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反串

“你們先別管這份奏章是誰寫的。”

李治似乎也不打算立刻幫韓藝澄清,道:“朕如今想知道各位愛卿對這一份奏章有何看法?”

“老臣以爲這份奏章言過其實。”

許敬宗站出來道:“先帝曾說過,‘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此等胸襟,始皇可不曾有,而且,那阿史那思摩將軍便是最好的證明。”

不少大臣紛紛點頭,他們其中還有一些人就是嫌唐朝太開明瞭。

“許學士此言差矣!”

一個鬚髮黑白摻雜的老者走了出來。

許敬宗見得此人,不禁一愣,但卻非常和氣的說道:“還請光祿卿賜教。”

此人名叫盧承慶,出身范陽盧氏,不用說肯定是盧師卦堂伯或者族叔之類的,目前任職光祿卿,不過此人一直以來都是非常低調的,幾乎沒有任何存在感。歷史上“寵辱不驚”這個成語說得就是他,他當官真的就是爲國出力,官職大小,是升是降,他都無所謂,因此才用寵辱不驚來評價他。另外,許敬宗也不是人人都看不起,有名之士,他就能以禮相待,但無名之人,他都不攏邊的。

但是許敬宗對於盧承慶的出現,感到非常詫異,那道奏章擺明就是反對士庶階級觀念的,我這是在幫你,你們還跟我唱反調,你應該支持我纔是。

盧承慶不急不慢的說道:“阿史那思摩只是個別例子,不能一概而論。在我朝選拔官員,不管是舉薦,還是科考,都還是以世族大家爲先,才能、品德次之,只是比起魏晉時期來,這在我大唐是不成文的規定,而魏晉時期是成文的規定,但是成文也好,不成文也好,這種風氣也阻礙了國家選拔人才,不利於國家發展。”

他的話很簡單,也很普通,但是卻引起文武大臣震驚不已,你山東士族怎---怎麼開始挖自己的根了。

又有一人站出來,道:“啓稟陛下,微臣贊成光祿卿之言。”

此人名叫王崇基,出身太原王氏,乃是唐初四大宰相之一王珪的長子,官至主爵郎中,襲封永寧郡公。

崔義中也站了出來,道:“陛下,無規矩不成方圓,朝廷應該統一制定選拔人才的標準,避免有些人任人唯親,結黨營私,滋生腐敗和黨羽之爭。”

大家是徹底傻眼了,搞什麼東西,一向最爲維護士族利益的山東士族,竟然要求廢除士族的優待,這真是太詭異了。

哦---我知道這一道奏章是誰上的了。韓藝微微一笑,這下好玩了。

李治瞧了眼目瞪口呆的大臣們,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輕咳一聲,道:“幾位愛卿言之有理呀,選拔官員,一直以來都是朝廷的頭等大事,一個好的官員可以造福一方百姓,而一個壞的官員,也可以禍害一方百姓,國家的興亡在於百姓,百姓的興亡在於官員,而官員的任免,又在於朝廷,因此人才選拔,直接影響國家的興亡。自先帝以來,朝廷就一直非常重視官員的選拔,但似乎做得還不夠。這一道奏章真如醍醐灌頂,令朕幡然醒悟,關於人才的選拔,已經是迫在眉睫,朕想聽聽各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羣臣沉默,事能這麼做,但話不能這麼說,任你怎麼說,反正實際操作還得由人來決定,是人就免不了人情。

崔義玄突然站出來,道:“回稟陛下,老臣認爲朝廷當全面推行科舉制,將科舉制視爲入仕的唯一途徑,如此一來,在選拔官員上面,便可做到人人平等,而且也能夠提拔更多的人才上來。”

瘋了!瘋了!

貴族們彷彿感覺到天崩地裂一般,科舉制可是隋文帝弄出來埋葬士族的,你身爲士族竟然支持科舉制,這不是瘋了又是什麼。

李治頻頻點頭,道:“愛卿之言,甚合朕意。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科舉可以爲朕求得更多的人才,朕也認爲朝廷當大興科舉。”

如果是科舉是唯一入仕的途徑,那門第就徹底拜拜了。

“陛下聖明。”

李義府立刻站出來高呼道。

一干進士出身的寒門官員全部站出來,表示支持這一決議。

其餘的貴族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如果只是寒門開口,他們當然會找出各種理由反駁,但是山東士族往這一站,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反擊了,人家同樣是士族,而且在名望上還是士族之首,他們都贊成科舉制,追求公平、公正、公開,這些人還能說什麼。

“微臣反對!”

正當這些貴族感到焦慮不安的時候,一聲天籟之音在耳邊響起,衆人滿含激動的淚水趕緊尋聲望去,可一看到那人,眼珠子差點沒有掉出來。

出聲反對的不是別人,正是寒門中的寒門,農夫中的山泉---韓藝。

科舉制公平嗎,根據歷史的結果來看,也不是非常公平,但至少比九品中正制要公平多了,它還是打破了貴族對於政治壟斷,讓寒門人士可以入仕,進入權力中心。

方纔崔義玄他們推崇科舉制,就已經讓人呆若木雞,如今韓藝站出來反對科舉制,大臣們都感覺自己是在做夢,一個勁的掐自己的大腿,但各個疼的是齜牙咧嘴。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

崔義玄他們也紛紛皺眉不語,這小子真是一個攪屎棍,甭管什麼事,都得插上一腳。

方纔還淡定的李治,看到韓藝突然站出來反對,不禁也變得跟那些大臣一樣,有些吃驚,納悶道:“愛卿不是一直推崇尚賢之風麼,興科舉不正是你所想,你爲何又要反對?”

韓藝拱手道:“陛下,微臣不是反對興科舉,而是反對如此草率的興科舉。”

李治聽得有些迷糊,道:“此話怎講?”

韓藝道:“回稟陛下,如今的科舉制度還不是非常完善,如果貿然推行的話,可能會導致更爲嚴重的後果,微臣建議陛下要三思後行。”

崔義玄不屑道:“你說科舉不完善,那你倒是說過理由出來。”

韓藝道:“首先一點,我對於當今科考的內容是極其反對,而且是從骨子裡面反對。”

從骨子裡反對?李治嘴角抽了抽,真想將這張嘴給封上,忍着怒氣道:“哦?不知韓愛卿爲何對於這科考的內容有如此大意見,朕倒也想聽聽。”

韓藝昂首傲氣道:“回稟陛下,因爲微臣覺得當下這種科考制度是不可能選出像微臣這樣的人才來。”

“噗!”

不少官員當即笑噴了,而其餘的官員也是忍俊不禁,氣氛一下就變得輕鬆起來,這個理由不得不服呀。

許敬宗冷笑道:“但是像皇家特派使這種人才,真是百年難遇,科考選不出也十分正常。”

“許大學士過獎了。”

韓藝微微一笑,又道:“科舉是爲朝廷選拔人才,朝廷的需要的是治國人才,科舉的內容就應該跟治國有關係。前朝科舉分明經和進士,而我朝制度雖然增加了許多的科目,但還是以明經和進士爲主,以至於很多科目都是名存實亡,不受重視,這個待會再論。先說這明經,考明經的題目主要是默寫和背誦經以,以及少量的策問(時政的口答),但是讀書不是讓你背誦和默寫,而是讓你學以致用。”

許敬宗道:“可是你連背都背不出,那你如何學以致用。”

韓藝道:“問題就在這裡,如果我們考的內容涉及到很多經書方方面面的內容,你如果都沒有看過,那你就肯定答不出,何必又再去考什麼明經呢?我大唐文化博大精深,出題人得有出題的藝術,默寫的題目,那簡直就是丟朝廷的臉,只要認得字,都可以去出題,換我我也行啊。”

少數的大臣紛紛點頭,你考一些涉及到這些經書的題目,何必去默寫了,但多數的還是對此嗤之以鼻。

許敬宗道:“明經只是其一,朝廷選拔官員,主要是看進士科。”

“這進士科比明經稍微有趣一些,主要詩賦和策問,是需要創造的,不是死記硬背,但是進士科主要還是以文采爲重,尤其是詩賦,是佔有很大的比重,甚至要重於策問。朝廷確實需要這方面的人才,但只是一小部分而已,這文采好,跟宰相的職能沒有任何關係,宰相只要將語句寫得通順,字寫得好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非得做出千古佳句來,宰相的職責就是要輔助君主,治理好天下,寫詩只算作興趣,算作你個人文學修養,你詩寫得好,跟治理國家沒有任何關係,。”

這話一出,幾乎將文臣都給得罪到了,氣得是吹鬍子瞪眼,立刻站出來指責韓藝,你這是侮辱讀書人呀。

但是武將欣賞韓藝的觀點,降低文采,就能夠增加他們出將入相的希望,也紛紛站出來反駁這些文臣。

唐朝的文武之爭就沒有斷過,因爲文武是平等的,直到宋朝,就開始以文臣爲主了。

這眼看一場文武鬥又要上演了,李治趕忙喝止他們,又瞧向那罪魁禍首,道:“那你應該說考什麼?”

韓藝道:“微臣認爲應當先廢明經,詩賦文章另作爲一科,畢竟朝廷也需要這方面的人才,但要說選拔能夠輔助陛下治理天下賢臣,微臣覺得當以時政爲重,也就是進士科裡面的策問。經書和史書,都是教人如何治理天下,看這些書也是爲了這個,那朝廷就應該考這個。如今咱們大唐還有很多問題難以處理,就說這人才選拔,如何才能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而且讓天下人信服。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題目。還有早年貞觀大旱,朝廷如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如何防範於未來。還有,土地兼併,如何防止土地兼併,保證百姓的利益。

像馬賢相的《陳時政疏》,賈誼的《治安策》,李斯的《諫逐客書》,這些千古奇文,都是對於時政的論證,不是靠背出來的,而是學以致用,朝廷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才,當然得以此爲主,考得也應該是這些內容。當初先帝看重馬賢相,就是因爲這一篇《陳時政疏》,先帝應該沒有問過他,是否背得出《大學》、《中庸》,哪怕馬賢相背不出,光憑這一篇奇文,足顯宰相之才。

而當今的進士科,詩賦佔有太大的比重了,請恕微臣說一句稍微自大的話,微臣的詩賦要勝於馬賢相,勝於李斯,但要論治國之術,微臣遠不如馬賢相,如果將時政與詩賦放在一起,作爲同一科目,這不但加大了科舉的難度,還會令朝廷失去許多人才,有些治國奇才只因詩賦寫得不好,導致沒有入仕,這就是朝廷的損失。”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求推薦。。。。。。。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六十九章 合情合理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內鬥外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三十五章 誰在說謊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我們快樂的織布第四百四十三章 一勞永逸第五百二十八章 蛇要打七寸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要彈劾第四百零六章 女王風姿第九百八十八章 懟勳貴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價錢決定文理第四百三十八章 藏荊請罪第二千零六章 別說話....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韓教授第一百二十章 危險的女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怪我太出色第六百四十六章 冷靜!冷靜!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強盜姐弟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子歸來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超級洛陽計劃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數學與女人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都是你的錯第七百二十八章 金錢開始作響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開拓者第一百五十一章 運氣VS勢力第五十五章 望步識美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量身訂做第十章 精湛的演技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聞風醉第八百五十四章 生兒子沒屁眼第四十五章 對不起第一百八十章 裝bi無極限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幸福的日子快要倒頭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儒之根本第九百零一章 無恥之徒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幹啥都賺錢第九百一十章 偉大的一刻第四百五十八章 帶你裝bi,帶你飛第七百一十七章 天意難違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完美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買賣照常做第九百八十八章 懟勳貴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皇后,我想做個閒人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你搞得很亂,那就不如....第二千零四十章 戰鬥到底第五百四十七章 木秀於林(盟主加更)第七十九章 用人之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影子精神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只願你幸福第八百四十章 打得好!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不帶你們玩第五百九十九章 再接再厲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心語心願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吃了誘餌就走第四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不聽老人言的後果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育競賽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一步錯,步步皆錯第二百二十五章 曲轅犁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棄車保帥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最高境界第五百六十七章 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第四百二十九章 民安五巨頭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外交內政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朝廷牆角?照挖不誤第六百零五章 主動讓賢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帶你飛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私化第三百二十九章 防僞技術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知識產權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不知所措第六十七章 舊的好!舊的好!第二千零十六章 國事家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微不足道第五百五十一章 偉大的敗家子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五十二章 嗯!挺好的!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雙劍合璧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你們懂藝術麼?第四百四十九章 堅持堅持第四百四十八章 近朱者赤第三百八十章 目測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挽回一些顏面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非常手段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士族的黃金時代第八百五十章 我要打蒼蠅第六十八章 no zuo no die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拂曉之箭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喜當爹第六百七十六章 完美運營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不帶你們玩第九百零九章 財神爺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同一首歌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九十四章 同病相憐