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風平

一直守候在大理寺外面的雲府家僕,看到自家侯爺從大獄裡出來,眼淚流得嘩嘩的,雖然自家侯爺脾氣大了些,嘴刁了些,還時不時的敗家,但是他們還是從心底裡希望自家侯爺長命百歲,多子多福。

長安城只要是給人家做工的,沒有誰不盼着去雲家,聽說他們家一天要吃三頓飯哩,賞錢給的也足,至於捱打,只有惹怒了家裡的老奶奶纔會捱打,聽說他家裡的丫鬟把珍貴的瓷器打碎都不捱打,只是被管家姑姑點了幾下腦門,說是瓷笨瓷笨的,讓以後長記性。這要是放在別家,命早就去了半條了。

每個月有兩天可以回家裡看爹孃,就這一條,把別家的僕役丫鬟羨慕得眼睛裡都要冒星星,長年累月的在大戶人家當牛馬,除了爹孃守在府門外,能隔着大門遠遠的看一眼自家的孩子,想要正大光明的回去,是做夢啊。

也只有雲家會用馬車把輪休的僕役丫鬟送回家住兩天,長安市上能獨自出門溜達的丫鬟,那一定是雲家的,街上的捕快,不良人問一句:“是雲家的”?只要那個丫鬟拿出一個小牌牌,官家就不管了,隨你溜達,如果拿不出牌牌,會被當成逃奴送官的,六十板子下來,多半會送到亂葬崗等死。

僕役抱着侯爺的衣服從坊門一開就守在大理寺外面,聽老莊說侯爺的衣服給了那個可憐的歌姬當陪葬了,可憐的侯爺連外袍都沒有。侯爺總是大咧咧的,穿着裡衣就在大街上閒逛,旁邊的何家家主也不勸勸,兩人說說笑笑的旁若無人。

僕役覺得自己的臉已經被臊得通紅,哪有這樣的侯爺,趕緊給侯爺把衣服穿上,就這。侯爺還不滿意,說是穿着裡衣走路方便,爲了自己的臉面。好不容易給侯爺穿上了衣服,又把金魚袋掛上,玉佩也要掛上。侯爺總是丟玉佩,那麼金貴的東西也不看好,這都第三塊了。

雲燁在前面走,僕役在後面不停的給他調整腰帶,調整完了,就垂着首跟在雲燁的後面,怕他走丟了。

走了沒多久,雲家的馬車就來接,老奶奶穿着黑衣黑裙,拄着雲燁給做的柺杖。就站在路邊等自己的孫子過來。雲燁與老何一起在路邊向老奶奶下跪,老奶奶笑着摸摸孫子的頭頂說:“好。好,我雲家就沒有孬種,乖孫,這事做得好。讓那些黑心肝的看看,這頭上的老天是長着眼睛的。”

雲燁,老何把老奶奶扶上車,老何拱拱手去辦他的事情去了。

馬車裡不但奶奶在,辛月也在,老奶奶很想抽自己孫子一巴掌。可手揚起來了,只是輕輕的在雲燁頭上撫摸一下,嘆口氣對雲燁說:“等回到家,奶奶就操辦你和辛月的婚事,這事宜早不宜遲。”

“奶奶,孫兒的婚事自然由您老人家說了算,只是這次與竇家相爭,孫兒避不開,也不想避開,如果這次孫兒逃避了,可以肯定,以後孫兒遇到強大的敵人都會選擇避開,有時候,投降是一種習慣,是我們自己慢慢養成的習慣,如果沒有書院,孫兒會退避,會裝着看不見,逃避很簡單,轉過頭去就行。

現在孫兒只有一個想法,我既然沒有能力讓天下人快樂,那就努力做到讓我身邊的人快樂,我們回玉山吧,我只想回玉山,回到家裡,您讓我成親我就成親,您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反正孫兒能做的全做了。”

雲燁躺在馬車上,對着辛月拋個媚眼,辛月連忙遮住紅腫的眼睛,老奶奶又在雲燁頭上抽一巴掌。

長孫在書院裡過得很舒適,她沒有住到書院給她特意準備的大房子裡去,而是選擇住在李泰的房間裡,李泰則搬去和李恪同住,爲此,李泰極爲興奮,從懂事起,他第一次和自己的母親裡的如此之近。

長孫還有身孕,身邊只留下一個貼身宮女伺候,李泰總認爲那個伺候了母親幾十年的宮女笨手笨腳的,不會點爐子,不會煮茶,連打飯這種小事都乾的不和人意,他認爲自己比較聰明,可以照顧好母親,所有的瑣事都由他自己來完成。

天不亮,他會踢醒李恪,哥倆擡着水桶去大瀑布下面接水,路很遠,李泰不在乎,從瀑布下面接到了水,哥倆再擡回來,蜿蜒的山路上,兩人走的很艱辛,長孫每天的用水量都很大。

擡了幾天後,李恪問李泰:“青雀,我們平時不是都喝書院門前河裡的水麼?爲何現在要遠遠的跑到瀑布下面來接水,有什麼不同?”

“門口的水是髒的。”李泰說話永遠是言簡意賅。

“很乾淨啊,再說了,書院門口的水就是從瀑布上流下來的,有什麼不同?”李恪認爲李泰在強詞奪理。

“門前的水,他們有洗腳的,有洗菜的,竹筏子在水面上飄來飄去,有不懂事的還往水裡撒尿,這樣的水我們喝喝也就罷了,如何能給母后用。”

李恪一陣泛噁心,想到自己把這樣的髒水喝了足足一年,就有些埋怨李泰:“你知道爲何不告訴我?”

“我本來準備離開書院的時候再告訴你,這幾天看在你幫我擡水的份上,才告訴你,你應該感謝我。”李泰小心地站穩身子,不讓木桶裡的水灑出來。

每天日出的時候長孫就會起來,扶着肚子遠遠的看書院的學子做早操,就連年逾古稀的李綱先生都做得一板一眼的很認真,隊伍雖然高矮不一,卻橫平豎直,隨着劉獻口裡的號子,動作整齊劃一,很有看頭,長孫沒有在人羣裡看到李泰,也沒有看到李恪,正準備發問,看見李泰,李恪擡着一大桶水從書院門口進來,晃晃蕩蕩的,腳步卻很穩健,好像不是第一回擡水了,她有些不相信,兩位嬌生慣養的王爺難道會在書院每天擡水麼?

看着他倆把一大桶水艱難的倒進水缸,書院裡沒有人上前幫忙,那些侍衛只是守在他們身邊,也沒有要幫忙的意思。這是爲何?

李泰擦一把汗與李恪上前來給母親請安,看着他倆一頭的汗水,長孫有些心疼,掏出手帕給他倆擦擦額頭的汗水,心疼的問:“青雀,阿恪,你們每日都要擡水麼?這是爲何?”

“回母后的話,青雀認爲門前河裡的水不乾淨,所以就要孩兒和他一起給母親擡些乾淨的水,供母親使用。”李家的家教,大的回話,小的就閉嘴。

長孫笑道:“門口的河水是活水,哪裡有不乾淨的道理,明日就不要去遠處挑水了,學業要緊。”

“娘既然到了孩兒這裡,自然有孩兒照顧,您腹中還有孩兒未出生的弟妹,自然一切要用好的,不敢馬虎。”聽着李泰小大人一般的話,長孫不由得莞爾一笑。

貼身宮女插話了:“娘娘您還不知道吧,奴婢這幾天可沒少挨魏王殿下的訓斥,一會兒說奴婢不會生爐子,一會兒說奴婢不會煮茶,就連去飯堂取飯,魏王也說奴婢不懂得食物的搭配,唉,奴婢真是越來與人沒用了”。她本來就是長孫未出嫁時的丫鬟,後來長孫嫁給了李二,她就一同嫁了過來,只是長相普通,討不了李二的歡心,所以就絕了這個念頭,一心伺候長孫,在宮裡地位特殊,見事情有趣,就上前來打趣一下李泰。

李泰笑笑不作聲,只是撿起牆邊的鬆塔,把小爐子點燃,燒上一壺水,準備給長孫泡茶,長孫一直有喝茶的習慣,她以前喝的就是放很多種佐料的煎茶,李泰特意問過剛剛回來的孫思邈,得知煎茶對孕婦沒有一點好處,就特意從雲家要來了花茶,雖然還有一點茶味,但是要比煎茶清淡的多了。

李恪去了他們哥倆的小飯堂取回來了一個食盒,打開蓋子,裡面有幾個熱氣騰騰的包子,還有一碗粥,一小碟鹹菜,幾個泡得大大地鹹菜豆,放在桌子上,請長孫進食。

長孫沒有喊他們哥倆一起吃,這是皇家的規矩,看到包子上有一個小缺口,會心的一笑,拿起一個包子咬了一口,韭菜雞蛋餡的包子鮮美異常,皇宮裡可沒有這樣的美食,她本來就不喜歡油膩的食物,無奈李二一家子就是胡人,連他長孫家都帶有胡人血統,飲食自然以大魚大肉爲主,平日裡的飲品也是以奶製品居多,今日初嘗書院的飯菜覺得甚合口味。濃濃的小米粥,一口下去貼心潤肺,鹹菜也好,鹹淡適中,胖胖的菜豆,綿軟鮮甜,不覺間就把一碟子包子吃了個乾淨。

見母親喜歡書院的飯食,李泰認爲,雲燁從牢裡出來,是不是該給母親做一頓好吃的?他從來都沒有爲雲燁擔心過,也不認爲雲燁坐牢就會倒黴,他知道自己的父皇不會把雲燁怎麼樣,坐牢歸坐牢,倒黴歸倒黴,誰說坐了牢就一定會倒黴的,至少他沒有發現這兩者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未完待續)

第3節 不如歸去第24節 南風漸起第3節 人世間第23節 薛萬徹的計謀第39節 把皇帝當成小吏的李承乾第21節 砸核桃第54節 總爆發的徵兆第5節 善惡不分第20節 大唐歌劇院第24節 雲大小姐力破三軍第55節 仙緣第9節 王的養成第32節 倒黴的女人第43節 破冰第55節 平凡的夜晚第11節 惜命不重命第40節 魔鬼學院第27節 痛苦第41節 神奇的舌頭第37節 在路上第3節 希帕蒂亞的演講第42節 表彰與捱揍第41節 遊戲的作用第25節 惡龍的等待第54節 玩具第23章 七家第14節 奴隸船第12節 憨奴第23節 軍令如山第32節 徵於色,發於聲第57節 倉充鼠雀喜第61節 雪崩必須徹底第58節 掐掉萌芽第7節 潛水(1)第19節 薛萬徹的公務第44節 信任過!第31節 樓蘭沒了第6節 魏王李泰第39節 城第54節 新四民論第2節 命運第52節 張諫之打飯第9節 白石殿第10節 酒宴第9節 大門難進第21節 窮人和富人第43節 海盜的理想第12節 武士的惡習第14節 戴驢耳朵的高陽第20節 誓約成第53節 駝城母馬傷心人第6節 眼淚滲不會去第40節 胸中的猛虎第53節 一線曙光第54節 技術控制很有效第20節 李二的親戚第55節 奇怪的石獅子第13節 雲家武庫第51節 朱雀大街上的裸體人第28節 反抗第18節 小武的憂慮第31節 得到和付出那個快樂第8節 大唐需要銀子第3節 老農的請柬第33節 黑話第40節 美食來了第19節 有狐第57節 李綱挖的大坑第17節 倒黴的袁守城第48節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5節 兩個有潔癖的人第10節 不完全的軍法第60節 小武的遭遇第23節 可憐的公主第24節 喚醒獅子的辦法第33節 高麗人到了長安第35節 死亡會傳染第2節 玄奘回來了第1節 開幕第19節 一日閒第44節 絕望!第52節 措手不及第4節 落難的女王第19節 飯桶,全是飯桶第29節 再見玄奘第27節 正名第47節 目標轉移了?第41節 雪龍和蝴蝶第39節 回家的待遇第40節 知識的力量第49節 開解第38節 死屍和馬屁第39節 有子萬事足第47節 惡鬼臨門第16節 賄賂是一門學問第23節 雲大小姐的社交活動第32節 雲家一日遊第63節 歸山第3節 老農的請柬第34節 跑起來啊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