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粗俗的公主

俗語說的好: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無霜。“

每年十一月就到了冬至,農家就是靠着冬至這一天到底是在月初,還是月中,或者月尾來安排自己冬天的生活的。

以前雲家莊子上過冬,很簡單,只需要儲備夠 柴火就好,一天裡頭少活動,全家窩在火盆邊上慢慢的熬冬天,不管發愁還是開心都在等太陽慢慢的下山,就這樣把一整天的時間熬過去。

現在不一樣了,誰有空閒坐炕上打發時間,二流子纔會這樣做,暖房裡的青菜需要打理,後院的豬羊需要餵食,雞鴨窩裡的蛋還沒有撿拾,雞窩還好些,鴨子下蛋就很隨便,想下了,屁股一撅蛋就掉出來了,大冷天的日子裡,用不了多長時間,鴨蛋就成了冰蛋。

一大早,小的就被轟起來去上學,十歲以前不管男女,雲家莊子上的娃娃都是要上學的,當家的主婦給娃娃盛一碗粥,昨晚吃剩下的饅頭給一個就當是早餐了,敢要油餅吃會被老子揍,學堂裡中午有吃的,在家裡要勤儉。

吆着驢車上工只有雲家莊子的人會這麼幹,因爲炭窯,瓷窯,石灰窯這些大型的窯洞羣都在旱塬上,上工需要走百十里路,雲家莊子的農戶基本都是窯上的管事要嘛就是大匠,一個月就回家一趟。

原來窯洞就在家門口,後來侯爺嫌這些火窯髒,玉山百十里之內不許有這些作坊。敢把東羊河水弄髒會被打折腿,其實農戶們不明白,小屁孩光着屁股在水裡游水可以,農婦在河裡洗衣服洗菜可以。怎麼就不許窯上從河裡取水?最後一致把原因歸罪於侯爺太愛乾淨。不喜歡黑乎乎的火窯。

不過在旱塬上幹了三年之後就明白侯爺爲什麼不允許火窯建在自家的土地上了,一股股的黑煙遮天蔽日,空氣裡都有一股子嗆人的煙酸味,下雪的時候白白的雪地上經常會鋪上一層子黑黑的煤灰。

雲家莊子的發現了這一點。但是都把自己的嘴巴閉得緊緊地,長安現在到了多霧的早上,滿城就會被煙霧籠罩,弄得獨立於龍首原上的皇宮好像建在黑雲之上。

這就是前車之鑑啊,雲家莊子纔是住人的好地方,所以在玉山,火窯是被嚴厲禁止的,顏料作坊,造紙作坊。皮革作坊。羊毛作坊。紡織作坊,都在禁止之列。

自從許敬宗把書院的所有作坊都遷移到三原縣的時候,藍田縣的縣令非常的不滿。好不容易纔被說服,而三原縣的縣令主簿特意過境到玉山前來拜謝。畢竟治下的百姓們多了一些活路,書院的作坊從來都是以工錢豐厚而名聲在外的。

冬日的長安城就不是人能住的地方,日益繁華的長安現在足足有八十萬人,家家戶戶的煤爐子不斷地噴吐着黑煙,那裡的空氣可想而知,最可怕的是,燒的還都是大煙煤,關中就出產這種煤。

每回進城辦事之後,雲燁就覺得城裡的達官貴人非常的可憐,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就能享受到後世子孫的待遇,不容易啊。

長孫咳得厲害,皇宮裡住不成了,她本來就有哮喘,這些年被孫思邈不斷地用藥安養,總算是沒有再發作,原本貞觀九年故世的長孫到了十年,依然身體安泰。

太子側妃侯氏在邊上慫恿說:“母后,您身子不適,依兒臣看,都是被城裡的煤煙薰得,兒臣聽人說氣疾最忌諱的就是煙氣,不如兒媳陪您去玉山住一段日子可好?”

自從生了閨女,侯氏囂張的勁頭被打消了不少,好在太子對閨女卻疼愛到骨子裡去了,稍微彌補了一下她的遺憾,如今正要鼓足勇氣發誓要再生上七個八個男孩子。

半靠在牀榻上長孫點點頭,冬日裡的長安城確實讓她待着難受,氣喘不上來,嗓子癢的厲害,想要痛痛快快的睡一覺都做不到,去玉山也好,孫思邈和雲燁都在一定能讓自己胸口鬆快些,像現在這樣壓着大石頭一樣的感覺,真是要命。

很奇怪,車架一過灞橋,長孫就感覺好了一些,昏昏沉沉的躺在車架裡睡着了,等到睡醒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早就到了玉山,車架停在自己的小樓邊上,所有的隨從都護衛在左右,只有小樓裡有不斷忙碌的侍女。

“母后,您難得能入眠,兒媳見您睡的香甜,就不忍喚醒,您這一覺,足足睡了五個時辰呢。“侯氏一邊幫着長孫穿好衣服,又把大氅給皇后包上,這才高興地吩咐宦官太步攆,長孫擡手阻止了,自己從車架上下來。

外面溼冷的空氣讓她輕咳了一下,但是等到胸腔裡的濁氣吐盡,就感到全身都舒坦,活動一下自己的雙臂,並不急着進入小樓,而是在路邊的小徑上踱步。

長孫最喜歡的地方就是玉山,以前還總是去九成宮,自從玉山橫空出世之後,這幾年裡就去了一趟,她喜歡踩着枯葉散步,也喜歡看瀑布鳴泉,有時候去書院的圖書館一坐就是一整天,抱着書本去飯堂打一點簡單的飯菜,和那些學子們一起用餐,順便問問他們的狀況,

和年輕人在一起她總是覺得自己也變得年輕。

皇后不該是這個樣子的,應該是高高在上的天下之母,不是沒有大臣上本彈劾過自己有失禮儀,但是長孫真的不在乎,一輩子難得開心,依然我行我素,李二將彈劾皇后失禮的傢伙遠竄到了高州釣魚,他對皇后的這點小愛好持讚許支持的態度。

皇后住的小樓不遠處就是一片南竹林,她看見兩個小姑娘正在竹葉婆娑的地方拿着鋤頭刨地,好奇的走過去之後,才發現是高陽,和蘭陵,兩個人挖地挖的起勁,累的呼哧呼哧的,腦袋上熱氣繚繞,旁邊的竹籃子裡放着四五根冬筍,看樣子挖了有一陣子了。

一看就不是一個會幹活的,好好地筍子被一鋤頭挖成了兩截,真是的,長孫接過蘭陵的鋤頭,沒理會兩個丫頭施禮,繡鞋踢開地面上的枯葉,順着竹鞭的走向很快就發現一根冬筍,三兩下就挖開泥土,輕輕地卸下一根完好的筍子。

“母后好厲害,姐姐是笨蛋,已經挖斷好幾根了。“馬屁精蘭陵立刻就上前恭維,恭維的同時還不忘記踩高陽一腳。

“怎麼想起來這裡挖筍子?挖冬筍的時候還不到,現在挖沒多少能吃的地方,糟蹋東西。“長孫一連挖了三根筍子,感覺全身熱乎乎的,這才停下手問高陽。

“雲丫和武媚有紅油炒的酸筍,可好吃了,姐姐去問她要,她纔給了一點,然後姐姐就生氣了,要自己挖筍子找廚子醃酸筍。”在長孫面前,高陽的話很少,但是馬屁精蘭陵早就把她的一切彙報了出來。

長孫大笑了起來,拎着鋤頭讓姐妹兩拿着自己挖的筍子跟着自己走,出了竹林才發現外面已經開始飄雪花了,皇宮的侍衛正在這裡佈置崗哨,牛車上拉的都是從書院借來的一個個的小亭子,這種小亭子是可以隨便移動的,四周加裝了玻璃,專門給野外的護衛們使用的,自從上回雲燁聽到那些在山裡凍得嚎叫的護衛長音之後,就專門讓書院設計了這東西,裡面有一個小爐子,人待在裡面很舒服,明哨點上油燈就是,暗哨只要不點燈就好,有卯榫接口,一盞茶的功夫就能搭建好,這東西的出世贏得了所有護衛的好評。

“母后,我今晚能不去書院睡覺嗎?一大早要跑步,太冷了,我鼻涕都被凍出來了,這樣不符合我一個公主的儀態。”

“不行,你們晚飯可以和母后一起吃,但是必須去書院睡覺,明天早上也要去跑步,鼻涕的事情就需要你自己想辦法了,流鼻涕的公主確實不雅。”

“我只是流鼻涕,雲丫睡着了有時候會放屁,我有一回起夜聽到了,很響,嚇了我一跳,早上問她,結果她就打我,還不理會我,以前都給我酸筍吃,現在就不給了。”

聽着蘭陵絮絮叨叨的說書院的事情,長孫笑的樂不可支,摸着蘭陵的腦袋說:“你一個機靈鬼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閨女家家的被人家問到了羞處,讓人家怎麼做人,她打你我就不信你沒有反擊?”

“蘭陵給人家起外號名字叫屁王,說她放的屁聲音很大,是屁中之王,結果這名字在書院傳開了,不但女生知道了,就連男生好些人也知道,雲丫整整哭了三天,他哥哥回來纔算是安定下來,蘭陵被處罰了。”

“我最多是給廚房幫忙,你跟隨着魔姬學習那些奇怪的動作我還沒有告訴母后,就穿着褻褲,腰扭的像蛇,屁股抖得像篩糠,母后您不知道,現在高陽的腰非常的軟能把腦袋擱屁股上。”

長孫的眉頭皺的厲害,自己的兩個閨女去書院之前從來說話不會這麼粗俗,怎麼在書院停留了大半年,就屁股啊。屁王之類的都出來了,這哪裡還是公主?明天就要問問雲燁,怎麼教的孩子。

PS:

第一節

第4節 誰都喜歡肥豬第33節 李承乾沒上過學第1節 虎口拔牙第23節 雲家的天魔舞第23節 倒黴的張亮第51節 被拆穿了第3章 簡述說明第4節 被算計了第24節 大食人第10節 撞到鐵板第8節 魯班鎖第8節 背叛第5節 天下太平第33節 城門郎第8節 小武姐姐是妖怪第48節 奪船求生第6節 暢想第48節 會跑的石獅子第38節 誰是獵物第71節 故地,故人第7節 心思各不同第44節 多出來了兩個獵人第25節 全是奸臣第49節 春色第39節 有子萬事足第58節 馬冢第39節 可怕的威脅第41節 神奇的舌頭第1節 滄海變桑田第46節 獨孤謀第16節 又見三岔口燭龍的眼睛龍生九子第54節 雙喜臨門第49節 開解第34節 玄甲軍第22節 強勢圍觀燭龍的眼睛龍生九子第45節 蛟龍鎖不住第11節 大家第24節 侯爺的苦日子第39節 四個花瓶第32節 長孫的五指山第56節 旺財回家第52節 夜貓子進宅第4節 無懈可擊的希帕蒂亞第8節 朝堂上的大坑第50節 會漂浮的銅盆第9節 白光第58節 颶風第30節 綠野仙蹤第12節 求和第17節 黑暗的前途第43節 活死人?第22節 不瘋魔,不成活第59節 回馬槍第37節 小師弟的悲哀第52節 最好的生活第11節 惜命不重命第23節 薛萬徹的計謀第39節 上位者的感覺第36節 狄仁傑的委屈第19節 李二的造反第66節 孤注一擲第15節 可憐的響馬第2節 自由的人第36節 吐蕃王妃第11節 天下無敵第9節 千古艱難惟低頭而已第1節 馬賊第47節 死人的希望第50節 賤民也考試?第37節 阿巴斯第27節 正名第41節 寫一本合算第37節 山崩第2節 故地重遊第18節 九衣第40節 大明寺(2)第2節 鮑魚之肆第21節 三省吾身第11節 遠程打擊第45節 李二的短歌行第48節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53節 權臣的生活(1)第43節 不死不休第5節 月明自是故人來第12節 風雪出長安第44節 快意恩仇第30節 圈禁,又見圈禁第6節 毫無趣味的戰鬥第44節 燕居揚州第24節 喚醒獅子的辦法第31節 懲罰性條款第31節 毒手第52節 張諫之打飯第5節 驕傲的乞丐第40節 大明寺(2)第7節 殺心漸起第1節 飛翔的心第30節 不死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