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明見萬里的李治

雲初站在地圖前,俯視着眼前偃師縣的大好河山,對面的李敬玄也同樣目光灼灼的看着地圖。

溫柔自顧自地抓起一把把洗的乾淨的沙子,在地圖上灑出一個圈,就代表偃師城,堆一座小沙丘就是一座山,灑出一條線,就是一條河流……

他的手不斷地往地圖上搬運沙子,原本平面的地圖就變得山巒起伏,河流縱橫,一派生動景象。

“老夫無需大隊兵馬隨從,只需一驢,一僕,三五從人就能安定偃師縣。”

眼看着逐漸生動起來的偃師縣,李敬玄的雙眼炯炯有神,滿懷期待的看向雲初。

雲初皺眉道:“此次大亂,在於律法廢弛,官家懦弱無能,以至於偃師縣境內盜匪橫生,大亂之時,當用重典,侍郎想用懷柔之策,不利於偃師縣長治久安。”

李敬玄搖頭道:“老夫沒想着懷柔……”

溫柔剛剛在地圖上弄好了洛水的大致走向,拍拍手上的沙子道:“要和陛下心意就難了。”

李敬玄瞅着雲初跟溫柔兩人思忖片刻道:“陛下最喜長安。”

雲初搖搖頭道:“雲某在長安爲官十餘年,已經是陛下信任的結果了,若是再染指偃師,後果難料。”

李敬玄聞言笑了,雙手按在玉製腰帶上,頗有些意氣風發的模樣。

不過,他等了片刻,沒有聽到雲初,溫柔兩人推薦他的話語,就乾脆挑明話題道:“君侯爲陛下後援,不可輕離。”

雲初嘆息一聲道:“侍郎想要在偃師縣重現長安模式,只有你一人,恐怕難以成事,要知曉,長安模式經過某家十餘年來不斷的補充,填補,其中文牘,法規早就疊牀架屋,環環相扣,非一人……”

李敬玄笑了,拍拍雲初放在桌案上的手背道:“老夫聽拙婿說過,長安治下的一個小吏,就足夠擔任一方宰治,若是能從長安調來一整套人手,老夫就不用把自己放在故紙堆裡皓首窮經的研究長安之法了。

更何況,陛下此次東巡,紛亂的不可能只有一個偃師縣,偃師縣治理完成之後,那麼,鄭州呢,汴州呢,汴州以東呢?”

雲初瞅着李敬玄的手指在大地圖上蜿蜒行走的一往無前,搖頭苦笑道:“長安可沒有那麼多的人手供你調用,更何況陛下已經在夾袋中已經備好了人選。”

李敬玄笑道:“讀過幾本書的人真的就能立刻拿來治理天下嗎?”

溫柔搖頭道:“不成,我上回見過一個用《論語》治理地方,拿《春秋》來當判案准繩的人。”

李敬玄笑道:“這般大才最後去了哪裡?”

溫柔笑道:“成了長安縣的一個司庫,後來因爲貪瀆庫銀,被髮配了西域。”

李敬玄大笑道:“果然是一個好去處,君侯,我們就此說定如何?”

雲初指指桌案上的旨意道:“陛下沒有明確我進入偃師縣的時間,不過,我最多隻能拖三天而已,李侍郎若是想要做什麼,速度最好快一些,一旦某家的兵馬進入偃師縣,那就是偃師縣的凜冬。”

李敬玄笑道:“所幸不過五十里,老夫這就快馬回鄭州,向陛下行毛遂自薦之舉。”

李敬玄是一個坐起立行之人,跟雲初達成交換條件之後,就離開虎牢關,帶着從人騎馬走了。

溫柔目送李敬玄一行人的背影消失在黛青色的大地盡頭,對雲初道:“東巡路徑是一條線。”

雲初道:“也是一道防線。”

溫柔又道:“這道線以南春和景明,這道線以北寒風凜冽啊。”

回到房間,溫柔道:“皇帝的政策有可能成功嗎?”

雲初抓起一大把沙子均勻的灑在山東,河北地上,儘管只是在地圖上,那一把沙子也僅僅是在地圖上留下來了一些灰塵而已,吹一口氣,沙子就散開了。

“兵部,雲初爲何還沒有進入偃師縣?”

李治面色陰冷,低沉的聲音在行宮大殿上徘徊。

任雅相出班道:“兩日前,出兵令,已經送達後軍雲初手上,臣這裡有雲初簽押的回執。”

“既然如此,雲初爲何依舊在虎牢關按兵不動?”

任雅相拱手道:“回稟陛下,雲初在接令之時曾言,殺雞何用牛刀。”

李治冷笑出聲。

“一介二百五,如今也自詡牛刀?繼續傳令,如果再不進入偃師縣,他這柄牛刀就給朕去宰牛好了。”

眼看着秘書丞已經開始提筆擬旨了,李敬玄出班啓奏道:“啓奏陛下,偃師縣的變故乃是陛下爲觀天下而設立的一個小局面,現如今,各種敗局已經呈現,正是需要靠近仔細觀察之時。

雲初麾下大多是驕兵悍將,一旦進入這小小的偃師縣,就如同巨人揮動巨帚,紛揚之下固然能將偃師縣所有妖氛清掃一空,給陛下一個乾乾淨淨的偃師縣。

然,細微裡的各種變化陛下則無從知曉,臣以爲,此時的偃師縣需要的不是雲侯這樣的巨帚,而應該是像微臣這樣的小刷子。

耐下性子,一點點的清掃,一點點的觀察,從細微處觀察以杜絕後患,再一點點的建立,讓所有的進程全部在朝廷的管制之下,杜絕惡果產生的土地,保留善果萌發的水源。

臣以爲,如此,才能盡最大的可能完成陛下的期望,繼而打下陛下萬世一統的根基。”

李治聽了李敬玄的話,附身向前,瞅着一本正經的李敬玄道:“你知道了些什麼事情?”

李敬玄恭順的道:“臣是陛下的臣子,陛下要做的就是臣必須努力完成的目標所在。

至於知曉什麼並不是一件難事,因爲臣與陛下同氣連枝,同呼吸,共命運,陛下心中有隱憂,臣心中同樣有隱憂,陛下心中的隱憂,同樣是臣心中的隱憂,就算有所差池,也將是殊路同歸。”

李治招李敬玄去後殿談話,他剛剛坐定,將手放在巨熊的圓腦袋上,就急不可耐的問道:“這幾日你忙着在鄭州與虎牢關之間奔忙,是雲初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導致你今日越俎代庖的想要去偃師縣替雲初恢復亂局?”

李敬玄拱手道:“陛下應當相信微臣,一個四品上西臺侍郎除過陛下,不會依附於任何人,臣做的所有事情,若不能於國有利,最差也不過是在與國有利的同時,也對自己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好處。”

李治若有所思的道:“你的好處在哪裡?”

李敬玄朗聲道:“緊隨陛下腳步,讓山東歸心,令河北真心真意的臣服於我大唐。”

李治笑道:“繼續說,繼續說,朕覺得你說的非常的有道理。”

李敬玄左右看一下,閉口不言。

李治揮揮手,四周伺候的宮娥,宦官紛紛退下,只有瑞春手握腰刀侍立在李敬玄左近。

李敬玄等宦官關閉了殿門之後,這才拱手道:“抽空長安!”

李治聞言皺眉道:“長安乃是大唐財賦重地,只可加強,不可削弱。”

李敬玄道:“長安運行,已經自成法度,只要不觸及雲初,溫柔這兩位核心人物,其餘人等並非不可替換。“

“哦,這話怎麼說?朕知曉你的女婿如今就在長安就任八品小吏,你想給他安排一個好位置?”

李敬玄道:“拙婿還需在長安雲初麾下執役三年,方可大用。

年關之時,拙婿來洛陽公幹,曾經對微臣說,帶領他熟悉公務的一介小吏,放在其它地方,足矣勝任一縣之主,而且還一定是幹吏。

現如今,長安,萬年兩縣這等充任蕞爾小吏,卻能在其他處足夠勝任高位的人,不下千人之多。

拙婿說這些話的時候,臣也曾一笑了之,隨即從吏部調閱了歷年從長安,萬年兩縣調任他地的官員的文書,結果,微臣發現,他們在各地的表現,與拙婿口中所說,別無二致。”

說着話,李敬玄從袖子裡摸出一本奏疏,雙手呈上。

瑞春從李敬玄手中取過奏疏,檢查之後,就放在李治的桌案上。

李治隨手翻閱奏疏,僅僅看了幾頁之後就驚訝的道:“五成以上爲上上之選?”

李敬玄道:“陛下應該多看看那些被清吏司定爲中平,甚至中下官員的履歷。

上上之選不過是會作官的人,論到能力,那些在地方上大刀闊斧,破除弊政,富國強民的官員,纔是這些人中的中流砥柱。

其中,有一個叫做劉江的七品縣令,在津薊縣身先士卒在腰間綁上麻繩,率領鄉民在懸崖峭壁間揮動斧鑿開鑿水渠,歷經四年光陰,硬是將清水從山的另一邊接引過來,硬是在旱塬上造出來了一萬六千餘畝水田。

僅此一項,就讓津薊縣百姓從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場面,一下子成了周圍人人羨慕的米糧川。

陛下,臣實在是無法想象一個縣令能做出這等事情來,這樣的功績,微臣認爲堪比愚公移山之舉。

這等人物,讀書人中間尋找不出來。

陛下此次東巡,人人都以爲是陛下好大喜功,想要在泰山山頂宣揚大唐這些年建立的豐功偉業,卻不知,陛下爲大唐謀之深遠,解決山東,河北與大唐離心離德的問題,纔是陛下東巡的真正目的。”

李治快讀的翻看着奏疏,找到那個叫做劉江的地方官員的條目看了起來。

用手指點着上面彈劾記錄道:“顯慶四年六月,哦,六千斤火藥用於炸山開渠,火藥來源不明。

來源不用查了,瑞春你去找雲初直接問,他要是應承了,直接告訴他罰俸兩年,這件事就此揭過,他要是抵賴,就直接貶官崖州兩年,走過去一年,回來一年正合適。”

瑞春聽着皇帝明顯帶着情緒的旨意不知道該不該接,卻聽皇帝繼續道。

“顯慶五年三月,四萬三千斤各種良種,哦,甜菜啊,還有圓蔥,這應該是太子的手筆。

呵呵,有長安府跟太子府傾力相助,這世上還有什麼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這個劉江不過是出了一些苦勞罷了,算不得英雄好漢,不過,清吏司對他的下等的考評也實在是冤枉他了。

既然他慣會求救,不妨再找一個窮苦地方讓他就任地方官,免得他在津薊縣被百姓們奉爲神明。”

李治絮絮叨叨的說了老大一通話,擡頭的時候見瑞春沒有離開的意思,就嘆口氣道:“算了,算了,雲初拿出去的火藥好歹是用在了炸山修渠上,遠比那些把火藥弄出去搞一些說不清名堂的人好的太多了。”

李治在自言自語,看不出是喜悅還是生氣,瑞春,李敬玄兩人則恭敬地抱着手,等待皇帝從思慮中醒來。

良久之後,李治這才擡起頭看着李敬玄道:“別耍你的那些小聰明,在雲初面前不夠看。

你以爲雲初把你推出來是爲了擋災,卻不知人家這是在給你真正的好處。

你不用出什麼抽空長安的謀劃,來算計雲初,長安是朕的,朕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

不過,你既然想幹這件事,而云初又不想讓朕覺得他除過長安之外,又在謀算別的地方,你們既然一拍即合,那就要把事情做好。

你已經知曉朕的目的所在,也說了,我們君臣需要齊心合力,那就努力把偃師縣打造好,被讓那些死去的富戶們覺得自己死的太冤。

事情做好了,當朕的宰相是你衆望所歸,做不好,那就提頭來見吧。”

第509章 蚜蟲的治療方法第592章 娜哈的權力第784章 甩鍋大法第949章 雲氏做生意的方式第1000章 巨鯨來了第1205章 洛陽十二時辰第410章 人生信條,誰都有第1192章 解放另一半勞動力第363章 晴天霹靂第736章 雲初從不害人第371章 公正無私雲定遠第1186章 重來的勇氣第815章 我很不安第727章 屠龍術第694章 十年第897章 雲初的力拽九牛回第852章 天無三日晴第885章 李績到底有沒有弄死皇帝的心思?第1202章 被敲骨吸髓的許敬宗第157章 買櫝還珠這是必然第240章 對於古代官吏要要引導第1126章 不該亂改的火藥包第734章 小人物也應該有幸福第929章 聽人說一句實話實在是太難了第952章 別給我們添亂了請假一天第691章 第一三七重臣就該重用第857章 龍種,賤種?第748章 見龍在田第527章 雲初的無能狂怒第1029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206章 洛陽十二時辰(2)第134章 皇帝好像什麼都知道第677章 政治即人事第210章 天下第一美食會(7)第698章 四面漏風的紫微宮城第1026章 直達天聽的奸細第1151章 貫徹到底這句話其實非常恐怖第449章 李治的野望第443章 我兒終於長大了第402章 一泡尿滋出來的黃金地第126章 長安城的韭菜畦與嶄新的鐮刀第707章 風雨欲來第810章 攻心爲上第367章 老子也奪城一座第979章 沒有對比就分不出好賴第1006章 嗑瓜子磕出蟲子來了第1225章 英雄有大義死法大不同第148章 存乎一心的大工匠第27章 急轉直下第169章 終究成烤豬了第654章 三藏與三傻第535章 霸凌天下第600章 境界的三部曲第534章 李治的大改革容我休息一天第467章 從小處做起第739章 棋盤上的人第531章 治標不治本第368章 只要你不跑就好第464章 笨拙的和親第513章 誰都別當真第28章 什麼是他媽的有趣?第486章 皇家夜宴(3)第801章 蟲草神物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第1183章 雲氏的大殺器第472章 難以忘懷的情誼第68章 權利需要創造與挖掘第787章 覆盤第1033章 李績的傷寒病第658章 尋常事第1086章 更上一層樓第39章 實錘,雲初是玄奘的兒子第152章 麻煩的太學生們第1030章 沒立場的《諫逐客書》第165章 悲觀的蘇定方第368章 只要你不跑就好第480章 孕婦惹不得第35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260章 秋葉凋零之美第110章 古人沒有想象中那麼笨第1049章 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第93章 大學生經濟第637章 吃餃子要有醋有辣第923章 落地成盒第1263章 金甌不可缺第1146章 人心散了第784章 甩鍋大法第172章 桂樹新發三十枝,有我一枝第115章 亡者歸,生者還第224章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美好的第1141章 雲氏孔雀翎第284章 骨氣人家第101章 打不過怎麼辦?第658章 尋常事第749章 傷心人各有懷抱,挺好的第529章 背靠長安,天下無敵第817章 暴虎馮河第453章 風滿樓第823章 知行合一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