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道具

藍田縣的縣令在夏收之後總會來雲家拜訪一下兵部尚書,這是該有的禮儀,每一屆的縣令都是如此,今年和雲燁談話的主題就是刁民的治理問題。

縣令非常的發愁,往年間要百姓出動徭役,只需縣衙的一紙文書就好,現在不同了,需要明確的告訴他們國法裡面那一條規定他們必須在今年的這個時候出徭役,說不清楚的人就會被拒絕,甚至派下去的書吏還有被毆打的危險。

鄉野裡到處都是立功的老兵,識字的農夫,說服不了他們根本就沒人理睬縣衙。縣令很想問問兵部尚書這樣的高官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法子應對目前的局面。

“沒有,說到底,是大唐的律法趕不上百姓的變化,所以現在官員纔會被百姓問得啞口無言,我還好點,莊戶們就是打算入股雲家的商隊,沒打算不給我種莊稼,現在到處人手不足,夏天的時候正是釀酒的好時機,找不到足夠的人力,雲家的僕役都輪番上陣了,說起來丟人啊。”

和家鄉的父母官擺不了官架子,人家青衣小帽的提着一封點心上門討教雲燁不好不耐心的勸解,他過來也就是爲了表一下功,希望自己的辛苦被上官看見就滿足了,至於怎麼治理百姓,用不着誰來教他怎麼做。

好酒好菜的招待,酒足飯飽之後醉醺醺的坐着馬車準備回家,尤其是在雲家和兵部尚書長久的敘談,被幾乎所有的人看之後,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雲燁知道自己是一個道具,做道具當然要有做道具的自覺,必須讓演戲的人滿意了這纔算是盡到了自己做道具的責任。

不光雲燁這麼說,李二最近也這麼說,他說自己現在就是一個人形圖章,只要往奏章上面蓋大印就好,心情好了就同意,心情不好了,就不同意,如果惱怒的不行,就在奏章上大罵一通,不管他怎麼做,他發現結果都和三省送上來的奏章內容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房玄齡終於可以退隱了,因爲李承乾接手了中書省,長孫無忌依然寶刀未老的擔任門下省的左僕射,尚書省沒有大頭目,戶部尚書褚遂良擔任了左僕射,兵部尚書雲燁擔任了右僕射,勢均力敵之下,兩派只好從對立走向了合作,雲燁不可能一直架空長孫衝,長孫無忌也不可能不允許許敬宗在門下省嶄露頭角。

不管是李承乾還是長孫無忌,亦或是雲燁,其實都是最熟悉李二的人,從他們三人手裡出來的奏章和文書,已經具有了合法性,李二的意見甚至已經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於是,握着十六衛大權的李二從來不允許別人觸碰一下。

時間過去了兩年,大唐的官吏已經非常的認同目前的局面,長孫一系的官員習慣了受到雲燁的和許敬宗和雲燁的刁難,雲燁一系的官員也習慣了受到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詰問,至於李承乾則是誰有理就幫着誰。實在沒有辦法決斷的事情,就會交到李二的手裡,隨他處置。

大唐太大了,大到了李二一個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兼顧過來的地步,秘書監每天需要焚燬的文書多達三千斤,皇宮拆掉了玄武門,將龐大的秘書監安置在這片佔地足足有三十畝的空地上,當年的陰森和血腥,已經被熙熙攘攘的書吏所包圍。

李二披着長衣沿着萬民宮的白玉欄杆漫步,腳下就是他統御的龐大帝國,這是一個極爲普通的早晨,他的腳下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羣,數量驚人的官吏幫着他統御這個最龐大的國家。現在的李二作息極爲有規律,就像一個老農一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李象抱着錦盒跟在他的身後,那裡面是李二最喜歡的葡萄釀,他的手一伸,李象就會很快的將酒杯遞給自己的祖父。

繞過大殿的西面,朱雀大街上正在樹立一座巨大的雕像,這是李二早就希望出現的東西,也是雲燁拍馬屁的產物,一尊巨大的花崗岩雕刻成的雕像,如今馬上就要豎立起來了。

“象兒,你說遠島是個神麼樣的地方?他真的能夠阻擋帝國艦隊的征伐嗎?”李二喝了一口酒問身後的李象。

“會陛下的話,遠島就是遠處的一座海島,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去年的時候都水監的密探從遠島歸來,就說了這麼一句話,從他記錄的將近十餘萬言的遊記中就能看出來,確實如此,遠島就是遠處的一座海島。”

李二點點頭表示認同,朝政終於安定了下來,少了很多的詭譎,卻多了許多的未知,帝國如今的重心開始將道路向邊遠的州郡挺進,李二很清楚只有加強交流,纔不會讓一個帝國轉瞬間變得分崩離析。

長孫無忌正撩着袍服拾階而上,斑白的頭髮在陽光中顯得是如此的刺眼,如今朝堂上的白髮老臣已經非常的稀少了,長孫無忌終於把自己熬成了德高望重之輩。

李二曬然一笑,收起酒杯帶着李象回到了萬民宮,如果猜的不錯,長孫無忌今天到來依然是要談東海艦隊的歸屬問題。

南海艦隊是不容染指的,那麼強悍的東海艦隊就成了長孫無忌唯一的訴求。但是張亮在這件事情上非常的不配合,對長孫一系的要求毫不理會。他堅持認爲,只有皇帝陛下的旨意才能決斷一切,至於三省的文書,他並不認同,將自己放在皇家家奴的位置上,等待李二的決定。

長孫牽着不斷流口水撒嬌的李治在太液池邊上漫步,現在的她顯得比前幾年年輕許多,或許是兒子變成小孩子的緣故,她的心情也回到了李治六歲的那年。

極樂鳥從巨大的鳥籠子裡飛出來,停在指頭叫了兩聲,李治撿了一塊石頭拋向極樂鳥,那隻鳥就尖叫着飛了起來,在太液池上不斷的盤旋。

“松贊干布死了?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他今年只有三十二歲纔是,怎麼這麼年輕就病故了?如今吐蕃的贊普是誰?祿東贊如何自處?”

李二看過文書之後笑着問長孫無忌。

“陛下說的不錯,松贊干布現年確實只有三十二歲,據說是得了頭疼病生生疼死的,松贊干布的兒子公鬆公贊早年夭亡,於是吐蕃王位由其孫因爲年幼,政權故由大相祿東贊繼續攝理,掌管吐蕃軍政事務。”

“那麼說吐蕃境內真正說話算話的該是祿東讚了?”

“確實如此,陛下。”

李二在大殿上走了一圈後笑着對長孫無忌說:“傳朕的旨意,遣使弔唁,同時加封祿東贊爲茲王,起子林欽着爲盧侯,封三萬戶,”

長孫無忌面無表情的說:“祿東贊也是一代人傑,陛下這樣做他很有可能爲了轉移國內的矛盾從而領兵出征,首衝之地就是我大唐的河西之地,于闐的薛仁貴,河西的蘇定方不是此人的對手,微臣認爲,雲侯該出征了。”

李二擺擺手道:“不會的,無忌說道政務你是全才,但是說到兵事,你還是少說話的好,一說話就出笑話,祿東贊此時需要煊赫自己的戰功,能攻打的地方有九成的可能是天竺,他想進攻河西,或者兵出黑石谷,說到底是一個妄想,他不會做這樣的選擇,一旦和我朝大戰失敗,等待他的很可能就是身死族滅!”

長孫無忌抱着皇帝的旨意出了萬民宮,心中惆悵之極,在自己最需要盟友的時候,松贊干布死了,祿東贊也不得不匆匆的出兵,皇帝說的沒錯,祿東讚的目標就是天竺。(未完待續。)

第42節 聰明的響馬第57節 最後的較量第63節 歸山第44節 昂貴的貨物第40節 離開第38節 憤怒和歡喜第39節 感情和秘密第3節 不如歸去第39節 看見了京觀第61節 聰明的蠢豬第40節 離開第56節 牽絆和反噬第55節 回家的餃子第21節 大小姐出世第11節 長孫無忌的病痛第59節 海龍王的祭品第59節 慵懶的塘報第58節 狗子的夢想第15節 猴子和驢子第30節 奪爵第56節 量變誘發質變第48節 沒名堂的人第4節 誰都喜歡肥豬第39節 把皇帝當成小吏的李承乾第54節 有學問的神棍第36節 三無詔書第37節 船隊第49節 海市蜃樓第38節 荒城第25節 身在鬧市無人知第14節 戴驢耳朵的高陽第5節 驕傲的乞丐第36節 覺悟和懷念第40節 大蝗災第57節 淵蓋蘇文之死(3)第11節 聽說有日食第12節 撿便宜第25節 好厲害的蘑菇第35節 白玉京總是魅力無窮第47節 目標轉移了?第56節 搶劫證書第26節 人人都是御史第47節 惡鬼臨門第19節 仁慈者第9節 老奶奶的希望第26節 暴殄天物第59節 李代桃僵第15節 步伐第23節 張仲堅第8節 李黯的發現第43節 惡魔的傳說第52節 最好的生活第12節 求和第22節 倒行逆施第55節 野趣第57節 修剪第60節 黃葉落第34節 陰險的張諫之第56節 淫媒星期一了求點推薦票第35節 這不是我娘第11節 美味與家事第47節 目標轉移了?第9節 試驗第35節 攻城第16節 煩躁,煩躁!第19節 春情的味道第17節 肥豬來了第23節 太陽神國第23節 平淡的禪讓第15節 可憐的響馬無恥的巨人幽冥血河車第59節 後路第32節 那日暮的眼淚第13節 芹菜大盜第57節 冬天到底還是來了第12節 雲壽的教養第7節 美人第6節 白板第58節 部下的野望第23節 平淡的禪讓第60節 翻蓋的烏龜第46節 侯君集的智慧第57節 修剪推薦老友新書無上真靈第13節 芹菜大盜第31節 雲家的應對第23節 倒黴的張亮第60節 黃葉落第29節 崗村雲燁第4節 鹽比命貴第22節 感業寺第13節 劉仁願的理想第5節 春風散第59節 找投資第8節 天若令其亡,必先令其狂第30節 蝗蟲來了第14節 朝霞現第9節 聰明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