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集體登門拜訪

彭澤良聽到皇上都開金口賜婚了,這時候他若反對抗旨,也沒用了,一是因爲蘇宸爲唐國做貢獻太大,牽扯了兩國邦交順利進行,朝廷不會在乎他的一個女兒。

二是她女兒跟蘇宸本就有婚約,二人已經在潤州私下辦完婚禮,入過洞房,都三個月了,即便彭澤良悔婚,那女兒從此也是二婚,不是大家閨秀、黃花丫頭了,不好找婆家了更不用提彭菁菁那爆脾氣是否會答應!

所以,除了默認嫁給蘇宸,彭澤良別無他法。

他站在班列中,臉色不好看,倒是不對蘇宸這個人不滿意,而是捨不得女兒,以前覺得,即便女兒出嫁了,嫁給蘇宸,也是在金陵城內生活,相隔很近,女兒定期回家陪陪他這個老父親。

可現在,女兒要出嫁從夫,直接去往北方的汴京城,要在敵對國生活了,如同王昭君出塞一般,讓彭澤良很是憋屈和不捨。

朝堂上的官員,聽着李煜的這些賞賜,不論是賜誥命夫人,還是賞賜錢財珍珠,都是一種補償。在這個時候,三個黨派的官員和那些中立不加入黨派的官員,都沒有反對,因爲當務之急,促成與宋國何談纔是最重要的事。

朝堂雖然危險,詭譎變幻,充滿殺機,但是朝堂不像沙場那樣打打殺殺,它更是人情世故!

在朝堂上,李煜當場宣佈,同意與大宋議和,此事交給了魏岑、馮延魯、潘佑等人蔘與談判,爭取減少割地城池和賠款金額,儘快簽下停戰協約。

散朝之後,蘇宸想上前繼續向彭澤良示好,解釋一番,但是彭澤良拂袖離開,沒有搭理他,顯然怨氣還沒有解開。

徐鉉、高越此時走過來,對着蘇宸說道:“安國侯,我們一起去韓府,探望一下韓大人的病情吧,剛好你臨行前,也要過去見一見他。”

蘇宸點頭道:“好,我們一起去韓府。”

有些孫黨官員,聽聞蘇宸、徐鉉等人要去探望韓熙載,都表示願意跟隨前往。

於是,徐鉉、嚴續、鍾謨、高越、高遠、徐鍇、陳陶、張易等十多位朝廷大員,坐車、坐轎紛紛前往韓府。

一盞茶功夫,諸位大臣已經來到了韓府。

如此多官員到來,讓韓家的人都頗感意外,韓伉親自迎出來,他是韓熙載的二兒子,在朝廷裡做翰林校書郎,官職不大,卻也是翰林院的關鍵人物,只是做不到他父親那種大權在握的宰相程度。

“諸位大人,家父正在書房,寫字排遣憂悶之情,這邊請!”

韓伉不敢怠慢,親自帶路,把一羣朝中大臣帶到韓熙載的書房。

“爹,徐大人、嚴大人、高大人、鍾大人等,過來探望你了。”

韓伉一邊說着,一邊把諸位大臣領入了書房。

韓熙載聽到兒子的話音,放下了筆,擡頭看向了屋門口,徐鉉、鍾謨等人已經走入書房裡。

當他看到了人羣中蘇宸的身影時候,眼神先是一亮,緊接着暗淡了幾分,露出無奈和愧疚之色。

“諸位大人,你們怎麼同時過來了?”

徐鉉說道:“蘇宸今日上了早朝,被官家冊封了安國侯,做了賞賜,和談已成定局。朝會散了,蘇宸要來探望你,我們也就陪同一起過來,登門拜訪了。”

韓熙載神色黯然,目光落在了蘇宸的身上,問道:“以軒啊,什麼時候回來的?”

“昨日下午回來,本來回到金陵城就想過來拜訪韓伯父,奈何傳旨宦官催促,直接入宮面聖了,等從宮內出來,已經天黑,便回府邸了,想着今日朝會後,就過來拜訪一下。”蘇宸解釋說道。

韓熙載微微點頭,說道:“好孩子,你這些日子在潤州的所作所爲,我都聽說了,給唐國人爭了一口氣,打出了唐國人的血氣,雙方陷入了戰略僵持階段,正因爲如此,大宋纔會考慮議和,只可惜啊,唐國像一個正在枯萎的老樹,腐爛在了根子上,已經沒救了,所以,只能犧牲掉你了,是老夫沒有守護好你啊!”

衆人聽出來韓熙載話中對蘇宸的認可和推崇,同時也有對唐國的失望。

蘇宸回道:“沒事,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誰又能知道,我去了北方,或許是另一種發展,韓伯父不必自責,是我跟江南無緣了。”

韓熙載聽完之後,長嘆一口氣,情緒低沉,誰都看出來,他真的對唐國徹底失望了。

韓伉爲了緩和氣氛,吩咐僕人端來兩張大桌,放了不少茶具,說道:“諸位大人,請坐下來,煮茶交談,許多日子沒這樣聚過了。”

“好,坐下談。”有人附和着。

韓熙載點頭,與蘇宸、徐鉉、嚴續等人,圍桌而坐,沏茶飲茗。

“韓大人接下來,打算再休息多久?”嚴續關心問道。

其餘的官員也都目光望着韓熙載,想聽聽他的想法。

韓熙載搖頭道:“我已經過了花甲之年,這次出仕,本來就是最後一股倔強之氣,打算有所作爲,但是,卻這樣無疾而終,尤其是發生這次議和事情,算是徹底看清了皇室和朝堂,打算罷官退隱了,從此不理朝政,清閒下來,過些日夜笙歌的瀟灑日子。”

蘇宸愕然,想不到韓熙載失去了鬥志,從此醉心於酒色,過上歌舞昇平,醉生夢死的日子,全因爲了他蘇宸的關係!

徐鉉等大臣聞言,都露出惋惜的神色,孫黨缺少韓熙載,就少了一股精神和主心骨所在。

“韓大人,要不要再考慮一下,不能就此失去鬥志啊!”

韓熙載仍然搖頭:“唐國沒有希望了,老夫不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直到累死的那一刻,都是在瞎忙活,毫無用處,整日跟宋黨五鬼那些人扯皮鬥氣,失去了這輩子活着的意義,這幾十年爲仕途勞累折腰,現在一朝醒悟,打算換個活法,諸位大人不必相勸了。”

鍾謨深有同感,嘆息道:“哎,也是,目前唐國的兩側都被壓縮了生存空間,宋軍已經到了長江以南,以後屯兵過來,隨時可以攻擊唐國了。”

“這次唐宋兩國和談了,但能和平幾年?宋國統一天下的想法,不會因此改變。”

張易聽着幾位大臣越說越悲觀,轉移話題問道:“韓大人, 剛纔我們進來的時候,看你正在寫字,難道在做文章嗎?”

韓熙載淡淡一笑道:“今日胸中積存不少抑鬱之氣,想要藉助這股憤怒,寫出一篇好文章抒發出來,只可惜,幾次動筆,都不能寫出讓自己滿意的文章,甚是懊惱。”

徐鍇擡頭看向蘇宸,忍不住說道:“以軒就要北上了,不如寫一篇文章如何,哪怕不如《岳陽樓記》《留侯論》《前赤壁賦》那等名篇,也絕對能入一流!”

“對,讓江左蘇郎寫一篇吧,很久沒有看到他寫的新文章了。”

“就是啊,蘇宸的文章和詩詞,我平時也是愛不釋手的。”

這些大臣對徐鍇這個提議甚是感興趣,全都興致勃勃,帶着期待。

韓熙載也覺得有趣,由於蘇宸即將北上,日後很難相見了,無法第一時間看到他寫詩詞和文章,是一大憾事,趁着離別之情,讓他下筆,再寫一篇新文章出來。

蘇宸見推辭不掉,於是答應下來,反正要離開了,此時此景難再聚,不如寫一篇留着做紀念吧。

他點點頭說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剛好回來途中,在腹中已有部分草稿,借韓伯父的筆紙,就應景寫一篇文賦。”

“好,那我們拭目以待!”

“親眼見證!”

諸位大臣面露興奮之色,都抱着強烈的期待,望眼欲穿。

第七十四章 知女莫若父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六百一十六章 夜奪渡口第五百五十四章 如約而至第三百二十六章 樂極生悲第四百零八章 千古難對第二百零八章 一夜長大的少女第四十二章 親自下廚第一百九十八章 擔憂與怒火第五百五十四章 如約而至第五百五十七章 兄妹對話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五百八十章 發展軍醫第三百三十六章 證據不利第三百零五章 謙虛低調是美德第五百五十二章 捲入其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有所準備第三百四十六章 邀請一敘第六十二章 哪個身份更合適第六百七十五章 戰事重啓第二百二十三章 哪個少女不懷春第四百三十三章 羅列不足第五十六章 終相會第二百零八章 一夜長大的少女第一百八十八章 挑選侍郎位第九十九章 甘拜下風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歸於好第二百六十章 不忍分離第四百八十二章 方針要調整第二百五十五章 暗中關注第五百八十四章 箐箐的成長第六百五十三集 路雖遠,行則將至!第二百一十七章 借宿一夜第六百八十八章 悔不當初第一百九十三章 歹計第六百二十三章 謠言第四百三十三章 羅列不足第二百五十章 以身示範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第一百三十八章 影青出爐第三百二十章 親手熬藥第三百九十二章 搬府與訪客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二百一十二章 指點武藝第三百章 好轉跡象第三百三十四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五十八章 城外點兵第九十九章 甘拜下風第二百三十九章 背鍋替罪第六百六十三章 恨其不爭第一百零四章 奇怪的數字第四十九章 當年謎案第三百三十五章 三司會審第六百五十章 蘇氏六國論第二百零四章 身世之謎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樓看戲第六百零五章 刺客風波第四百三十七章 提對策!第三百九十八章 回潤州第二百四十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關係第二百六十二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第六章 從未了解過他第二百八十章 危機來臨第五百七十六章 攻城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提攜門生第五十七章 在商言商第六百二十七章 服從軍令不動搖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醫蘇宸第一百五十九章 以牙還牙第一百九十三章 歹計第六百五十三集 路雖遠,行則將至!第四百章 家的溫馨第五百七十一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背後挑釁第三百七十九章 風波醞釀第二百三十二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一十四章 這個才子不風流第四百四十五章 賭約勝出第一百三十一章 丁家陰謀第六十八章 潤州第一快的少年第九十三章 徐府詩會(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表明態度第四百九十六章 佈局開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攘外須先安內第五百七十一章 離間之計第二十七章 怕是沒救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故意刁難第四百零八章 千古難對第一百九十四章 消息散播第五百零二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一百九十四章 消息散播第六百八十章 營救計劃第一百六十章 贖身的煩惱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安回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故意討好第四百零一章 才女的請求第五百六十二章 伏擊衝殺第六百一十二章 謀劃漳泉之地第四百零二章 夜裡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