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眼淚滲不會去

第二天雲燁起的很早,辛月伺候着吃完早飯,就披上甲冑,準備去長安,既然要作戰,就要像個武將的樣子,雲家是武侯,不是文侯,穿鎧甲纔是正理。

許敬宗站在雲家的前院,看着那棵柿子樹上殘留的兩顆柿子發愣,見雲燁走了出來,指着柿子樹上的柿子說:“雲侯,爲何不把樹上的柿子摘乾淨?”

看着這傢伙在明知故問,就配合他一下好了:“老許,這是爲了留一點念想,不摘盡,也是報答一下這顆柿子樹,給它留下點種子,不至於辛苦一年最後一無所獲。”

許敬宗點點頭,揹着手來到樹下,拍着樹幹感慨地說:“雲侯啊,你好心爲這棵樹留種,卻不知大風,嚴寒,白雪會對它苦苦相逼,到了最後,再好的願望也是一場空。”

雲燁哈哈大笑起來,拍着許敬宗的手背說:“老許,我的路我自己去闖,這個世間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有信心闖出一條大路來。你不必爲我擔憂,我不是什麼柿子樹,我是秦嶺的紅楓,遇雪尤清,經霜更豔,更何況我就算是柿子樹,那也不錯,只有經過霜打過的柿子,纔是最甜美的恩物。

看好書院,老許,我這次就不想和書院有一絲一毫的牽扯,你是明白人,那些夫子們教書育人沒有問題,但是書院想要長存下去,老許,這是你的責任,我知道你活到現在。還沒有堅持過什麼,但是老許,請你看在我們共同奮鬥過的份上,不要讓書院遭受玷污,書院是我的,也是你的。“

許敬宗的眼睛似乎變得有些紅,但是依然滿臉笑容,臉頰哆嗦了兩下,衝着雲燁伸出了手,像是在討要什麼東西。

雲燁笑的眼淚都出來了。自己的確沒有看錯人,許敬宗就是一個純粹的人,從懷裡掏出一枚印章和一卷羊皮,把它重重的放在許敬宗的手裡。

這是書院錢糧調撥的憑證。有了這兩樣東西,許敬宗就能從錢莊裡得到源源不斷的錢糧,李綱沒有想到要這些,元章先生沒有想到要這些,玉山,離石他們都沒有想到,他們總是認爲雲燁會平安回來。

這羣人裡面,只有許敬宗是一個理智的人,雲燁要深入高麗,這件事情在貴族圈子裡並不是什麼秘密。萬一要是雲燁出事。書院的錢糧就會減少,只有皇家和國庫裡分撥的那點錢財,不足以維持這個龐大的學院運轉,所以許敬宗前來,就是想勸保留一點火種。特意拿柿子樹來解釋他狗屁不通的道理,想讓雲燁留下來,不要在意外面的毀謗,見雲燁心意已決。自己的勸說無效,就立刻伸手要印章憑證,沒有半點的猶豫。

拿到了東西,許敬宗扭身就走,走了幾步轉過頭對雲燁說:“如果你回不來,這兩樣東西,我會一直保管到死。”

雲燁笑着點點頭,也不再理睬許敬宗,跨上馬,帶着一羣親衛直奔水軍大營。許敬宗看着雲燁的身影消失在山腳,喃喃自語的說:“許敬宗啊許敬宗,你接了一個燒紅的的木炭啊,難道說今天的腦袋被驢子踢了不成?”

水軍大營如今已是人聲鼎沸,處處都有黑煙冒起,蒸餾石漆的工作在繼續,罐子的密封條件不好,所以很危險,已經有七個人被泄露的油氣燒傷了,好在雲燁後來改變了蒸餾的環境,把明火和蒸鍋分開,纔好了一些。

“大帥,這些天咱們一共弄了最好的一遍油兩千罈子,二遍油三千四百多壇,三遍油五千餘壇,如今這些猛火油已經足夠,還請大帥示下。”

“老賴,把一遍油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加入石漆,十份一遍油加一份石漆,密封好待用,三遍油按照十比三的比例加入石漆封存,至於二遍油,就讓商隊拿去街市當燈油賣掉吧,我們總要收回些本錢,不能爲了把那些骸骨取回來,讓幾家的商隊全部陪着咱們賠本吧,這不是做人的樣子。”

“大帥,如今艦隊再有半個月就要回來,咱們的火油依然不多,爲何要拿去販賣?那些商賈如果多事,讓他儘管來找我老賴,屬下就姓賴,賴上一賴也無妨。”

“賴傳峰啊,以後這種丟人的事情少幹,咱們和人家合作,哪怕關係再親密,都要親兄弟明算賬,該有的好處不能少,要不然以後就沒人和我們合作了,弟兄們以後的衣食都會受影響,不划算啊。”

看着賴傳峰怏怏不樂的去找商隊的管事,雲燁搖搖頭,還是看不起商賈啊,如果國家能夠承擔得起所有軍費,雲燁自然不會搞這些名堂,國家撥給水軍的錢糧,永遠只夠填飽肚子,就這樣還只能一天吃兩頓,嶺南水師裡一天吃三頓飯的事,,已經被兵部嚴厲的呵斥過了,認爲這樣對軍心不利。

雲燁纔不管這些,自己的軍士在煉油的過程中發現了三種油,這和蒸酒的樣子很像,把煤油拿出去賣,一定會受到好評的,玻璃小瓶子現在在長安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了。

聽說有些西域來的商隊帶了大量的半扁不圓的玻璃球,準備和往常一樣在大唐販賣,想着大賺一筆,誰知道被全長安的人士鄙視,根本就賣不出去,沒了生計,最後不得不賣身爲奴,在長安的權貴府上做下人,纔沒被餓死。

人總是有一個認知的過程,琉璃這東西從最早的價值萬貫,如今流落到比不上瓷碗的地步,就是長孫在背後大力的推動。

當初花了大價錢買了琉璃卻沒有接受長孫回購的那些人,這時候才知道皇后那時候的確是好意,不想賺自己子民的錢,琉璃這東西是專門用來坑那些鬍子的。看着自己花了大價錢買來的琉璃器,很有一種想要砸掉的衝都。

李泰現在的樣子很像一隻鬼,面色百里透着青灰,這是很長時間沒有見到太陽的緣故,沒有全身長出綠毛來,已經算是奇蹟了,聽他說,這段時間自己呆在地底下,就沒出來,連現在是什麼日子都不知道,如果不是笑蒼生說起雲燁將要去高麗偷屍骨的事情,他還不準備從地下爬出來。

他來到雲燁的蒸鍋跟前,聞聞那些散發出來的油氣對雲燁說:“味道不錯,我喜歡。”

這一句話很適合雲燁的胃口,他自己就喜歡聞汽油燒過的味道,沒想到李泰居然喜歡聞沒燒過的汽油味道,好習慣啊,真是青出藍而勝於藍。

“我一直不明白,你一個紈絝爲什麼要帶着一萬多將士去冒險,不過,你不必對我解釋,我不想知道是爲了什麼,不外乎和那些讓人作嘔的利益有關,你一個聰明人把自己陷進死地,實在是不智,本來想說你那裡有我聰明的,但是看到你在煮石漆,居然煮出了名堂,就勉爲其難的承認你比我聰明些。”

靠在架子上眯縫着眼睛曬太陽的李泰懶洋洋的對雲燁說着話,如今他對朝堂裡的事情不聞不問,自得其樂的在地窖裡準備變成一隻有皇室血統的吸血鬼,並以此爲傲。

“爲了給你弄些火藥保命,太子和我可是倒了大黴,如果父皇不是看我最近身體不好,說不定這時候和我大哥一樣在宗人府受刑,本來給你準備了三車,但是我們倆沒瞞過我爹,只弄出來一車,你省着點用,都是威力最大的顆粒黑火藥,我親自調配的。”

“程處默,李懷仁,你也不用見他們了,這時候屁股大概變成八瓣了吧,兩個蠢貨一人拉一車火藥也會被抓住,很是沒用,我父皇這次真的發怒了,他對火藥看管的很嚴,少了一點他都知道,這一車還是我實驗室裡的存貨,沒入賬,不要說話,千萬不要說你自己會配的話,我拿給你,和你自己配製是兩個概念,當初你既然說了不再配製這東西,還是遵守諾言比較好,我最多也被揍一頓,沒什麼大礙。”

李泰好久沒和人好好說過話了,一找到合適的談話對象,立刻就滔滔不絕,雲燁幾次想插嘴,都沒機會。

“怎麼樣?很感動吧,你的兄弟都是好樣的,沒人出賣你,被我父皇逼成那樣了太子還是一口咬定說是自己的主意,與你沒有半點干係,氣的我父皇暴跳如雷,要不是我母后說好話,你以爲打板子就能把這件事抹過去?好了,現在你可以說話了。”

雲燁氣的直髮抖,三個蠢貨,或許是四個蠢貨,幹這件事情之前爲何不同自己通個氣,否則不會捅出這麼大的簍子。

雖說生氣,心裡卻酸酸的,相流眼淚,他們不通知自己,就是不想自己跟着倒黴,一個是儲君,兩個是功勳之後,他們就是仗着這個身份纔敢胡來,如果是別人,李二早就下令碎屍萬段了。

仰着頭看天沒話說,李泰接着說:“別仰頭看天,眼淚這東西流出來,自己滲不會去,我試過,沒什麼用。”

ps:

第二節送到

第6節 魏王李泰第24節 秦王破陣樂第6節 程處默第22節 生活,迴歸了第54節 新四民論第49節 腳步不要停下第19節 利齒第28節 苦難第53節 捕鯨記第15節 放了兩個爆竹第59節 找投資第21節 文化入侵第60節 橫生的枝節第18節 老戰奴和走盤珠第19節 我是奧德賽?第45節 旺財的戰鬥第13節 賀蘭第5節 楚國公奏對第19節 牧羊女第65節 朋友第5節 春風散第26節 光明神的盤子第29節 巡城第41節 殺一是爲罪第42節 聰明的響馬第5節 家事和信心第2節 命運第42節 亂點鴛鴦譜五十六節 雙喜連擊第61節 聰明的蠢豬第10節 爛攤子第35節 小丑的睿智第10節 我幹掉了自己的大帥第16節 田元義的幸福生活第36節 魂斷朱雀門第6節 毫無趣味的戰鬥第33節 懷化將軍第43節 不死不休第57節 淵蓋蘇文之死(3)第27節 奸賊,還是老的好第15節 殘暴的茶第13節 契苾第56節 虯髯客遺留的麻煩第46節 旱獺洞裡的頡利第15節 猴子和驢子第20節 最高武力第17節 爆燃第58節 火鳳凰第37節 船隊第4節 愛聽故事的小苗第5節 時間殺器第41節 教子第4節 扶上馬送一程第26節 玉牌,又見玉牌第6節 鐵爪第34節 癡人說夢第50節 元日前的遊行第7節 美人第46節 長孫的氣球第31節 陽光下總有黑暗第34節 玄甲軍第29節 龐準的買賣第27節 認親第32節 龍善於破壞第35節 白玉京總是魅力無窮第47節 雲燁的遊戲第34節 商賈的吶喊第10節 遠方的信第12節 風雪出長安第20節 李靖和漁民的待遇第41節 商人的權利第30節 嚮往第50節 賤民也考試?第10節 高昌第32節 你是一個真正的混賬王八蛋第58節 紛亂的情緣第33節 高麗人到了長安第7節 樂極生悲第56節 與時俱進的重要性第22節 商賈滿長安第45節 李二的短歌行第18節 都是月亮惹得禍第38節 民以食爲天1第4節 人人都是思想家第31節 最好的男人第49節 神仙啊!第54節 田襄子第32節 山神打鼓第46節 桃源第17節 李二的第一次高麗戰爭第50節 驃騎大將軍第66節 志向不同第48節 老程危險了第42節 聰明的響馬第55節 淵蓋蘇文之死(1)第41節 五十歲的處女問題第10節 遠方的信第31節 得到和付出那個快樂第50節 驃騎大將軍第44節 地主家收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