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各方反應

長孫府。

聽到朱宏彥的稟報,長孫無忌無所謂地輕搖了搖頭,“真是沒看出來,老夫的這個外甥倒是長進了,而且還長進了不少,連五姓七宗聯手給他下的套都讓他從容走脫了。”

這些話從字面上聽去似乎有幾分驚歎的意思,但是長孫無忌的表情卻是一臉淡然,語氣也是平平,就好像是在敘述一件很尋常的事情一般。

此刻他的手裡正拿着一方硯臺,這是剛剛得手的洮河硯,狀若臥虎,細密晶瑩,尤其是虎背上的石紋,如雲如浪,極爲精緻。

雖然外間皆有評述,蓄硯以青州的紅絲硯爲最,絳州次之,後始端、歙、臨洮,洮河硯排在最末,但是長孫無忌卻獨愛洮河硯,每得一極口洮河硯,他都能爲之流連數日。

不過這個愛好,除了他身邊極親近之人,外人極少知曉。

畢竟是身居要位,最怕的就是有人會投其所好,落了把柄。

好在,他們長孫家的財力還算不錯,又有匯通邸店撐着門面,這南來背往的商戶皆有來往,想要爲自家的東家尋一些洮州的硯臺,並不是難事。

“姨丈,那可是價值三千五百萬貫的巨財,縱使咱們不起什麼歪心思,便是讓它們在咱們邸店裡多停放一天,收取的邸費都足有三千貫之多,就這麼讓他們輕鬆運走,實在是讓人看着心疼啊。”

朱宏彥是長孫無忌側夫人孃家姐妹的一個表親,沒有什麼實質上的血脈關係,不過此人深通經商之道,頗受長孫無忌器重,匯通邸店這些年來便是由他在全權打理。

昨夜見老富貴兒一行連夜把那麼多貨物全都運走,眼見着一日千貫的管理費就這麼飛走了,朱宏彥整個人都不淡定了,一整夜都沒睡着,就顧着站在門口乾瞪眼地看着了。

這跟他們之前商定好的不一樣啊,崔、盧、鄭、王、李那幾家明明說要在這裡存上半個月左右的,怎麼好好說拉就給拉走了?

這可是近五萬貫的買賣,說黃就黃了,哥的業績啊!就這麼飛了!

還有那七傢俬下答應的好處,足有十萬貫之多,都抵得上他好幾年的薪俸了,這可是不走帳面的私財,也特麼飛走了!

朱宏彥心急如焚,若不是怕半夜裡冒然打擾影響了長孫無忌休息,昨天子時的時候朱宏彥就想過來稟報了。

長孫無忌哈了哈手中的硯臺,用一塊乾淨的絲布輕輕擦拭,同時斜眼瞄了朱宏彥一眼,淡聲道:“你是心疼流失的邸費,還是心疼那七大士族暗中答應你的好處?”

朱宏彥腿一軟,心虛陪笑道:“姨丈這是說的哪裡話,侄兒有些聽不明白……”

這一次長孫無忌連看都沒看也一眼,不緊不慢地交待道:“明日你自己籌十萬貫送到府裡的庫房裡去,算是對你此次自做主張的懲戒,若是再有下次,直接逐出長孫府!”

一聽到十萬貫這幾個字,朱宏彥心中再無幸理,頭上的汗刷的一下就冒了出來,臉色也變得煞白。

原來姨丈什麼都知道,虧得他還以爲自己隱瞞得挺好。

“多謝姨丈,小侄知錯了,姨丈放心,十萬貫錢小侄下午就派人送來。”朱宏彥滿口應下,雖然舍了十萬貫心疼不已,但是這一關也總算是過了。

長孫無忌的脾氣他了解,若是真要追究,根本就不會跟他說這麼多的廢話,直接就讓人去他的府上抄家去了。

“開邸店,最重要的是誠信,賣的就是一個金字招牌。這次的事情,念在你是第一次,不予深究。但是若是再有下次,絕不輕饒!”

長孫無忌的聲音有些冷冽,聽得朱宏彥心裡一片窪涼。

“姨丈放心,以後若是沒有姨丈的吩咐,這種事情別說是五姓七宗的人找來,便是皇上來了,小侄也絕對不會再做。”

長孫無忌詫然擡頭看了朱宏彥一眼,輕輕點頭,看來這小子已然明悟,說出的這些話也是意有所指。

是一條好狗。

就算是有一點兒私心也不怕,只要夠聽話就行了。

“去把知情的那幾個執事給清理掉,匯通邸店不允許有這種不規矩的人存在!”長孫無忌揮了揮手,朱宏彥領命退出。

程府。

程咬金聽着程有餘的彙報,爽快點頭,“既然那小子有如此心意,就且收下吧。眼看冬日已是不遠,就用這筆錢給那幫老兄弟置辦些過年的衣物,再幫他們修繕修繕房子,這個人情,咱們記下就好。”

程有餘多少有些意外,跟在程咬金身邊這麼久,他還是頭一次見程咬金收錢收得這般爽快,竟沒有一絲猶豫,直接就接了下來。

這可是有點兒不像是他們家老爺平素的作風啊。

“老爺,那可是十萬貫,就這麼收下來,會不會有後顧之患?”程有餘小聲提醒。

這應該算是行賄受賄吧?

老爺以前不是最反感這種見不得光的交易嗎,爲何這次卻一反常態?

“放心好了。”程咬金無所謂道:“那個傢伙的錢,反正都是大風颳來的,不要白不要。”

若是半年前,李豐還是太子的時候,這筆錢打死他也不能要。但是現在嘛,沒有了那麼多的利益糾葛,反倒是能夠正常透亮地來往了。

“沒想到,皇上竟然封了一個安平候,雖然無官無職沒有實權,但是爵位卻是不低,現在朝中的許多大員見了他,也不得不拱手禮讓。這倒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出路。”

程咬金搖頭晃腦,程有餘完全聽不明白,不知程咬金說的是什麼意思。

“老爺,您說的這個安平候,可就是那個從涪川來的李豐?他竟封候了?!”

見程咬金點頭,程有餘不由張大了嘴巴:“不能吧?就因爲他向朝廷進獻了承德茶?皇上可是有近十年都沒有再向皇親之外的朝臣加封過爵位了,那李豐何德何能……”

剛剛得了三千五百萬貫的錢財,現在又被皇帝加封爲安平候,這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啊,怎麼所有的好事情全都讓他一個人給佔了?

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的程有餘,也開始有點兒眼紅了。

“當然不止是承德茶。”程咬金輕聲搖頭,“這其中還有別的一些緣故,只是皇上要保密,一直都不爲外人所知罷了。”

程咬金沒有跟程有餘細說,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程有餘知趣地閉上了嘴巴,不再多去探究。

“你這就去準備一份賀禮,且先備着。待到今晚,用餐之前將之送到白虎街的那座候府中,祝賀安平候封爵及喬遷之喜。”

程有餘連連點頭,將之記在心裡。

太極宮中。

李世民一大早就着人將太子請到殿中,將昨夜李豐滿擬好的一份名單遞給他。

李治一頭霧水,“父皇,這份名單是什麼意思,兒臣有些看不明白。”

九個人中,只有他自己的名字和李豐的名字看着熟悉,其餘的皆不認識。

不過,從這七人的姓氏上,李治還是發現了一些端倪,崔、盧、鄭、王、李,全部都是五姓之人,應該不僅僅是一個巧合。

“這是李承德託人遞上來的一份章程。”李世民道:“上面的人,皆是發現土豆與玉米的有功之臣,你這個東宮太子,居首位!”

“至於剩下的那幾個,除了李承德本人外,皆是五姓七宗推舉出來的俊傑。”

李治面色一變,怕李世民會有誤會,連忙出聲解釋:“父皇,此事兒臣並不知情,也從未參與。兒臣不知爲何那李豐會將兒臣的名字也提了上去……”

五姓七宗,對於皇室子弟來說,那就是一個雷,誰觸誰死,李治雖貴爲太子,卻也沒有那個膽量與這些士族有太深的牽連。

現在,不止有人把他擺到了一個搶功的位置上,而且還扯上了五姓七宗的人,這明顯是在陷害好不好?

李世民衝他輕擺了擺手,給了他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淡聲道:“治兒,先不急着辯解,這件事情是朕默許的,沒有人會胡亂猜疑!”

一句話,李治一下就安靜了下來,疑惑不解地看着李世民。

“崔、盧等七大世家,早在數日之前就已經與李承德達成了交易,一家出五百萬貫,購得一個利民萬世且流傳千古的賢名,就是名單下面的那七個人,到時會隨同李豐的功績一同傳揚天下。”

李治聞言,直接開口否定:“這怎麼能行?爲了些許銅臭就枉顧事實,曲改歷史,實非君子所爲。”

李世民點頭,這孩子的三觀很正,是非很明,是個好孩子,不過尚缺一些調教。

當儲君當皇帝,可並不只是三觀端正,心思良善就夠的。

“五姓七宗,狼子野心。他們這麼急於求名,肯定是別有所圖,欲對皇家不利。父皇明鑑,斷不能讓他們的野心得逞!”

李世民再次點頭,眼光是有的,不過看得還是不夠深遠,到底還是年輕,需要打磨的地方還有很多啊。

wωω _тт kΛn _¢ o

可惜承乾,經過一番磨難之後已然脫胎換骨,變得更加成熟穩重,再加上他已有十餘年的儲君經歷,可謂是輕車熟路,他若是再爲太子,定然能夠遊刃有餘。

奈何,造化弄人,那孩子這輩子也就只能做一個安平候了。

“父皇,兒臣觀那李豐,盡走一些歪門斜道,不像是正經人那,以後還是讓兕子離他遠點兒比較好,免得跟他學壞了。”李治開始告狀,小報告打得賊溜兒。

李世民啞然失笑,“何以見得啊?朕看是皇兒你對他似乎有些偏見吧?”

“父皇明鑑!”李治拱手正色言道:“兒臣對李豐可是打心底裡感激,他不但醫好了兕子的氣疾,而且還獻出承德茶拯救了百萬災民。現在更是又拿出了土豆、玉米兩們高產神物,惠利天下。”

“他之前的所做所爲,兒臣敬佩。但是現在,看他竟然爲了區區五百萬貫錢財,而屈服於五姓之人,更甚者爲了討好兒臣,竟將兒臣的名字也添了上去,實在是……”

“咳咳!”

李世民輕咳了一下,“治兒怕是誤會了,朕剛纔說了,這件事情是朕默許的。把你的名字添上去,其實並不是爲了討好你,而是爲了國本,爲了我李唐的江山穩固。”

“你入主東宮尚不足三月,根基遠不及其他幾位皇兄深厚,現在正是需要名望與豎立威信的時候,李承德能夠主動讓出這麼大一份功勞與你,可謂是用心良苦,你當懷有感恩之心去銘記。”

李治被噎了一下,直接就尷尬了。

尼瑪,會錯意了!

原來父皇也有這方面的意思,甚至還很欣賞李豐的識趣。

“兒臣愚鈍,沒有父皇看得深遠!”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李治直接低頭認錯,“經父皇這麼一點撥,兒臣好像明白了一點,這份名單上加上兒臣之後,以太子的身份力壓所有人,包括李豐在內,所有人的功勞都被分薄了許多,七大世族的影響也會隨之降到最低。”

“這麼看來的話,李豐確實是用心良苦,七大世族花錢卻沒有買到想要的效果,想來一定會被氣瘋吧?”

李治聲音一頓,面露憂色:“只是這樣一來的話,他的處境豈不是會變得很危險,七大世家應該不會就這麼輕易放過他。”

真是個機靈鬼!

李世民深看了李治一眼,明明一開始就看出了其中的利弊,可是爲了不引起自己的猜忌,卻只揀攻詰的話來講。現在一下探明瞭他的態度,立馬就又轉變了方向。

機靈是好事,說明耳目聰慧,能察顏觀色。

但是卻少了幾分自己的堅持與立場,換句話說就是耳朵根子有點兒軟,容易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看來以後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爲人君者,豈能沒有自己的主見?

“所以,”李世民接聲道:“朕決定封李豐爲安平候,並賜下候府一座,讓他在長安城扎穩腳跟,當可護他周全。”

“安平候?”李治若有所悟,拱手迎合,“父皇聖明,李豐與朝廷有功,自當賞罰分明。”

第136章 兄妹相見(3)第327章 都是戲精第107章 尋找藥王第222章 魏元忠的心路歷程第15章 過往第411章 私訪第418章 大婚(中)第331章 故意針對第235章 一見鍾情!第260章 這纔是朕的好兒子!第413章 兄友弟恭第392章 可能會被改變的歷史第331章 故意針對第239章 心中的疑惑第264章 不給面子第161章 魏元忠的提醒第17章 千里駒第284章 此子才學曠世第124章 危機應對第98章 博名第401章 風靡一時第175章 報官(2)第403章 太學博士第397章 太子的關注第395章 查驗藥膳第77章 開張(2)第120章 膏藥神醫第18章 低賤營生第66章 歸心(2)第390章 美食的誘惑(2)第355章 老富貴兒,你膨脹了啊!第133章 兄妹相見(1)第372章 杖斃,警告!第382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333章 尋釁上門第46章 兇殺案(2)第167章 涼鞋(續)第23章 挑事兒第307章 朕很欣慰第147章 拜師?第237章 驗明正身(2)第405章 溫暖如春的立政殿第392章 可能會被改變的歷史第23章 挑事兒第387章 登門道謝第20章 唐朝人的審美第63章 大鍋菜(2)第244章 取書第101章 祭拜亡妻第222章 魏元忠的心路歷程第93章 教育(1)第231章 我要拜師!第367章 愛心早餐,入宮受阻第47章 兇殺案(3)第167章 涼鞋(續)第305章 孩子,我是你爹!第180章 李世民的震驚(1)第212章 選擇性失憶第54章 高壓鍋第50章 此茶一出,天下無茶第176章 官腔第353章 嚴懲第366章 長孫無忌的小本本第205章 長安的消息第319章 搞事情,就走太極門!第401章 風靡一時第323章 惡客臨門第75章 刷牙!第233章 劉英的質問第137章 兄妹相見(3續)第253章 非早夭之相第235章 一見鍾情!第86章 這家店,我罩了!第141章 玉米是什麼米?第243章 後手第96章 預定第353章 嚴懲第309章 乾瞪眼啊乾瞪眼第240章 誰告狀誰孫子!第391章 宮中來人第155章 口服心服第408章 養雞場雛形第167章 涼鞋(續)第121章 突如其來的襲擊第394章 知味軒的會員卡第133章 兄妹相見(1)第97章 國子監生第388章 暖桌第345章 李道宗來了第245章 原形畢露獠牙起第193章 死掉的刺客第54章 高壓鍋第318章 戒了吧!第16章 水煎包第09章 這也算是烈酒?第346章 認親戚第42章 五禽戲(求收藏推薦)第180章 李世民的震驚(1)第15章 過往第190章 和尚羣裡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