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

“主公的意思是分科取士?”從太醫院回來之後,薛洋仔細想過之後,匆匆找到嚴明等人,將自己的設想告知後者之後,嚴明皺眉道:“只怕如今分科取士推行起來難度太大了,不僅僅如今天下讀書人甚少,若是按照此前分科的辦法,倒是一條便捷之途。但是主公所言分科,和以往截然不同,只怕光是人數上這一條就無法滿足。”

“而且最要命的是,若是讓匠人、醫者乃至於其他身有所長之人也參加各門類考覈,給予統一之地位,只怕還會引發讀書人不滿,從而產生亂流啊。”嚴明的擔憂不無道理,甚至於黃敏在其後更是搖頭道:“主公,此議不如稍後緩緩推行?我們可以在六部之外,重建九卿,改組匠作監,以此來先推行然後在緩緩圖之。”

黃敏的辦法實際上就是先做再說,分科取士,實際上是將薛洋剛剛所言的統一考試分開,匠作監只負責匠人等其他百業之中專職人手的考試排名,發放成王府開具出來的證明,至於原本主持的科舉依舊高高在上。

這不符合薛洋的本意,甚至於可以說沒有改變最根本的一個問題,便是匠人醫者樂工等人的身份地位,這對於如今這類人才越來越緊缺,甚至於各大新晉豪門都不約而同的表達了希望自己能夠建立統一的人才培訓機構的要求來說,不合時宜。

所以薛洋微一沉吟之後道:“匠作監可以單獨組建起來,和工部合作,將作爲專門的百工之人的考覈、登記、調用之機構。但是匠作監的地位不能在太學院之下,而應該平起平坐,甚至於在將來,凡是太醫院出席之地,必有將作監,對了,還要加上太醫院。”

“先生,你和黃敏這段時日設法改組禮部,將以前的學政也改組一下,以便於提前準備,將匠作監納入到禮部的直屬範圍之內。”薛洋雖然暫時沒有大規模改組六部的打算,但是這種架構在如今江東商貿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時候,六部的職能大多時候都不夠用,需要中書令臨時調配,如此一來也顯得不夠專業,往往無法及時有效的處置各類問題。

所以薛洋此時說到這裡之後,索性打算從禮部最先下手,一方面增加其職權,另一方面也是打算做好準備,將禮部原本所屬的理藩院等等機構儘快的分割出來,和太常寺等機構合併在一起。他是不打算繼續保留太常寺等等在他看來並不需要的機構存在。

“也好,從禮部入手,至少先試試看。”嚴明沉吟半晌之後點頭道:“微臣先會同六部拿出一個改組呈文,主公看後再行實施。”嚴明是執掌成王府民政的尚書令,對於這種事情自然看的很清楚,他能點頭,也是這些年碰到的事情太多,以至於很多時候連他自己都摸不準應該交給那麼機構去處置。所以索性趁着這個機會,改組中樞六部,說不得是個好辦法。

他們兩人定下來之後,黃敏那邊倒也不含糊,在隨後開始準備的同時,薛洋分科取士的理念也隨着禮部內部開始展開的這場改組迅速傳了出去。

這對於新晉豪門和那些百業技工匠人來說這是一件大好事,畢竟薛洋擬定的分科取士當中,是不分職業工種的,只要達到等級要求,那麼成王府或者說整個社會對於其的認可程度都是一樣的。

這無疑是一件顛覆性的大事,短短數日之內,整個江東各地迅速掀起一陣軒然大波,但是還不等民間消化完這件事,成王府下面新增的匠作監卻悄然掛牌,並且嚴明這一次抽調了精幹人手迅速完成了匠作監的組建,而且一經成立就迅速協同工部,將原本積壓在工部有其代爲處置的大量事務全都接了過去。

這股風潮甚至於在隨後連禮部這邊舊有的一些分攤下來的關於樂工考覈的事情也都交給了匠作監。這一下更加引起了整個民間的重視。而且單單如此還不算,薛洋在隨後甚至於親臨匠作監,幫着匠作監分門別類組建各式各樣的處事原則和行爲準則,列舉了如今急需處置的大事處置辦法。

這份薛洋親自簽名並且蓋上了成王府大印的官府文告在隨後直接讓半個天下的人歡聲雷動。對於普通百姓尤其是如今百業技工在各行各業當中越來越緊俏的時候,這種證明和承認更多的時候面對的是廣大百姓,對於他們身份地位的認可。畢竟出匠人技工的大多數也都是普通百姓,而非那些士人。

“主公,這是鍾傳送來的消息,說是江西那邊,不少士人都在聚集,打算找他出頭,前來金陵面見主公,讓主公收回成命。”不過百姓的歡呼雀躍之餘,逆流也隨之而來,這纔是讓嚴明最擔心的事情。這些年,成王府雖然在努力推行各地書院建設,但是人才的匱乏還是得不到緩解,尤其是新政推行,需要的大多數是新生代官員,而天策軍每年都在攻城略地,等於是人才缺口不僅僅沒有緩解,反倒是越來越嚴重。而如今若是天下的讀書人和成王府產生齟齬的話,那對於他來說只怕就更加艱難了。而且這件事成王府下屬各州郡官員也不是沒有意見,如今已經有不少人送信來金陵了,有幾個甚至於還是各省布政使這樣的封疆大吏。

“想來的就來吧,估計都是拿着韓老夫子的文章準備來罵我的。”薛洋倒是沒在意這些,反倒是擺了擺手道:“去派人告知一下高老相公,就說杭州送來新茶,準備請他一品。”

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攻心(下)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八百五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局(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零七章 步騎混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五百九十章 動盪不安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鬧舒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化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三十八章 根基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夜戰無雙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五十一章 敵友難測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五百五十章 留下了尾巴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逆流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雲壓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一百二十一章 僖宗傳詔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二十一章 合謀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放走劉威第七百七十六章 炫耀兵威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九百三十八章 七裡橋之戰(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攻心(下)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激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