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王朝的奏報

當夜,李豐滿直接取了兩顆土豆,一顆用來水煮,一顆用來烹炒。

白水煮的土豆讓王朝與老富貴兒相信這土豆確實可以做爲主糧食用,李豐滿並不是在信口雌黃。

酸辣土豆絲是李豐滿精心爲晉陽公主及四個女兒烹製,告訴她們這土豆爲菜時確實可以可口無比,她們的兄長與阿爹並沒有吹牛。

一刻鐘左右的時間。

水煮的土豆出鍋,王朝與老富貴兒一人半個,剝了皮,輕咬了一口,面軟寡淡,沒有什麼味道,一如李豐滿之前所言,這東西的口味確實不是很好,不過用來充飢擋飽確實一點兒問題也沒有,至少它面軟好嚼,且極易下嚥,比起草根樹皮來簡直好了不下百倍。

“醮着精鹽或是醬油吃味道會更好一些。”

李豐滿好心提醒了一句,水煮的土豆若是單吃的話確實有些難以入口,但是如果配上一些調味,其實也還可以。

王朝與老富貴兒的嘴角同時一抽,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精鹽與醬油豈是什麼樣的家戶都能吃得起的,這土豆若是下發給普通百姓食用,有幾家幾戶能捨得拿它來醮精鹽來吃?

不過看到趙大拿着兩個裝了精鹽與醬油的碟子送到他們面前的時候,兩個老頭兒還是忍不住地伸出了手。

“唔,確實好吃了許多,甚是美味!”

王朝與老富貴兒忍不住出聲讚歎,只是加了一點兒鹹味,土豆的口感直接呈直線上升,讓他們二人不由得食慾大開。

李豐滿這時又道:“沒有精鹽或是醬油的話,拌着大蔥或是大蒜來吃其實也可以,只是品味較之前者要稍遜一些。”

兩個老頭全都不以爲意,能填飽肚子就好,至於品味,那是大戶人家纔會考慮的問題。

不過就着大蔥或是大蒜這招不錯,一般的農戶家裡,並不是很缺這些東西。

“李公子,這土豆新鮮清脆,似尋常的水果一般,怕是不易久存吧?”王朝很快就發現了土豆的一個弊端,邊醮着醬油吃着土豆,邊輕聲向李豐滿詢問。

李豐滿也不隱瞞,直接道:“確實不易保存,引物如果保存不當,極易腐爛,生芽,而一旦生了芽,就會產生一些輕微的毒性,不能再吃。”

兩個老頭兒的面色皆量變,這不是扯呢,不易保存,產量再高也只能解一時之困,有個毛用?

“老爺,不知此物一般能保存多久?”老富貴兒切聲問道。

李豐滿淡聲道:“三個月到六個月,再久就很難說了。”

如果有冷庫的話或許還能更久,但是這裡唐代,根本就沒有那麼先進便利的條件。

“最多隻有半年?!”

王朝與老富貴兒的心一下就涼了,產量這麼高的糧食,卻最多隻能保存半年,這也未免太可惜了。

“半年時間雖短,不過在很多地方,土豆其實可以一年兩熟,而且它的生長週期也很短,一般只需要三個到四個月就能成熟收穫。種了它,雖說不能馬上發家致富,但是至少一整年都不會餓肚子。”

李豐滿道:“更重要的是,土豆的栽種極爲簡單,不管是旱地還是山地,不管是良田還是瘠土,都能耕種。尋常的農戶,大可以良田種糧,荒地種土豆,這樣至少可以用土豆來抵半年的主糧。”

王朝與老富貴兒不由點頭,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現在大唐農業的現狀就是,農戶們辛苦耕作出來的糧食大多都不能支撐整年的口糧消耗,所以一般在春耕之後到秋收之前,許多農家都會縮衣節食,忍受着餓肚之苦。

如果這個時候家裡種了一畝或是兩畝的土豆,就等於是平白多了四五十石的口糧,哪怕只有半年,也足以讓他們能夠支撐到秋收時節。

總的來說,此物確實大善!

說話間,李豐滿已經把另外一隻土豆削皮切絲並浸泡在了水裡清洗乾淨。

竈中的大火生起,熱油下鍋,一根小尖椒中間切開,再配上半個蔥段直接放入熱油之中。

“滋!”

一股刺鼻的油煙冒起,土豆絲下鍋,陳醋相伴,些許精鹽,幾經翻炒之後,出鍋盛盤。

爲了配合幾個孩子的口味,李豐滿不敢加太多的辣椒調味,只有些許酸辣。

“這個,李公子,老朽能嚐嚐嗎?”王朝看着桌案上這盤冒着熱氣的酸辣土豆絲,忍不住出聲向李豐滿詢問。老富貴兒也是一樣,亦是眼巴巴地看着,顯然對於這種既能當口糧又能當蔬菜的土豆,他們心中都極爲好奇。

“每人可嘗一口。”

李豐滿沒有拒絕,拿起筷子,每人給他們夾了兩到三根細絲。趙大、李壺四人也有份兒,土豆現在他們眼中都是稀罕物,給他們吃也算得上是一種別樣的恩賜。

“嗯?!不錯啊!清脆爽口,酸辣開胃,這味道可要比剛纔的水煮土豆要好上數倍!”

“不想這土豆做菜竟然能如此美味,那豈不是說,種了這土豆,不但可以餬口,甚至連菜都可以給省了?”

幾個人對酸辣土豆絲的味道讚不絕口,心裡面對土豆的期許更重了幾分。

這玩意雖然有不能久貯的缺陷,但是它的優點也相當明顯,生長週期短,而且產量極高,一戶人家只需種一畝土豆,基本上就能吃上小半年,若是一年兩季都中的話,這一年的口糧也就有了。

餘下的田地則可以正常種植,在不消耗口糧的情況下,就算是產量不高,也能一年年地曬乾貯存起來,以備不需。

總的來說,這土豆,確實是一件天賜的寶貝!

剩下的大半盤酸辣土豆絲全讓晉陽公主與輕寒幾個孩子分着吃掉了,果不其然,這些孩子只吃了一口就徹底愛上了這種菜餚,吃得不亦樂乎。

可惜,剩下的土豆都要留種,不能再多吃。李豐滿讓趙大帶人將土豆暫且收起,並囑咐他隔天放在太陽下暴曬,如果是一直是陰天的話,可以試着用文火緩慢燒烤,把外面的泥土烘乾翹皮爲止。

王朝抽身回府,直奔書房。

心中的情緒澎湃難安,過了好久才緩緩安靜下來。

研磨,提筆,他要親筆書寫奏報將土豆之事上報對皇帝知曉,與剛剛他所親眼的土豆高產之事相比,之前的承德茶斂財救災之事簡直就算不得什麼了。

如果天下百姓全都種植土豆,家中皆有餘糧存貯,便是再遇到類似西北諸郡乾旱成災的情況,他們也必有了一定的自我承受之力,縱使朝廷不賑災,或是不能及時賑災,這些受災的地方也不至於會因爲沒有糧食而有人餓死,或是出現暴亂。

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土豆的出現,利國利民利君,廢太子,哦不,現在應該是李豐李承德此人,簡直就是功德無量。

這樣的人,以後只要是不造反不謀逆,整個國家的百姓都會罩着他,縱使皇帝也絕對不敢輕易尋他的晦氣。

一個人的聲名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那就是一把牢不可破的保護傘,而李豐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這樣一把保護傘。

這土豆出現的時機,恰到好處。

王朝相信,就是遠在長安的皇帝陛下,也肯定希望李承德能夠獲得這樣的名望,如此的話,哪怕日後李世民薨天故去,李承德也不置於會再遭遇到什麼兇險。

“聖上萬安:微臣暗衛副統領王朝給皇上叩首問安了,皇上,臣依聖命一直守護在中山郡王身側,兢兢業業,日夜堅守,不敢有絲毫懈怠……”

“……今日,臣在李府發現一物,名曰土豆,其形圓,其味甘,可爲口糧充飢食用。此乃中山郡王從西域行商手中偶得,易耕種,三月即熟,且產量極高,一畝地可產土豆二十六石。臣甚爲震驚,若非親眼所見,幾不敢相信……”

“……臣有幸親自品嚐了半顆土豆,白水溫煮,醮鹽而食,味道甚爲鮮美。還有,此物亦可爲菜,切片成絲,入鍋烹炒,菜味清脆酸爽,比之蘿蔔更爲美味可口,亦是不可多得的佳餚……”

“……只嘆此物稀有,李府只有百三十枚,需細心呵護。臣請聖上即刻下旨,派人來將土豆帶去長安,供司農所屬加緊種植並推廣,如此,我大唐百姓當再無饑荒之日,我大唐國力必蒸蒸日上,此乃天佑大唐,天佑聖上,微臣歡喜涕零,不能自己……”

揚揚灑灑千餘言,一蹴而就,王朝的奏報從來都沒有寫得這麼舒爽過,感覺好過癮。

寫完之後,王朝又前後仔細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錯別字後,輕輕將奏報上的墨跡吹乾,然後摺疊封裝。

“胡萊!給老子進來!”王朝衝着書房門外喊了一句,胡萊直接推門而入。

“去,把這份秘報火速發往長安,以最快的速度將之呈獻到聖上的御案之前!”

“呃?王頭兒,你竟然親自書寫奏報了?”胡萊接過秘信,眼睛瞪得老大,一臉不可思議地看着王朝,“今天這是怎麼了,不怕皇上罵你字寫得醜了?”

以前的奏報,不管再怎麼緊急重要,王朝也絕對不會自己動筆寫上半個字,一般都是讓胡萊代筆。

沒辦法,字寫得醜,羞於見人,以前沒少捱過皇上的訓斥,所以自從發現了胡萊有不錯的書法天賦之後,王朝的一切公文往來,皆是由胡萊代筆。

只是今天這是怎麼了,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一向不怎麼要臉的王老大也開始要臉了?

若是胡萊記得不錯,這老兒已經有差不多三年都沒有摸過筆了。今天卻這般一反常態,而且還興致勃勃,一定是受了什麼刺激,不得了。

“哪那麼多廢話,趕緊去!若是送晚了,看老子不打斷你的腿!”

王朝狠瞪了胡萊一眼,這孩子都這麼大了還是這麼不懂事,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不知道啊?

老子這麼優秀的人寫出來的字怎麼可能醜,瀟灑飄逸、個性十足,只是一般人都不懂得欣賞罷了!

見王朝要發飆,胡萊一個激靈,腳底抹油,趕緊開溜。

“對了,還有玉米,竟然給忘記了!”

胡萊走後不久,王朝一拍自己的腦門,心中懊惱不已,剛纔被土豆的事情給整得熱血沸騰,讓他都忽略了李豐滿所種植的另外一種主糧。

玉米的產量據說畝產至少也有十石,之前王朝不敢確定,所以遲遲沒有向李世民稟報。現在有了土豆打底,保不齊玉米的產量也不是虛構。

十石啊,雖然比之土豆差了許多,但是與大米,蕎麥及粟米相較,已經好了數倍不止,也絕對能夠稱得上是神物!

而且玉米似乎並沒有土豆不能久貯的弊端,他之前彷彿聽李豐滿在他的面前提起過,玉米與大米、小麥這些主糧一樣,曬乾之後可貯存數年而不腐,磨成麪粉之後,一樣能夠做饃饃蒸窩頭。

與土豆只能存貯半年的時間相比,玉米這種作物纔算得上是真正的農家至寶。

若是土豆與玉米能夠同時推廣種植,大唐的國力必然能在短時間內成倍甚至成數倍激增。

“要不要再寫一封呢?”

王朝心中有些糾結,胡萊已經去了多時,那封奏報想要追回來恐怕已經來不及了。但是玉米的情況較之土豆更甚,如果沒有及時奏報的話,日後聖上若是知曉不知會不會怪罪。

“還是算了吧,玉米的產量畢竟還沒有證實,現在就冒然上奏太過冒失,萬一日後玉米的產量有所出入,聖上豈不是一樣要怪罪於我?”

王朝輕搖了搖頭,把再寫一封奏報的念頭給強壓了下去。

李豐滿曾經說過,玉米的收穫之期就在這兩日,待玉米收穫之後,確定了每株的產量以及大致的畝產數量,再去上報也不遲。

“收到奏報之後,聖上肯定會派司農卿過來實地查驗,到時再連同玉米一同上報,亦是一樣!”

心中有了計較,王朝躁動的心緒頓時安穩下來,緩緩坐在椅上,端起茶杯飲了一口茶水,腦袋裡面不由又浮現出了剛剛他與老富貴兒一同品嚐土豆時的情景。

第401章 風靡一時第193章 死掉的刺客第335章 雍州牧第278章 安排第233章 劉英的質問第411章 私訪第248章 斬立決!第186章 上香還願(續)(首盟加更!)第179章 攤牌第381章 另類叫魂第166章 涼鞋第55章 爆了!第150章 藥補不如食補第235章 一見鍾情!第222章 魏元忠的心路歷程第383章 急病亂投醫第236章 驗明正身(1)第91章 小魏子第368章 皇上有請第313章 結仇第125章 究竟是誰?(1)第61章 一菜動鄉里(3)第408章 養雞場雛形第124章 危機應對第127章 輕寒發飆第29章 辦個幼兒園!第17章 千里駒第414章 老闆娘第266章 那好像是公主身邊的丫環第266章 那好像是公主身邊的丫環第216章 房玄齡的疑惑第319章 搞事情,就走太極門!第330章 新的財路第417章 大婚(上)第363章 三張請帖第114章 我要打十個!第03章 大小姐第283章 魏元忠迴歸第400章 全國推廣第369章 這味道……很不錯嘛!第02章 四女一男第157章 承德幼兒園第89章 喪氣第285章 驚喜第367章 愛心早餐,入宮受阻第259章 皇爺爺,我好慘!第348章 必死之因第143章 李豐滿的保證第167章 涼鞋(續)第62章 大鍋菜第382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350章 我從來都不殺生第192章 長得醜的人總是會特別多才第339章 第一塊雕版第196章 程咬金的建議第187章 暴露了第97章 國子監生第71章 小姨子的廚藝第384章 嘗試叫魂第110章 劉神醫第257章 李世民的擔憂第337章 求助第273章 老爺要納妾?第325章 這孩子還是蠻懂事的嘛第138章 懷疑,試探第371章 意猶未盡第157章 承德幼兒園第113章 臭豆腐,很有味道!第37章 有如神助第351章 長孫府插手第239章 心中的疑惑第290章 提點第161章 魏元忠的提醒第394章 知味軒的會員卡第65章 歸心第95章 壕氣第30章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第222章 魏元忠的心路歷程第302章 李世民的心結第399章 火炕,不錯喲!第201章 一日爲師,終身爲爹第371章 意猶未盡第190章 和尚羣裡的道士第04章 腸胃炎第129章 這病,我能治!(1)第394章 知味軒的會員卡第208章 仇人有點兒多第110章 劉神醫第147章 拜師?第60章 一菜動鄉里(2)第146章 偷窺二人組(續)第345章 李道宗來了第323章 惡客臨門第224章 特別的客人(2)第151章 強勢(1)第319章 搞事情,就走太極門!第371章 意猶未盡第161章 魏元忠的提醒第277章 玉米也熟了第237章 驗明正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