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優勢已在心中

入閣是肯定要入閣的,作爲皇帝一手培養出來的人才,馬周在鎮州都督任上也表現出了足夠的能力,所以入閣也只是早晚的問題。

只是,發展省這個聽起來名字怪怪的衙門,在李元吉口中道來是那麼的輕鬆。

可聽在他們耳中,卻絲毫沒有任何的輕鬆感,反倒是巨大的壓力瞬間籠罩在身上似的。

連帶着馬周在內,整整九個人,整個夜晚幾乎都是渾渾噩噩的迷茫着,甚至連自己是怎麼走的也都不知道。

次日一早,內侍早早的便在宮門口處等着。

直接將馬周等人領到一處新的辦公場所,規模之大,遠超六部,甚至與三省不相上下。

щщщ ★Tтkan ★¢ ○

得益於之前的精簡行動,在才撤掉大量人員的同時,辦公場地也被釋放了不少出來。

一個衙門的地位如何,一看其級別,二看其辦公場所。

發展令官拜正三品,與中書令,侍中同級,級別上來說,馬周並沒有提高,因爲先前鎮州被化爲中等州,所以鎮州都督的級別也是正三品。

但外加一個入閣,那地位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入了閣並不能表示你這個衙門就是最重要的,但不入閣的話,就是說你這個衙門,至少也是排名第十以後的。

“這……這就有官身了?”劉善有些驚愕,完全沒有想到自己會有這個待遇。

本以爲最多也就是保留自己小吏的身份,然後增加一些俸祿,或者說給自己個考覈期之類的。

可現在什麼也沒有,直接就是從九品上的主事,與監事同級。

級別不在高低,重要的是一個官身,只要有了官身,以後做出政績也好方便提拔,而沒有官身,想要提拔就很難。

或者可以說,一個從九品下的官員,跟一個小吏,兩人立下了同等的功勞,但是最終的獎賞,絕對不會一樣。

這就是身份所帶來的差別,自古以來便存在的恆理。

不僅僅只是劉善一人,與其一同前來的師爺劉虎,李杏的師爺孫毛,小吏張誠,他們四個之前是沒有官身的,這次一併被授予了正九品上的主事。

而閔賢和李杏二人,則是被提拔爲發展省郎中,雖沒有分左右,但郎中是可以有兩個的,級別從五品上。

而另兩個,一個是李杏的縣尉,一個是縣丞,兩人一個從九品上,一個正九品上,兩人同被提拔爲主管事,從八品上。

發展省有一部分官職是根據中書省,尚書省等部門照搬過來的,也有一些是新創造的,比如這個主管事。

其他幾省主事往上可就是都事,從七品上的。

但話又說回來了,衆人還沒有拿出什麼成果,一大串的獎勵便砸了過來,這若是搞不好的話,後果誰又能想象?

“一個官身而已,有何驚奇的?”馬周極爲淡定的說了句,陛下給了信任,自己可不能拿着信任不當回事,回憶起昨夜的談話,以及這途中自己所瞭解到的情況,當下便有了主意道:“本官初從鎮州歸來,對關中尚有些不瞭解,我等理應齊心合力,儘快做出點成績來才行。諸位皆是關中官吏,對這裡的情況也比本官要了解許多,諸位若是有什麼想法,不妨說出來,大家一併討論一番。”

爲什麼不自稱老夫?或者本令?而要稱並不流行的本官?

其實馬周也很無奈,主要是自己太年輕了,自稱老夫不大合適,哪有二十來歲小夥子自稱老夫的?本令什麼的又不太習慣,還是本官順口一些。

至於手下的人,管他是幾品的,反正整個衙門也就這九個人,擺譜給誰看?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趕緊找個樣板做出來,然後從中去摸索。

一次兩次的失敗不要緊,但馬周卻覺得自己臉上會掛不住,丟不起這個人。

“那便只能選涇陽了。”升官了,李杏自然也很高興,對於自己這個衙門的職責,多多少少的也有了些瞭解,雖然很想再爲三原加點福利,但理智告訴他,別作死。

馬周點了點頭,手下這幫人一半是來自三原,一半是來自涇陽,自己想要儘快下手,也不是沒有要求的。

首先,這個地方得距離長安不遠,可以方便自己往來,第二,自己的對這個地方極爲熟悉。

三原本就發展的不錯,已經可以直接排除掉了,那麼剩下的,也就只有那個半死不活的涇陽了,而且所有的情況也都適合自己的要求。

“閔郎中,不知先前你等在涇陽有何作爲?無論成功與失敗,還請細細道來,我等共同商議一番,看能否爲涇陽找條出路來。”劇情自然要先易後難,涇陽很適合,也足夠了解,所以馬周壓根就沒考慮其他的地方。

成績,皇上雖然提出了要讓自己入閣,但自己也必須要儘快的拿出點成績才行。

至少要向那些有反對聲音的人證明,自己是有入閣的資格的,別人做不到的,我能做到。

往小了說,這是爲自己爭口氣,往大了說,這是爲皇上爭個面子。

“吧嗒吧嗒……”閔賢不敢有任何的隱瞞,也不敢象昨天那樣的反應,吧嗒吧嗒的將涇陽近些時日以來所有的規劃決定,以及實施的效果統統說了一遍。

“涇陽一不在官道主要位置,二不通水路,走三原的路是肯定不行的。”閔賢的口才很不錯,簡短的描述,便讓馬周認清楚了涇陽目前的狀況,也否定了走三原老路的想法。

“商隊的錢是好賺的,但商隊的錢也是難賺的,你們只看到了三原日進斗金,卻沒看到整個三原背後的努力,事到如今,我也不瞞着諸位了,事實上,三原幾乎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了,短期內是很難會有大的提升了,爲此,我也做了一些細小的微調,可效果同樣不明顯,甚至根本看不到效果。”雖然都是同僚,但以前的關係和現在的關係是不一樣的,李杏也沒有隱瞞,直接說出了三原的問題。

“很正常,長安便是當下最大的集散中心,三原距離長安僅有一日路程,拼這個,怎麼可能拼的過長安?三原現在做的,只是把那些漏網之魚撿起來而已,想走這條路的,距離長安與洛州越遠越好,而真正適合的,也唯有州府之地。其他地方倒也不是不可以,但就會像現在三原,涇陽,雲陽與長安這樣的情況一樣。”關於三原的問題,馬周也有想過,只是沒有時間來得及深入瞭解,但也基本可以猜到這個結果。

“上官,數月之前下官曾商議過此事,只不過接到了陛下的詔令,所以便沒有時間繼續商議下去,但是多少還是有了些眉目。”三言兩語,已經確定了涇陽以前的方向是錯誤的,所以註定不可能成功,閔賢感嘆之餘,便想起了接到詔令那日他們正在商議的內容。

“哦?”

“此事還是讓劉善來說吧,畢竟這是他想到的,下官覺得這些時日裡,他肯定也有想過這個問題。”閔賢並沒有搶下屬風頭的打算,沒道理,也沒意義。

好事上門,劉善自然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一是自己瞭解閔賢,他不是那種心胸狹隘之人,二是這事自己的確想過不少。

“下官確實想過這事,既然三原的路子走不通,那何不換一條路來走?當日下官心中所想的,是尋找涇陽當地的特色,看能否將這些特色通過商隊帶往各處,如此,就必然會有一部分商隊必須要進入涇陽,人流上來了,商隊來了,一切的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只可惜下官實在想不出涇陽到底有何特色是其他地方沒有的?不過下官也想到了點其他的,比如說不僅可以依靠商隊,也可以依靠長安的人流來增加收入。”

“特色?”馬周黯然一愣,這個想法很新奇,但問題在於,劉善也說了,壓根就想不起涇陽有什麼特色?

眉頭越皺越緊,一個地方,存在了數千年之久,怎麼會沒有特色呢?

連護北那個不毛之地,從無到有一點點建立起來的城池,都能找到自己的特色,涇陽爲什麼就找不到呢?

護北的特色是什麼?可以說是目前大唐規模最大的牛羊馬匹交易市場,北邊所有的牧民商人,都必須要到那裡進行交易,而他們所需要的商品,也會從鎮北運輸過去。

護北與鎮北,一北一南,坐落在峽谷的兩端,中間還有個鎮州,三個平地而起的城池,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那麼涇陽也一定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之路。

鎮州人口不足,但卻生產力強大,大量的商販不厭其煩的一趟趟來往,將商品帶往關中,帶往中原,帶往各地銷售從而獲取利潤。

雖然之前李元吉並沒有給自己說過什麼,但是現在待在這裡,馬周卻清晰的感覺到,這些問題自己好像都有解決的辦法,並不像是之前那樣,只能摸着石頭過河。

雖然不知道方法是否正確,但至少有鎮州那個例子擺在這裡,連鎮州都能帶起來,爲何就帶不起其他的地方?

想到這裡,馬周不由得暗暗的感謝着劉善,若不是他的提醒,自己怕是忘了自己最大的優勢,臉上也終於是露出了難得的笑容,朝着劉善鼓勵道:“不錯,你的這個思路是正確的,那麼我們接下來……”

第五四二章:于志寧第五四四章:儒家的未來第一五一章:給他三天跑路第二十五章:雄心壯志從未消第一六五章:浮橋第六三六章:李承光的提醒第一九七章:邊關急報第五六三章:閒中訓子第九十四章:大唐科學院第三零七章:五百錢一位第五六零章:重拳出擊第一三四章:程咬金的反擊第六一九章:恩威並施第三一五章:蛋糕自己切第四九四章:亂搞……第四八六章:令人頭疼的案件第一五七章:有種你別跑第三一一章:哥的能力,超乎你想像!第四九七章:菜籃子工程第五零七章:怎麼都趴下了?第三八四章:功虧一簣長孫無忌第二九九章:援軍在哪裡?第六九八章:太子親臨第六二九章:你歪樓的本事朕服第二二三章:你說,咋辦?第八十六章:好像是齊王做的第一二七章:‘招供了’(第三更,求訂閱!)第六五四:進擊的屈突仲翔第一七九章:請聽貧道給你講第五五零章:眼界第二七二章:來自異邦的囂張第二五二章:人狠話不多第三三八章:三個月可滅否第五一四章:李元吉的底線第六九五章:還是安南人會玩第三二五章:微服第二五七章:這纔是皇帝過的日子第三五二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九五章:舉報信第六十章:後手第一七七章:騙騙就有了第五十一章:人人喊打的程咬金第一三六章:生命不休,折騰不止第二二一章:孤就是神第一三四章:程咬金的反擊第五十五章:賠錢吧第四九一章:試探第四九零章:不幸中的幸事第三六七章:朕的外掛咋樣?第六五八章:昨日與今日,孰好?第五零一章:烏龍系列事件第二二九章:老奴絕逼不依第四七三章:末位淘汰制第二十三章:‘第一桶金’第三二三章:算錯了吧?第三五七章:破案、迷你版裝備第九章:俺齊王又回來啦第四十四章:魏徵進諫第七零二章:皇帝拍桌子第八十五章:冤魂不散第七一三章:期待第二三一章:太子監國第一一六章:臣願作證第六九三章:從裡爛到外第一五三章:聽說你想當皇帝?第六八零章:有問題第七零一章:李承光的堅定第四五三章:小滑頭第三四三章:這年是過不好了第一七六章:不聽話的,殺!第六二七章:皆大歡喜第六零六章:又要胡來?第四四六章:吟的一手好詩第二三九章:朝廷來人第四零四章:人選問題第九十三章:信則有,不信則無!第三零六章:溫水煮大臣第五二零章:海島一號第四四二章:話癆李淵第五八二章:成真了第一三二章:本王讀書比你少嗎?第六八零章:有問題第五零四章:說服第六三八章:輔政人選第四六七章:問題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第四四二章:話癆李淵第六七零章:一無所獲之東海行第四六零章:李元吉的大招第五一零章:老了第六二四章:進擊的蔣田第三三八章:三個月可滅否第四二八章:風波起第三六三章:絞肉機已部署第二零二章:卿不負孤,孤必不負卿!第一七一章:又是一刀第三三七章:只是述職?第二八五章:安逸與離別第五百章:生漆第二一七章:簡化版步炮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