,還是奸的,都沒問題。

魏徵表現的極爲灑脫,抖抖袍子就站了起來,極爲噁心的在雲燁肩膀上拍兩下,掀開門簾子就出去了,雲燁甚至能夠聽到他和店家寒暄家常的話,這沒什麼不對,魏徵家就在這條小巷子裡。

每當雲燁看不清楚拿不穩當的時候就會去請教一個人,這個人既不是李綱,也不是程咬金,唯一能讓雲燁無條件相信的人就是牛進達,所以雲燁沒有急着出長安城,而是來到了興化坊牛家。

自從孫子,孫女被接了回來,牛嬸嬸就再也不願意離開興化坊,因爲這裡的條件最好,兩個孩子也最喜歡這裡,爲了讓兩個孫子好好吃飯,牛嬸嬸甚至親自找辛月,讓雲家給牛家在京城裡建一座暖房,小孫子冬天沒青菜吃可不行,對外面賣的那些青菜,牛嬸嬸從來都看不上。

PS:

第三節

第46節 我的金子!第8節 安魂第14節 奪血續命(2)第50節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70節 屁事第13節 邊城月第60節 黃鼠的筏子第25節 龍的變化第54節 神兵案第20節 恰似一羣太監上青樓第29節 巡城第9節 白光第60節 最愛我的人走了第41節 教子第14節 倒黴的曹操第53節 我回家時燈火闌珊第7節 給李佑換心第50節 不可小覷的胖子第4節 無懈可擊的希帕蒂亞第11節 雲府夜宴(4)第23節 倒黴的張亮第46節 龜雖壽第25節 乃日第1節 生時死祭第12節 風雪出長安第33節 大餐第2節 必須有墊背的第64節 促織第19節 仁慈者第2節 搶劫不需要理由燭龍的眼睛信念的力量第14節 奴隸船第21節 投降是一種習慣第5節 流民的心思第14節 夜幕第44節 信任過!第41節 珠寶和女皇第41節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第1節 郭平的一天第53節 入學考試第5節 驕傲的乞丐第61節 聰明的蠢豬第66節 志向不同第52節 夜貓子進宅第35節 這不是我娘第19節 家事繁雜騎龍的黑虎福將轟天第5節 吾乃唐人曲卓,誰敢與我一戰第60節 神仙的定義第28節 雲燁的師父第13節 苦情銷售法的勝利第33節 買天下第52節 無地自容燭龍的眼睛尋找光明第一小節第33節 天哪,五十石啊!第29節 坦途?第31節 懲罰性條款第43節 古聖賢何苦爲難後輩第36節 蛛絲馬跡第18節 遠方的客人第9節 試驗第43節 海盜的理想第27節 認親第37節 老實人說老實話第37節 當世第一敗家子第7節 艱難的程咬金第45節 欺上瞞下的由來第60節 神仙的定義第7節 詐死還生第27節 彼能取而代之第22節 紅拂女第40節 冰川第38節 後遺症第23節 強迫致富第60節 移民出塞第1節 故地第33節 破城,殺人第22節 虧大了第8節 匠戶們蓋房子?第53節 李泰的大門第42節 搏命(3)第9節 高山羊子的悲傷燭龍的眼睛光明殿第二小節第8節 李黯的發現第43節 義成公主第5節 錢莊(上)第8節 女人喜歡女人?第56節 悲喜不相同第58節 駝城起第14節 茶與酒第5節 兩個有潔癖的人第14節 絕地第29節 再見玄奘第54節 元嬰赤子,維我心燈第4節 我要上學第55節 辨機的命運第35節 死亡會傳染第34節 彷徨第26節 兩個老賊第52節 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