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星星峽

新時代和舊時代必定會有撞擊,周重就是第一個感受到這種威力的人,當他帶着三千人和一萬多頭牲畜,踏上前往大非川的道路之時,積石山已經燃起了滔天的大火,山上冒起的濃煙他即使在五十里以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那裡一定是一個煉獄。”將軍別看了,大帥發起的進攻是毀滅性的,積石山上的吐蕃人沒有活着的可能,駝城到處寸草不生,這句話不是說說的,“弩營校尉揹着自己的大包低聲提醒周重,這裡可不是發愣的時候,話語有些生硬,因爲沒有統御關係,所以說話就變得隨便了。

周重沒有生氣,擡頭看看自己頭頂那三十二個描繪着猙獰圖案的熱氣球,沒有發現那上面傳來警訊,扯起嗓子大吼一聲:“走啊!弟兄們,我們走!大非川的弟兄等着吃麪條呢!”

所有的人都是步行,周重自己身上的東西尤其的多,脖子上還掛着兩罈子酒,這是給大帥帶的,一年多沒酒喝的大帥已經開始愛上喝馬奶了,這很不對勁,大帥就該喝酒,而不是喝什麼馬奶,只有婦人幼童纔會喜歡那種白了吧唧的東西。

雲燁接過熱氣球上傳來的訊息,瞭望兵已經報告周重的隊伍已經鑽進了山裡,這段路途非常的難走,最狹窄的地方自能允許兩匹馬並行,只要走過這片險峻的地方,雲燁不相信吐蕃的遊騎能夠在開闊地阻攔得住自己的一個齊裝滿員的弩營。

積石山上的熊熊烈火融化了山頂的積雪,渾濁的雪水從光滑的山頂蔓延下來鑽進了烈火之中,彙集了尚未燃燒乾淨的火油就像一道道火蛇到處亂竄,吐蕃人雄偉的營寨已經全部被大火吞噬,兩千吐蕃人還沒有來得及射出一箭,就化作了飛灰。

他們在看到駝城的第一眼起。就立刻選擇了固守,積石山算不上大,但是勝在險峻,李靖的大軍強攻了三次也沒有拿下這根插在平原上的釘子,所以吐蕃的將領非常的自信,認爲自己能防得住李靖。也一定能防得住雲燁。

他錯了,裝備的不同造就了不一樣的結果,張牙舞爪的熱氣球飛翔到山頂以後,就有無數的火油罈子從天而降,緊跟着落下來的就是一些帶着火星的小鐵球,驚魂未定的吐蕃人還沒有從熱氣球帶給他們的驚駭中醒過來,就被能在光石頭上燃燒的大火給吞滅了。

積石山的大火也被身在星星峽的祿東贊看得清清楚楚,從熱氣球出現的那一刻起,他就清楚的知道雲燁來了。雖然不知道雲燁爲什麼會從亂石城來到這裡向自己發起進攻,但是作爲一位優秀的統帥,他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星星峽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星星峽,並非峽谷,而是隘口,也就是一個山口。一側是山、一側是河,山不是那麼高水也不深。西出柳園過了星星峽就算是徹底的進入西域了。是河西走廊進入新疆的唯一通道,素有西域第一咽喉的說法。峽內危崖千丈。道路崎嶇,峻峭可怖,是唯一可以穿越的通道,最窄處僅有十多米寬。

吐蕃如果要出兵,他向東可以直接攻擊沙州,向西可以直達于闐。龜茲,所以說,只要保住星星峽就能掐住大唐統治西域的咽喉,佔據非常有利的戰略優勢,李靖的大軍最遠曾攻破星星峽行軍到了黑石山。卻被那裡險惡的地勢所阻,大軍無法全軍屯留,只留下兩千將士在黑石山築城,因爲這裡的山都是紅沙山,缺少築城必須的石頭,所以未能築城成功,黑石山城只築好了四邊的角樓,就被祿東贊襲破,兩千將士邊戰邊退,行至星星峽終於全軍覆沒。所以這裡也是李靖的傷心地。

雲燁放火是出了名的,祿東贊早就對積石山做過調整,爲了防止唐人用火攻,他特意將積石山上不多的草木全部剷除,沒想到還是免不了一場火厄。

“駝城進不了星星峽!”李靖坐在雲燁的大帳裡疲憊地說。

“沒打算進去,就是打算將祿東贊牢牢地拖住十天。我也沒打算插手你的戰區,不過爲了我程伯伯能吃上一頓飽飯,所以我就冒此大不韙了。“雲燁也全身透着疲倦,意興懶散的說。”知不知道積石山是我專門留給祿東讚的地方?只要那裡還有人防守,他就不敢輕離,我總想和祿東贊在積石山大戰,而不是選擇在星星峽大戰,你毀了我全盤的計劃。“”人急了想的就少,一少就難免會出岔子,我年輕性子急,沒有你那種穩坐釣魚臺的沉穩,能吃掉兩千吐蕃人我已經認爲是勝利。“

李靖拿起自己的佩劍走出了雲燁的帥帳,不一會又走了進來問道:”你已經滿身的麻煩了,驕縱蠻橫,荼靡天下,越境作戰,坑殺降俘,逼死親王,這幾條每一條都夠你受的,爲何還要加上這條無令而行的罪過?你從來都是一個聰明人,不會不知道滿長安的文官正等着對付你,我聽說西閣的御史言官整天將彈劾你的奏摺揣在袖子裡,只要發現有合適的機會就會上奏,雖然陛下一心一意的護着你,你自己難道就不知道收斂一點嗎?“

雲燁端起茶杯朝李靖敬了一下說:”我要是收斂了,悔過了,您覺得那些言官就會放過我?這些罪狀還不至於讓陛下砍我腦袋吧?只要不砍腦袋,就算不得大事。“”你真的不適合統領大軍,真的不合適,一個合格的主帥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酷,不但要對敵人冷酷,必要的時候對自己人也要冷酷。你做不到,所以老夫說你不合格,你能帶着大軍縱橫萬里百戰百勝是上天在保佑你。

這次回去之後就不要再統領大軍了,專心做你的兵部尚書吧,我已經向陛下上奏本舉薦你了,你不適合領軍,卻是天底下最合適的兵部尚書人選,在這一點上,你的不拋棄,不放棄的理念會讓大唐軍隊受益匪淺,你的榮寵也會帶給將士們福音。

這一次你攻打積石山和星星峽是受了我的邀請,我缺少攻堅的器具,所以才邀請你參戰,記住了,別人問你的時候就這麼說。“

雲燁默不作聲,送李靖離開,眼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戈壁上,讓一個絕世名將自認不如,這需要多大的勇氣?雲燁才把頭仰了起來,不過他很快又低了下來,李泰曾經說過,這樣乾沒什麼用處,流出來的眼淚滲不回去。”拿出我們剩餘的所有火油和火藥,熱氣球放出最遠的牽絆繩,駝城強力攻擊前進,直到無法前進爲止,我要看看星星峽是不是真的無法攻克,就算是不能攻克,我也要在這裡放一把這個世界從未有過的一場大火。“

祿東贊從駝城出現以後就沒有離開瞭望臺,整整兩個時辰他就死死地盯着駝城看,準備好好地看看這個無敵的堡壘到底是如何運作的,上一回在大風沙裡,他只感受到恐懼而沒有真正好好地看看駝城是如何運作的。這一次是居高臨下,一切都能看得很清楚。

結成方城的駝城忽然開始動了,就像是玩積木一般的從方城變成了一個長條,形狀變了但是他的陣勢依然厚實,從方形變成長條這是要打算鑽進星星峽啊。

祿東贊從來就不是個固執的人,相反他非常的開明,喜歡接受新事物,他連着三次去大唐爲松贊干布求親,其目的就是爲了接收各種先進的工藝,他甚至夢想着唐朝皇帝能爲公主陪嫁各種各樣的工匠,只可惜哪個國家沒有給他哪怕一絲絲的尊敬很信任。

他購買了很多的書籍,不管是什麼書籍都在他的購買之列,很多時候,他將這些書籍當做自己在唐國的最大收穫。

自從雲燁開始用火油,祿東贊也就開始琢磨火油,幾次三番的潛伏進灞河邊上的那座軍營偷窺,不惜花費巨資想要通過其他渠道購買一套那樣的煉油裝置,東西買到了,卻沒有辦法運出來,三原縣的關卡檢查非常的討厭。

這都是遺憾,幾乎是無法彌補的遺憾,如果自己也能煉油,星星峽就會是駝城的葬身之地,他對那些燒的突厥人狼狽逃竄的火油非常的嚮往。

熱氣球升起來了,只有五個,其餘的上那裡去了?祿東讚的腦子裡忽然有了一個疑問,隨風飄蕩的熱氣球帶着長長的尾巴晃晃悠悠的搶先進入了星星峽,它飛行的高度即使是射鵰手也無可奈何。

駝城上的八牛弩正在調整仰角,八牛弩上面的弩箭已經隨時可以激發了。

祿東讚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自己的生死大敵在自己的腳下張開了滿是獠牙的大嘴,自己的攻擊還沒有到達,敵人的攻擊已經落在了自己佈置的攻擊點上。

非常的精準,只一輪火藥弩箭,就有無數人嚎叫着向後逃竄,祿東贊恨恨的在石壁上敲擊一下,這些剛剛從吐蕃高原下來的勇士還不知道火藥弩是怎麼回事,一位這是大神的雷霆。

雖然惱火,羞愧,祿東贊並不緊張,駝城太大,進不了星星峽。(未完待續)

第24節 烽火高麗第2節 搶劫不需要理由第17節 遊戲第22節 不瘋魔,不成活第38節 仇恨傳播者第29節 權宜之計第30節 看不見未來的李佑第36節 大將軍的煩惱第4節 軍功章第17節 黑暗的前途終章琥珀第32節 神仙的煩惱第37節 山崩第1節 風雪歸人第6節 眼淚滲不會去第56節 侯君集的命運(2)第56節 淵蓋蘇文之死(2)第52節 敗家子第12節 又回到了原點第28節 雲燁的師父第52節 家國事第35節 小爺狄仁傑第47節 雲燁的援兵第12節 求和第45節 金庾信的獨白第45節 媽的,高麗居然降了!第48節 落不定的塵埃第46節 長孫的眼淚第33節 小國的悲哀第44節 絕望!第35節 一個木球第14節 茶與酒第2節 恪物學的厲害第63節 甜蜜的夜晚第2節 女人的公敵第27節 火着的過份了第32節 差異第6節 殺豬般作詩第51節 活體實驗(2)第42節 撿骨第30節 想搶劫的祿東贊第4節 貧民,貧僧第5節 月明自是故人來第28節 苦難第45節 誰是最邪惡的人第24節 發生了什麼事第42節 搏命(3)第15節 殘暴的茶第25節 食人者張亮第62節 老虎出巡第56節 首領的痛苦第50節 雲侯威武第54節 小麻煩?第43節 不死不休第39節 教坊司第8節 是禍逃不掉的燭龍的眼睛尋找光明第一小節第33節 打老虎第6節 華胥之國第50節 雪夜讀《春秋》第45節 女俠第58節 都是戲子第31節 老子爲什麼要造反第22節 根源第47節 地主家收租(4)第61節 吃肉的草第55節 你是一個狠心的人第11節 大家第29節 杜如晦的大恩人第35節 雲燁的威脅第43節 熊掌第13節 賀蘭第二十五 縣令的賭注第24節 自作自受第41節 心結難解第20節 好姻緣第25節 商業奇才第18節 恐怖的拆遷第17節 木秀於林第14節 英雄心第20節 玩不過,我跑路不行嗎第15節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8節 胡思亂想第30節 嚮往第62節 過五關斬六將第11節 皇家童話第14節 救護兵第6節 毫無趣味的戰鬥第17節 縱火專家雲燁第49節 滿山幸福一腔幽怨第21節 聚將第50節 迷林秋色第21節 誅心第53節 陰妃的擔心第53節 採珠女第9節 潛水(3)第58節 掐掉萌芽第3節 皇帝要封禪第4節 魏徵和李義府第52節 從來就沒有做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