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李元軌的抉擇(上)

朝陽初升,李元軌素服籠冠,一級一級爬着萬春殿上閣的步道臺階,思緒忐忑煩燥。

過去的幾天兵慌馬亂——他和康蘇密等人在秦州成功阻截吐谷渾俘虜逃脫後,本已收拾行裝準備上路,繼續往西北高昌行去,沒想到長安忽然傳來急詔,命他們這個特使團“行程中止、速返京師”。

看樣子,是京中又出了什麼變故,天子宰執又改主意了。李元軌詢問來傳詔的驛使州官,誰都說不清是怎麼回事。康蘇密這老商胡倒不介意,還笑哈哈地勸李元軌“就回去一趟嘛,也耽誤不了好多日子”。

是啊,耽誤不了你,還能讓你多賺錢,李元軌在心底翻白眼。胡商們在秦州白撈了些馬匹,好象後來還跟當地牧監又談成了一筆生意,巴不得這時候先回趟長安,把他們的商賈生業交代打點好。康薩保一聲令下,駝隊興高采烈調頭往回走。

外人誰也注意不到,商隊裡多了個胡帽壓臉的少年蕃人,吐谷渾天柱王之子桑賽。

看見那黑小子,李元軌就氣不打一處來。截擊那天康蘇密告知他,自己在戰場上抓到了桑賽,李元軌本想把這重要俘虜歸營和吐谷渾王后等一起押送回長安,並具表上奏說明原委的。康蘇密按着他死活不讓,一會兒說“這瓜娃子和我家真有淵源,十四郎看我老康面子”,一會兒說“害我們吃了好多苦頭,不能輕易饒他”,說來說去,就是要把這小子秘密留下來自己處置。

想到自己還有五萬絹欠契在人家手裡,李元軌也無可奈何。他已經很瞭解康蘇密的心思,是覺得自己在桑賽身上投過不少本錢,不能就這麼白打水漂,好歹也要先撈一票回來,才肯把這小子交出去給唐朝廷處置。

他們本來就不是唐人,李元軌從來也沒指望過康老胡真心效忠大唐——他效忠的是他家火祆神甚至綢緞金銀——說良心話,這一回康蘇密已經算很夠意思了。

李元軌發覺吐谷渾俘虜有逃跑企圖後,自己和秦州刺史及張士貴等將官溝通不暢,只能領着稀少人馬繞前去截擊。康蘇密卻通過底下胡商們的渠道,事先提醒警告了附近幾個守捉軍鎮,整備兵馬隨時防亂,所以張士貴一得到俘虜搶馬的確切消息,立刻發令調土鎮兵,才能連夜組織起幾百人前去亡羊補牢,沒造成更加不可收拾的惡果。

特使團既然也要從秦州回長安,乾脆與張士貴押送的俘虜及貢馬同行,也算補充了押運人手。李元軌與張士貴仍然互有心結,一路全靠康薩保嘻嘻哈哈地談笑調節氣氛。回程路途是自高而下,走起來較快捷,沒幾日到達京師開遠門外,李元軌在驛館裡接到諭敕,命他第二日清早開城後,直入萬春殿參與御前議政。

萬春殿位於兩儀殿與立政殿之間,地方不大,天子日常在這裡召集宰相們議事,規模比不上兩儀殿常朝,更比太極殿大朝差得遠,但重要性遠有過之。參與決定的人越少,決定的事務越要緊,這道理李元軌自然懂得。

上次他被叫到萬春殿來參與議政,是在皇太子李承乾主持下,承扛三堂會審,最終爲自己爭取到了擺脫謀逆罪名、去西域和親的機會。這一次……又會是什麼事?反正他不奢望能有什麼好運落到自己頭上。

他在萬春殿院外遇到了左僕射房玄齡,這位著名的老好人宰相見面一頓噓寒問暖,笑容可掬殷勤謙讓,但要問他今日議什麼政務,房玄齡就顧左右而言其它,一點口風不肯露。二人前後遜讓着進殿站班,李元軌環顧左右,只見在場的除幾位宰相外,還有兵部及禮部鴻臚的幾個主事,更刺眼的是一個胖大身軀——司空齊國公長孫無忌。

長孫國舅如今沒領任何職事,雖品級崇高,日常只是陪侍禁中、辦些皇帝臨時交代的差使。有他參會,似乎就說明這朝議較爲私密但非常重要吧……

李元軌的念頭還沒轉完,外辦奏中嚴,天子入閣,羣臣行大禮參見。李元軌是親王,站班很靠前,禮畢起身在丹墀下擡眼偷望,見自己的天子兄神色嚴肅,繃着臉象是心裡有氣的模樣。

房玄齡領銜,先上奏幾件要緊政務,皇帝均降敕“宜依”,中書下去草制。隨後進入正題,天子示意,給事中劉洎手捧着幾卷文書,出班開言:

“天兵征討吐谷渾大捷,詳情諸公皆已盡知,洎不贅述。西海道大總管帳下參軍人等收攏伏俟城圖籍,從中發現吐谷渾與高昌國往來傳信,中涉我大唐流人歸國事務,慘酷不忍言。代國公專程着人將文書快馬送呈御覽,聖主又命人於吐谷渾宗室俘虜中找尋知情者,前幾日送至長安,齊公與洎等奉敕面審,事果屬實。主上胸懷萬衆,恩德如海,斷不能坐視藩國暴君荼毒我中國百姓,諸公請議。”

一邊說着,他一邊將手中文書給宮侍,讓他們捧着在重臣間傳看。李元軌也匆匆瀏覽幾封書信和籍帳等,事出突然,他開始只能看懂是漢人姓名在某地上役造冊,後來注意到多處注有“羈人”字樣,才悚然而驚。

劉洎立在墀下進一步解釋。原來貞觀四年唐軍北滅頡利可汗後,隋亂時流落塞外的大量漢人均欲歸鄉,回原籍重造戶口分田種地過活。其中一些人早賣身爲奴婢的,朝廷還出府庫金帛助其贖身回籍。這本來是公私兩便的大好事,無奈塞北路途遙遠,散落在靠東地域的還好些,接近西域的那些漢人,因有大漠雪山阻隔,往往要取道高昌,再經玉門關西涼道回往中原。

高昌王麴文泰一半是受到西域突厥葉護可汗的壓力,另一半也是眼饞起意,料定唐朝廷對其鞭長莫及,這幾年暗自扣押了許多回鄉漢人。隨身財物搶光沒收,男女壓爲奴婢賤口,特別有用的工匠還往往閹割了收爲王室官匠戶奴,並作爲禮物轉送吐谷渾等鄰國王公。這些消息,之前也隱約傳到過大唐君臣耳中,只是一直沒有實據,天子宰相也不甚在意。

此次吐谷渾大捷後,李靖等前方將領在其首都王帳內發現相關文書,才意識到事態嚴重,飛馬報知天子。天子命得力心腹主持鞫問,果有此事不假,僅吐谷渾負責外藩交往的執事人所知,如今在高昌國苦熬的漢地流民,可能有上萬人。

“上萬?”李元軌失聲驚呼。

他動身去高昌前,把朝廷存檔的那一片西域諸國資料研讀了個遍,手抄心記,熟得不能再熟。據他所知,西域稼穡艱難,地廣人稀,高昌國雖統轄三郡五縣二十二城,地面算得廣大,戶口卻只有幾千,在籍人口總共不過三四萬。他們若真羈留歸鄉漢人達上萬之衆,那相當於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羈人奴婢,這比例也太驚人了。

“臣洎所詢問之吐谷渾俘虜,名慕容孝雋,曾被伏允封爲‘高昌王’……”

劉洎這句解釋沒有說完,高坐御牀的天子開口打斷了他:

“麴文泰到底羈留奴役了我多少漢地子民,可容後再查證。就算他只羈役了一人,朕爲黎庶父母,就可坐視不理嗎?還有,十四弟——”

皇帝的黑眼眸轉向丹墀下侍立的庶弟吳王,口氣冰冷,卻是李元軌有生以來聽過的最溫暖仁慈的話語:

“你那個高昌駙馬,也不必去搶着當了吧。麴文泰已經羈役我子民上萬,不缺你一個!”

不……不去高昌了?

第二十九章血玉韘的主人(上)第二十三章螺子黛(上)第三章三味真火煉靈藥(下)第十六章平陽長公主駙馬第二十四章龍馬鎏金壺(上)第二十七章套馬的漢子(上)第二十三章螺子黛(上)第十二章附註:第十七章懷春少女的筆跡第四章自縊還是謀殺?第九章玉指環第十八章大唐親王投井(上)第十三章李建成遺孀第二十五章李元軌束手(上)第十章天家父子兄弟第八章剋死三個皇長孫的白虎精第二十二章桃花林裡一白猿(上)第三十九章列女傳屏風美人(下)第二十一章趙氏孤兒第二十七章萬善尼寺(下)第二十五章血玉韘第十四章血玉韘的來歷(下)第九章舌戰羣臣攻略(下)第十四章血玉韘的來歷(下)第十章十七長公主駙馬(上)第四章自縊還是謀殺?第二十六章平陽昭公主(下)第四章自縊還是謀殺?第二十二章新入宮的魏妃(上)第二十章君前談情說愛(下)第十六章一隻叫“阿豚”的猛獸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貸(上)第十八章附註:第二十二章新入宮的魏妃(上)第四十五章尾章(5)第七章開疆拓土休養生息(上)第十七章半路殺出程咬金(下)第二十三章螺子黛(上)第二十九章玄武門(下)第二十九章血玉韘的主人(上)第二十一章貞觀之治(上)第十三章李建成遺孀第三十三章王子們又要造反(上)第二章人間不如意事(上)第九章附註:第二十章附註:第二十六章平陽昭公主(上)第三十七章投生帝王家(下)第三章三味真火煉靈藥(下)第三十三章王子們又要造反(下)第七章一娘是我殺的第四十章真兇(上)第四十章真兇(下)第二十章往生寺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時(上)第十章十七長公主駙馬(下)第二十六章平陽昭公主(上)第十二章李元軌典身借貸(下)第十八章大唐親王投井(下)第十一章李承乾的獰笑第三章李元軌的出路(下)第一章魏叔玢定親(上)第十八章東宮之夜第三十一章楊信之的身份(上)第三十九章列女傳屏風美人(上)第二十二章桃花林裡一白猿(下)第四章慕容氏混血王子第三十六章馬球與毒酒(下)第九章眼睛深似湘江水第九章眼睛深似湘江水第二十章附註: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時(上)第三十二章假父假母(上)第二十六章平陽昭公主(下)第四十三章尾章(3)第三十六章馬球與毒酒(下)第三十九章列女傳屏風美人(上)第二章魏叔玢的姻緣第二十二章感業寺大火第四章趙王妃成禮(上)第十五章娜娜女神第四章自縊還是謀殺?第三章公主和親與王孫尋親第十三章塵世樊籠(下)第三章上吊的新娘第十二章祆祠之夜第十二章鐵塔映幡竿第十二章附註:第一章附註:第十三章大唐第一美男子第三十三章王子們又要造反(上)第三章三味真火煉靈藥(下)第四十章真兇(上)第二十四章誰家子弟誰家院(下)第七章洗不掉的血污(上)第二章李建成長女出嫁第九章咸陽渡西市(下)第五章平生首殺(上)第三章上吊的新娘第三十一章太上皇山陵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