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失去的故國

郭師庸的話引起了張邁的強烈共鳴,在嶺西的時候生活艱苦,但那時卻有一種精神在鼓舞着他讓他充滿了力量,反而是東進以後生活條件改善,眼看自己變得位高權重,一呼百應,但卻已經罕有那種精神振奮的狀態,他曾想那是不是年紀漸大的原因,但現在看來卻不完全是。

在新碎葉城的廢墟上,他在靈機之下提出了“規復四鎮、拯救唐民、聯繫長安、振興華夏”的四大目標,在到達涼州之前,儘管途中遇到無數的困難,但唐軍全體卻都堅定不移地向着這四大目標邁進,如今四大目標的前面三個比較具體的都已經實現,最後一個卻嫌空泛而且遙遙無期,這讓張邁感覺到:近半年多來,天策軍內部似乎欠缺了一種凝聚力,也欠缺了一種努力的方向,以至於天策全軍的思想似乎都開始顯得混亂。

這次桑維翰的到來,境內幾大勢力的代表到齊,既是爲了要商討出一個應對的策略來,同時張邁也想要通過這次的會議做一次梳理,看看各方的態度,並對未來理出一個思緒來。

作爲故歸義軍入天策者的首腦,曹元忠和慕容歸盈的考慮都是很現實的,也是很舊派的,在他們看來,統一天下、登上帝位應該就是張邁最終極的目標,誰能幫助張邁促成這個目標,誰就將是從龍功臣。這其實也是一種“忠”的表現,雖然這種忠是輸送向張邁,可是河西境內有着這種舊思想的大有人在,若順應他們的這種忠心,就將毫不費力地得到這批人的宣誓與忠誠,反之,若要改變之則非一日之功,從現實出發的話,張邁也不能太過扼殺他們的好意,否則只會將他們推向自己的對立面,這樣對施政是不利的。

作爲嶺西軍方的代表,郭師庸非常堅定地站在安西唐軍一貫的立場上,他相信唐軍能夠破除萬難勝利到現在靠的是開拓進取、武勇光明的精神,他想要將這種精神帶到河西來,而不是讓有着這種精神的嶺西舊部被河西所改變。郭師庸的着眼點更傾向於天策軍的整個團體,但在與曹元忠的分歧上卻是不言而喻。

張邁還在沉思着,想着如何在現實與理想的兩條道路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這個時候鄭渭開口了,在張邁的衆多創業夥伴中,鄭渭是和張邁思想最爲接近的一位,雖然他對漢文經典的淵博程度還不如張毅,但他的知識面卻更加寬廣,除了儒釋道的主要典籍之外,他還通讀過天方教、明教與摩尼教的經義,學過印度的因明學,有着漢家知識分子所缺乏的理性邏輯思維,又有着多年的商場歷練,張邁儘管多出了上千年的歷史視野,但就底蘊而言實在是遠遠不如。

“我以爲,慕容老將軍的據西北以窺中原的策略,是很有道理的,”鄭渭說:“就像慕容老將軍所說,當初秦國東向橫掃六國,用的就是這個戰略。”

曹元忠和慕容歸盈都向他看了過來,他們也都知道鄭渭在天策府中的地位,如果他支持自己的主張,那麼將能夠抵消甚至掩蓋掉郭師庸的反對。

但是鄭渭很快就語鋒一轉:“可是,我覺得,我們要據西北以窺中原,現在的條件還不成熟。當年秦國掃**的史文我也研讀過,自商鞅變法,秦國用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纔將破落的西陲之過振興起來,增強了國力,再跟着又用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才由始皇帝統一了天下。而我們呢?”

天策軍進入涼州到現在還不到一年!

鄭渭繼續道:“而且遠在商鞅變法之前的兩百年,秦國的穆公就已經先吞併了西邊、北邊的戎狄,徹底去除了秦國的後顧之憂,讓秦國三面無患,然後才能將人力物力兵力集中在東方,這是據西北以窺東南的先決條件,而我們現在呢?”

天策軍的疆土形如長蛇,郭洛雖穩住了後方,但嶺西回紇狼子野心,契丹對北庭更是虎視眈眈,後方隨時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若是天策軍長驅進入中原,萬一西北有變勢將首尾不能兼顧。

鄭渭道:“雖然眼下有種種誘惑,但我以爲我們必須先將內部的問題處理好,然後才能全力對外,必須先將後方的隱憂除掉,然後才能向前。”

他的立足點與郭師庸不同,但反對的意思卻已經十分明顯,薛復也贊同道:“不錯,兩線開戰乃是大忌!當初我們暫時放棄西線的拓展,聚力向東,這是東攻西守戰略的見效。如今東部好不容易穩定下來,而從種種情報看來,西面卻已經暴露出許多問題來,我以爲如果需要調整戰略,應該調整的也將是‘東攻西守’,而不是元帥剛剛當衆宣佈又且行之有效的聯洛陽以抗契丹。不調整‘東攻西守’,郭洛都督就不敢動,楊易都督也放不開手腳,這兩支軍力不調動起來,我們後方的隱患就無法消除。兵法說:未謀勝,先慮不敗。進軍中原未必就能成功,但後方隱患的消除卻是勢在必行。”

眼看鄭渭薛復相繼的發言都是反對與石敬瑭結盟,曹元忠有些沉不住氣了,道:“可是河東來投,如此良機千載難逢啊!”

各方面至此都已經將言語說得快盡了,所有人都望向張邁,卻見他仍然在沉思,這一次,禪堂之內靜悄悄的,好久,才見張邁開口——“良機,良機……”張邁道:“我們對這件事情,是否太過患得患失了呢?”

“患得患失?”石拔說道。

“就是我們對這個機會,還沒到手怕得不到,做決斷的時候又怕會失去它,可是我們的立場究竟是什麼?我們要和石敬瑭合作,還是要和李從珂合作,爲的究竟是什麼?”張邁問曹元忠:“元忠,我們爲的究竟是什麼?”

曹元忠愕然片刻,道:“與石敬瑭合作,當然是爲了得到朔方、定難,進而虎視中原!”

張邁道:“那虎視中原之後呢?進兵中原?那進兵中原之後呢?又爲了什麼?難道就是爲了讓我張邁當上皇帝麼?”

曹元忠心想難道你竟不想當皇帝?只是這話不好開口,只得用一句大義凜然的話來:說“我大唐滅亡後,天下四分五裂,戰爭無年不有,元帥入主河洛,平定四海,那正如元帥入主河西一般,是爲中原之百姓立命啊。”

張邁道:“但如今中原卻相對寧定,反而是我們若與石敬瑭結盟,那便是促使他造反發動戰爭,那樣一來首先遭殃的將是中原的百姓。我以爲中原百姓立命自許,卻以挑撥藩鎮造反發動戰爭來開頭,這樣算不算口不對心?”

曹元忠忙道:“這是以戰止戰,所謂長痛不如短痛啊。”

張邁卻連連搖頭,道:“不,不是,如今的中原是一個巨大的泥潭,我們的軍力相對於李從珂又沒有明顯的優勢,加上中土百姓對我們還抱觀望態度,外邊又有契丹隨時會介入,現在我們進兵中原,在短期內吞併九州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會讓整個神州大地陷入更加混亂甚至不可收拾的局面!”

他頓了頓,又說:“而且,我已決定,就算我們現在有機會能夠竊取中原,我也不會動手的。”

“爲什麼?”曹元忠和石拔異口同聲問道,石拔還是和之前一樣,以請教的口吻好讓張邁說下去,曹元忠卻有些氣急敗壞。

張邁道:“因爲這段時間與小唐朝廷的通商與交往,讓我看到是一個混亂的政府以及一個破敗的民間,我聽薛復說,我軍進入蘭州一個月後就確立起來的秩序,竟然就比狄道以東諸州這些李從珂統治了很多年的地方都要好得多!我又聽魯嘉陵說,從關中到洛陽,一路盡是貪官污吏,我們的細作只要花錢,一路便暢通無阻。佛門裡沒有多少真和尚,士林之中沒有半點氣節,中原的軍隊必須給錢纔打仗,武士們那種仗義輕生豪情已經徹底不見了,李從珂的政令出不了洛陽,官府橫徵暴斂,民衆又偷稅漏稅,究竟是這樣的官府造就這樣的民衆,還是這樣的民衆成就這樣的官府——已經是如同雞先還是蛋先這個問題一樣弄不清楚了。

“所以我想,大唐那博大的胸懷、廉明的吏治、開放的視野,還有唐人的自尊、自強、自律、自信,只怕都已經在中原大地失落掉了,國家已經不是當年的國家,民衆也不再是當年的民衆。我們在新碎葉城時所期盼的那個長安,那個想要回去的長安,也已經不在了!”

石拔的眼中忽然有些悲傷起來,他想起了張邁在蔥嶺以西時對長安的種種描繪,那個時候他和石堅等人一樣,是多模的嚮往,但到了涼州以後這個夢卻陡然間破滅了。已經變得有些狡黠的他,從這個會議開始到現在他一直都是陪着張邁說話,直到這時才流露了真感情。

郭師庸更是虎目含着老淚,他們一路從新碎葉城廝殺到此,不知有多少老同袍埋骨沙場,至於子侄輩的後生,更是不曉得流了多少鮮血,拋了多少頭顱,到頭來見到的卻是一個面目全非的故國,一個與夢想中完全不同的故鄉,這種悲痛,卻是早已沉淪的慕容歸盈所能想象,也是郭師庸等對進入中原失去了興趣的原因。

慕容歸盈耐着性子聽張邁說話,心裡不以爲然,曹元忠卻微微地被觸動,張邁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站了起來,他好像忘記了現在是在和部下聚議,而是完全投入進去:“中原,已經沒落了!可是我以爲,華夏的精神卻還沒有完全失去,我當初西行的時,曾從一個學者口中聽過一句話:‘失之中華,存之四疆’!所以,我們的大唐應該還沒有死盡,至少,在某些地方他還保留着!她的文脈還寫在敦煌的藏書之中,而她的武脈,則還有一線留在隔絕百年的邊疆將士的後裔處!所以我們今後所要做的事,就是將這文武兩脈匯流,讓它像火種一樣燃燒遍整個河西與安西的每一寸土地!確立起我們大唐官府的新體制,確立起我們大唐軍隊的新軍制,確立起我們大唐商界的新信譽,確立起我們大唐士人的新氣節,讓我們大唐男兒的熱血重新沸騰起來!

“我們是要進入中原,可進入中原不是爲了要讓我張邁做皇帝,而是要將這種新的體制、新的風氣帶進去,滌盪我們渾濁的故土,重現我們往日的榮光——而不是反過來,在我們尚未將我們的體制與風氣建立好,就爲圖一時之利,貿貿然衝進那個大泥潭,那樣只會讓我們自己也變得渾濁,如果是那樣,就算最後我們終於勝利了,卻又豈是我輩冒死起兵、萬里東來的初衷!”

郭師庸和石拔一個老,一個小,卻都已經聽得淚流滿面,曹元忠也聽得呆了,薛復手按心房,向心中的真神告禱自己沒有跟錯人,鄭渭道:“元帥,那這次的事情……”

張邁道:“只要我們能夠自立,不管有沒有石敬瑭,中原遲早是我們的!相反,如果我們進去之後被同化,那也只是讓洛陽的皇帝寶座上換一個人,對百姓來說,對華夏來說,都沒有什麼意義!”

張毅道:“那麼我們便將桑維翰逐走吧!再派人去提醒李從珂。”

李臏卻道:“不,提醒李從珂會給中原藩鎮傳遞錯誤的信息,會過早激化他與石敬瑭的矛盾,那樣對我們來說不見得有好處,對中原百姓來說更是災難。不如就像我們對待其他藩鎮一樣,姑且聽之,姑且任之,時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多過得一天,我們對時局的掌控力就會增強一分。”

慕容歸盈道:“但李彝超等西北諸藩鎮對我們只是暗中示好,石敬瑭卻是挑明瞭要叛主割地,一旦我們不許他心中懼怕,勢必另尋出路,我怕他會投向契丹!”

薛複道:“元帥剛纔已經說得明白了,我軍行事,貴在自立!咱們可以以堂堂正正之辭婉拒石敬瑭。”

張邁道:“可依李臏、薛復所言,元忠,曉諭桑維翰的事情,就交給你,具體如何措辭,你和與歸盈公商議。”他將事權仍然交給曹元忠,既是給他一個下臺階,也是給他一個機會。

“如果石敬瑭能懸崖勒馬,自然最好……”慕容歸盈心想,那怎麼可能!張邁又道:“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竟而投胡叛國,那我們便舉義旗以援李從珂。契丹若敢南窺,我當領大軍北進套上,助中原友軍決勝燕雲、河東。李國主既以漢主自居,又與我約爲兄弟,兄弟鬩牆、外禦其侮,不正是振奮我大唐民心士氣、沖洗我華夏沉污澱垢的大好機會麼?”

薛復等一起起身道:“元帥應命,屬下領命!”

——————————————曹元忠懷中矛盾的心情回到府上,與慕容歸盈商議,慕容歸盈道:“這次元帥雖然否決了我們的提議,不過他仍然將事情交給四公子,那是顯示他對事不對人。既然如此,咱們也當順此決議而行。軍國大事,重在立場,至於言辭,不過保證無錯罷了。”

當晚他們就請來了桑維翰,委婉道破天策軍的決議,並讓桑維翰放心,保證他來涼州之事,只天策軍高層知道,不會外傳。

這次密議爲時不長,桑維翰是何等機靈的人,一聽兩人說話的口吻就知道難以挽回,回去後便跟郭威道:“收拾東西,明日就走!”

郭威驚道:“這麼快!”

桑維翰冷笑道:“本以爲此番西行必能建立奇功,不想卻遇到了一羣愚昧之徒!”

郭威道:“他們拒絕了?那對我們……”

“他們許我們回去。”桑維翰道:“不過咱們也得趕緊走,以防他們變卦。”

第二天城門一開,桑維翰就催促着起行,一些笨重的貨物都來不及帶走,更別說與涼州的朋友道別。郭威向桑維翰求得許可,留書一封,盡數送給了丁浩、田安等人。

天策軍高層這樣的決議乃是深思熟慮,桑維翰卻怕張邁放自己走是一時沒想明白,路上日夜兼程,過了狄道後才鬆了一口氣,這日走在渭水河邊,眼看路上熙熙攘攘盡是趕去榷場貿易的商隊,心想:“李從珂雖窮,民間其實頗有餘財。民富則國庫豐,這樣下去,不消幾年李從珂就會恢復元氣來。那時候主子可就大大糟糕了。”

又想:“只怕不用幾年,李從珂一等外部稍安,就會行削藩之事也未可知。”

忽又想:“不對!這次西行入涼謀與張邁結盟我是出了大力建策的,如今入涼數月卻又無功而返,只怕都不用等李從珂削藩,一回到河東主子就要跟我算賬了!”

想到這裡他背脊忍不住出了一身冷汗來,暗道:“不行不行!要麼不回河東,可我的家小前途都在彼處!若要回河東,卻得先辦成一件大事方能回去!”

在渭水河邊輾轉反側了一夜,想得了一策,但他一個文進士,孤身在外可沒法行事,因看郭威頗有城府,又甚忠心,便來找他商量,纔將自己的主意告訴他,郭威臉色大變,驚道:“桑書記,此事萬萬不可!”

——————————“失之中華,存之四疆”,是我讀研究生期間一位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他的原話是“失之中華,存之四夷”,講的是中國的許多好傳統在本土失去了,卻在周邊的韓國、日本、越南甚至歐洲等留了下來,當時他只是隨口一提,但我對這句話卻是念念不忘。

(未完待續)

第一七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六章 冤獄第一章 烏護第一美女第五十三章 敦煌張氏第二四二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一第八十八章 舊族的黃昏第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三更 求票第九十章 汗血寶馬第九十一章 河蒼烽火第十三章 藩鎮的外援第三十四章 襲途沒人品又欠債……第五十三章 致命缺陷第二四零章 璧與罪第一三七章 蕭關第三章 燈下谷第一零九章 河西威權第六十九章 換將第三二零章 國防三弊第一四八章 我們唐軍又贏了!第二十二章 大都護軍帳會議—中斷!第五十五章 攻佔怛羅斯之一第二六七章 上京會戰之二第七十四章 共討不義軍!第一三三章 馮道第二一六章 草原鬼面軍之一第一七五章 污水第二十八章 何恃無恐第二八五章 定州軍議第一七九章 羣雄割據?寫在章節後第三零七章 西巡前夕沒人品又欠債……第十九章 孃家人第四十二章 東守西攻第十章 血污之城第一九零章 堅城第一八九章 哪裡人氏第一章 割地?免談!第八十四章 玉門破敵!第八十九章 後方第三十六章 後顧第三零八章 一路向西第八十二章 玉門攻防之二第一二七章 火燒浮屠城之二第七十八章 狹路相逢之二第一零九章 回紇公主第七十七章 狹路相逢之一第九十章 風至敦煌第一二六章 冰雪渠務第四十二章 假夜戰第一六二章 伐交之一第五十三章 致命缺陷第十四章 契丹的西顧之憂第十八章 飛雀郭郎第一一三章 戰後的難題第九十一章 河東有變!第八十四章 玉門破敵!第六十三 智取滅爾基第一四八章 巡河死線尾聲第十八章 俱蘭城第四十八章 搶妻第二四二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 之一第一三零章 血塗門之二第一五七章 追亡逐北第二零三章 戰後外交第六十三章 張邁的道理第三十一章 下馬揚威第三十六章 以戰養戰第四十一章 四面襲擾之三第八十章 猛將之志第一二八章 火燒浮屠城之三第二九五章 海外的心第二十三章 回紇使者第一四七章 以攻守城第一百章 冥河易帥第一四零章 鍊金術之二第一六五章 萬里西域盡華族第十六章 第六代第七十四章 議和使者之一第五十八章 狼牙初試之二第二四一章 爺們漢唐娘們宋第四十八章 西征開始第三一六章 東京政變之一第八十五章 大唐英雌第一六二章 伐交之一第一八一章 戰爭的理由之二第七十六章 議和使者之二第六十章 少年俘虜營第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二十七章 拉票第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二二章 同牀異夢之二第二九三章 遍地都是範延光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二零一章 染血的高地之二第五十七章 竹槓第六十七章 不祥之兆第二七八章 陌刀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