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尾聲

“進來吧,別在門邊兒偷看了。”李治一邊披着奏摺,看到門角露出的那抹豔紅,忍不住脣邊掛上了一個微笑。

“耶耶!”大鳳笑嘻嘻的拎着裙襬跑了進來,諂媚的湊到耶耶跟前,“你批了這麼久奏章,肯定很累了吧,我給你捏捏肩膀。”

看着女兒明亮的笑臉,李治搖搖頭,將着手中的奏摺拿的離她遠去了一些,“別,你上次給我倒茶,結果倒了一桌子誰,還得六部奏摺轉下去的時候,上面全是茶葉梗。”

“我又不是故意的。”大鳳吐了吐舌頭,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

“說吧,有什麼事情。”李治無奈的敲了下她的頭,“這麼吞吞吐吐可不像你。”

“我聽人說,吐谷渾被吐蕃所滅,青海國王跟弘化公主逃到了威武?”大鳳大大咧咧的坐在皇帝的坐榻旁問着耶耶。

“消息挺靈通嘛。是有這回事,怎麼?”李治點點頭,並不生氣。

長孫穎不在宮裡的日子,李忠常在他身邊觀政,剛經歷鉅變的大鳳根本不敢一個人呆在宮中,所以李治便常把她抱在懷中處理政事,跟李忠問答,久而久之,大鳳也就對朝政有了很深的瞭解。

李治對於這種狀況樂見其成,他並不介意女兒知政。甚至在他看來,這是保護女兒的必要方式之一。因爲身爲皇家公主,本身就與政治脫不了關係,只有懂得纔不會被人利用,不會因此受其害。如果只靠他們的保護,那有天在他們鞭長莫及的時候,他不敢想象女兒會遇到什麼。

人懂始終不如己懂。

不過近幾年,大鳳明顯已經不滿足於聽了,她也常常發表自己的意見。

“耶耶打算如何處理這件事?”大鳳期待的看着他,顯然這纔是她今天來的主要目的。

李治沉吟了下,今天上朝他已經說過這件事了,如果大鳳對此關心,應該已經從太子那裡得到消息了,爲何還要再問一次?不過大鳳既然爲此專門來一趟,當然不是無的放矢,於是他想想說道,“我已經決定將其部衆安置於靈州,置安樂州,以諾曷鉢爲安樂州刺史,子孫仍世襲青海地號。”

“耶耶這樣做,可是覺得吐谷渾本來就是狼子野心,如今正好滅其部署?”大鳳坐在那裡微笑着問道。

“有一部分這樣的原因,”李治點點頭,“一來是覺得大軍出征替吐谷渾復國划不來,二則吐谷渾狼子野心,不可不防。他們當初最強大的時候,堵住了我們向西的道路,令絲綢之路幾乎阻塞。如今經過我們幾代經營,終於拔卻了這心腹之患,如今若不是爲了安撫各部衆,我連養都不想養他們。”

大唐的羈縻州府非常多,東南西北邊境都是小國依附,所以大唐皇帝必須要拋卻自身感情,從大局出發給予安排賞賜,讓那些小國國主看到榜樣。

“是這樣啊,”大鳳點點頭,然後鄭重的對李治說道,“雖然父親考慮的很有道理,但我還是建議你,應該對吐谷渾用兵,收復失地。”

“哦,爲什麼?”李治坐在那裡,一臉好奇的看着嚴肅狀的女兒。

“吐蕃。”大鳳板着臉,吐出了這兩個字。

“吐蕃?”李治想了想,取笑的說着女兒,“難道就是因爲吐蕃求娶過一次你,所以你就把人家記在心上了?”

吐蕃那邊的松贊干布已經死了,新的贊普共日共贊繼位不過數年就病死,如今繼位的是他的兒子芒鬆芒贊。因爲芒鬆芒贊還是小孩兒,所以國家大事由大相祿東贊做主。祿東贊此人足智多謀,他的存在對於大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在耶耶看來,我是那樣小心眼兒的人嗎!”大鳳沒有理會李治的說笑,只是面色嚴肅的說道,“女兒建議您出兵吐谷渾,就是爲了防禦吐蕃。如今吐蕃由祿東贊做主,此人狼子野心,可不像松贊干布那樣心慕中原。從長安回去的共日共贊不到一年就病死,足以可以說明此人的心計!吐谷渾被侵佔,更是證據。”

“共日共贊,據說是因爲水土不服才病逝的。”李治沉吟了一下,卻沒有太反對女兒的說法。

之前李治採取長孫穎的說法,大建書院,令各國藩王將王子等人送到京城,表面上是接受文明洗禮,實際上則是培養他們對於大唐的向心性。吐蕃一直是重點盯防對象,松贊干布也很配合,於是他的兒子共日共贊很早就來了大唐,會說漢化,知漢禮。

李治原本覺得有此子在,至少可保大唐與吐蕃五十年和平,但誰知道共日共贊回吐蕃繼位一年不到,就傳來駕崩消息,實在是將他的全盤計劃都打亂了。

如今大唐對於吐蕃,似乎是毫無控制能力,但是萬幸的是吐蕃如今還是非常老實,仍然保持着以前朝貢的習慣,對於大唐也是誠惶誠恐,吐谷渾一事更是專門上書,說是願爲大唐戍邊。

很顯然,他們對於這幾年大唐邊境上的勝仗還是很懼怕的,所以相比雖然早就歸順,但是卻一直心懷不軌的吐谷渾,李治覺得這個更好控制。。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連年打仗太花錢,而需要打仗的地方又太多,所以如今朝中普遍厭戰情緒濃重,所以爲了避免被人說成漢武帝那種“窮兵黷武”的皇帝,李治只能暫時罷戰。

“那種話也就騙騙小孩子,李贊在長安城八年,回國後多半是祿東贊不願意交出權力,所以才病逝的。”大鳳撇撇嘴,顯然不贊同李治的話。

共日共贊在長安城八年,那個吐蕃味兒十足的名字自然不能叫了,所以與來長安寄居的各國王子一樣,都起了漢名。他因爲喜歡李,所以特別跟皇帝申請了“李贊”這個名字。

大鳳常年在學堂廝混,跟他還是很熟悉的,尤其是曾經祿東贊試圖爲他求娶大鳳,兩人還甚至做過一段時間“敵人”。不過這場政治聯姻,或者說是由吐蕃發起的試探在被李治駁回之後,隨着兩人的年紀長大,也就早拋之腦後了。

共日共贊回國的狀況,恐怕跟李治當初登基是差不多的。大鳳是見識過李治是如何艱難的除掉長孫無忌這個權臣的,對於共日共贊來說,他的能力要比李治弱得多,面對的敵人祿東贊要比長孫無忌強得多,所以他一出事,大鳳馬上就有這個聯想了。

不過除了爲着曾經的好友默哀一把外,她考慮的更多的是這件事對於兩個國家的影響。

“所以,你的意見是,我們要爲吐谷渾打回這塊地方?”李治沒有急於呵斥大鳳,只是拖着手饒有興致的問她。

“不是爲他們打,是爲我們自己打。”大鳳順手從御案上扯了一張紙,然後拿着自己隨身帶的炭筆畫道,“耶耶,你看這裡,雖然吐谷渾的地方很不起眼,但是恰好卡在吐蕃跟我們之前,有他們在,吐蕃就無法在青海安心的牧羊。但是一旦吐谷渾握在他們手裡,這一股狹長的地方就都在他們掌握之後。然後吐蕃人就可以往上,打勃律,龜茲,威脅安西都護府。到時候大唐的整個西部防線都會動搖,如果我們派這裡,這裡的軍隊去,那這裡,這裡的就會被牽制,防線上露出一大塊空白。”

“安西都護府的軍隊怎麼可能隨意調動。”李治覺得大鳳說的太過於危言聳聽了。跟龐大的唐帝國起來,吐蕃根本不足爲據。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母親說過,凡是我們都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這樣的結果就不會太糟糕。”大鳳皺着眉看着李治,“有這種惡鄰在身邊,萬一有天我們房子着火了,他趁火打劫怎麼辦?”

“你信不過耶耶?”李治皺了皺眉,作爲一個正值春秋的皇帝,他當然很不願意聽到這種類似於“咒”自己的話。若不是大鳳是他最愛的女兒,早就問罪了。

“我當然信你,但是在耶耶之後的皇帝呢?”大鳳憂慮的看着他,“我們家大業大,總有今天這裡,明年那裡的問題。本來癬介之患醫醫就好了,可是一旦有人趁機剁我們的手腳,那可是要命的。”

“你很信不過吐蕃?”李治看着女兒,覺得她說的還是有些道理。

“誰叫它最大?如果它能分裂成幾十個,幾百個小國家就好了。”大鳳哼了一聲,戳着紙上的大片空白,“所以對待這個惡鄰,絕不能手軟,要把釘子牢牢的釘在這裡,等着騰出手來再慢慢收拾他。”

“數百個?有點意思。”大鳳的抱怨顯然給了李治在處理吐蕃問題上的新思路,但他考慮了片刻之後,卻是嘆息了一聲,“只可惜有祿東贊這個對手在,恐怕就是真的想做點什麼,也要等到他歸西之後了。”

“是的,所以還是先處理吐谷渾問題好了。”大鳳一拍手,星星眼的看着李治,“耶耶你會出兵的,對吧?”

“你說的有道理,但是要不要出兵,出哪裡的兵,還要在朝會上做討論後再決定。”李治雖然覺得大鳳說的吐蕃騷擾大唐西域的事情不會出現,但是防患於未然還是必要的。他覺得自己之前對於吐蕃的確是有些輕視了,如果換個思路,要重新監控這裡,那對於吐谷渾的處置就要再做安排了。

這種國家大事,是不能跟在女兒的聊天中決定的。

“來,你說了這麼多,賞你口水喝。”李治跟女兒說完政事,自己給自己動手倒了杯茶的同時,也給大鳳倒了一杯。

他這裡不愛要人伺候,所以自己倒茶早就成了習慣。大鳳也沒有起來謝恩的習慣,盤着腿坐在那裡直接把李治給她的水一飲而盡,“啊,還是耶耶疼我,剛纔說了那麼多話,真是渴死了。”

“你平常也不愛管兵事,”李治笑了笑,然後狀似閒談的說道,“太子花了多少力氣才請你做說客的?”

“太子哥哥?纔不是他呢。”大鳳撇撇嘴,毫不自覺的露了底兒,“這事是娘讓我來說的呢。”

“你娘,”李治握着杯子,笑容一下子就僵在了那裡。

長孫穎回長安之後,就在皇宮附近的坊市裡住着。她接過了晉陽公主留下的慈善會,還在女校裡兼職任教,整天忙忙碌碌……

李治雖然知道她在做什麼,但是與她卻再也沒有見過面。倒是孩子們經常跑過去,偶爾會傳一些話來。

她對於這個國家的關心一如往昔,有可以利國利民的小點子也會寫成陳條送來,但是卻從來不提及私情。

“你娘,還好吧。”李治心不在焉的將着杯中的水喝完,裝作什麼都沒發生似的摩挲着杯口。

“挺好的,就是有些忙。”大鳳看着李治那樣子,忽然笑了,站起來鬼頭鬼腦的蹭在他身邊,“孃親也這樣問你呢,還問你有沒有好好吃飯,按時睡覺。”

“哦。”李治應了一聲,不管真假,他心裡頭都泛起了巨大的甜蜜。

雖然她不肯見他,但仍然關心着她。

“耶耶,你到底喜不喜歡娘?”就在李治暗爽的時候,大鳳忽然湊過去,揪了揪他的袖子,一副不爽的樣子。

“當然,當然喜歡。”.李治沒想到有天會被女兒逼問這種事情,頓覺得尷尬。

“那你爲什麼不去見她?”大鳳氣鼓鼓的問道,一副看負心漢的樣子。

李治見着她這樣子,忍不住啞然失笑,耐心的解釋道,“我當年答應過她,除非她來見我,否則就不去打擾她。”

“你是皇帝啊,你可以說話不算數的!”大鳳對於賴賬一門格外有心得,說的那叫個理直氣壯。

“你啊,”李治無奈的搖搖頭,敲敲她的腦袋,“君無戲言。“

“你啊,就是太要面子!”大鳳模仿着李治的樣子長嘆了一聲,然後忽然衝着他眨眨眼,“你不知道烈女怕纏郎麼,你厚着臉皮去幾次,我就不信娘能把你打出來。”

“你,”李治有些頭疼的看着女兒,“你跟誰學的這些混話?再這樣下去,我可要好好的徹查你身邊的人了。”

“別別別,我是在學校裡聽說的。不對,是大哥那裡。”大鳳先是一慌,連連擺手,而後卻是忽然醒悟過來似得,反倒是湊近了李治,“是大哥身邊那個姓蕭的小子,我上次就看到他不懷好意的慫恿大哥去堵人家姑娘的門。這傢伙以後到朝堂上絕對是一代佞臣,我看你應該把他從大哥身邊趕走,不對,還要好好的打她的板子。”

“蕭瓘?”想想太子身邊的蕭家小子,李治一下就猜出是誰讓大鳳氣的牙癢癢,頓時就笑了,“要是蕭小郎說的,那就真有幾分道理了。”

“耶耶,”大鳳見着他這樣,跺了跺腳,嬌嗔的叫道,“你偏心!”

“你是我女兒,我不偏心你還能偏心誰。”看着女兒着急,李治故意壞心眼兒的裝傻。

“你,哼,我本來還想告訴你我想到了一個讓娘原諒你的辦法,”大鳳生氣了一轉頭,故意背對着他,“但是現在我不想告訴你了。”

李治聽到她這句話,陡然失去了笑容,在那裡怔了良久才說道,“朕,朕不會再騙她了。”

“我沒有說叫你騙娘啊,”大鳳眨眨眼,衝他眨了眨眼,“我只是教你示弱……以及,告訴娘人生苦短,福禍難料啊。”

“娘子,永安公主來了。”長孫穎在後園摘菜的時候,忽然聽到婢女稟報。她點了點頭,隨即笑着說,“讓她進來吧。”

永安是大鳳的封號,原本長孫穎一直害怕她承襲了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封號,但幸運的是最終大鳳的封號十分符合她的心意。

公主的封號一般有兩種,一種以封地稱,例如丹陽公主,嘉陵公主等等,但是另外一些卻是皇帝給予的嘉號。永安,永嘉,都是公主裡常用的封號,不偏不倚,既有父母美好的祝願,也不大拔尖,在着歷史上估計平凡的能找到好些重名。

長孫穎一直希望女兒的人生平靜而單純,不求名垂青史,只求無憂無慮,所以這個封號剛剛好。

長孫穎在長安城已經住了數年了,跟着普通婦人一樣,生活,工作,自食其力。關於她的身份,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不過這都不打緊,並沒有人來打擾她的生活。

長孫穎知道這與李治的關照分不開,她也不矯情,接受他的關照的同時,也同樣默默的回報着他。無論是軍國大事還是家常小菜,只要她能想到的,都會託人給他送去。女兒跟兒子經常來看她,有時候也住在她這裡,他跟她就像是普通的一對兒離婚夫妻,雖然不在一起了,卻仍然能和平相處。

並且,她也常常懷念他。

在宮外的日子,她去學校上課,跟着女兒出行,跟着好友們逛街,逛古寺,怎麼都會遇到一些年紀相當的男人。有不知她身份向她求愛的,她從最初的吃驚,到後面漸漸學會了微笑着拒絕。在此間李治並沒有令人從中作梗,那些追求者也沒遭遇到打擊報復,這令長孫穎很感激。

被追求的經歷讓長孫穎感受到了自己身爲女人的魅力,她從小進宮,只被着一個男人觀看玩賞,久而久之常常使得她忘記自己的存在。等出了宮有了此番經歷,才知道自己也算是個有魅力的女人。她婉拒了那些求愛,同時開始想起了李治……

只有經歷過諸多選擇和誘惑,人才會明白自己想要選擇的人是誰。

她跟李治之間,不是不愛,只是因爲不合適。

想通這點,她的日子變更加過的隨意。這一生她認真的活過,愛過,雖然結局並非盡如人意,卻也無憾。

orz,關鍵的時候還要小棉襖出馬。

生女兒怎麼了,女兒也可以很有用啊_(:3∠)_不知道什麼時候,jj就流行着只要不生兒子就不是人生贏家的觀點了……默,明明大家都是女的,大家都最討厭重男輕女啊……

第18章 公主2第40章 看病第104章 應變第151章 自救第165章 大門第98章 難爲第98章 難爲219 苦心第30章 母親第113章 吃醋第31章 王氏第151章 自救第102章第168章 出入226 誤診第180章 禁婚第130章 比較第33章 妻妾第110章 發怒第44章 謀殺第83章 發現第7章 驚喜第68章 送別第34章 上朝第101章第25章 媚上第6章 喜好第177章 門口第108章 吃糖第215章 出征第113章 吃醋第141章 求援第4章 早膳第127章 妹妹第42章 轉折第20章 如意第33章 妻妾第115章 妹夫第40章 看病第132章 踢開第130章 比較第228章 歡迎回家第67章 易儲第225章 告別第78章 危機第141章第42章 轉折第162章 上疏第200章 對策第4章 早膳220 激動第124章 愛護第41章 酬金第49章 添堵第13章 選馬第226章 轉圜第29章 過年第189章 助瀾第196章 謊言第210章 心灰第199章第199章第63章 惻隱第150章 使者第191章 裂痕第202章 考試第199章第92章 遺忘第62章 弓藏第212章 婚姻第1章 意外第192章 神探第51章 轉折第227章 尾聲第163章 升官第187章 巫蠱第53章 誤會第63章 惻隱第67章 易儲第156章 回家第86章 請求第61章 膠着第47章 兒子第25章 媚上第41章 酬金第205章 同牀異夢第153章 失蹤第54章 清晨第65章 發病第162章 上疏第166章 黑手第148章 大鳳第115章 妹夫第164章 水車第16章 禮物第48章 愛護第130章 比較第129章 彆扭第190章 螳螂第166章 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