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潑皮玉林

雲燁見覺遠發怒,也不在乎,起身前往方丈的駐錫之地,那裡離客房很近,藥香領路,轉過三倆個迴廊,雲燁就來到了花木深處。

有一個年輕的和尚正在房廊下煎藥,手裡的蒲扇輕輕扇着鬆柴,黑色的砂鍋裡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清秀的面容無喜亦無悲。

雲燁無理的闖進了方丈室,就連檀印老僧都有了怒意,覺遠僧把拳頭捏的吱吱響,屋子裡隨侍的小和尚,起身就要往外攆人,被程處默給攔住了。

坐在雲牀上結印的玉林僧,忽然睜開眼睛,唸了聲無量壽佛就對雲燁說:“貧僧以爲會是誰來,沒料到居然是雲侯,真是佛祖顯靈,貧僧等待多時了。”

雲燁不理會老和尚說什麼,拎起老和尚的手腕摸一下脈搏,發現脈象剛勁有力,比自己的脈相都好,想死都困難。

“老和尚,你完蛋了,看你的脈象活過一百歲都不是什麼難事,現在好了,不死都要死了。”雲燁一副幸災樂禍的神態。

檀印,覺遠剛要發話,就被玉林僧攆了出去,程處默也被檀印揪着脖領子薅了出去,連反抗都做不到,牛見虎很自覺,聽到雲燁說話,就知道事情不簡單,把單鷹也拉出去了。房間裡只剩下玉林僧和雲燁,

雲燁攤開四肢躺在木地板上懶洋洋地說:“老和尚,吹牛皮吹過了吧,現在你可是自作自受啊,好端端的拿自己的壽年打什麼賭,現在人家來要賭注,你怎麼交代。”

玉林也打個哈欠,側臥在雲牀上,白色的眉毛抖動一下,居然做了一個鬼臉。這個動作把雲燁嚇了一跳,一軲轆坐起來說:“老和尚,你真的不怕死麼?還是打算賴賬。”

“貧僧到今年足足活了九十歲,再有三天就要過九十一歲壽誕,多活幾年,少活幾年有什麼要緊,雲侯,想嚇唬老和尚你還不夠格。”

雲燁嘆口氣。誰能想到一代高僧大德現在活得像個潑皮。水火不浸,刀槍不入。

“雲侯,只要陛下答應每年給我佛家多發放一成的度牒,我廟產不受俗世侵犯,你馬上就可以把老和尚擡去火化,說不定你還能撿幾顆舍利子供奉在家廟裡。很是風光啊。”

“您上回和陛下說話,可不是這麼說的,張嘴佛祖。閉口佛祖,禪機打的高深,話語晦澀難懂。在下愣是沒聽明白您到底說了些什麼。現在說話的方式像個潑皮。何解?”

雲燁就搞不懂了,老和尚修爲精深,知道自己的死期毫無困難,爲何非要拿自己的命開玩笑。

“老和尚唸佛唸了八十年,對我來說。狗屎是佛,泥土是佛,潑皮也是佛,我化身千萬,現在是潑皮,你奈我何?”

說完爲了表現的像個潑皮,居然把袖子都擼了起來,從籃子裡掏出一塊棗糕,吃的香甜,雲燁也不示弱,也掏出一塊,上面的半塊兩人都沒動。

“老和尚,你爲何不吃上面的半塊,偏偏吃底下完整的。”

“你不是也沒動嗎,那半塊上面沾着牲畜的味道,滋味只剩了一半,老和尚喜歡有始有終,不喜歡斷章取義。”

聽了這話,雲燁手裡的糟糕都嚇得掉地上,艱澀的問玉林:“您是如何得知另外的半塊餵了我家旺財?”蒔蒔小姑娘只不過掰了半塊餵了旺財,沒下嘴咬,他是如何知道的,難道說真的有神通?

“你們這些俗世子,就是少見多怪,簡單的事情爲何總是把他往復雜裡想,就不能是蒔蒔告訴老和尚的嗎?那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難得的芝蘭鈺慧,豈會說謊話。”

雲燁的臉漲得通紅,的確有些丟人,可是在玉林這樣的著名神棍面前,誰不是把事情往復雜裡,一定是這個老和尚有了神通,可以觀一毫而知來龍去脈,就沒想到是別人告訴他的。

“老和尚,你佛家把人家皇帝賣來賣去的,最後沒成佛,反而被活生生的餓死,有這種先例在前,那個帝王不對你佛家心存警惕,陛下沒有把佛家全部幹掉,已經是看在少林寺的份上了,你還敢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以性命相要挾,現在因果輪迴,老和尚你還有甚話說?”

玉林第一次面現痛苦之色,唸了一聲佛號,纔對雲燁說:“梁武帝之事,的確是佛門的過錯,一個篤信佛祖的狂信,就被那些佛門敗類爲了區區珠玉瓦石,生生的給毀掉了,讓天下人對佛門怨念盈天,度門,法源啊,你們是佛門的罪人,原本只要你們幫助武帝讓天下安定,百姓富足,一個純正的佛國就會出現,積億萬香火信源的好事,被幾枚銅錢生生禍害了,佛門有今日之災,源於貪婪,一啄一飲,早有定數,現在就是佛門付出代價的時候了,雲侯,老僧的臭皮囊償還不了孽債,如果能夠償還萬一,老僧也一定會含笑就戮。”

老和尚現在沒別的門路走了,和歷史上不同,現在的李二對待佛門更加的強硬,寺廟的廟產都開始需要納稅了,小孩子剃度,罪同拐賣,官府一天恨不得有八隻眼睛天天盯着寺廟,那些多年積累的財帛,再加上放貸所得,絕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和尚們只要稍一越軌,就會招來毀寺之災,這樣下去,不出五十年,佛門就得退出中原,更何況道家處處打擊,排擠佛門,信徒日漸減少,根基一旦被毀,就再無重見天日的可能。

“你佛門佔遍天下名山,貞觀三年鐵瓦林巖寺的修建更是轟動天下,耗費精鐵十萬斤,雷電擊於其上,鐵水融融,光耀九州,只此一點可見你佛門底蘊之深厚,能力之強大,老和尚,你佛門太貪財,卻對天下沒有絲毫助益,陛下不拿你們開刀,拿誰開刀?”

雲燁坐了起來,開始正色與老和尚交談,這是李二和長孫交代的任務,玉林和尚病重,有消息傳入長安,李二就想起當初和玉林說起過,如果玉林可以準確的說出自己的死期,就可以考慮對佛門留一線生機,玉林立刻說自己活不過九十歲,現在聽到玉林病重的消息,那裡會不明白這是玉林在催促他兌現諾言,既然雲燁要去少林寺進香,正好把任務一同完成,李二的底線就是佛門必須控制規模,必須繳納稅費,不得參與俗世經營,一心念佛就好。

玉林的面色愈發的悲苦,從雲燁的語氣中,他聽出來李二的強硬態度,就算這次自己如期死去,李二遵守諾言,放開一線生機,可是誰能保證以後會不會更加的嚴厲,現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經荒草悽悽,蘭若之地盡是鬼狐棲身之所,官府,道家煎迫如火燎,佛門的地位一落千丈,再無往日風光。

“無量壽佛,貧僧已經竭盡所能,但願天下罪孽歸於我身,讓一團紅蓮火化盡我佛門罪孽,雲侯既然來了,就爲貧僧觀禮如何?”

說完這些,玉林又恢復了那副玩世不恭的形態,哦,就是他說的潑皮形態。

“誰有心思看火燒老和尚,我前來少林寺是爲了求子,雲家人丁單薄,如果再眼睜睜的看着老和尚燒死,還撿幾顆舍利子回家賣錢,說不定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有孩兒了,所以啊,這事我纔不管,你愛燒就燒,你的倒黴舍利子,雲家不敢要。”

玉林眼中精光亂射,俯下身子悄聲說:“雲侯乃是聚天下靈慧而生之人,鳳毛麟角之輩,沒聽說過麒麟一胎生七八個的,子嗣會有的,但是絕不會多,只有豬才七八個的亂生,七八頭豬自然和一隻麒麟無法相提並論,不知雲侯有何妙策可以救我佛門?”

聽着玉林胡亂比喻,雲燁終於吐出了胸中的一口惡氣,對玉林說:“宗教的本源是什麼?你們背棄了自己的信仰,在邪路上越走越遠,憑什麼想有一個好結果?”

“雲侯此言差矣,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衆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所以沒有所謂的本源,只有虛無。”

雲燁沒想到玉林會如此解釋佛法,不由得大感興趣,對玉林又說:“按照你的說法,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你如何看那些歪着嘴唸經的和尚?似乎他們纔是你佛家的主流。寺廟蓋得金壁輝煌,佛像唯恐不大,香火唯恐不盛明面上道貌岸然,暗地裡污穢橫行,老和尚,你不改良佛教,就算你這回逃過一劫,遲早有一天你們會被所有人唾棄。”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玉林和尚似乎又變成了一位高僧大德,坐在那裡寶相莊嚴,讓雲燁極度的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善變從來都是佛家能夠兩千年不衰的原因,自天竺出現佛教以來,歷經了不知多少風雨,如今依然長盛不衰,佛法東渡,多少道德高僧屢經改良,去其糟粕,留其精華,造成我大唐國土之上萬法紛紜,人人都有改良的心思,卻沒有一個人行動,雲侯,老僧缺少一個契機。”

“契機會有的,有一個比你還傻的和尚萬里迢迢的去了天竺,想要改變現在你說的萬法紛紜的局面,我估計,明後年就該回來了,到時候你們如何修改佛經,改良教義,就不關我的事的,這些話出了這個門,我就會完全忘記,只記得自己是來少林寺進香的。”(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V

第50節 皇宮無好人第36節 誘騙第35節 意外第51節 十六王宅第52節 好事做多了就成了神仙第10節 大氣運者馬周是也第17節 木秀於林第2節 大希望第25節 怪人來了第32節 倒黴的女人第12節 雲壽的教養第56節 李家祖宗的正確性我是不是還可以搶救一下不死的活人幽冥界上第18節 憂思過度第37節 我也想當海盜第5節 太上老君戰玄奘第30節 圈禁,又見圈禁第60節 菟絲子第55節 找虐的寒轍第56節 雄風的傳承第54節 神兵案第30節 綠野仙蹤第23節 軍令如山第44節 老狐狸也會吃虧第31節 南方艦隊的使命第3節 希帕蒂亞的演講最後的求票單張第17節 倭國動作片?第57節 看笑話第42節 男人的怪嗜好第38節 寒冷不相同第1節 愛的禮物第20節 乘勝追擊第33節 卑鄙的小人第38節 被升官!第48節 祭祀第52節 大唐噩夢第59節 回馬槍第22節 生活,迴歸了第38節 誰是獵物第22節 天神的胃口第23節 薛萬徹的計謀第33節 天哪,五十石啊!第2節 倒計時第38節 死屍和馬屁第3節 我何德何能?第26節 講課啊!第53節 採珠女第51節 一石頭砸死一羣吐蕃人第12節 撿便宜第38節 驢耳朵是怎樣長成的第18節 油潑面第10節 我也挪一回第30節 有難同當第54節 天上人間第32節 金絲楠木的麻煩第43節 破冰第24節 生活第25節 煎迫第18節 守密的人是傻子第14節 神的戰爭第65節 燕子巢下事第36節 過街老鼠第10節 雲府夜宴(3)第26節 可怕的禮儀第47節 論戰第32節 蜀道難第27節 火着的過份了第41節 勝利與疲憊第26節 恩典第16節 得道者多助第6節 官場語言第44節 包餃子第60節 菟絲子第53節 風波起第56節 首領的痛苦第34節 政務第42節 小武的枷鎖第54節 小麻煩?第13節 苦情銷售法的勝利第26節 兩個老賊第22節 我有親人在人間?第29節 自勵第48節 瑣事第11節 援兵總是晚到一步第7節 雲燁的噩夢第40節 大明寺(2)第29節 商業移民燭龍的眼睛信念的力量第43節 雷鋒和牛魔王第20節 孫思邈的價值觀第1節 故地第30節 不死藥第39節 傳承和學生1第3節 皆大歡喜?第5節 太上老君戰玄奘第23節 張仲堅第53節 李泰的大門第36節 吐蕃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