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狂喜

今天的氣候好極了,雲燁帶着全家老少在菜地裡起壟,將已經培育好的辣椒秧苗栽種進地壟裡去,別人家都是直接把辣椒種子播進去就好,雲家不同,先是在溫室裡將種子催化,直到長出秧苗纔開始移種,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雲家的辣椒遠比別人的先結出辣椒。

每年耕種的時候雲家都會全家出動,這是老奶奶定下的規矩,雲家的人必須知道莊稼是怎麼從地裡長出來的,男男女女的一個都不放過。

雲燁蹲跪在溼潤的泥土上,拿鏟子挖出一個小坑,小心的把帶着泥土的秧苗栽種進去,再拿手按實泥土,鈴鐺跟在後面拿一個噴壺澆水,這片地很大,因爲雲家每年的辣椒消耗量驚人,要儲存夠一年份的辣椒就必須栽種這麼多。

辛月就在旁邊的一條地壟上栽種,那日暮不耐煩的拿着噴壺跟在後面,辛月非常的挑剔,那日暮澆多了水,或者澆少了水都會受到訓斥,所以她羨慕的看着鈴鐺和夫君兩個人柔情蜜意的幹活,而自己偏偏要受這個惡婆孃的氣。

小武從來就不喜歡幹農活,倒不是看不起農戶,她對所有簡單重複的機械性勞作都排斥,所以她就成了監工,監視着雲歡和雲暮不讓他們偷懶。

雲壽帶着李煙容也在仔細的耕種,李煙容拿不動大的噴壺,就拿了一個小小的噴壺,每當雲壽載好了一顆辣椒,她就高興地給小苗澆水,宮裡從來沒有過這樣有趣的活動。

空氣溼潤的厲害,每呼吸一口,胸肺間就一片清涼,白白的雲彩低低的從頭頂飄過,藍寶石一樣的天空顯得格外的悠遠遼闊。

白雪皚皚的玉山頂峰,在白雲的圍繞下,顯得格外的神秘,一場大雪似乎已經改變了整個關中的氣候,田野裡到處都是人,吆喝耕牛的聲音傳的很遠,就是沒人去唱歌,雲露和雲香在地壟子裡來回的亂跑,頭上大大的蝴蝶結已經顯得很是凌亂,這個時候沒人去管這些。一年之計在於春,耕種從來都是家裡的頭等大事。

按照性價比來說雲家種地是一種浪費,辛月今天本來該去收購倒黴勳貴家裡無力支持的產業的,回報率要比種地高到那裡去了,但是老奶奶一聲令下,全家就來到了菜地裡種辣椒,給人家的回覆就是雲家需要耕種沒時間去。

這個理由比天還大,拿到金鑾殿上去說也不會有人指責,種地已經不是一種謀生方式,對中原大地上的人來說,這是一種生存的儀式,就在今日,皇帝,皇后也需要去種地,這不是皇帝扶犁那種儀式,而是真正的在皇宮裡的土地上勞作一日,沒有拿金鋤頭吃蔥油餅,和其他老百姓別無二致。

這是一個農耕民族的命脈,融進了每一個人的骨頭和血肉裡,一個不喜歡在在地裡種點什麼東西的人很難相信他是屬於這個偉大民族的。

中午的時候,太陽漸漸變得火辣起來,雲燁揮一把頭上的汗珠,直起了腰身,作爲家裡唯一的壯勞力,他需要乾的很多,雲壽強忍着腰腿的痠痛,也爬了起來,父子倆相視一笑,就回到地頭去喝水。

農家的半大孩子就是雲壽這幅樣子,需要陪伴着父親一起勞作,老奶奶在地頭的棚子裡準備了很多的食物,老人家多年不下廚了,今天天不亮就起來親手烙了很多的蔥油餅,卷着土豆絲一起吃簡直就是人間無雙的美味。

侯爺種地長安人根本就不稀罕看,白鬍子的老公爺趴在地裡除草也不算稀罕,辛月靠在毯子上累的直哼哼,被老奶奶瞪了一眼就趕緊閉嘴,艱難的抄起一塊蔥油餅往嘴裡塞,她纔不願意給老奶奶留下一個懶婆娘的印象。

“侯爺,您家地裡的墒情很好啊,老漢家的地就差了些,都是天字號的好地,難道說富貴人家的土地都比我們這些苦哈哈的土地強?“

隔壁的土地就是鄰莊地主老財家的,胖財主帶着一妻三妾六個娃子侍弄五百多畝田地,不要以爲地主老財就不需要種地,牲口需要休息的時候,他自己帶着兒子拉犁耕地都不稀罕,多年的老鄰居了,胖老頭人不錯。

“老沈,過來吃塊餅,老祖宗起了大早烙的,味道很好。“雲燁招呼胖財主過來休憩一下,鄉里鄉親的這是應有之義。

“哎呀,這可要嚐嚐,老祖宗下廚少見,有福氣的才能吃到。“胖財主拍拍手上的泥土,接過雲燁遞過來的餅子大大的咬了一口就翹起了大拇指。

“侯爺,老漢可是親眼看到了您家裡這樣種辣椒的好處了,老漢算過了,您家裡的辣椒地比老漢家裡的辣椒地早收辣椒啊,足足有十幾天呢,您也知道,一招鮮吃遍天,早了十幾天就能賣十幾天的好價錢。

老漢明年也想在家裡安個暖棚,不求種什麼奇花異草,就種辣椒,學您家這樣種,先把辣椒苗育出來,然後栽種到大田裡,求侯爺派個懂行的到家裡給指點一下。“

兩個人說的熱鬧,到了田地裡就說桑麻,胖財主的目的達到了,也就拱手告辭,繼續去自家的地裡忙活。

雲燁瞅瞅剩下不多的秧苗,就全部裝到籃子裡繼續去栽種,他現在非常的喜歡種地的感覺,雖然勞累了一些,但是心田好像也種滿了莊稼,變得沉甸甸的。

田地裡起了薄霧,其實不是薄霧,而是小雨,一大片雲彩飄過來,小雨就掉了下來,這下好了連澆水的程序也省了,雲燁和雲壽兩個人站在雨地裡繼續栽種,杏花煙雨還傷不了人,李煙容想要從棚子裡跑出來,被雲壽喝了回去,雲燁抿着嘴偷笑,就在這片莊稼地裡,男子漢一代代的成長,哦,或許還要捎帶些春雨。

些許煙雨阻礙不了農家繼續耕種的熱情,蓑衣都不用,耕牛低着頭往前走,小牛犢子跟在老牛身後學習,旺財跟着老牛走了兩圈覺得無趣,也就回到了雲燁的身邊,他的牙齒咬不到剛剛鑽出土地的嫩草,煩躁的打兩個響鼻,就去找小武要她籃子裡的野菜。

初春的野菜吃的就是肥嫩的根莖,苦苦菜頂着兩片發黃的嫩葉才鑽出土地,底下長長的根莖就長得肥嫩多汁,回到家裡拿開水淘掉苦味,香油拌了之後,雲燁一次能吃好多。

小武拿死皮賴臉的旺財沒有辦法,這個傢伙現在養成了一個惡習,那就是扯人家女娃子的花裙子,小武爲了保住自己的裙子只好從籃子裡拿野菜給它吃。

栽種完了辣椒,雲燁就在自家的土地上巡視起來,看着雨霧中的辣椒苗,雲燁感覺自己這一刻就像是一位帝王,在檢閱自己的王國。

其實種一輩子地也不錯,這個念頭剛升起來,一匹快馬就來到了地頭,一個穿着紅衣的禁宮衛士大聲稟報:“啓稟大將軍,陛下有令,命大將軍火速進宮。“

來不及換衣服了,這是紅翎急使,喚過旺財雲燁就跨了上去,指一指長安方向,旺財就哎哎呀呀的叫着一路跑了下去。

跑到半路才發現不光是自己一個人往長安趕,十六衛的大將軍騎着馬在跑,身上和雲燁一樣,都是麻衣,渾身的泥土,看樣子剛纔都在田地裡忙活。

“老薑,你知道陛下爲何匆匆召見我等?“旺財的速度快,追上了驍衛的老薑,這傢伙向來都是消息靈通人士。

“老雲,我也不知道啊,正在地裡點豆子就接到了召見令,衣服都來不及換,孃的,最好是要打仗了,老子閒的只能幹農活消磨時日了。“

“誰說不是,太平日子過久了對國朝沒有好處,將士的士氣一旦鬆懈下來,再想要磨礪出那股子勁頭就太難了,狗日的高麗逃過一劫,難道說這一回是南詔的消息?老李在南詔乾的什麼事啊,一個小小的蒙舍龍的腦袋都帶不回來。”

又有一匹快馬趕了上來,是右威衛的大將軍裴度,他的興致很高,似乎對於這次的緊急召見充滿了希望,只要是做大將軍的沒有人不希望發生戰爭的。

三位大將軍身邊一個護衛都沒有,快馬闖進城門,城衛已經有一匹快馬在前面開路了,這個時候大將軍的隊伍已經變成了十八人,都是京城裡的軍事主官。

“看樣子出了大事了,哈哈哈!”裴度大笑一聲對別的將軍說:“諸位兄弟,老裴我先走一步,如果有戰事,諸位哥哥讓給小弟去如何?”

說完話胯下的戰馬昂嘶一聲頓時就竄了出去,這種事如何能讓,現在大唐軍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只要出戰就會有軍功穩穩的落在手心,誰會放過。

長安市上的居民看着十幾匹戰馬轟鳴着從朱雀大街上一陣風般的席捲而過,都莫名其妙,他們從來都不認爲大唐會有什麼戰事,這太可笑了。

朱雀門就在眼前,守門的宮衛打開了皇城的大門,示意大將軍們可以直接打馬進入,看到這一幕,這羣人的臉上就浮現出狂喜之態,這他孃的真的有戰事了……(未完待續)

第3節 馮盎的酒宴第26節 被誤解的高士第6節 錢!第29節 酒囊飯袋第7節 潛水(1)第28節 豬爲媒?第50節 傷離別第12節 掃把星來了第40節 不管事的救世主第17節 肥豬來了第3節 希帕蒂亞的天堂第9節 邪惡的白玉京第7節 潛水(1)第40節 美食來了第29節 杜如晦的大恩人第52節 敗家子第48節 程咬金的愛情第15節 大禮儀(2)第39節 回家的待遇第49節 暖春第33節 買天下第53節 陰妃的擔心第8節 讀書的痛苦第13節 得理,當然不饒人第15節 星星掉下來了第17節 愚蠢的行動第1節 虎口拔牙第40節 胸中的猛虎第18節 全走了第1節 李二出醜第32節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21節 美麗的插曲第37節 血流成河第57節 大盜的智慧第2節 兩個窮鬼第23節 可憐的公主第51節 李二的猜測第48節 盛開的夏牡丹第57節 賬簿決定命運第37節 阿巴斯第5節 祿東讚的哀鳴(1)第15節 要命的秘方第16節 指東打西的李二第5節 春風散第17節 倭國動作片?第13節 芹菜大盜第8節 魯班鎖第43節 雷鋒和牛魔王第58節 都是戲子第3節 雲燁的準備第9節 邪惡的白玉京第46節 虎視眈眈第69節 生不如死第31節 雲家的應對第26節 加塞第62節 堅強的女人第43節 義成公主第31節 恐怖的家臣第三十七 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平叛的皇帝皇龍氣第47節 他是誰?第15節 恐怖的徵兆第4節 不關我事第54節 老牛的喜訊不死的活人幽冥界中第18節 少年人第57節 鈴鐺的辦法第39節 看見了京觀第6節 官場語言第11節 瘋狂的李泰第36節 覺悟和懷念第59節 蠢貨!第45節 金庾信的獨白第46節 長孫的氣球第43節 長安夜市第50節 會漂浮的銅盆第十九 燈河第59節 權臣的心態第22節 第一口唾沫第28節 開胸懷第18節 大雪論西征第59節 謠言第16節 指東打西的李二第48節 第一個第38節 揚州夢第26節 無聲的交談第8節 安魂第8節 李黯的發現第26節 放豬的侯爺我是不是還可以搶救一下第37節 血流成河第40節 胸中的猛虎第28節 恨自己不死第48節 盛開的夏牡丹第37節 大賭注第56節 逼良爲盜第3節 不如歸去第23節 家主的義務第53節 紛亂的雨霧第26節 玉牌,又見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