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江浙美食甲天下

中午,二人來到了一家名爲西湖之美的網紅店,這家店的特色是所有菜品都是江浙名菜,而且就算客人是外行也不要緊,上菜的服務員會熱情地介紹每一道菜。

兩人坐下後不久。服務員小姐就走了上來,只見小姐姐身穿青藍色蘇繡,中長髮大方地束成一股,從右肩垂到胸口,下半身是一條帆布色的裙子,腳上踩的是黑色的布鞋,再加上店裡隱隱約約的古箏聲音,服務員小姐姐的髮絲被空調風輕輕吹起的瞬間,那是要多江南有多江南。

兩人當場就看傻了,服務員小姐姐看兩人愣住了,似乎明白了什麼,急忙把頭別過去偷笑了一下。這下週言蔡逸辰兩人才反應過來。急忙紅着臉故掩尷尬地開始點菜,因爲心裡想着別處,兩人就沒經大腦地啪啦啪啦點了一堆。

第一道菜是西湖醋魚,看着通條燒得紅豔豔的魚,二人馬上感覺餓了。服務員也很專業地爲二人介紹這道菜;西湖醋魚,又名“叔嫂傳珍”“宋嫂魚”,前身爲“宋嫂魚羹”,杭州市傳統風味名菜。西湖醋魚主以草魚等食材用料烹製,色澤紅亮,肉質鮮嫩,酸甜清香,口感軟嫩,帶有蟹味。

據清代《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爲宋代名廚宋五嫂創制,時名“宋嫂魚”;另據載“西湖醋魚”名稱是始於清代。

宋五嫂爲南宋著名民間女廚師,高宗趙構乘龍舟西湖,曾嘗其魚羹,讚美不已,於是名聲大振,奉爲膾魚之“師祖”。從此,宋嫂魚羹揚名世界;其後又經名手整治,乃成西湖醋魚與宋嫂魚羹兩種名菜,流傳至今。

相傳宋朝杭州西子湖畔,有宋姓兄弟兩人,滿腹文章,很有學問,隱居在西湖以打魚爲生。不料哥哥被官府迫害慘死,弟弟也因爲哥哥報仇得罪了官府。

宋弟避難臨行前,宋嫂特意燒了一條魚,加糖加醋,燒法奇特。宋弟問宋嫂爲何魚怎麼燒成這個這般,宋嫂說:“魚有甜有酸,我是想讓你這次外出,千萬不要忘記你哥哥是怎麼去世的,你的生活若甜,不要忘記老百姓受欺凌的辛酸,也不要忘記你嫂嫂飲恨的辛酸。”

可惜後來,宋弟考取功名回到杭州,報了殺兄之仇,可這時宋嫂已經音信全無。

有一次,宋弟出去赴宴,宴間吃到一道魚,就是他當年離家時宋嫂燒的味道,於是連忙追問是誰燒的,才知道正是他嫂嫂所做。

宋弟找到了嫂嫂很是高興,就辭了官職,把嫂嫂接回了家,重新過起捕魚爲生的漁家生活。

在服務員小姐姐的講解中,二人不知不覺就把魚吃完了。彷彿計算好一樣,第二道菜叫花雞馬上端上了餐桌。

服務員再次用她柔和清冽的聲音開始介紹:叫花雞又稱常熟叫化雞、煨雞,是江蘇省常熟市的一道傳統名菜,其做法是先給處理好雞刷上料汁,再用荷葉、豬網油及黃泥土層層包裹,最後丟進柴火堆中煨熟。

叫花雞的製法與周代“八珍”之一的“炮豚”相似,“炮豚”就是用粘土把乳豬包裹起,加以燒烤,然後再進一步加工而成的菜。其色澤棗紅明亮,芳香撲鼻,板酥肉嫩,入口酥爛肥嫩,風味獨特。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叫花子,沿途討飯流落到常熟縣的一個村莊。一日,他偶然得來一隻雞,欲宰殺煮食,可既無炊具,又沒調料。他來到虞山腳下,將雞殺死後去掉內臟,帶毛塗上黃泥、柴草,把塗好的雞置火中煨烤,待泥幹雞熟,剝去泥殼,雞毛也隨泥殼脫去,露出了熟的雞肉。

有個傳說,當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個叫花子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爲美食的“叫化雞”送給他吃。乾隆困餓交加,自然覺得這雞異常好吃。吃畢,便問其名,叫花子不好意思說這雞叫“叫花雞”,就胡吹這雞叫“富貴雞”。乾隆對這雞讚不絕口。叫花子事後才知道這個流浪漢就是當今皇上。這“叫花雞”也因爲皇上的金口一開,成了“富貴雞”。流傳至今,也成了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

話音落下,服務員小姐姐又從一旁拿出香油、蔥白、甜麪醬。示意周言和蔡逸辰可以蘸着吃。兩人吃着皮色金黃橙亮、肉質鮮嫩酥軟、風味獨特的叫花雞,香味濃郁,原汁原味,營養豐富,感覺活着真是太好了。

第三道菜,這一次端上的是兩個小碗,碗內是黃燦燦的湯。

“西湖藕粉!”蔡逸辰驚呼。

“客官您認得啊,這正是西湖藕粉,給您清口用的。”

然後服務員小姐姐開始了西湖藕粉的介紹:西湖藕粉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種名優特產,屬於浙菜系;其風味獨特,富含營養,舊時是爲皇家提供“貢粉”。 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莖,經特別加工製成的藕粉,呈薄片狀,質地細滑,色澤白中透紅。服用時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調和,再用開水衝調成糊狀即可,沖泡後的藕粉晶瑩透明,口味清醇,有生津開胃,養血益氣的功效,是極好的滋補品。

西湖藕粉是杭州的名產,是藕粉中的名牌,歷史上曾作“貢粉”進入皇室。藕粉是呈薄片或粒狀的,色澤白裡透紅。衝好的藕粉,呈透明略紅色,質地細膩,易於消化,又有生津清熱,開胃補肺,滋陰養血的功效,是極適用於嬰孩、老人、病人的滋補品。西湖藕粉已成爲招待賓客,饋贈親友的珍品。

藕有個特點,它既可當水果,又可作佳餚,生啖熟食兩相宜。藕雖生長在污泥中,但一出污泥則潔白如玉。其肉質脆嫩,營養豐富,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

藕的另一個特點是,藕不論生熟,都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爲,生藕性平味甘,可消瘀涼血、清煩熱,止嘔渴。適用於煩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婦女產後忌食生冷,惟獨不忌藕,就是因爲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間有“新採嫩藕勝太醫”之說。熟藕,其色由白變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是一種很好的食補佳品。而用藕加工製成的藕粉,更是別有風味,既富營養,又易於消化,有養血止血,調中開胃之功效,實爲老幼體虛者理想的營養佳品。藕粉健脾養胃、增強食慾。具有生津、清熱、潤肺、滋陰等功效,是極適用於嬰孩、老人、病人的滋補品。它除含澱粉,葡萄糖,蛋白質以外,還含有鈣,鐵,磷以及多種維生素,易於消化。

兩人吃着這晶瑩透明,口味清醇,風味獨特,富含營養的現做藕粉,不由在心裡感慨世界的美好起來。

第四道菜也帶湯,二人面前都被端上一個大煲,服務員小姐姐小心翼翼地爲他們揭開煲蓋,裡面居然是配料豐富的面!

“蝦爆鱔面。”

服務員小姐姐又開始了講故事般的介紹:蝦爆鱔面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屬於浙菜系;該菜品在烹調時,應選用粗壯的鮮活黃鱔,斬頭截尾剔骨後切成鱔片,用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直至鱔片黃脆;取鮮活大河蝦洗淨加蛋清上漿清炒至白嫩;精製麪條下鍋燒後,不粘不糊;用原汁煮麪,使麪條吸入鱔魚的香味,汁濃面鮮。蝦爆鱔面爲奎元館的寧式名面。

蝦爆鱔面是奎元館的傳統風味名面,它選用精白麪粉、出骨鱔魚、鮮河蝦仁作原料,經“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等多道上序精巧烹調而成,具有面條柔滑、蝦仁潔白、鱔魚香脆的特色,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特色名面。不少國內外的旅遊者來到杭州,都要慕名尋覓到奎元館品嚐此面,以不在此一遊。我們店是請了奎元館的師傅來做這面的。

麪條的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麪條易於消化吸收,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

鱔魚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含豐富維生素A,能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鱔魚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適用內痔出血、氣虛脫肛、產後瘦弱、婦女勞傷、 子 宮脫垂、腎虛腰痛、四肢無力、風溼麻痹、口眼歪斜等症。

蝦仁營養豐富,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肉中含有豐富的鎂,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蝦肉還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等功效。

二人感覺這道面面條柔滑,蝦仁鮮嫩,鱔魚香脆,味道鮮美。有種說不出的好吃。

吃完麪不久,第五道菜也上來了。

“龍井蝦仁!”周言瞬間認了出來。

“是的,這道是招牌菜之一的龍井蝦仁.客官好眼力呢。”服務員小姐姐微微笑。

“我小時候吃過一次,真想不到還有機會再次嚐到這道菜!”

看着二人開始動筷,龍井蝦仁的介紹也隨之開始。

龍井蝦仁,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傳統風味名菜,爲浙江菜系。爲浙江省十大經典名菜之一

龍井蝦仁將茶飲與蝦仁融合,整體清新軟嫩,蝦仁玉白,鮮嫩,芽葉清香,色澤雅麗,蝦中有茶香,茶中有蝦鮮,食後清口開胃,回味無窮。

相傳,乾隆皇帝微服私訪,在杭州茶農家喝到一杯龍井新茶,深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備,暗抓了些茶葉離去,後來在市內餐館用膳,叫店夥計用此泡茶。

店夥計看到乾隆內着的龍袍外露一角,急忙告訴店主。店主正值烹調蝦仁,驚慌中竟把店夥計手中的茶葉當作蔥末撒到鍋內。 想不到這道茶葉蝦仁色澤雅麗,滋味獨特,吃得乾隆點頭稱好。

此後,這道菜餚便成了杭州名菜而流傳至今。

也有傳說裡說,杭州廚師受蘇東坡詞《望江南》“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啓發,選用“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龍井新茶和鮮河蝦仁烹製而成這道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特徵是整道菜清新軟嫩,蝦仁玉白,鮮嫩,芽葉清香,色澤雅麗,蝦中有茶香,茶中有蝦鮮,食後清口開胃,回味無窮。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周恩來總理在杭州設宴招待,菜單上就有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營養豐富,且有補腎、壯陽、解毒功效,其中蝦仁含有豐富牛磺酸和鎂,能保護心血管系統,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蝦仁肉質鬆軟,易消化;內含豐富的鉀、碘、磷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等對身體虛弱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很好的補益食物。

龍井茶含氨基酸、兒茶素、葉綠素、維生素C等,具有生津止渴、降血壓、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過敏、抗癌抗氧化作用,茶中含的氟還能提高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吃完這道菜,二人已經漸漸覺得飽了,但是要上的菜似乎還有不少。

第六道菜可太厲害了,大名鼎鼎的東坡肉!

依然是服務員小姐姐勤勤懇懇的介紹:東坡肉又名滾肉、紅燒肉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浙菜系,以豬肉爲主要食材。

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加入配料燜制而成,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嚐嚐,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東坡肉相傳爲北宋詞人蘇東坡所創制,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爲徐州“東坡四珍”之一。相傳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蘇軾以身卒之,親荷畚插,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爲感謝這位領導有方,與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制成紅燒肉,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爲“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併成徐州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誌》、《徐州古今名饌》中都有記述。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在黃州期間,他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製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沒有多大名氣。真正叫得響並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氾濫,莊稼大片被淹。由於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擡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爲“東坡肉”。

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制,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

我們的東坡肉是一般選用半肥半瘦的豬肉,切成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做食材。

成菜後,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

豬肉富含銅,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腎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富含脂肪,維持體溫和保護內臟,提供必需脂肪酸,促進這些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增加飽腹感。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宋朝文學家蘇東坡,他雲遊四海來到永修境內一個叫艾城的地方。三伏天,蘇東坡救了一箇中暑的小孩。作爲農夫的父母,買了兩斤豬肉,用一束稻草捆着提了回來,想問蘇先生的口味。恰巧,蘇東坡正在賦詩填詞,口中朗朗念着:“禾------草-------珍---------珠-------透心香......”。農夫聽了一楞,仔細琢磨,認爲是讓他把肉和着稻草整煮,並要煮透心。吃飯時,菜端上桌來,蘇東坡見一塊整肉,沒斫沒切,還用稻草捆着,不知什麼原因,又不好意思開口。農夫挺奇怪,就對蘇東坡說:“早上我去問你,你不是說‘和草整煮透心香’嗎?我是按照你的意思給弄的,先生怎麼不吃呢?”蘇東坡恍然大悟,也只好順坡下驢。沒想到豬肉摻雜着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吃完飯,農夫夫婦出門去了。東坡想:主人如此盛情款待,打擾幾天了,十分過意不去。幾次要走,主人都不肯,今天還是走了吧。主意一定,從包袱裡取出五兩紋銀,放在桌子上,留下一張字條,上寫着:“主人盛情難卻,東坡不辭而別。”農夫夫婦回來,看見條子大吃一驚,原來救自己孩子的恩人竟是鼎鼎大名的蘇東坡先生。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學着用稻草扎肉煮着吃,果然香酥可口。鄉親們便把這種肉稱作“東坡肉”。因其味道鮮美,做法別緻,所以一直流傳。

據傳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組織民工在西湖築了一道堤,爲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爲了感謝蘇東坡,那年過春節,城裡男女老少擡豬擔酒來給他拜年。盛情難卻,蘇東坡便收下了豬肉。後來,他叫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按民工的花名冊,挨家挨戶把肉分送給他們過年。老百姓看到蘇東坡不忘民工,越發愛戴他,把他送來的肉叫“東坡肉”。吃起東坡肉來更覺味道鮮美。

那時杭州有家大菜館,菜館老闆見人們誇說東坡肉好,就和廚師商量,也把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掛出“東坡肉”的牌子。牌子一掛出來,那家菜館的生意就興隆極了,從早到晚,顧客不斷。每天殺十頭大肥豬都不夠賣。別的菜館看得眼紅,也都學着做了起來。一時間,大小菜館家家上市東坡肉。

再說蘇東坡爲人正直,不畏權貴,朝廷中的一班奸臣對他恨得咬牙切齒,聽說他受到杭州老百姓愛戴,心裡更不舒服。他們當中有個御史,喬裝打扮到杭州,存心來找蘇東坡的岔子。御史到了杭州,在一家飯館吃飯。堂倌遞上菜單請他點菜。他接過來一看,頭一樣菜就是“東坡肉”。於是他皺起眉頭想了想,不覺高興得拍着桌子大叫:“我就要點這個菜。”他吃過東坡肉,覺得味道真是不錯,向堂倌一打聽,知道東坡肉家家菜館都有。於是,就把杭州所有菜館的菜單,統統收集來,之後,便興沖沖地回京去了。御史回到京城,馬上就去見皇帝,說:“皇上呀,蘇東坡在杭州貪贓枉法,壞事做絕,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皇帝問:“你怎麼知道?可有什麼證據?”御史就把那一大沓油膩膩的菜單呈了上去。皇帝本來就是個糊塗蛋,他一看菜單,也不分青紅皁白,立刻傳下一道聖旨,將蘇東坡革掉官職,發配到海南去。

蘇東坡革職充軍之後,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處,仍像過去一樣讚揚他,把他疏浚西湖築的堤稱爲“蘇堤”,還把東坡肉公推爲杭州第一道名菜。

雖然已經有點飽了,但是這東坡肉是真的好吃,二人依然是風捲殘雲般把這道東坡肉吃完了。

第七道菜是一道藥膳,名字叫做冰糖甲魚。

服務員知道這道菜二人應該都不認識,就向他們更加細緻地介紹道:冰糖甲魚是以甲魚爲主料製作的藥膳。口感鮮美肥腴,有入口甜、收味鹹的特點。寧波十大名菜之首,吃來軟糯潤口、香甜酸鹹,風味獨特。此菜是一種滋補品,甲魚與冰糖同燉,具有滋陰、調中、補虛、益氣、祛熱等功能。

它是以甲魚爲主要原料,加以冰糖等佐料,具有色澤黃亮,綿糯潤口,甜酸香鹹俱全,滋味鮮美,並由於烹製時用芡汁熱油裹緊甲魚,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熱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碘、鐵質等多種營養成份。

甲魚的食用價值很高,甲魚肉味道特別鮮美,營養十分豐富。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甲魚亦有較好的淨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魚還能“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食甲魚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甲魚肉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涼血、補腎健骨、散結消痞等作用。

冰糖甲魚是浙江寧波地區最著名菜餚。每年四五月間,江南地區菜花盛開,正值甲魚最爲肥美,故有菜花甲魚之稱,此時是烹製冰糖甲魚的最佳時期。冰糖容易使滷汁濃稠,加上甲魚的膠汁,是上海傳統的火功名菜。

相傳,在100多年前,在寧波江北岸臨江有一家小酒鋪,掌櫃以燒冰糖甲魚著稱。他燒的這道菜,清香、綿糯、鹹甜兼有,滋味可口,有獨到功夫。

一天,外地來了兩位舉人,正欲赴京趕考,途徑寧波相約到這家酒樓飲酒,觀賞江景。夥計見是書生,便問:“相公欲嘗何菜?”

兩位舉人都是富家子弟,便說:“凡是名菜,俱都上桌品嚐便是。”

於是,夥計陸續送上各道名菜,兩位舉人見最後端上來的冰糖甲魚,鰲頭上翹,晶瑩透亮,清香撲鼻,便挾起品嚐,一到嘴裡:綿糯香甜,滋味非同凡響。讚不絕口,便問掌櫃:“此菜何名?”

掌櫃見兩位隨身都帶有趕考的行頭,便靈機一動,暗送彩頭,道:“相公,此乃‘獨佔鰲頭’是也!”舉人聽了,連呼“妙哉!”盡歡而去。

事有湊巧,待到秋季揭榜,其中一位舉人果然中了狀元。他衣錦還鄉,春風得意,特地重登甬江這座小酒樓,指名要吃“獨佔鰲頭”!說是吃了此菜,身健神旺,金榜高中乃此菜之功也。幸在畫說,便又精心製作一道“冰糖甲魚”,讓狀元公品嚐,並捧上文房四寶,展開宣紙,恭請狀元爲酒樓題名。

狀元老爺正在興頭,也不推卸,端起筆來,寫了“狀元樓”三個大字。

從此以後,狀元樓名噪浙東。狀元樓名菜冰糖甲魚,也名揚海外。後來上海也開起了兩家狀元樓;一名“甬江狀元樓”,一名“四明狀元樓”並都以善烹冰糖甲魚著名。

周言和蔡逸辰已經飽到聽不見服務員小姐姐在講什麼了,全身的血液此時應該都聚集在兩人的胃部。二人悶頭吃完這道冰糖甲魚,好在分量不是特別大。

當第八道菜端上來的時候,周言和蔡逸辰瞳孔裡似乎有一絲絕望閃過。

“二位客官,這是你們最後一道菜了,希望直到最後,都能讓你們滿意。”

揭開盤子上的蓋子,在一陣繚繞的蒸汽散去後,出現在二人眼前的是一個用荷葉包住的菜品。

服務員小姐姐用公筷輕輕打開荷葉,裡邊白瑩瑩的菜品立刻香味四溢。

“浙江十大名菜之一,荷葉粉蒸肉。”

服務員小姐姐開始了她對這道荷葉粉蒸肉的介紹:荷葉粉蒸肉是浙江省嘉興市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屬於浙菜系。在清末,相傳其名與“西湖十景”的“麴院風荷”有關。它是用當時杭州的鮮荷葉,將炒熟的米粉和經調味的豬肉裹包起來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鮮肥軟糯而不膩,夏天食用很適合胃口。荷葉粉蒸肉易碼盤整齊美觀、荷葉可涼血解毒、肉酥爛米粉軟糯、味清香肥而不膩。用大碗或盆一隻,底上放鮮荷葉一張,將拌好粉的肉排放在上面,覆蓋一張荷葉,上籠用旺火蒸2小時至酥熟,再用小張鮮荷葉將塊肉分別包好,吃前再上籠用文火燜蒸30分鐘即成。

相傳,“荷葉粉蒸肉”與周倉有關。周倉何許人也,說明白一點,是三國時蜀漢大將關羽的“馬伕”,關羽之所以成爲常勝將軍,除了他有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兩件寶物外,更有他得力的“馬伕”周倉的功勞。所以關羽能橫刀,得心應手,還全憑周倉的配合。他有一種特殊的功能能手抓熱菜飯不怕燙手,疾步如飛的本領能與赤兔馬試比跑,是因爲他的手腳上長有一層厚厚的茸毛,不怕燙,又能快步行走,人稱“飛毛”。

關羽聽了之後感到奇惑,爲了探知虛實,對周倉說:要與他同牀共眠,而周倉不知是計,周倉一躺下就呼呼大睡,而周倉手腳上的毛扎得關羽一夜不得好宿。第二天一早起來,要周倉把手腳上的毛剃去,主子一聲令下,周倉只好把手腳上的毛剃得精光,但關羽出征,周倉還得在人前馬後的跟着,手腳上沒有了毛,抓熱菜就燙手,疾走腳上發熱,這如何辦呢?於是周倉摘了路邊的荷葉把手腳包起,這樣抓熱飯菜也不燙手了,腳上也不熱了。後來民間根據這一傳聞創制出“荷葉粉蒸肉”這一雅俗共賞的夏令絕妙佳餚,一直流傳至今。

周言和蔡逸辰看着這麼鮮美的荷葉粉蒸肉,也算是捨命陪君子了,把眼睛一閉,一人點了一杯可樂,開始吃這一道大份荷葉粉蒸肉。

當兩人吃完最後一塊荷葉粉蒸肉的時候,已經飽到動彈不得。

在癱倒在椅背上前,周言說:“今天,我是真的體會到了江浙菜的魅力了!”

第五十二章 入繭第五十九章 欺負許諾大隊第二十八章 拉美文學讀書會第七十七章 疲倦的週末第一百零七章 分別在即,八人聚餐第一百五十四章 來自雲南的電話第四十六章 俞一舟受傷第一百八十九章 困難又接踵而至第一百六十六章 演唱會上的偶遇第三章   不是我的錯第一百五十七章 閃閃發光的人第一百三十章 全媒體大賽討論進行時第一百四十八章 “消失”的星野植樹和陳默第一百八十三章 她是秋夜的寒蟬第一百零八章 再次創業第二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一百六十九章 沙龍初展鋒芒第六十五章 俞一舟迴歸第五十章 沉海第一百七十三章 逸語父母的愛情第三十五章 對不起 我想你誤會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執着於理想,純粹於當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與你共把餘生渡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秘的咖啡廳老闆第八十九章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八十六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三十九章 我們要並肩而立成爲更好的人第五十章 沉海第八十章 這世界有些美好第五十六章 體育課第一百七十五章 蔡逸語出國深造第七十九章 蔡逸語的工作第一百七十五章 蔡逸語出國深造第一百四十七章 終是等待耗盡一生第一百六十章 我在夜晚和小巷第十八章 國慶假期第一百零一章 我們還可以做朋友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場作業的約會第一百章 真的就這樣結束了嗎第八十二章 這世界變幻莫測第一百零六章 和洛嘉澤逐漸熟悉起來第六十六章 我相信,我們都會好好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發才能找到答案第二章   變態!又是你第七十九章 蔡逸語的工作第三十五章 對不起 我想你誤會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完善書店的問題第七十二章 天空之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終是等待耗盡一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明天見,就是我會去找你第十章 郎有情妾有誤第八十一章 這個世界出乎意料得精彩第二十七章 中午吃大飯第一百五十四章 來自雲南的電話第九十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七十章 牆上的向日葵第四十一章 當你的專屬陪練,一輩子的那種第一百一十章 創業進行時第七十一章 黑色信封第六十七章 我會努力,也會變得更好第五十八章 辯論賽第一百五十六章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第三十四章 叢林考察 原來是沒有遇見對的人第二十章 故事第一百零四章 重歸於好第八十九章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一百八十九章 困難又接踵而至第三十三章 我會一直在你轉身就能看見的地方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所願亦我所願第一百一十二章 敢奔跑起來的夢想,纔是理想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間枝頭,各自乘流第十二章 旭日已曉破霧第二十四章 羣英會第七十章 牆上的向日葵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賽金獎實至名歸第一百八十六章 又到清明煙花祭第一百六十三章 所愛隔山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執着於理想,純粹於當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迎來《小巷》話劇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場作業的約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你需要我就會來第四十九章 定店鋪第八十五章 鴿王爭霸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們總會相遇,我們總要離別第九十三章 事情暴露第六十五章 俞一舟迴歸第五章 我和你 萍水相逢第一百八十三章 她是秋夜的寒蟬第三十四章 叢林考察 原來是沒有遇見對的人第九十四章 甜甜的吻第七十八章 陌生的來信第五十八章 辯論賽第十五章 蔡逸語的委屈和蔡逸辰的計劃第六十五章 俞一舟迴歸第四十七章 約定時間第九十三章 事情暴露第八十章 這世界有些美好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只知道,我要和你在一起第三十六章 因爲你 我變得更好第二十六章 許諾的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