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攬軍心

孟玄鈺拿下了王昭遠,當場公佈罪名,以雷霆手段革職查辦,押解下去,的確震懾了其餘將領。

他其實有兩個方案,如果王昭遠不鬧騰,那就直接公佈罪名,押解下去,先看管起來,留着後面定罪。

如果王昭遠當場不服,頂撞叫囂,甚至蠱惑這些將領譁變,二皇子就打算用御賜的尚方寶劍,直接砍下王昭遠的腦袋,來威嚇其它將領。

但王昭遠很顯然,十分精明,老奸巨猾,看出了局勢不可違,並沒有硬磕頂撞,給他自己先留個後路。

估計王昭遠想着回到京城,如何翻盤,如何哭訴,祈求陛下原諒,只要度過這一關,他便日後聯合太子和一些勳貴老臣們,把這個二皇子給打壓下去。

孟玄鈺轉身,不自禁地望了蘇宸一眼,這個身穿襴衫、眉清目秀的青年,果然是用計高手。

這一招甕中捉鱉,輕鬆拿下了王昭遠。

若是放逃軍入城,一些聽命於王昭遠的都虞侯,萬一發動兵變,兩邊兵馬對峙起來,會發生不可預測的局面。

但現下不同了,兩萬多前線敗軍兵馬,都在城外整頓、安歇,給城內留下足夠的時間,收拾王昭遠。

孟玄鈺目光收回,看向韓保正,微微一笑道:“韓將軍,我們又見面了,當年在京城一瞥,韓將軍還是樞密院的人,後領命到邊陲鎮守,本殿下當時還是少年,沒有多交流,今日卻成爲前線袍澤。”

韓保正感受到了二皇子言語中的客氣和尊重,心中更加尷尬和羞愧。

因爲自己接連失敗,已經無顏面對蜀中父老了。

韓保正少年時,驍悍勇猛,頗有武功。後在孟知祥部下任押衙,當孟知祥在蜀都稱帝,韓保正被晉升爲豐望庫使。孟昶繼位後,授韓保正爲樞密副使。

這些年中,韓保正先後出任過雄武節度使,峽路都指揮制置使、檢校太尉兼侍中、山南節度使、興元和武定諸屯駐都指揮使,軍中威望頗高。

韓保正不僅有軍事才能,而且頗有政治頭腦,敢於在朝堂上陳說國事,直抒己見。孟昶前期雖是一位頗有才智的君主,但隨着後蜀的經濟富裕,逐漸變得驕奢淫侈起來。

對此事,朝中大臣們都不敢吭聲,也貪圖享樂,醉生夢死,惟有韓保正冒死陳諫,還勸孟昶放還了一大批轉入宮內享樂的民女。因爲這件事得罪了孟昶,他才被髮配邊疆,成爲北路邊塞的守邊將軍。

孟玄鈺之所以尊重韓保正,也正是因爲數年前,韓保正進諫蜀國皇帝放還民女之事,讓這二皇子很是欽佩。

“末將慚愧,慚愧!”韓保正低着頭,拱手拜了拜,神色落寞,聲音略帶哽咽。

蘇宸自信打量這位韓保正,五十多歲的年紀,四方臉,棱角分明,兩道一字眉像是用毛筆畫出來,到眉梢稍稍向上挑了一點,透着幾分冷峻與傲岸。

原本這是一位剛正不阿、鐵骨錚錚的將軍,如今卻是心灰意冷,羞辱慚愧。

蘇宸在歷史書上,倒是看到對他的評價頗爲不錯,後蜀難得的將才,形象正面,哪怕敗於宋軍,三泉山告破後被俘,被押送汴京城。宋太祖知其名,曾升殿召見韓保正,並賜袍笏、金帶、茵褥、鞍馬和甲第給他,以期擢用,這說明韓保正人才難得。

然而,韓保正終因長途跋涉,積勞成疾,再加心境不快,未及宋太祖趙匡胤封官,便去世了。在乾德四年,宋太祖追贈他爲右千牛衛上將軍。

因爲蘇宸的到來,派人佈置了伏兵接應,阻擊追兵,導致宋軍沒有追上韓保正、李進等人,也就不存在被俘了。

蝴蝶效應凸顯出來!

孟玄鈺對着韓保正說道:“雖然韓將軍數次敗於宋軍,但並非你的能力不足,指揮錯誤,而是有諸多原因,朝廷能夠理解。這次拿下王昭遠,革職查辦,也是這個原因。如今蜀國陷入亡國危機,我等當知恥而後勇,不應該喪失鬥志,就此沉淪,而是要重新認識對手,評估宋軍真正實力,做出最有效的防禦!”

這番話說出來,讓韓保正心中好受了一些。

哪怕是李進、藍思綰、王審超、趙崇渥等人,也都念頭通暢,熱血涌動起來。

二皇子相信他們,就代表朝廷信任,他們還有用處,而不是直接革職,或是軍法處置。

原本擔心因爲戰敗會被處置的都虞侯,心中也放鬆了一些。

“諸位將軍的表現,本殿下會陸續查明,但是,過往的責任,不再追究,要求諸位將軍戴罪立功,今日起,跟隨本殿下,一起奮戰殺敵,堅守城關,打退宋軍!”

孟玄鈺再次說出自己的想法,讓這些人都安心一些,暫時不會追究他們戰敗的責任。

當下是用人之際,所以,孟玄鈺不想過多追究了,擾亂軍心。

但是,他也會派人調查一番,若是那種爛泥扶不上牆的人,或是作戰中消極怠工,故意逃跑的將領,回頭也會收拾、清算。

“我等聽從二殿下調遣!”

諸將抱拳聽命。

孟玄鈺微微點頭,帶將領們返回將軍府的帥堂內。

當務之急,就是調整人事,整編隊伍,撤回的蜀軍大約兩萬多人,能夠湊十個軍,每軍兩千五百人,可由一個都虞侯擔任。

這支人馬被稱爲右廂軍,葭萌關內的兵馬稱爲左廂軍,這樣便於區分。

韓保正被封爲右廂軍的主將,李進、藍思綰、王審超等人爲副將、偏將等,各帶兩三個都虞侯不等。趙崇渥爲右廂軍的監軍。

左廂軍主將是趙崇韜,而劉廷祚被孟玄鈺調到左廂軍裡做監軍了;他是二皇子安插在王昭遠身邊的人,蠱惑王昭遠離開葭萌關,才使二皇子輕易佔據此關,作爲大本營。

如今劉廷祚任務完成,被孟玄鈺提拔重用了。

將領們安排妥當,孟玄鈺讓韓保正等下去歇息,更換衣衫,包紮傷口,等晚上會設宴接風洗塵。

至於城外兵馬,擔心被宋軍偷襲,已經陸續放入城內,但仍在監管之內,免得軍心躁動。而今日這些從前線敗退回來將領和管轄的兵馬,還無法相見、交接,安穩過度爲主。

處理完這些事,已經黃昏,二皇子踱步站在大堂門口,看着天邊的殘陽,露出一抹自信笑容。

孟玄鈺轉過身,朝着蘇宸,嫣然一笑,帶着感激之情。

第十八章 自配藥方第二百四十一章 雞鳴練刀第五百七十一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八十五章 傳授醫術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門宴第三百六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八十二章 方針要調整第三百章 好轉跡象第二百一十五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第三百三十九章 洗脫嫌疑第六百七十四章 爭霸的種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脣亡齒寒不可丟第一百六十五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四十七章 誰是庸醫第二百零三章 城外談判第四百六十八章 疑兵計!第五百六十六章 回府相見第五百九十章 圍剿成功第六百五十八章 虛與蛇委第五百二十二章 未雨先綢繆第六百六十一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九十三章 徐府詩會(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線索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國皇子第四百六十章 設伏接應!第五百八十四章 箐箐的成長第三百七十五章 圍殺第四百七十五章 勝券出現第二百四十四章 車內被催婚第四百九十四章 成長有目共睹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宋興兵第二十三章 亡命之徒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戰雄關第三百四十六章 邀請一敘第三百六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八十七章 實幹才能興邦第六百四十三章 監控起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三百四十八章 救蜀實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挽留二女第八十章 落井下石第七十二章 合作推進第二百三十二章 仇人相見第三百六十章 飲酒作樂第六百四十六章 離別前的團聚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第八章 八卦新聞第三百零五章 謙虛低調是美德第五百二十五章 爲國爲民的蘇郎第四十七章 誰是庸醫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是個機會!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越對策第八章 八卦新聞第六百七十五章 戰事重啓第二百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七十八章 科舉打算第四百零七章 飲佳釀第二百五十六章 古人誠不我欺第四十七章 誰是庸醫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女碰面了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事出反常第三百八十五章 密談第三百八十章 牽腸掛肚第二百七十二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五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議政第三百七十七章 亮出身份第五百七十一章 離間之計第八十七章 失之交臂第三百零九章 富國之論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安回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四百二十章 岳陽樓記,服不服?第五百三十八章 脣亡齒寒不可丟第三百三十五章 三司會審第四百二十二章 名篇驚世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三十九章 洗洗更健康第二百五十八章 變得勇猛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第二十六章 武林軼事第十七章 俠女箐箐第三百零三章 拉近關係第二百二十二章 嘉敏回潤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離別前夕第五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四百五十一章 西縣告破第一百七十二章 可能跟他有關第六百三十二章 取得信任第六百二十三章 謠言第二十二章 奇葩老丐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唐朋黨之勢第七十六章 預測成真第一百四十八章 母女私談第六百一十五章 你若願娶,我便願嫁!第六百三十九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次切磋第二百零四章 身世之謎第二百三十九章 背鍋替罪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死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